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展望2025(上):結構性行情延續,強烈看好ai產業鏈
文|公司研究室基金組,作者| 雪梅
編者按:春節期間,全球市場激烈動盪,最大動因有兩個:一是川普對外增加關稅,二是中國公司推出的deepseek軟體,以低端晶片創造了堪比openai的性能,從而讓英偉達為代表的美國ai股股價暴跌,也讓市場對中國科技股重新估值。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外部環境日益明朗,a股大概率延續去年9.24以來的震盪上行行情。對於2025年春季走勢,且看規模前30家公募基金公司近1年主動權益業績第一名的基金經理,在四季報里怎麼說!
2025 年國內經濟有望在政策刺激下逐步回到復甦通道,雖然面臨貿易衝突加劇、 全球地緣政治格局變化等不確定性,a 股和港股整體估值較低,市場流動性整體充裕,順應產業變化、業績和估值匹配的公司有望持續獲得超額收益。在此基礎上,30家頭部基金公司中,不少基金經理強烈看好戰略新興產業特別是ai產業鏈的未來。
他們認為,人工智慧是全球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迅速,市場空間巨大。算力是人工智慧的基礎設施,包括 gpu、hbm、switch 等核心半導體,光模塊、pcb、電源、散熱等配套環節。推理端可能是人工智慧接下來的發展重點,包括消費電子、汽車、機器人等應用場景。ai 手機預期帶來換機需求,各種 aiot 包括眼鏡耳機等拉動新需求,自動駕駛加速落地,機器人或將進入產業拐點。
易方達戰略新興產業股票基金經理歐陽良琦:從中長期看,新一輪技術變革已經明確,人工智慧已經在產業端逐步落地,受益於這一輪產業趨勢的核心 公司有望為投資者帶來持續回報。中國的比較優勢仍然明顯,在內需端繼續挖掘卡脖子環節公司,在外需端挖掘有明顯競爭力的公司,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會持續關注貿易 壁壘帶來的可能風險。
華夏優勢精選股票基金經理宋伯龍:我們看好中國科技公司在 ai 及科技浪潮中的競爭力,加倉了字節及小米相關產業鏈。同時,我們也看好部分消費公司在政策刺激下的發展潛力。對於算力、低空、數據要素等新質生產力方向,我們保持中期樂觀,但對於短期漲幅顯著超越其基本面的股票,我們決定予以減倉。
廣發先進位造股票基金經理孫迪:展望 2025 年,我們預期隨著經濟轉暖和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科技成長方向或將持續有較好的股價表現,我們也堅定看好在 ai 科技大浪潮下,ai 算力、端側和應用等科技創新和半導體國產化帶來的投資機會,我們也將選擇行業空間大、競爭格局清晰、業績快速增長且估值合理的核心標的進行重點配置,力爭為持有人獲取更好的淨值表現。
南方科創板3年定期開放基金經理鄭曉曦:展望後市,國內經濟進入恢復期,財政政策空間打開,貨幣政策持續寬鬆,海外美聯儲 降息打開了國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空間,流動性拐點已至,支持國內成長股行情走強, 持續看好科技成長的投資機會。本基金將持續聚焦科技創新和自主可控,在板塊震盪中提升持倉集中度,精選績優科技 龍頭,堅信中長期科技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不懼短期市場調整,持續聚 焦信息科技創新行業新機遇。4.5報告期內基金的業績表現
天弘文化新興產業股票基金經理劉國江:一方面,我們對政策的積極轉向保持信心;另一方面,我們也對個別領域資產價格的快速上行保持適度的理性。從產業趨勢看,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應用持樂觀看法,具體涉及的領域包括遊戲、辦公軟體、人形機器人等。我們相信在算力投資的軍備競賽中,在不遠的未來會在應用側迎來拐點。隨著市場對政策力度和政策效果交易熱度的降溫,一些質地不錯的公司股價已回撤較多,提供了更多的安全邊際和改善的股東回報(股息+回購),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看好一些結構性加倉的時機。本報告期內,本基金持倉主要集中於消費和科技領域。
富國新興產業股票基金經理孫權:國內有一批優秀的製造業公司,受益於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國內預期會誕生一批優秀的ai 半導體公司,不僅受益於快速變大的國內市場,更受益於國內市場份額的提升。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可能會推動上游半導體製造業的發展,包括先進位程晶圓廠、存儲廠和設備材料廠商,國內自主可控加速發展。
