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重磅三連發:100億基金啟動、超10億支持ai、11大重點項目落地

海淀重磅三連發:100億基金啟動、超10億支持ai、11大重點項目落地插图1

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雷軍

gushiio.com股市智能agi獲悉,2月14日舉行的2025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髮布,規模達100億元,科技成長基金總規模增至200億元。

據悉,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將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並且適度向成長期和中後期進行一定的擴展,緊密圍繞“1+x+1”敕勒化產業體系培育,實現基金對海淀產業賽道的全覆蓋,重點包括但不限於ai、醫藥健康、半導體、具身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商業航天等領域融資企業,圍繞海淀打造“最具投資價值之城”。

同時,這場會議上發布了多份關於 ai、集成電路等高科技產業的新的政策支持。會上,海淀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人工智慧產業高地的若干措施》,計劃每年安排攻關投入、算力補貼、數據獎勵、場景支持等資金支持,總額超過10億元,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高地,打造世界級 ai 產業集群。此外,中馳車福、西苑醫院、華大集團北方總部、深信新藥、華譜科儀、清博匯能、納析科技、深原質藥、艾捷科芯、知合知算等11個重點項目簽約。

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雷軍在此次會上表示,2024年,小米集團增速超過30%,其中銷售1.7億台智慧型手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3%,位居手機行業第三名,同時小米進入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短短9個月交付超過13.5萬輛車,今天訂車大概要排大概6、7個月時間,預計2025年小米增長速度還會在30%以上。

雷軍強調,過去5年,小米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投資達1050億元,預計2025年,小米還將繼續投資300億元人民幣到技術研發上。

2025年,海淀將聯合企業家、科學家、投資人等創新主體,推動建設“最具價值投資之城”,堅定扛起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歷史使命。

雷軍:小米su7已交付超13.5萬輛,五年內小米集團研發投入超1050億元

“小米是土生土長的海淀企業,是土生土長的北京科創企業。15年前,我們就是在北四環保福寺橋邊的一個很小的辦公室,十來個人喝著一碗小米粥開始創業。& rdquo;

2月14日,雷軍在2025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做了十分鐘左右的演講,引發全場關注。

海淀重磅三連發:100億基金啟動、超10億支持ai、11大重點項目落地插图5

雷軍表示,15年前,小米抓住了時代的機遇,實現快速成長,而四年多前,小米進入美國的ndaa清單,受限於地緣政治、全球經濟的影響,遭遇了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內外部壓力巨大,2022年實現負增長15%,2023年負增長3%。如今,小米恢復了高速增長,去年增長30%,今年也將再增長30%以上。

雷軍指出,2024年,智慧型手機方面,去年全球銷售1.7億台手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3%,位居手機行業的第三名;同時,小米還進入了智能電動汽車行業,自2024年4月開始,短短的9個月時間,小米su7交付超過了13.5萬輛車,銷售門店數量達232家; alot業務全球月活用戶數686億,連接設備款量同比增長23.2%。

“今天訂車的話,大概要排大概6、7個月時間,創造了行業又一個奇蹟。在這兩個主要業務(手機和電動車)迅猛增長的前提下,小米恢復了高速的成長。& rdquo;雷軍稱。

雷軍坦言,“在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有信心。我們要相信中國的科技創新,我們要相信中國市場,我們要相信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地投入就一定會有回報。我還記得四五年前,在內部動員會上下決心,在未來的五年裡面投資1000億在核心技術研發上。& rdquo;

如今回顧看,2021年-2025年,小米在核心技術研發投入了1050億元,今年小米集團將向技術研發投入300億元人民幣。“所以,無論我們最近發的哪一款產品,都給市場很大的競爭力,也受到了用戶很大的歡迎。中關村企業想在市場生存下去,最核心的就是要強化自己的競爭力,加大研發投入。& rdquo;

“每一個中關村企業,每一個中關村人,身上都有非常強的中關村創新精神。& rdquo;雷軍指出,從pc時代到網際網路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今天的 ai 時代,中關村企業在過去40年裡面,抓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成長機會,本質就是“創業精神”,就是敢想敢幹、敢為人先。

