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來了?川普正式就職,對中國有何影響?
美國時間1月20日,川普正式就職,成為新一任的美國總統。今天我們就談談,川普上台,將會對中國產生哪些影響?
其實我不太喜歡談國際問題,但因為美國是我們最大的外部變量,很多國內的關鍵政策都與應對美國的挑戰密切相關,甚至是部分政策的出發點。所以中美問題本質也是中國的重要問題。這件事很複雜,所以這一講我只談跟我們密切相關的重點邏輯,不會面面俱到;而且我會簡化一些維度以便讓你聽得懂,所以措辭未必會那麼無可挑剔的準確。我事先聲明一下,今天的分析,都是個人視角,僅供參考。
好,正題開始。
一旦增加關稅對產業的影響
川普上台之後,我們最關心的事情,肯定就是外貿,是關稅。川普一直放出風聲說要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加征60%的關稅。當然,也有專家說川普最終不敢,或者不會這麼做,但我們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提前應對。
要知道,2018年之前中國商品到美國的平均稅率為3.4%,此後貿易戰開始,美國一路加征關稅,到了2024年,中國商品到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達到了19.3%。
川普如果要將關稅提高到60%以上,可能的途徑是,通過美國國會出台法案,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關於取消最惠國待遇這件事以及它的可能影響,我這兩天會再講一節內容,你記得聽。
撤銷中國最惠國待遇需要國會投票,而如果川普“求快”,很可能仿照2018年加關稅時使用的232、201和301條款,發起貿易調查,這樣就可能在最短半年內,落實其中一部分產品的關稅加征。也就是說,最快,還有半年的時間窗口。過去幾個月很多企業已經在搶出口,未來半年,還要繼續抓緊搶,因為我們只能搶時間,先搶一點是一點。
如果大幅度加稅,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這兩類產品:一類是是消費品,尤其是紡織、服裝、家具家電、橡膠塑料、玩具、木製品、紙製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另一類是通用機械、手機、電腦、電子元件、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儀表等電子器械類產品。
其中,紡織服裝、計算機通信、文化體育娛樂、皮革製鞋、家具行業將受到較大影響。因為這些行業對出口的依賴度普遍較高,多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在關稅上升時出口下滑的幅度會更加明顯。比如紡織行業,現在的普遍利潤率已經不足5%,如果加征60%關稅,那麼最大的可能甚至是唯一的選擇,就是企業不再向美國出口了。
另外,美國大概率不會一次性把關稅提高到60%,而是像2018年一樣分批推進,逐步提高關稅。比如最先針對中游的裝備製造業,如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等,科技含量相對較高的行業提高關稅,後期再逐漸向下游消費品以及依賴度較高的行業擴展。知道了這個順序,你心裡也有個數,可以根據所在行業的情況做好相應準備,搶個窗口期。
當然你也不用過於悲觀,美國加關稅這件事是典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自損一千,大國博弈,比的就是耐力和籌碼。中國和中國企業不是沒有應對的辦法,比如我們也會對美國的產品收高額關稅,再比如中國企業現在很多都在搞轉口貿易和出海,這部分我在後面講“最惠國待遇”如果取消會有何影響時,還會提到。
美聯儲政策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說完外貿和關稅,我們來講講如果川普影響美聯儲,會對中國的貨幣政策產生什麼影響。我們知道,美金是唯一的世界貨幣,你可以部分認為美聯儲是實際上的世界央行。因此,美聯儲的決策,對全世界影響都很大,包括中國。
如果把川普承諾的關於未來執政的核心政策概括一下,大致可以歸納為五條:
(1)全面提高別國的關稅;
(2)承諾降低利率;
(3)給企業和居民大規模減稅;
(4)大批量驅逐非法移民;
(5)大力發展傳統石化能源,限制清潔能源。
這些措施在相當程度上都會成為美國的“通脹催化劑”,可能會推動美國的物價上漲,引發新一輪的通脹。這是對美國的直接影響,你知道結論就行。接下來我詳細講講川普的政策會怎樣影響美聯儲,進而影響中國。
要知道,美國在過去兩年經歷了一輪大通脹,cpi,也就是消費者價格指數,一度飆升到9.1%,美聯儲通過連續11輪加息,把利率調高到5.5%,才讓通脹重新回到3%以下。如果因為川普的政策,2025年美國通脹再起,美聯儲降息的空間就會大幅壓縮。2024年12月18日美聯儲在議息會議中就已經表態,2025年的降息次數將會從4次減少為2次,首次降息的時間也會從市場預計的3月大幅推遲到7月以後。
美聯儲一旦是這個態度,對中國而言,並非好事。因為市場投資者如果預期美聯儲不再大幅度降息,美金利率還是那麼高,那麼資本就可能會加速流入美國,強美金現象再度來襲。簡單理解,就是國際市場上的錢被美國的高利率給虹吸了。這對人民幣價位和國內股市都會有衝擊。開年以來,人民幣價位和股市都出現了一波下跌,就是一個印證。