嘉實創新先鋒混合基金經理王貴重:我們一直強調自己是中國經濟的樂觀派,在中美兩國“貼身肉搏”下半導體倉位集中到了卡脖子的關鍵環節,同時在 ai 上加倉了部分國產算力。應用端,汽車智能化是相對清晰的落地場景,尤其是中國品牌為主導的新能源車大廠紛紛加碼投入,讓我們看到了 ai 商業閉環的前景,因此我們也在這一線索下增加了相應倉位。
建信電子行業股票基金經理江映德:2024 年四季度,組合操作上本基金繼續圍繞國產替代、科技創新、景氣周期三大重點投資方向進行布局,基於行業景氣和股價變化,高位減倉了半導體設備和算力板塊,加倉 ai 端側和智能駕駛兩大主線相關個股。後續將緊密跟蹤行業景氣度變化,並及時進行持倉結構調整。本基金的配置思路,主要是聚焦在電子行業內進行投資,通過尋找和篩選各細分領域高景氣個股,把握基本面趨勢,爭取實現組合對行業基準指數的超額收益,同時對回撤和波動性加以控制。
招商科技動力3個月滾動持有基金經理張林:報告期內基金大幅增加了對港股的配置。首先從估值角度,無論從港股自身歷史還是全球幾個主要資本市場橫向對比來看,都處於非常具備性價比的水平。其次,隨著國內經濟逐步改善以及科技硬體創新周期逐步啟動,港股製造業的龍頭股票具備不錯的配置性價比。基於對經濟環境和人工智慧發展的樂觀預期,權益部分始終保持偏高倉位,結構上繼續從偏向防禦性和高分紅的資產轉向風險偏高的成長類資產,增加了泛人工智慧領域的配置,同時也增加汽車和家電等可選消費的配置,並大幅增加了港股的配置,流動性管理以國債為主。
工銀新興製造混合基金經理張宇帆:四季度我們依然主要投資於半導體產業鏈,持倉結構大體穩定,繼續增持 ai 半導體相關標 的。2024年以來,我們看到 ai 成為驅動全球半導體成長的主要因素,雲側和端側均需要計算、存 儲、傳輸等晶片的升級,在高端 ai 晶片上國產替代也在加速。我們認為 ai 驅動的產業周期只是剛剛開始,2025 年隨著更多應用落地,對半導體的需求將會持續上升。
國泰金鑫股票基金經理於騰達:2024 年 4 季度,我們維持部分 ai 硬體的配置並增加了部分終端硬體和應用的配置,ai 算力的旺盛需求是科技中難得的一抹亮色。同時終端硬體應用會逐步興起,我們依然認為ai 是全球最重要的產業趨勢,配置趨勢會從算力向端側和應用遷移。另外,伴隨悲觀預期觸底,我們看好的電子版塊復甦行業層面已經開始,展望 2025 年,電子元器件在庫存見底,創新拉動下,將逐步走出底部區域,現在就是布局的時刻。我們的配置依然會以電子元器件為主,圍繞創新和復甦的方向。
華安智能裝備主題股票基金經理李欣:我們重點從兩個維度把握投資機會:第一個維度是,參與全球 ai 產業鏈產業分工的具有長期競爭力的公司,其中,既有光通信、高速數通 pcb、ai 伺服器等相對成熟的細分領域,也有端側 ai、ai 伺服器電源等相對比較新進入的領域。ai 終端產品放量後,對供應鏈的效率、規模、成本都有更高的要求,國內供應鏈在全球地位會上升;ai 商業應用在國內亦有更具本土特色的發展機會。第二個維度是,信創在 ai 等技術創新的伴隨下,其深度、廣度、速度都會拓展與強化。半導體角度,從核心設備到先進位程製造和系統級封裝等,都在下游驅動下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半導體行業的“雁型模式”。ai 算力需求帶來數據通信、系統供電、環境溫控等多方面的挑戰,推動了電力電子等行業新商機的出現,不僅是量的增長,更是技術壁壘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平安先進位造主題股票發起基金經理張蔭先:國內越來越多玩家,包括初創企業、汽車廠家、網際網路巨頭們、家電公司乃至特殊行業企業,陸續進行了四足狗、雙足機器人等項目的立項、研發、發布甚至對外銷售,我們預計很快會迎來“機器人”新物種的量產時刻,這個賽道也將會是未來數年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賽道之一,我們堅持從產業思維角度出發尋找投資機會,一方面尋找在機器人業務中存在較高概率進入供應鏈的公司,另一方面積極挖掘並布局主業基本面有改善、同時新拓展機器人業務的優秀公司,這類公司會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方案中有望脫穎而出,讓原有的產品在新的機器人領域中獲得新應用場景、實現0-1 的新突破,進而獲得估值及業績的雙擊機會。
