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新“大動脈”年底落地,哪些地區受益?

兩條新“大動脈”年底落地,哪些地區受益?插图

今天是除夕,首先祝你春節快樂!大部分同學應該都回家了,但還有同學可能還在路上,所以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鐵路。而且是中國東西、南北兩條高鐵大動脈的推進。

這毋庸置疑是個大事,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高鐵,尤其是這種大動脈級別的高鐵,對地方經濟的改變將會是巨大的。那麼具體哪些地區受益最大呢?我們一起來探討。

咱們照例先聊聊這件事的背景。最近渝宜高鐵,也就是湖北宜昌到重慶涪陵這段的高鐵,已經在1月2日正式動工,標誌著中國東西、南北兩條高鐵大動脈,都正式進入落地推進階段。

這裡說的“東西大動脈”,是指國務院2018年開始規劃建設的“沿江高鐵”,總里程2100公里。全程共分為6大段,分別是上海到合肥、合肥到武漢、武漢到宜昌、宜昌到涪陵、涪陵到重慶,以及重慶到成都。剛才說的渝宜高鐵就是這東西大動脈的其中一段。

而“南北大動脈”,指的是“京滬高鐵二線”,全長1200公里,現在正在建設中,預計到 2027年或者2028年建成使用。建成後從北到南,依次途經北京、天津、河北滄州、以及山東的濱州、東營、濰坊、日照、臨沂,江蘇的徐州、宿遷、淮安、揚州、泰州、南通、蘇州,最後是上海。

“東西大動脈”:沿江高鐵

為什麼說這兩條是“大動脈”級別的高鐵呢,它們究竟有多重要呢?我們分別展開說說。

先來看“東西大動脈”,也就是斥5600億元巨資打造,堪稱全國“最貴高鐵”之一的沿江高鐵。沿江高鐵,沿的是長江,串起的是長江經濟帶。

過去,長江沿線有兩個十分突出的交通運輸矛盾:

一個矛盾是落後的交通與長江經濟帶的高速經濟發展並不匹配,這些速度較低的“卡脖子”的交通路段,成為了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個矛盾是,因為沿江地區鐵路線很少,客運和貨運爭線的情況頻頻發生,那肯定得優先保障客運吧,這就導致鐵路貨運功能難以得到有效發揮,極大地增加了社會物流成本。

所以2025年初渝宜高鐵的開工啟動,意義十分重大:首先,一旦建成完工,就意味著將徹底打通“上海-江蘇-安徽-武漢-重慶-成都”的高鐵路網,屆時所有高鐵路段將會被有效串聯起來,成為真正的“沿江高鐵”。

其次,沿江高鐵將完全聯通長三角都市圈、中部城市群,以及成渝雙城經濟圈這三大戰略城市群,真正實現長江經濟帶的貫通。也就是說,華東、華中、西南地區三大版圖連接起來了,城市群的輻射力將持續擴大,對沿江經濟的帶動會顯著提升。

“南北大動脈”:京滬高鐵二線

說完了“東西大動脈”,咱們再來看“南北大動脈”,也就是“京滬高鐵二線”。

這是一條連接北京、上海,並輻射沿線“高鐵窪地”城市的“京滬輔助通道”。解釋一下,“高鐵窪地”城市,指的是高鐵網絡覆蓋較少或未被覆蓋的城市。

而“京滬輔助通道”就是指這條線路的定位,主要是彌補京滬高鐵主線的不足。這一點我們從“京滬高鐵二線”這個名字,也不難看出。

那首先我們來看,已經運營了十多年的京滬高鐵主線有什麼不足呢?

首先,客運壓力與日俱增,尤其是在周末和節假日,車票供不應求。目前,京滬高鐵每日開行的動車組數已經達到666列,年客流量高達2.1億人次,最短髮車間隔甚至壓縮到了3.5分鐘。很顯然,運力已經到達天花板了,要想增加運力,只能靠新建線路。

其次,京滬高鐵主線的規劃,主要照顧的是原本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更高的沿線城市,比如覆蓋了10個萬億級經濟強市,6個千萬人口大市,但對經濟、人口相對落後的城市,關照不足。

因此,“京滬高鐵二線”這條新的“南北大動脈”一旦落成,真的是造福沿線“高鐵窪地”的城市和人民。

哪些城市具體受益?

好,現在你知道了東西、南北兩條高鐵大動脈的重要意義。下面劃重點了,我們來看你最關心的問題,具體哪些城市將受益呢?

第一,毫無疑問是中心城市、大城市。

兩條新的大動脈高鐵線路,將擴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半徑,擴展各種資源流通的便利性,中心城市的虹吸力,也就是對人口、資本、資源的集聚效應,將持續增強。北京、上海、蘇州、合肥、南京、武漢、成都、重慶,這些一線/新一線城市將會直接受益。

第二,過去的“高鐵窪地”也將迎來春天。

高鐵最大的魔力就是能極大壓縮距離,提高人貨流動效率,為經濟發展創造機遇。

比如鄭州,坐擁“八橫八縱”的高鐵樞紐地位,靠著東西南北的高鐵往來,成功盤活本地經濟,實現高速增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反觀揚州,當年錯過了京滬高鐵主線,就沒能吃上高鐵帶來的經濟紅利。

而這一次,山東、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份中,部分曾經的“高鐵窪地”城市,都將被直接接入京津冀和長三角的輻射範圍。以南通為例,京滬高鐵二線到達南通之後,可以通過“並聯”方式直通上海,兩條線路都可以到達上海寶山,再從寶山到終點上海浦東,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密切蘇北和上海的經濟往來,並帶動整個長三角經濟帶的長遠發展。

此外,江蘇省內的泰州、揚州等城市,山東的濱州、東營、濰坊、日照、臨沂,安徽的六安、金寨,湖北的麻城、紅安等城市,都將擺脫“高鐵窪地”的帽子,有機會乘上高鐵紅利的春風。

畢竟,要想富,先修路。

兩條新“大動脈”年底落地,哪些地區受益?插图1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fenxi/417.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