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谷歌公司啟動反壟斷調查,並將生物巨頭因美納、時尚龍頭pvh列入清單
(圖片來源:鈦媒體agi編輯林志佳拍攝)
市值達2.47萬億美金的美國科技巨頭谷歌(google)遭遇中國監管機構調查。
鈦媒體agi 2月4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表聲明稱,因谷歌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谷歌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2月4日下午,鈦媒體app向谷歌公司尋求進一步回應。但截至發稿前,谷歌公司暫未回復。
儘管沒有詳細說明,但或與谷歌公司研發的安卓(andriod)作業系統市場壟斷優勢、谷歌搜索和chrome瀏覽器業務服務壟斷,以及谷歌收購中國xr公司蟻視科技等原因而違反《反壟斷法》被立案調查。
谷歌android移動系統全球份額高達72%,處於壟斷地位
谷歌公司成立於1998年9月4日,是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山景城的跨國科技公司alphabet(字母控股)的子公司,業務範圍涵蓋網際網路廣告、網際網路搜索、雲計算等領域,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與服務,市值高達2.47億美金,是美國重要的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同時擁有大量 ai 相關業務和服務。
但谷歌在中國運營的業務有限。2006年4月,谷歌在中國大陸設立分公司,2010年穀歌正式關閉中國版網頁搜索服務,之後14年間,谷歌在中國大陸業務逐步減少,但仍設有主體北京谷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資公司)、谷歌信息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及廣州分公司(外國法人獨資)、谷歌廣告(上海)有限公司(外國法人獨資)、咕果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及深圳分公司(外國法人獨資)、澎集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外國法人獨資)等,業務重點包括谷歌對出海的中國公司進行移動廣告營銷覆蓋、安卓開發者服務、針對出海企業的創業加速器等。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的2024年前三季度,谷歌公司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apac)的收入達416.59億美金,占總收入的比重為16%,比2023年同期的375.35億美金增長10.99%。
此次涉及的相關調查主要包括andriod作業系統。2005年,谷歌收購了apache許可證下的開源項目android,隨後於2008年左右對外發布android作業系統以及第一款運行android系統的手機htc g1,到2017年5月,android行動作業系統的活躍用戶人數已超過20億人次。
截至2025年1月,android成為全球被廣泛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在全球移動手機終端作業系統份額高達72.24%,排名第一;第二名是蘋果的ios系統,份額為27.28%,包括鴻蒙等在內的其他行動作業系統的市場份額不到1%。
與此同時,谷歌仍然在中國大陸授權區域內提供google adwords關鍵詞廣告服務,使中國大陸企業可以向全球用戶投放有針對性的廣告,包括關鍵字廣告、視頻廣告、展示廣告以及移動廣告等。在海外網際網路/移動廣告業務這塊,谷歌依然具有領導地位。
在瀏覽器市場,根據statcounter最新統計數據,雖然谷歌chrome以高達66.88%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微軟edge為13.2%、蘋果safari為8.48%),但是在中國大陸市場,微軟edge市場份額於2024年12月首次超越谷歌chrome(30.53%),占比已經達到 32.88%,360安全瀏覽器以20.25%份額緊隨其後。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瀏覽器大多也是基於谷歌開源的chromium內核。
在雲計算服務方面,雖然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和谷歌的google cloud,共同占據了約66%的市場份額。但是在中國大陸市場,阿里雲、騰訊雲等繼續占據領先地位,共同占據70%的市場份額(canalys 2024q3數據)。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曾在2020年、2021年引述《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文章中,三度提及谷歌android和谷歌搜索等業務存在壟斷、違反競爭監管規定的行為。
文章中稱,網際網路巨頭中,中心化的流量平台多對流量分發具有掌控權,這就導致其在流量分發上,容易將自有流量優勢向自有業務傾斜,出現“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情況。其中最典型的是歐盟對於谷歌24億歐元的處罰”。
事實上,歐盟自2017至2019連續三年對谷歌進行反壟斷處罰累計金額超過90億美金。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5日,美國司法部在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中取得勝利,谷歌被認定非法壟斷在線搜索市場,甚至面臨被強制剝離安卓系統業務的危險。美國司法部認為,通過剝離谷歌的chrome瀏覽器和安卓作業系統,能夠有效削弱谷歌在在線搜索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如果該提案最終獲得通過,谷歌將不得再擁有chrome瀏覽器,並且在未來五年內不能重新進入瀏覽器市場。同時,美國司法部還要求谷歌在六個月內剝離對搜尋引擎、查詢型ai產品和廣告技術的投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歐美國家通過反壟斷限制了微軟、ibm等科技巨頭,才促使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等網際網路新銳誕生和成長。如今美國ibm、at& t被一拆再拆,歐美國家對facebook、谷歌等開展反壟斷調查也是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的目的。& rdquo;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文章中稱,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中國《反壟斷法》自2008年實施以來,執法機構積極開展執法活動,依法查處了一系列重大典型的壟斷案件,有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實現由“大”到“強”和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對市場公平競爭的需求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競爭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南翔的話稱。“世界各地監管部門對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加強反壟斷監管是大勢所趨。反壟斷的核心要義在於運用法治工具,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增強市場主體國際競爭力,激發市場活力。& rdquo;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在2023年底,以非公開方式收購了中國xr(擴展顯示)領域企業初創公司“蟻視科技”。這家成立於2014年3月的公司,創始人、ceo 覃政擁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博士等學士學位,多輪融資上千萬美金,手握大量xr領域光學、硬體專利技術。但鈦媒體agi查看發現,這樁2023年底的收購案沒有進行無條件批准經營者集中公示。
