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

文|  增長黑盒Growthbox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1

要知道,中國對於AI的熱情可是全世界第一。 任何有關AI的消息放出來,咱們都是最興奮的,反倒是歐美人非常淡定。& nbsp;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3

來源:益普索線下閉門會議

從生產端看,互聯網平臺接入AI蒐索能力,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作為蒐索領域的一哥,百度早早就接入了AI能力。 2024年,在其7億APP日活中,AI功能的滲透率已經超過了70%。

位元組推出了“ 抖音蒐索APP” 和“ 豆包”, 都具備强大的AI蒐索能力,後者更是以千萬日活常年霸榜國內AI產品No.1(前幾天剛剛被deepseek反超)。

騰訊推出了元寶app,搭載了自研的混元大模型,是國內首個能够直接基於公眾號、視頻號內容進行AI蒐索的工具。

小紅書推出了“ 點點app”, 基於自身內容專門構建了“ 生活靈感和攻略” 的AI蒐索能力

KIMI、 天工、秘塔等獨立AI產品,比互聯網大廠更早地啟用了AI搜索功能。

但在應用端,大家似乎把熱情都用到了股市上,感覺股民們探討AI的次數,有可能比公司CEO更多。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5

就在這幾天,
微信開始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R1模型
,提供“ 深度思考” 服務,用戶可通過微信對話方塊頂部的“ AI蒐索” 入口免費使用該功能,綜合了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騰訊生態內容及全網優質信息源。

此番社媒巨頭和大模型天花板的強強聯合,
在我們看來,很有可能誕生全新的商機。
尤其是對於品牌做行銷來說,一個新的場景和機遇正在孵化中。

為何會有新商機?

表面上看答案很簡單:微信13.82億MAU體量優勢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具備的。 相對應地,
微信搜索功能的月活基本上是中國最多的
,甚至超過了百度移動端,這代表了巨大的流量機會,大家都對一座隱藏的礦山充滿了遐想。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7

但衝突點在於,大家並不知道礦山裏裝的是什麼:
從2024年的情况來看,微信搜一搜的日均蒐索次數又非常少,說明使用頻次很低
,這些流量能產生多少商業價值其實很難判斷。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9

因為在我們的常規認知中,微信的心智從來都不是蒐索,即使用戶量再大,沒有後連結的行動也白搭。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11

(數據來源:小紅書@名道)

企業非常擔心開採這座礦山,拿到的不是“ 金子”, 而是低粘性、不精准的“ 銅鐵”。 至少從現時微信的廣告收入來看,蒐索占比還不高。

但是,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首先看短期。
我們在2024年Q3的用戶調研顯示:微信蒐索是公眾號內容的TOP1入口,同時也是視頻號內容的TOP2入口。 同時,用戶的收入階層越高、消費能力越强,通過蒐索進入公眾號內容的占比就越高。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13

對比抖音來看,其TOP1入口是“ 直接打開刷視頻”, 而TOP2是“ APP消息推送召回”; 而小紅書的“ 直接打開刷內容” 和“ 蒐索” 幾乎是並列TOP1。

從內容消費的角度來說,微信的用戶心智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更貼近小紅書和百度,而不是抖音。 根據微信公開課2023年的數據,微信蒐索對於小程式新增日活用戶的貢獻占比、對於公眾號新增粉絲的貢獻占比分別高達20%和27%。 [1]

騰訊2024年Q3的財報顯示,得益於大模型能力提升了用戶體驗,微信蒐索帶來的廣告營收同比翻倍增長。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15

其次看長期。
越是具備複合功能的APP,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勝出,真正具備“ 生態” 能力的平臺,才是AI的主流入口。

比爾蓋茨曾經表示:整個軟件市場的格局都會改變。 以後會需要多少應用程序呢?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每個人都在往自己的應用裏加AI,然後說:& ldquo; 看,我加了AI功能,所以得多收點錢。& rdquo; 但是實際上呢,你需要的應用數量其實應該大大减少。 [2]

由此我們推斷:
在用戶行為發生變化的情况下,微信蒐索的“ 含金量” 會持續上升,直接聯動了品牌在微信生態內的內容行銷,促進私域資產的沉澱,甚至有可能導向直播間、小程式等交易場景。

這對於企業行銷獲客、品牌建設來說的確是值得關注-如果在AI的加持下,能够提升用戶體驗並促進更多的活躍度,自然是新的增量。

那麼,增量具體會出現在什麼地方?

