貝萊德又一比特副總離職,副總級別僅剩一比特,今年已29比特公募高管密集變更
①貝萊德基金高管再發生變動,公司副總經理洪霞因個人原因離任,兩年來貝萊德已發生多次高管變動;
②截至2月21日,年內高管變更涉及總人數為29人,共20家基金公司;
③貝萊德現時旗下多只主動權益基金成立以來仍在虧損。
財聯社2月22日訊(記者吳雨其)
作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同時也是國內首家外資獨資公募基金機构,其動向被市場所密切關注。
近日,貝萊德基金高管再發生變動,公司副總經理洪霞因個人原因於2月14日離任。 履歷資料顯示,洪霞於2021年加入貝萊德基金擔任銷售總監,於2023年4月擔任貝萊德基金副總經理。
財聯社記者發現,貝萊德基金現時僅剩楊怡一比特副總經理。 拉長時間線看,從2023年開始,貝萊德基金管理層變動頻繁,多位高管離職。 除此之外,貝萊德基金旗下產品業績表現平平,最早成立的主動權益產品仍在虧損。
Wind資料顯示,進入2025年,公募基金高管變動還在持續,截至2月21日,年內高管變更涉及總人數為29人,共20家基金公司。 其中董事長變更人數為1人,總經理共6人,副總經理變更最多,為14人; 督查長、首席信息官分別變動3人、6人。
貝萊德再有高管離職
外資公募貝萊德基金近日再次迎來高管變更。 公告顯示,副總經理洪霞因個人原因離任,離任日期2025年2月14日,任職時長僅不到兩年。 值得一提的是,現時貝萊德基金僅剩楊怡這一比特科技出身副總經理,並擔任首席運營官。
資料顯示,洪霞於2021年加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銷售總監; 曾任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路業務總監兼國際業務部總監、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業務管理部總經理、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通路經理、上海市分行客戶服務首長。
據財聯社記者瞭解到,洪霞在貝萊德基金任職期間,主要負責市場與運營板塊,並主導構建了貝萊德在中國的零售通路體系。 然而,隨著其近期的離任,業內人士推測,
這或許暗示著貝萊德在戰略轉型期對高管團隊進行重構的需求。
拉長時間線看,貝萊德基金經歷多次高管變動,僅2024年就有多次管理層變更。 彼年7月,貝萊德基金公告稱,陸文傑因工作調整,於7月31日離任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同時離任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貝萊德先進製造一年持有的基金經理。
2024年2月,原貝萊德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範華出任貝萊德基金董事長一職,兼任貝萊德集團中國區負責人; 2月,公司首任總經理張弛也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職務; 3月,公司原督察長陳劍升任總經理,8月,謝超任督查長。 2023年7月,公司原副總經理張鵬軍因內部工作安排離任; 同年8月,公司原董事長湯曉東因個人原因官宣離職,由總經理張弛代行董事長職務。
部分貝萊德旗下公募產品成立以來仍獲虧損
僅兩年內管理層便經歷大洗牌,頻繁更換高管能“救業績”?
2021年,貝萊德獲批公募基金業務許可證,正式成為首家獲准在中國獨資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外商資產管理公司。
對於首家進入中國的外資獨資公募,一直以來投資者對貝萊德基金帶有“光環”,不過旗下多只主動權益產品卻表現不佳。 截至目前,Wind資料顯示,貝萊德基金的管理規模為123.36億元,共管理14只公募基金,其中2只股票型基金、6只混合型基金以及6只債券型基金。
業績來看,最早成立的貝萊德中國新視野仍在虧損,成立第四個年頭回報率為-36.72%,另一隻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成立以來虧損達到20.35%,除此之外,貝萊德行業優選、貝萊德先進製造一年持有等主動權益產品自成立以來至今收益告負。
一比特持有貝萊德基金產品的基民告訴財聯社記者,“當初,市場熱度如火如荼,我投入了2萬元,期待能跟著外資賺點收益。沒曾想持有兩年多了還虧損了20%,現在還在深套中。”
除此之外,貝萊德指基、債基則業績相對較好,如貝萊德卓越遠航成立以來回報為13.50%,貝萊德滬深300指數增强為7.19%。 債券型基金除了貝萊德和悅利率債外,其餘5只成立以來均取得正收益。
從近期發聲看,貝萊德仍看好中國市場。 貝萊德大中華區投資策略師陸文傑分析稱,針對中國市場,全球投資者認為中國政策會有底部保護,在這種情況下,貝萊德對中國股票持戰術性“超配”的觀點。
貝萊德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表示:今天的中國,不僅是創新的追隨者、模仿者,也可以是創新的引領者。 中國當前的營商環境對於科技創新比較友好: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基礎扎實,市場龐大,應用場景豐富。 而且,一個需要海量數據訓練的大語言模型的成功,讓我對中國非製造業的科技創新更有信心。
對未來12至36個月的中期中國市場保持樂觀,看好中國股票和利率債。 貝萊德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神玉飛表示,從全球資產配寘角度看,2025年最看好A股的投資機會,把握A股Beta和港股Alpha。
近期陷入“弃樓”傳聞
除了高管變更和業績虧損,近期,又陷入貝萊德“斷供弃樓”的傳聞風波中。
據消息稱,美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旗下的一隻基金决定不償還位於上海辦公大樓項目貸款,將相關資產交予渣打銀行,該銀團貸款此前由渣打銀行牽頭,於去年9月底到期。
該辦公大樓位於上海普陀區的北岸長風E幢辦公大樓和G幢辦公大樓,樓面總面積約2.78萬平方米。 此前貝萊德旗下基金曾在2023年貸款到期時,已將貸款延期一年,而在第一次延期後,貝萊德拒絕第二次延期,徹底放弃這處在上海的辦公大樓資產。
財聯社記者實地探查發現,上述辦公大樓現時仍在正常運營,但辦公大樓內的企業數量寥寥無幾,整體入駐率極低。 寫字樓租金無法覆蓋貸款利息或是貝萊德“斷供弃樓”的原因之一。 截至發稿,貝萊德相關部門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