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遭遇全球首場起訴

文章來源:AI先鋒官

DeepSeek遭遇全球首場起訴插图1Image source: Generated by AI

當地時間2月13日,印度新德里的德里高等法院發佈了關於一項公益訴訟的通知,該訴訟要求限制使用DeepSeek。

本次訴訟由律師巴夫納·夏爾馬(Bhavna Sharma)和尼希特·達爾米亞(Nihit Dalmia)共同提交。

他們認為,DeepSeek對印度的主權、資料安全和公共秩序構成了“即時和緊急的威脅”。

首席大法官德文德拉·庫馬爾·烏帕德亞伊(Devendra Kumar Upadhyay)和大法官圖沙爾·拉奧·格德拉(Tushar Rao Gedela)組成的法庭承認,人工智慧可能成為任何人手中的危險工具。

2月20日,該案在印度新德里的法庭開庭審理,但尚未公佈最終的判决結果。

巴夫納律師提交的訴狀,強調了人們對聊天框安全性和隱私性的擔憂。

訴訟稱,在聊天框推出後的一個月內,就發現了多個漏洞,導致網上洩露了100萬條敏感的個人數據。

律師聲稱,財政部已向政府部門發出內部指令,要求避免在辦公設備上使用包括DeepSeek和ChatGPT在內的AI工具,以避免洩露敏感政府數據的潛在風險。

該訴狀稱,儘管DeepSeek未能遵守《信息技術(機密個人信息的合理安全實踐和程序)規則》(2011年)和《數字個人數據保護法》(2023年)的關鍵規定,但它仍可通過印度的移動應用商店免費訪問。

除此之外,Deepseek的使用條款和隱私政策沒有充分保護印度用戶的權利,缺乏足够的資料安全、用戶同意機制和申訴解决程式。

訴狀稱,主要令人擔憂的是Deepseek的不當和非法操作……其隱私政策未能保護印度公民的隱私權,也不符合關鍵法規。

律師敦促法院封锁所有平臺上對Deepseek的訪問,包括聊天應用程序和服務,並封锁政府實體使用它。

訴狀還要求法院製定明確的指導方針,立即封鎖威脅印度主權、資料安全和公共秩序的人工智慧工具。

此次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受理公益訴訟,反映出當地對DeepSeek可能威脅主權、資料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擔憂。

這也是DeepSeek在全球面臨的第一場訴訟。

與此同時,橫空出世的Deepseek在多個國家也面臨禁令和審查。

2月17日,韓國表示,出於對中國人工智慧(AI)應用程序DeepSeek的擔憂,已暫停這款應用程序的下載。

並且,韓國兩大能源國企在此前也宣佈禁止使用DeepSeek,韓國代理總統崔相穆將DeepSeek稱之為“新的衝擊”,並直接端出3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10億元)的新基金用於支持AI和電晶體科技發展。

2月4日,澳大利亞已經全面禁止政府的系統和設備使用DeepSeek的AI服務,其內政部長稱DeepSeek科技存在“不可接受的風險”。

除澳大利亞外,歐洲還有多個國家也已經開始行動:

義大利數據保護機构Garante下令遮罩DeepSeek;

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DPC)要求DeepSeek提供更多資訊;

法國監管機构CNIL向DeepSeek提出質詢。

美國這邊行動更為“積極”。

1月29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表示,美國官員正在調查中國人工智慧應用程序DeepSeek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她同時還提到,白宮正在努力確保美國人工智慧的主導地位。

1月30日,美國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畧競爭特別委員會致信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華爾滋(Michael Waltz),呼籲考慮加强對DeepSeek所依賴的英偉達晶片的出口管制,並採取其他措施應對其對美國人數據和安全構成的風險。

美國國會與五角大樓工作人員已被要求禁止使用DeepSeek,美國海軍也已要求工作人員避免以任何形式使用DeepSeek模型。

此外,日本、英國、荷蘭等國也在考慮出臺有關使用DeepSeek的法規。

除了國家和國企的動作,部分海外私營企業也有所行動。

有消息稱,數百家海外私營企業,尤其是“與政府有關的公司”,已經採取預防措施,封鎖對DeepSeek的訪問,他們擔心數據可能會洩露。

網路安全公司Netskope的威脅實驗室主任Ray Canzese說,70%的Armis客戶請求封鎖對DeepSeek的訪問,52%的Netskope客戶已經完全遮罩了對DeepSeek的訪問。

海外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對於各國針對DeepSeek的禁令,網絡情報公司Oxford Information Labs的專家Kieren McCarthy提到,這種做法給所有新技術的出現都新增了一層“不確定性”,同時也預示著“科技為王”時代的終結。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2469.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