商機1:

企業官網和社媒帳號有機會獲得更多自然流量

不僅僅是微信,隨著“ AI+蒐索” 的發展,整個市場都會為企業行銷創造免費、長尾流量的機會,底層邏輯與搜尋引擎優化(SEO)有點類似。

從運作原理來說:無論什麼AI工具,在用戶提問後,除了給出總結性內容之外,還會給出資訊來源的連結作為注釋。 與傳統搜尋引擎一樣,大多數情况下,用戶就會選擇性點擊這些連結,進一步瞭解詳細資訊。

如果企業提供的內容能够被AI算灋收錄並提供給用戶作為答案的一部分,那麼企業就有機會從AI蒐索入口收穫額外的流量。

這主要體現在企業官網、電商頁面、社媒帳號的流量增長上。 我們先對標國外成熟市場看趨勢,再參照微信的功能思考機會點:

一項大範圍的網站流量研究顯示,
有63%的網站至少收到過一次AI搜尋引擎(如chatgpt、bing、gemini等)推薦來的訪客。
也就是說,任何公開的網站都有63%的機會從AI搜尋引擎獲得額外的流量。 其中,98%AI流量來自三巨頭身上:ChatGPT、Perplexity和Gemini。 [3]

放到國內,對於很多品類來說微信公眾號/小程式幾乎就成為了“ 企業官網” 的代名詞[4]。
企業的Own media內容,有了更大的概率被精准客戶發現,從而產生興趣。 作為唯一一個可以蒐索公眾號、視頻號內容的入口,微信的AI蒐索就有了一定獨特性。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17

來源:新榜《2023企業新媒體矩陣營銷洞察報告》

對於B2B行業來說,這一點更加重要。 微信公眾號、視頻號以壓倒性優勢成為了企業社媒的TOP1視窗。 [5]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19

來源:KAWO《2024年B2B社媒營銷研究報告》

從網站類型來看,線上服務、教育、文娛媒體、科技互聯網,都是ChatGPT導流最直接的受益者。 [6]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21

而我們拿到的資料表明,這些類目與微信蒐索中最活躍的類目高度重合。& nbsp;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23

來源:騰訊廣告官方資料

格外利好長尾內容和中小企業

從傳統搜尋引擎排名的角度來看,& ldquo; 權重” 才是真正的血脈壓制-權威、知名的網站天然受到算灋青睞,在一些主流話題上,中小企業基本拿不到好排名,也就沒有流量。 一些優質、小眾的內容,在傳統機制下恐怕難有出頭之日。

但AI蒐索能够很大程度的改變這種情況,以用戶需求和體驗作為更高的標準,而不是按照權威度排資論輩。

即使你在福斯意義上不出名,但也有可能是某個細分領域的專家、某些垂直類目的TOP1產品,你就是最懂用戶的。 那麼,你創作的內容就有可能被AI作為最高優先順序向用戶展示,從而獲得大量精准流量。

研究顯示,
AI蒐索給中小網站帶去的流量占比,甚至比大網站要高很多。
[7]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25

雖然我們還沒有拿到微信AI蒐索的內測資格,但早就在騰訊出品的“ 元寶APP” 上嘗試過搜索功能。 結果顯示,& ldquo; 增長黑盒” 這個公眾號的內容,的確能够在某些垂直話題內獲得良好的展示,甚至一些主流熱門話題也可以(我們並不出名,對吧?)。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27

流量的商業價值更高、更多元

AI對於蒐索的加成作用會呈現兩個極端:一部分用戶想要快速簡潔,但也有不少人希望深度專業。 吸引後一類用戶的商業價值明顯更高,因為他們更有可能對高客單價品類/服務、B2B專業領域感興趣。

一項針對頭部B2B官網流量的研究發現,2024年AI蒐索帶來的流量竟然增長了500%! 按照如此勢頭建模預測:
三年後,B2B官網的流量將有50%以上來自AI蒐索。
[8]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29

我們再從日常消費的角度來看流量價值。 一項針對交易類流量的研究顯示(主要是amazon、ebay、etsy等電商網站):
通過AI蒐索進入電商頁面的用戶,會比google來的停留時間更久,並且訪問更多的頁面內容。 較長的會話持續時間結合較高的頁面流覽量,意味著用戶在評估產品時花費更長時間、購買的興趣更高,顯然可以總結為流量的質量更高。
[9]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31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
用戶似乎不再滿足於圖文類的內容,流量價值評估更加多元化了。

比如現時ChatGPT導流最多的地方是youtube,占比從2024年7月的0.17%提升到9月的3.9%; 而amazon電商導流從0%增長到了1.1%。 [10]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33

如果未來微信的AI蒐索能够引入視頻號直播、私域導購、B2B小程式落地頁、小程式電商商城,想像力還能再上一層樓。

那麼,整個AI蒐索創造的增量規模會有多大? 這裡我們需要冷靜看待。

資料顯示,僅僅通過ChatGPT聯網功能給其他網站帶來的流量,三個月增長了60%,每天都有上百萬流量從ChatGPT導向外部網站。 而從ChatGPT收到流量的獨立功能變數名稱數量,則翻了3倍。 [11]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35