10年前,小米啟動了生態鏈計劃,帶動孵化100多家生態鏈企業,包括石頭科技、九號等上市公司都非常出色。雷軍強調,“今年是小米15周年,我們將懷抱繼續創業的精神,用百倍的努力、百倍的奮鬥,來為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也為海淀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rdquo;

銀河通用王鶴:已完成13億元融資,今年將成為“獨角獸”

“1992年我出生於海淀,在海淀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直到我去史丹福大學求學,一路走來,今天我能在北大教學、能夠在海淀創業,我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 rdquo;

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銀河通用創始人、cto,智源學者 王鶴在2月14日2025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近幾年,通用機器人成為世界舞台上眾人矚目的核心。人形機器人通過高自由度的仿人本體,實現人幹的活機器人都能幹,達成通用機器人,而通用機器人革命性意義在於,跨行業應用,能夠解決未來的勞動力和養老缺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把過去千行百業,從工業、物流、零售、科研等不同場景的機器人,都用通用機器人進行整合,讓一個機器人實現服務千行百業、千家萬戶,這對於海淀、對北京、乃至中國的未來都至關重要,能夠緩解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真正地創造新質生產力。& rdquo;王鶴表示。

作為2023年5月在海淀成立,一家由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和北京大學孵化的,專注研發基於具身大模型的通用人形機器人的創新企業,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galbot)已經完成戰略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13億元,估值超過8億美金,投資方包括美團、經緯創投、藍馳創投、源碼資本、科大訊飛、商湯國香資本、北京大學、智源研究院、中關村科學城、深創投、上海人工智慧產業基金等30家機構。

王鶴透露,今年上半年,銀河通用機器人將登上估值10億美金以上的科技“獨角獸”。

同時,王鶴還在會上發布graspvla,號稱全球首個端到端具身抓取基礎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其是全球第一個10億級別的合成大數據,打造的全球第一個高泛化的具身視覺語言動作大模型。他表示,這樣的端到端大模型,將有望在不遠的未來像自駕一樣帶著人形機器人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今天vla發展的瓶頸是什麼呢?是數據。今天的自動駕駛,依靠著車企把車賣給用戶,用戶駕駛汽車來收集駕駛的數據,但機器人沒有天然的數據收集流程,因為我們無法把沒有功能的機器人賣給用戶,讓用戶來駕駛機器人。在美國,特斯拉是通過建立機器人工廠大規模採集數據,所以,銀河通用能夠在人形通用機器人的賽道上殺出來,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這個賽道的‘領頭羊’企業,核心創新是通過合成大數據。我們通過物理學的演算和優化,找到了能夠像人一樣幹活的各種各樣合成動作,並把它們作為高質量的標籤存下來。& rdquo;王鶴指出,graspvla具身端到端大模型是靠合成數據進行知識積累,沒有花一分錢,而是用合成數據在世界證明了可行性,同時在真實世界實現了非常高的泛化性和採集效率,真正把人形機器人應用的數據成本降到了最低。

目前,銀河通用機器人已經落地美團智慧藥房、奔馳工廠、極氪工廠,以及與英偉達合作,成為ces 2025年全場唯一的輪式人形機器人托舉起了英偉達新一代rtx5090顯卡。

王鶴強調,“未來,我們將把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質生產力真正在這片海淀創業的熱土上推廣。& rdquo;

海淀gdp占全市26%,百億基金、政策支持“上新”

2024年,海淀確立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區域發展總目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去年,海淀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907.1億元,增長6%,占全北京市的比重達25.9%。

在2025年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海淀以穩經濟增長、人工智慧、城市更新、高水平安全建設四塊“硬骨頭”為總抓手,從投資、政策支持、土地和ai人才布局等多個方向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從而把握大局大勢,直面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改革發展的繁重任務,堅定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投資層面,百億規模的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全面啟動,通過與市場化投資機構廣泛合作,設立覆蓋科技企業全成長周期的種子、天使、vc、pe、併購和s基金組合,打造母子基金聯動的投資矩陣,目標是以資本為紐帶,構建覆蓋科技企業全成長周期、全產業體系的基金譜系,形成“投資+產業+服務”協同的生態體系,服務產業發展和企業成長,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二期基金子基金簽約儀式上,漢康資本、君聯資本、九合創投、達晨財智、峰瑞資本等5家頭部投資機構與海淀區政府共同開啟合作。而目前,科技成長二期基金已公示合作子基金11家,首批簽約的5家投資機構前期累計已投海淀項目數近300個,投資金額超100億元,此次合作將進一步助推雙方共同發掘和投資高價值潛力企業,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落地應用。

