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證監會提出18條措施指明方向

《實施意見》提出,要推動資本市場更好滿足多元化養老金融需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支持銀髮經濟企業股債融資。

資本市場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證監會提出18條措施指明方向插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7日訊(記者 胡劼)資本市場在分擔創新風險、促進創新資本形成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既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職責所在,也是資本市場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今日,證監會發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旨在對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出系統部署和明確要求,加強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實施意見》共分為8個部分、18條措施。具體來看,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強調要聚焦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和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第二部分為加強對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圍繞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各個環節提出具體舉措,一是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持續推動“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等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落地,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引導科技型企業合理用好境內外上市“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二是優化科技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實施好“併購六條”,支持上市公司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強鏈補鏈等實施併購重組。三是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拓寬資金來源,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四是加大多層次債券市場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優化科創債發行註冊流程,支持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發行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

第三至六個部分分別圍繞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科技金融等提出具體舉措。一是豐富資本市場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產品制度體系。健全綠色債券、可持續信息披露等標準體系,支持綠色產業股債融資,研發更多綠色期貨期權品種。二是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普惠金融效能。落實好國務院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部署,完善資本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制度安排,豐富服務涉農主體方式,更好滿足居民多元化投資需求。三是推動資本市場更好滿足多元化養老金融需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支持銀髮經濟企業股債融資。四是加快推進數位化、智能化賦能資本市場。推動行業機構數位化轉型,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監管智能化轉型。

第七部分為加強行業機構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能力,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完善定位和治理,加強合規管理與風險防控。第八部分為提升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合力,加強與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的協同配合,統籌做好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周小舟表示,《實施意見》是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研究提出更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政策舉措,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聚焦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包括進一步健全精準識別科技型企業的制度機制,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完善科技型企業信息披露規則;優化新股發行承銷機制,適時擴大發行承銷制度試點適用範圍;多措並舉活躍併購重組市場,優化併購重組估值、支付工具等機制安排等。

二是加大投資端改革力度。包括落實好《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及實施方案,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完善投資顧問制度規則;推動養老金、保險資金等合理擴大投資範圍,推動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建立健全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等。

三是發展多元股權融資和多層次債券市場。《實施意見》圍繞完善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作出多方面安排,包括促進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環,推進基金退出“反向掛鈎”政策優化和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研究完善基金份額轉讓機制,發展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深入推進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試點,健全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綜合服務;推動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高質量發展,探索智慧財產權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鄉村振興債券等。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314.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