谷歌大中華區總裁陳俊廷早前表示,在近期的谷歌手機廣告系列中,谷歌用ai生成了4500種不同的廣告,同時,從谷歌內部數據來看,使用谷歌開發工具的開發者中,來自中國的開發者數量通常都排在前三,有些甚至是第一。& ldquo;中國開發者對全球市場的貢獻日益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持續幫助和支持中國的開發者們。& rdquo;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競爭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先林表示,中國要進一步加強反壟斷制度體系建設,要進一步強化反壟斷監管執法,要進一步提升反壟斷監管效能,要進一步培育公平競爭文化。
“中國現階段壟斷行為仍多發頻發,不利於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大市場。中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持續性、常態化強化反壟斷監管執法,聚焦社會各方面反映強烈的壟斷問題,加大執法力度,為所有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在公平競爭中創新發展,提升中國經濟整體競爭力。& rdquo;王先林稱。
王先林強調,在加強反壟斷執法的同時,要發揮典型案件示範警示作用,加強反壟斷宣傳倡導,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法律意識,引導全社會形成崇尚、保護和促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構建企業合規、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良好格局。
對於谷歌的反壟斷調查,是否會對百度搜索、facebook出海廣告業務、華為鴻蒙系統等服務產生重要影響,仍有待關注。
中方反制美國川普加征關稅行為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不到兩周,開啟了對全球的“川普2.0貿易戰”。
2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對此,中方表示,美方單邊加征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僅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也對中美正常經貿合作造成破壞。& nbsp;
當2月3日關稅實施十分鐘後,中國商務部、財政部發布公告,中方實施多項反制措施。經國務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包括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對原產於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征相應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
而且,商務部今天還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公告》,依據有關規定,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決定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因美納(illumina, inc.)和時尚零售商 pvh 集團(calvin klein 和 tommy hilfiger 的所有者)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上述兩家實體違反正常的市場交易原則,中斷與中國企業的正常交易,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上述實體採取相應措施。
其中,因美納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是全球基因測序領域的絕對霸主。其核心競爭力源於邊合成邊測序(sbs)技術,該技術通過螢光標記實現高通量dna分析,自2006年推出首款測序儀hiseq後,持續推動基因組測序成本從數億美金降至數百美金。2024年因美納市場覆蓋科研、臨床診斷、農業及法醫學等領域,年營收達數十億結雅。
早在2019年,因美納在德國、丹麥等地起訴中國企業華大智造(mgi)測序儀專利侵權,要求禁售其產品,華大隨即在美國反訴因美納侵犯其“雙色測序技術”專利,美國德拉瓦州法院最終裁定因美納故意侵權,需賠償華大3.34億美金,並宣布其反訴專利無效。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因美納支付3.25億美金,並承諾三年內不在美發起新訴訟,和解後華大產品全面進入美國市場,打破因美納壟斷。
美國pvh集團成立於1881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旗下擁有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等眾多知名品牌,其產品涵蓋了服裝、鞋類、配飾等多個領域,pvh曾上榜德勤2018年全球奢侈品力量排行榜,排名第9位,以及pvh上榜2023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排名第422位。2023財年,pvh集團營收增長2%,至92.18億美金,利潤10.45億美金。
2024年9月24日,中方宣布對美國pvh集團啟動不可靠實體清單調查。去年底,pvh集團執行長stefan larsson表示,在調查截至日前已經書面向中國商務部提交了相關報告,目前正在等待調查結果。他還在會上透露,中國市場收入在集團總收入中占比6%,但利潤占比高達16%。
今年1月16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正在依法有序推進針對美國pvh集團的調查工作,立案以來,多次聽取了pvh集團陳述、申辯,審查了pvh集團提交的書面材料,機制辦公室計劃於近期再次約談pvh集團,最終調查結果將依法向社會公眾公開。
對於關稅措施,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2月1日,美方宣布對中國有關產品加征10%關稅,中方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已將美徵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美方對中方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性質惡劣,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美方做法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基礎,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美方多次以單邊主義凌駕多邊主義,受到廣大世貿成員的強烈譴責。中方對美方做法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中方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持者和重要貢獻者,我們願與其他世貿成員一道,共同應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挑戰,維護國際貿易有序、穩定發展。
曾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瑞銀財富管理執行副主席的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為,中國、墨西哥及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3國合共占美國總出口42%,顯示川普兌現選舉承諾的決心,他相信這只是全球貿易戰的一個開場,但也是一個劃時代的變化,標誌著美國主導的戰後全球貿易秩序坍塌了。相對於1.0時代,川普在2.0時代的招數不同,首先,他會運用關稅武器塑造對美國最有利的雙邊貿易協定,摒棄多邊貿易框架。其次,他打算利用關稅引導製造業重回美國,而此被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三者,他以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管治,權利大幅度集中,手段趨於極端,這是對美國治國理念的一次重大修正。
“最後,關稅不僅被用來調整貿易赤字、重塑產業鏈,還被用在地緣政治布局上。& rdquo;陶冬強調,川普的財政政策、關稅政策、移民政策、能源政策和去監管承諾都可能對物價走勢帶來直接、長遠的衝擊。關稅看起來是川普的工具,而不是最終目的,預期川普會以“關稅遞增”的方式,持續地極端地施壓,既有胡蘿蔔又有大棒,最終在他4年任期結束前,與中國、歐洲、北美貿易夥伴達成一系列“重大交易”。從商人思維看,這是順理成章的,但不知他是如何預判其他國家的反擊意願和美國經濟的適應能力。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編輯|胡潤峰)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