如果美聯儲放緩降息,甚至轉向加息,那麼中國可能因為不想中美之間的利息差拉大,導致資本外流,也不會繼續降息。這樣一來,我們的貨幣政策空間會再次變小。因為沒法通過低利率,投更多的錢到市場上;或者雖然名義上降息,但通過收緊流動性,結果還是抬升了實際利率。這裡面的機制比較複雜,我這裡就不展開說了。總之,貨幣投放力度會被限制,經濟刺激的力度和節奏會推遲得晚一些。所以我建議你要盯緊美聯儲的降息表態,這會是我們判斷中國貨幣政策調整節點的關鍵風向標之一。
客觀說,上面這些因素,對於我們當下的股市而言,確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利空。
不過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結構性的利好依然存在,我們簡單舉幾個例子:
比如,川普上台要退出氣候協定,增加美國石油產量,這會讓國際油價在短期內進入“低價區”,短期利好以原油為成本的一二三級工業。另外,這些做法也會將綠色清潔技術的制高點,拱手讓給其他國家,比如中國。雖然短期對風電、光伏、核能可能會是利空,但長期來看,川普選擇了重新回到舊能源軌道,客觀上咱們中國的相關企業有機會在新能源領域占據更好的生態位。
另外一個關鍵機會是ai。川普重回油氣軌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的電網太差了,基本是五六十年代的電網設施,無法支撐新能源發展的需求。此外,美國電網大都是私營公司,所以對大規模更新電網設施既沒能力也沒興趣,政府想統一更新,短期內也難以實現。歐洲的情況也是如此。但現在ai算力需要大量電能,而美歐落後的電網,根本無法承受集中式的電力大爆發。因此僅從電力這個角度看,中美ai競爭,中國還有機會。
此外,川普應該會繼續實施更嚴苛的科技禁運和技術封鎖,對國產替代和科技備份的產業來說,也是一種利好。既然美國不讓我們用它們的技術,我們就自己搞一套,很多關鍵產業會重新做一遍,這是國內產業的粘貼複製,也是財富的粘貼複製。
川普的懸念表態:美中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的一切問題
最後,我們根據目前川普的態度,分析一下這對中國的外交戰略可能有哪些影響。
第一,由於川普在國際上的孤立政策,給中國提供了修復與關鍵國家關係的機會。
回顧拜登執政的四年期間,拜登在中國問題上主張的是構建“全球同盟”,拉著歐洲、日韓、澳新、中東等一眾小弟來圍堵和封鎖中國。同時推動“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政策,就是要求本國和盟友的在華企業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去,這也是和中國脫鉤的一部分。簡單說,是小弟們一起上。這個時候,中國很難和歐洲、日韓等關鍵國家建立良好關係。
而現在川普奉行的則是“美國優先”思想,認為其他盟友不應該占美國的便宜,具體表現比如要求歐洲支付北約軍費,要求日韓承擔駐地美軍的開支。這必然也導致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國關係的緊張,簡單說,大哥不夠意思了。
這其實就給了我們修復同各個關鍵國家之間關係的機會。比如近期中國已經和歐洲達成電動汽車出口協議;再比如日本外相訪華,中日關係出現顯著升溫;還比如去年中國總理訪問澳洲,隨後中澳新等國開啟了一波新的經貿熱潮。
第二,川普上台背後是美國的大撕裂,這可能會讓他前期更加集中於國內事務,給中國騰出了更多發展時間。
從美國內部政治權力的局勢來看,內部的權力撕裂仍然巨大。事實上,美國內部不僅存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兩黨撕裂,而且支持川普上台的矽谷寡頭和白人底層之間,也已經顯現分歧了。去年我參加全球知名的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的前主任李成的一個內部交流會,李成博士就認為,美國內部的撕裂,已經到了甚至有“內戰”風險的地步。我認為,這都會迫使川普更專注於國內事務,這對亟需發展時間的中國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川普提出“美中兩國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的表述,耐人尋味,既可能是暗示,也可能是引誘。
當前,中美兩國在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遙遙領先,尤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占有絕對優勢,而其他國家則相對衰落,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上升通道越發艱難。歐洲和中東則陷入戰爭,難以自拔,更不必說了。
面對當前形勢,川普在對華的地緣政治議題上,或許有一套獨特思維。一方面他會繼續保持和擴大美國對中國的優勢,但同時他也強調:美中兩國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這句話他到底是暗示還是引誘,現在還無法判斷,但是非常值得琢磨。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fenxi/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