然而,眾多研究也表示,從整個互聯網來看,現時AI搜尋引擎給網站貢獻的流量雖然增長快,但可能不足網站總流量的1%。 只有在一些特定的行業或垂直領域,這個比例有可能超過5%,甚至能達到20%。 當下通過AI蒐索來獲得用戶增長,更像是“ 出奇制勝”, 而非“ 顛覆傳統”。

AI蒐索並不是像短視頻一樣全民爆發的機會,一方面需要時間慢慢積累,另一方面內容的獨特性也是必備條件。 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
到2026年,傳統搜尋引擎的流量將下降25%,蒐索行銷將把市場份額讓給AI聊天機器人和其他虛擬助手。
[12]

那麼企業在AI蒐索趨勢發展之初,應該提前進行哪些策略規劃,並嘗試落地呢? 其實,如何從AI蒐索中獲得流量增長,是過去1年國外數位行銷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由此也誕生了一個概念: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GEO)。

GEO指的是優化網站上現有的內容,以使其更適合被語言學習模型(LLM)掃描並用作來源,讓更多用戶能够在AI蒐索中發現內容並點擊訪問網站。 與傳統的搜尋引擎優化(SEO)主要關注關鍵字和網站結構不同,GEO更側重於內容的深度、用戶意圖和語義相關性,確保內容既能滿足用戶需求,又能被AI引擎有效識別和利用。

下圖展示了如何通過GEO讓一家披薩店網站出現在AI回答的最高優先順序,替代知名的紐約中央公園。 [13]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37

一篇最新的論文顯示,通過GEO方法,能够將源內容可見性在AI搜尋引擎中提高40%,也就意味著網站新增4成的流量機會。 [14]

Gartner同樣預測,到2026年超過33%的網絡內容將是以生成式AI蒐索為目的而創建的。 [12]

當然GEO的實施策略非常複雜,也有一定的方法論。
這裡不再展開,僅做抛磚引玉,大家感興趣可以在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字“ GEO” 領取論文完整版。

商機2:

達人行銷和蒐索廣告有機會提升付費流量效率

問題來了: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的CMO,更想要的東西必然是“ 大投入、大回報”, 而不是中小企業眼中的“ 取巧”。 囙此,只有微信的AI蒐索能够通過付費投放,獲得規模化、穩定的增長,才具備增量的價值。

這其中能有什麼機會呢?

我們認為,平臺的新入口是否有資格被稱為“ 流量紅利”, 關鍵點在於這個入口能否讓平臺自己賺到錢。 畢竟,注重用戶體驗不等於做慈善,一個無法商業化的能力難免會淪落為邊緣功能。

用互聯網黑話來說,這就是流量“ 貨幣化率” 的程度。 微信內無論是朋友圈、視頻號、公眾號,廣告加載率一直是很低的,微信中其實有大量的流量無法被貨幣化。

AI蒐索如果能够重新利用這些流量,提升貨幣化率,那才有真正的想像空間。

帶動達人行銷生態發展

以下是我們的推測:
AI蒐索給微信帶來的真正潜力在於達人行銷。

騰訊其實早就推出了一個對標小紅書蒲公英、巨量星圖的廣告產品,叫做“ 騰訊互選廣告平臺”, 就是官方進行達人篩選和投放的通道(沒錯,我們也是互選平臺的優選達人)。 最近兩年隨著視頻號崛起,發展非常快。

微信內無法被貨幣化的流量掌握在誰手裡? 肯定是各種公眾號、視頻號的達人,甚至是私域社群的群主-微信有5000萬創作者。

接下來,我們根據下麵這張圖,推理一下邏輯:

如果微信AI蒐索的體驗更好,必然有更多人用

用戶能够發現更多達人內容,從而給達人帶去了流量

更多原生達人能成長起來,其它平臺的達人也願意遷移過來

品牌看到了這些增量的優質內容,願意花錢投放給達人,也能獲得更好的回報

達人賺了錢,有動力生產更多優質內容,AI蒐索的質量更高、體驗更好,用的人就越多

平臺賺了錢,更願意投資AI科技、扶持達人、完善商業化產品

整個閉環形成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39

這種看似“ 曲線救國” 的管道,實際上抓住了內容平臺最覈心的資源-優質內容。 比起自己付費買蒐索流量,廣告主其實還有其它的選擇:
直接把達人們積累的自然流量買過來不就行了!