景順長城優質成長股票基金經理張仲維:在操作層面,基於對全球 ai 行業發展前景的樂觀預期,四季度本基金維持了合同約定的相對較高股票倉位,並重點加倉兩個方向:一是英偉達明年即將推出的產品所涉及的領域,包括光電封裝 cpo、備用電源 bbu、超級電容等相關股票;二是國產 ai 晶片領域的機會,涵蓋ai 終端晶片、先進封裝等相關股票。我們重點看好圍繞 ai 行業發展的兩個投資方向: 1.雲端 ai 我們持續看好圍繞國內外 ai 晶片發展所孕育的投資機遇。隨著數據中心晶片互聯數量的大幅增長,萬卡以上的集群催生了跨數據中心連接的需求,進而為 cpo 光電封裝、玻璃基板等新技術領域帶來投資契機。2.邊緣端 ai隨著 ai 大模型能力的飛速提升,ai 眼鏡的發展潛力日益凸顯,並將催生出更為豐富的硬體設備、軟體產品以及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中歐半導體產業股票發起基金經理錢亞婷:本基金是以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指數為主要標準配置基金資產,投資於本基金界定的半導體產業相關股票的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 80%。我們看好 ai 產業對半導體行業需求的拉動,並優選其中兼具成長和安全邊際的投資機會,其中 soc 作為 ai 終端硬體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此外,我們繼續看好半導體自主可控的投資方向。中美在科技、軍工等領域的貿易摩擦持續加劇,美國多次對中國企業實施單邊制裁,限制我國獲取關鍵技術的能力。半導體國產化勢在必行,其中先進位程的重要性持續提升。
永贏先進位造智選混合發起基金經理張璐:2025 年開始,一大批國內外廠商都將進軍人形機器人產業,部分公司可能推出現象級機器人產品並開始進行小規模量產,機器人行業的“iphone 時刻”或將來臨。人形機器人板塊是未來 10 年大級別 beta 機會。人形機器人相較於其他行業壁壘較高,涉及到多學科的融合、軟硬體的協同,所以對入局的資金、技術、資源整合都有相對較高的要求。而且產業鏈從上游到核心零部件和系統零部件,到中游的機器人本體和系統集成,到下游的終端應用,產業鏈長且複雜。機器人,可能是未來不可多得的,如同當年消費電子中蘋果產業鏈、特斯拉電動車產業鏈——現象級的長坡厚雪大賽道。隨著人形機器人量產接近,本產品重點關注的是擁有供應鏈優勢、技術具有護城河、價值量較大的優質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公司,包括機器人總成商、絲槓及設備、減速器、傳感器、電機、靈巧手等。
銀華數字經濟股票發起式基金經理王曉川:基本面的預期回暖,疊加債券市場收益率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我們判斷權益市場 2025 年或將迎來更多的資金青睞。我們看好人工智慧板塊在 2025 年的表現。目前,人工智慧是全球科技最大的浪潮,每一輪大的產業浪潮都會誕生一批牛股,2023-2024 年,受益於全球人工智慧基建投資,漲幅較大的股票集中在算力產業鏈,從產業周期的角度看,我們認為 ai 終端/ai 應用/ai+是未來誕生牛股的方向。
萬家人工智慧混合基金經理耿嘉洲:就中長期配置方向而言,我們認為 2025 年、特別是上半年的重點依然是科技成長,科技中重點配置方向主要包括產業趨勢確定度高的 ai 和代表泛自主可控邏輯的半導體先進代工、先進封裝和先進設備等。對於本基金主題人工智慧而言,我們繼續維持對行業高景氣的判斷不變,配置結構上 2025年註定是越來越向應用方向傾斜的,應用中除了傳統的軟體應用外,端側設備今年會有較多的試錯,隨著大量方案的推出,不排除有某幾款產品成為爆款並帶動需求爆發;此外由於目前模型疊代速度放緩,國內資本開支意願提升,國產的資本開支線條同樣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最後,機器人等作為市場共識的 ai 終極應用場景,其方向性毋庸置疑,但目前仍處於偏早期階段,相對更適合以主題模式跟隨產業催化進行交易性配置。
國壽安保盛澤三年持有混合基金經理吳堅:經歷了2024年3季度明顯的預期修復行情之後,a 股市場波動加大,部分有政策預期或者產業景氣度推動的行業延續上漲態勢,而經濟周期強相關的部分行業則調整明顯。本基金 4 季度主要對持倉結構進行了優化。減持了部分預期修復過于樂觀的行業和個股,從產業景氣度、風險收益比角度增持了消費電子和部分港股通標的。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