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爆火一個月,豆包、Kimi們怎麼樣了?

DeepSeek時代,AI廠商的集體反思

文|DataEye研究院

1月20日,前後相隔僅幾小時的時間裏,深度求索與月之暗面先後發佈了科技路徑相似的DeepSeek-R1及Kimi K1.5多模態思考模型。

後來,OpenAI在論文裏稱,這兩家中國AI公司同時獨立發現了o1(OpenAI o1推理模型)的秘密。

但從結果來看,二者南轅北轍。 前者名聲大噪,改寫全球AI格局,後者卻並沒有太大聲量。

在此之前,不會有人想到一家由對沖基金公司孵化、沒有進行任何廣告投放的AI模型,能够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打破OpenAI神話,甚至讓網友高呼:DeepSeek做空了美國!

DeepSeek到底有多火? 從數據可以窺探一二:

DeepSeek爆火一個月,豆包、Kimi們怎麼樣了?插图1

微信指數顯示,近30天,豆包、Kimi的微信指數平均值分別為3千萬和2100萬左右,而DeepSeek微信指數平均值達到了5.9億,峰值更是逼近10億,是豆包、Kimi的數十倍。

至此,整個互聯網由All in AI,開始向All in DeepSeek轉向。

那麼,DeepSeek-R1誕生一個月,爆火至今,豆包、 Kimi、 文小言們如今怎麼樣了?

一、擁抱派:騰訊元寶、文小言們

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BAT等互聯網大廠和月之暗面等AI六小龍們進一步分化,或擁抱DeepSeek、搶佔優勢與熱潮開疆拓土,或自力更生、探究AGI業態的更多可能。

這其中,擁抱DeepSeek的不在少數,騰訊更是其中代表。

2月16日,騰訊方面確認微信已上線“ AI蒐索” 功能,並正式灰度測試DeepSeek-R1模型,提供“ 深度思考” 服務。

DeepSeek爆火一個月,豆包、Kimi們怎麼樣了?插图3

而作為騰訊大模型終端應用,騰訊元寶在2月13日便悄悄更新,宣佈接入DeepSeek; 2月17日,騰訊自研深度思考大模型HunyuanT1也正式上線騰訊元寶APP,進行灰度測試。

同時,騰訊元寶也在幾乎同一時間加大了投放力度,似乎是為接入了DeepSeek與HunyuanT1的新版本助陣。

DeepSeek爆火一個月,豆包、Kimi們怎麼樣了?插图5

ADX行業版資料顯示,2月1日至14日,騰訊元寶投放力度始終保持在相對低位,日均投放素材量約2000組,2月15日起,投放力度迅速攀升,日投放素材量峰值超3400組,至2月18日,騰訊元寶日投放素材量再達新高6570組。

儘管在自家AI助手中接入DeepSeek模型,會讓人多少覺得有些“ 為他人做嫁衣” 之感,但騰訊似乎並不在乎,反而從當下情况來看,包括元寶、微信、騰訊檔案、QQ瀏覽器、QQ音樂、騰訊地圖等應用在內,騰訊旗下至少十數款產品已經宣佈接入DeepSeek大模型。

DataEye研究院看來,騰訊的做法更像是有著自己的戰畧考量:利用外部模型及自身龐大信息量、用戶量,打造AI時代的殺手級應用,並同時幫助騰訊內部大模型引流和反覆運算。

除騰訊外,百度同樣選擇了擁抱DeepSeek。

2月16日晚,百度搜索稱將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 但在百度旗下AI助手“ 文小言” APP上,只是通過DeepSeek-R1模型優化了“ 拍照解題功能”, 還不能算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

DeepSeek爆火一個月,豆包、Kimi們怎麼樣了?插图7

不過即便如此,騰訊、百度的傾向性也十分明顯。

此外,AI六小龍中,階躍星辰旗下“ 躍問” APP接入了DeepSeek-R1模型,MiniMax 01海外版也上線了DeepSeek-R1深度思考模式。

隨著騰訊、百度各自最覈心產品微信、百度搜索、以及多款AI助手相繼接入DeepSeek模型,這對蒐索市場所帶來的影響,或許也將在未來再次改變多數人的蒐索管道與體驗。

二、自主派:位元組豆包、Kimi們

在自家AI助手應用中,接入競爭對手的AI模型,除騰訊等個別情况外,多數公司並沒有這樣的魄力。

相反,同為大廠的位元組跳動,甚至表現與騰訊大相徑庭。

如果說騰訊對待DeepSeek的態度是積極擁抱,那麼位元組跳動則可以稱作極度保守。 暫且不說“ 豆包” 這一位元組旗下最覈心的AI助手應用,即便是其他邊緣產品也幾乎都沒有接入DeepSeek。

據統計,截至目前,位元組系產品中僅有火山引擎及其旗下產品+飛書官宣上線DeepSeek系列模型。 而火山引擎類雲平臺上架不同大模型本就是正常情况,囙此嚴格來講,位元組系僅有飛書一款C端產品上線了DeepSeek模型,對比騰訊十幾款產品擁抱DeepSeek的情况,二者態度天差地別。

