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發系高速漂移聯發集團大調整尋求換裝上陣
“適者生,能者勝”,不管是多年老將換人還是組織架構深度調整,本質上都是市場倒逼下的戰畧收縮與主動變革。
建發集團對聯發集團動手了。
2月19日,綜合媒體報導,建發集團旗下聯發集團啟動大規模調整,其中包括集團董事長換人、總部多個部門合併、撤銷所有都市公司、設立10個事業部。
最早發生變動的是人事。 週一時,聯發集團就已經發佈公告,宣佈公司董事長職務由王文懷接替; 原董事長趙勝華被任命為總經理,不再擔任董事長職務; 原總經理莊學謙升任副董事長。
人事變動結束後,建發集團便對聯發集團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整改。
首先看總部,原總部產品設計部和研發部合併為產品設計研發管理部; 原投資發展部併入財務管理部; 原行銷管理部變更為行銷策劃管理部; 原成本管理部變更為成本與供應鏈管理部(成本和招采); 原信息部變更為數位智能化管理部。
其次是都市公司方面,本次變動共涉及13家都市公司。
具體來看,深圳公司調整為大灣區事業部,事業部總經理由郭鵬擔任; 福州公司與廈門公司合併為福州事業部,事業部總經理由原福州公司總經理黃睿擔任; 杭州公司與上海公司合併為滬杭事業部,事業部總經理由集團副總經理孫濤兼任; 南京公司與合肥公司合併為南京事業部,事業部總經理由原南京公司總經理陳群誠擔任。
其餘6家都市公司則直接調整為事業部。 重慶公司調整為重慶事業部、南寧公司調整為廣西事業部、武漢公司調整為武漢事業部、南昌都市公司調整為江西事業部、天津公司調整為天津事業部,西安公司調整為西安事業部。
業績挑戰
“適者生,能者勝”,不管是多年老將換人還是組織架構深度調整,本質上都是市場倒逼下的戰畧收縮與主動變革。
趙勝華,原聯發集團的一把手,2010年起開始擔任聯發集團總經理,2016年8月下旬升任董事長。 在他的帶領下,聯發集團房地產業務現已佈局全國30城,營業收入較2016年翻了個倍。
據聯發集團母公司建發股份的財務報表顯示,聯發集團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11.73億元,簽約銷售金額123.27億元。 到了2023年,聯發集團全年業收入277.9億元,契约銷售金額403.45億元(全口徑)。
截至2023年末,聯發集團業務共涉及30座都市,116個住宅項目,主要集中在廈門(13個)、莆田(13個)、南昌(13個),其次是重慶(9個)、杭州(8個)、柳州(7個)、南京(6個)等。
然而,增收不增利。 這幾年聯發集團規模有所擴張,但到手的錢卻越發稀少。
從表格數據中可以看到,2019年聯發集團淨利潤還是16.25億元,2023年大幅縮水至1.08億元,少了15億元; 歸母淨利潤也跟著縮減至0.72億元。
實際上,2023年聯發集團之所以還能實現正向淨利潤,是因為與大股東建發股份一起共同出資62.86億元收購了紅星美凱龍29.95%的股權。 現時,建發股份持有美凱龍23.95%股份,聯發集團持股6%。
憑藉這筆收購,2023年聯發集團營業外收入較2022年增長了125倍,達19.68億元。 但由盈轉虧的營業利潤還是暴露了窘境,這一年為-16.42億元。
2024年上半年,聯發集團各大營業名額直線下滑。 其中,全口徑契约銷售金額103.78億元,同比减少65.7%; 權益銷售金額57.34億元,同比减少54.8%; 銷售疲軟之下,同期歸母淨利潤下滑至-3.45億元。
聯發集團的銷售下滑,跟前期拿地有關。
早前,聯發集團拿地主要集中在三四線都市,即使是在新一線都市,大部分項目也是位於郊外地區,項目去化週期長,壓力大。
例如湖北武漢地區,早在2009年,聯發集團就陸續開發多個項目。 然而,除了聯發九都府、聯發九都國際、聯發國際大廈、聯發悅榕華外,其他項目均位於遠郊。
位於武漢武昌區覈心地塊的聯發悅榕華,去化率似乎也不太理想。 該項目於2023年6月拿地,總投資6億元。
寒意傳導
在此背景下,作為建發股份旗下負責房地產業務開發的房企之一,聯發集團的寒意也進一步傳導至了母公司。
現時,建發股份旗下負責房地產開發業務共有兩家房企,即建發房產和聯發集團,分別持有54.654%、95%股權。
從表格數據中可以看到,建發股份房地產業務歸母淨利潤不斷下滑,從2019年的50.58億元跌至2023年的個位數,並延續至了2024年。
建發股份將歸母淨利潤下滑的原因歸於項目計提减值,簡單來說就是地產開發成本遠超出市場銷售變現價值,要把這部分差價减去。
2023年,建發股份房地產業務中,聯發集團貢獻的收入占比16.7%,計提减值卻超過了占比83.3%的建發房產。 這一年,建發房產計提减值14.51億元,聯發集團計提减值14.8億元。
也是在這一年,建發股份房地產分部歸母淨利潤首次跌到個位數,聯發集團貢獻了-18.59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建發房產計提减值之下,實際歸母淨利潤僅6.59億元; 聯發集團同樣計提减值6.64億元,實際歸母淨利潤為-3.73億元。 兩者合計,淨利僅剩3.81億元。
計提减值之下,聯發集團連續兩年為母公司建發股份貢獻了負數的淨利潤,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建發集團要對其進行深度調整的原因。
近幾年,聯發集團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並開始向一二線高能級都市傾斜,積極佈局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重慶等。
2024年底,聯發集團與新加坡豐隆集團聯合斥資近90億拿下黃浦新天地住宅地塊,而該地塊位於上海的覈心地段,周圍豪宅林立,緊挨翠湖天地六期,均價21萬/平方米,可謂是“潛力無限”。
這一年,聯發集團全年拿地金額23.6億元,新增貨值47.3億元,全來自於這一塊地。
或許當初趙勝華就是想憑藉這塊地打場翻身仗,沒想到人事變動的消息卻來得更快。
花了6年時間從總經理坐上董事長,8年時間又退回原位,確實讓人不禁唏噓。 可比起人事變動,市場更關注的是新官上任的王文懷能否帶領聯發集團殺出重圍。
2025年2月19日,紅星美凱龍公告稱,王文懷因工作調動不再擔任非執行董事職務。
看來,王文懷是要將全部工作重心都轉移到聯發集團身上。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