君聯資本總裁李家慶透露,在君聯投資的242家專精特新企業當中,北京市有55家,其中總部或者是分支機構在海淀區的有40家,占比73%。他強調,未來,君聯將繼續深耕科技創新,積極布局以 ai 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助力海淀率先建成最具價值投資之城。

同時在會上,ai、網際網路、生物醫藥、集成電路、具身智能等多個領域的11個重點項目簽約。中馳車福董事長兼ceo張後啟對gushiio.com股市智能agi表示,作為一家構建汽車產業供應鏈數智化雲平台的產業網際網路企業,公司已於2024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未來公司將中國運營中心放在海淀,回到創業開始的地方。

談及 ai 熱潮,張後啟告訴gushiio.com股市智能agi,中國在 ai 領域擁有面向全產業鏈的體系,並且正在將傳統的大數據、消費網際網路,逐步轉向行業數位化、智能化這類產業網際網路,而中馳車福目標上也將從數位化、雲平台,發展成為一個行業智能化平台。

政策支持層面,在 ai 領域,海淀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人工智慧產業高地的若干措施》,啟動超過10億元的政策支持計劃。

  • 技術占先方面,每年技術攻關投入最高3億元,加快顛覆性技術創新布局;
  • 強化人工智慧算力高效供給、拓寬高價值語料供給渠道兩項措施,每年安排算力補貼最高3億元,每年安排數據獎勵最高5000萬元,支持人工智慧高端數據標註基地建設,給予最高1億元資金補貼;
  • 應用方面,鼓勵大模型行業實驗室建設、核心業務場景開放,每年安排支持資金最高1億元,構建全域全時應用場景開放體系;
  • 生態層面,夯實共性技術平台關鍵支撐方面,每年安排平台支持資金最高1億元;
  • 打造人才創新創業新高地方面,每年安排人才發展獎勵最高2500萬元;
  • 活躍國產基礎大模型應用生態方面,每年安排模型券最高1億元

同時,海淀還支持建立全鏈條孵育孵化體系,完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布局,搭建國際交流合作舞台等方面出台專門措施。

而發布的《中關村科學城集成電路流片補貼申報指南》中,面向海淀區從事集成電路設計業務的企業,支持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展多項目晶圓(mpw)或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單個企業補貼最高1500萬;在支持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展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方面,對境內開展先進位程(14nm及以下)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的企業,按照不超過產品流片費用的30%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上限800萬元;對在境內開展成熟製程(14nm以上)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的企業,按照不超過產品流片費用的20%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上限500萬元;對在境外開展先進位程(14nm及以下)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的企業,按照不超過產品流片費用的15%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上限500萬元。

368萬平方米產業空間邀企業“安家”

“土地入駐”正成為科技產業發展驅動力之一。

會上,海淀集中發布18個重點科技產業園區,總建築面積368萬平方米。其中包括中關村綜保區(一期)創新研發主樓,總建築面積12.1萬平方米;中關村溫泉科技二期,總建築面積30.4萬平方米,規划具身智能產業加速平台,集成電路協同創新平台,還有高品質配套服務供給;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三期——東畔科創中心,總建築面積25.4萬平方米,聚焦新一代ai和未來產業等。

按照規劃,今年,海淀還將進一步拓寬土地空間供應渠道,全方位打造高品質城市,全年計劃供應土地約151.37公頃,其中北區109.37公頃,南區12公頃,為區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活力。

“比如原來我們對營運收入到達千萬元量級以上的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研發投入支持,為鼓勵更多企業積極進行研發投入,我們將獲得這類支持企業的門檻下探到了營運收入500萬元,讓更多企業有機會獲得專項支持。& rdquo;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服務體系建設處處長劉釗表示。

下一步,海淀區將按照做強主導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的思路,聚焦“1+x+1”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和激勵政策,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1643.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