不過,這種態度似乎也代表著位元組對自家豆包大模型的自信:位元組或許相信,豆包大模型能够在不久的將來追趕上DeepSeek的水准。

在DeepSeek-R1誕生前,豆包APP長期佔據著國內AI助手類應用榜首位置。

資料顯示,2025年1月,豆包APP月活高達7861萬,在國內AI類應用中位列第一,全球市場位列第二,僅次於ChatGPT。

不過隨著DeepSeek爆火,這樣的格局正在被改寫。

DeepSeek爆火一個月,豆包、Kimi們怎麼樣了?插图9

點點資料顯示,近30天豆包、DeepSeek及ChatGPT三款產品日活走勢可總結為“ 一昇兩降”。 其中,DeepSeek日活始終處於上升態勢,尤其是1月26日、27日兩天,日活迅速由幾十萬級別攀升至數百萬,進入2月份之後,進入緩步上升態勢。

豆包與ChatGPT則在2月初期及之前保持在穩定態勢,自2月初期開始,日活先後斷崖式下跌,並保持至現在。

可見,DeepSeek如今已經成為全球市場AI應用類產品日活TOP 1,而豆包日活大幅度下滑後,與下位者差距開始縮小。

除豆包外,DeepSeek爆火後最被關注的另一款產品,當屬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智能助手。

單論科技能力而言,kimi或許並不算差。

文章開頭曾提到,Kimi K1.5模型與DeepSeek-R1同日發佈,科技路徑相似,被OpenAI稱讚。

2月18日,DeepSeek和月之暗面再次撞車,二者幾乎同時發佈了各自最新的論文,主題均是挑戰Transformer架構最覈心的注意力機制。

囙此,Kimi也並未接入DeepSeek模型,不過,在外界風評上,Kimi卻總受到詬病。

過去,Kimi憑藉激進的投放策略,被外界認為過度依賴行銷而非科技突破,曾單月付費投流金額超2億元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但大肆投放之下,Kimi在用戶量等方面仍舊趕不上豆包,如今DeepSeek爆火,更引發其對“ 重投放” 策略的反思。

這也導致Kimi如今最重要的一項改變:堅持基礎模型SOTA、大幅縮減投放。

消息稱,DeepSeek爆火後,月之暗面內部複盤認為要堅持基礎模型SOTA(State-of-the-art,當前最佳),接下來可能會重新訓練基礎模型,並抓緊應用層機會,內部選中的一個方向是一款面向深度研究領域的智慧體產品DeepResearch。

與此同時,媒體稱月之暗面近期决定大幅收縮產品投放預算,包括暫停多個安卓通路的投放,以及協力廠商廣告平臺的合作。

事實也確實如此:

DeepSeek爆火一個月,豆包、Kimi們怎麼樣了?插图11

ADX行業版資料顯示,自2月14日開始,Kimi智能助手投放力度便大幅下滑,2月15日投放力度幾乎觸底,至今維持在單日素材量1500組左右,較此前日均2萬組投放素材量,大幅下滑了92.5%。

三、DeepSeek時代,AI廠商的集體反思

DeepSeek就像一條鯰魚,一個月的時間內徹底攪渾了全球AI市場,引發各大AI廠商集體反思。

位元組跳動CEO梁汝波反思認為,DeepSeek-R1的長鏈思考模式並非業界首創。 去年9月,OpenAI發佈長鏈思考模型成為行業熱點,位元組雖意識到科技的重大變化,但跟進速度不足,若當時及時爭先,或許有機會更早實現。

DeepSeek爆火一個月,豆包、Kimi們怎麼樣了?插图13

而騰訊全體轉向DeepSeek的表現,也一舉扭轉了外界對其在AI大模型領域戰畧模糊、動作遲緩的態度。

對於騰訊而言,無論是自家大模型還是DeepSeek,只要科技能力達到了某個跨越式階段,便能通過綜合快速驗證AI科技的實用性,並在現有的覈心場景中建立AI時代的用戶心智,微信接入DeepSeek刷屏全網便是最好的證明。

與此同時,曾經的AI六小龍也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階躍星辰、MiniMax選擇擁抱,紛紛接入DeepSeek模型; 百川智慧繼續加注AI醫療賽道; 零一萬物不再追求訓練超級大模型,轉而探索商用場景大模型能力的產業化落地; 月之暗面、智譜AI則繼續發力大模型與Agent智慧體應用。

過去的大模型敘事被打散,唯DAU論被推翻,所有人都被DeepSeek逼著往前再踏出一步。

對於騰訊元寶們而言,接入DeepSeek並不等價於All in DeepSeek; 對於豆包、Kimi們而言,不接入DeepSeek也不代表完全拒絕。

有人一邊在產品端提供最佳服務狀態,一邊為自研大模型爭取反覆運算時間; 有人不甘落後,調整策略聚焦科技攻堅。

這大概是DeepSeek這條鯰魚帶給中國AI廠商們最好的反思。

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該投稿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藍鯨號立場。
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388.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