我們在2024年Q4的調研顯示,無論是微信視頻號還是公眾號,用戶增長的驅動力TOP1就是內容的匹配程度,這點跟抖音和小紅書有明顯差异。& ldquo; 內容質量上升” 這一驅動力,在微信內容生態內的表現較為顯著。

也就是說,
現在微信急需構建有特色的達人生態,來維持用戶的增量,然後才是吸引廣告主投放預算。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41

而這些達人種草內容,的確能够引發用戶積極的後連結行為-這是廣告主最樂意看到的。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43

根據我們拿到的一些內部數據來看,微信內容生態的增長還是比較正向的-這進一步驗證了我們的邏輯推斷。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45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47

在搜索結果中引入廣告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做法,與傳統搜尋引擎變現的模式並無差別,但新增了廣告位,從而帶動廣告加載率提升。

2024年10月,Google率先做出大膽的商業化嘗試:在AI搜索結果中加入廣告,並在美國手機端正式上線。

Google蒐索中早就上線了一個名為“ AI overview” 的功能。 這相當於在傳統的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的最上面,新增了一個區塊來展示AI對於搜索結果的總結。 原本這裡是沒有廣告的,但現在部分商品廣告會出現在裡面。 比如用戶蒐索如何在洗衣服的時候去除褶皺,那麼AI Overview中不僅有教程,還有洗衣液的產品廣告。 [15]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49

AI overviews並非百分之百展現,而是根據蒐索關鍵字的不同,有選擇性的出現。 有調研顯示,去年8月時差不多有12.47%的搜索結果中包含AI Overviews,比前幾個月有了大幅增長,但從整體廣告加載率的角度來看肯定是很低的,Google也處於嘗試階段。 [16]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51

但至少Google的內部調研顯示:用戶認為這些廣告有幫助,因為它們能在自己需要時迅速將其與相關的企業、產品和服務連接起來。 [17]

反觀國內,現時基本無人敢邁出這一步,各大AI搜索工具主打的都是“ 無廣告”。 這甚至倒逼百度在年初推出AI搜索功能時,也把“ 無廣告” 作為了賣點。

所以,按照微信一貫的保守作風,也不會這麼早就把AI蒐索本身商業化。

比如昨天,有知名博主指出,騰訊元寶中AI回答的結果可能存在廣告連結。 騰訊公關總監張軍馬上出來闢謠“ 理論上不應該”。

關於微信接入DeepSeek,我們幫你研究了兩大隱秘商機插图53

結語

蒐索原本是一個主動在資訊的汪洋大海中尋找有用線索的過程,傳統的SEO主要依靠蒐索詞/點擊量等表層數據來實現。 而對於微信生態來說,由於它早已滲透進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接入AI後,蒐索很可能會實現千人千面的效果。

我們大膽推測,
當一個用戶在微信搜一搜裏蒐索“ 度假”, 搜索結果不再是全網點擊率最高或是最新發表的帖子,而是DeepSeek在排除隱私資訊後,分析了該用戶的公眾號閱讀習慣、視頻號點贊內容、小程式訪問記錄等,綜合給出的最優方案。

我們認為,微信接入DeepSeek將會深刻重構流量分配的邏輯,所以對於品牌行銷而言,
不僅需要强化內容質量與關鍵字優化以提升索引權重,還要緊抓達人已有的高質高效流量,找到自己的精准用戶。

當公眾號、視頻號及全網數據搭配上「深度思考」,品牌行銷的目的或許不再是佔領消費者心智,而是成為時刻陪伴消費者的智能化夥伴。

參考資料:& nbsp;

[1]微信搜一搜月活躍用戶達8億,& ldquo; 數據看板” 如何助力精細化運營?| 新京報

[2] Bill Gates on possibility, AI, and humanity|Youtube

[3] 63% of Websites Receive AI Traffic (New Study of 3,000 Sites)|ahrefs bolg

[4]《2023企業新媒體矩陣營銷洞察報告》|新榜

[5]《2024年B2B社媒營銷研究報告》|KAWO

[6] Investigating ChatGPT Search: Insights from 80 Million Clickstream Records|Semrush Blog

[7] 63% of Websites Receive AI Traffic (New Study of 3,000 Sites)|ahrefs bolg

[8] How significant is AI chatbot traffic in B2B?| Growth Memo

[9] Transactional AI traffic – a study of over 7 million sessions|Growth Memo

[10] Chat GPT Search|Growth Memo

[11] Investigating ChatGPT Search: Insights from 80 Million Clickstream Records|Semrush Blog

[12] Gartner

[13] What’ s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GEO) & How To Do It (Source: https://foundationinc.co/lab/generative-engine-optimization )

[14] GEO Targeted: Critiquing the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Research|sandboxseo

[15] Google Search’ s New AI Overviews Will Soon Have Ads|WIRED

[16] AI Overviews Research: Google Ads in the AIO-inclusive SERPs|SE Ranking

[17] New ways for marketers to reach customers with AI Overviews and Lens|Ads & Commerce Blog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2578.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