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2025首家IPO過會,募資被砍40%,原定補流用途被否
①IPO漢邦科技為科創板年內首家過會企業,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构;
②監管聚焦發行人募資投向的合理性、主要研發項目的發展前景等2方面,公司業績逐年增長,研發人員占比也逐步提升。
財聯社2月22日訊(記者趙昕睿)
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主機板陸續迎來年內首家IPO過會,如今,輪到科創板“接力”,該板塊已有首家IPO通過上會大考。
繼主機板IPO中策橡膠成功過會後,上交所於2月14日公佈,將於2月21日審議科創板IPO漢邦科技。 結果顯示,漢邦科技成為科創板年內首家過會企業。
具體來看,發行人從受理到上會已1年有餘,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构。 聚焦本次上會,監管主要進行2點提問。
一是結合實驗室級相關產品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公司現有產能及銷售情况,說明公司向實驗室色譜分離純化設備市場拓展的可行性,新增產能的必要性及相關產能消化措施。
二是結合“超臨界流體色譜儀的研製與應用開發”“中低壓層析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的研發內容、研發週期、研發總投入、應用產品、產業化進程等,說明相關技術應用的產業化前景。
上述2點分別涉及發行人募資投向的合理性及主要研發項目的發展前景,監管對相關問題的關注,凸顯對其在科創板上市的合理性、可持續性與科創内容的全面評估。 作為科創板首家過會企業,漢邦科技因何成功? 又如何體現硬科技成色?
業績優等生,募資規模砍掉近四成
招股書披露,漢邦科技是一家以色譜科技為覈心,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為製藥、生命科學等領域提供專業的分離純化裝備、耗材、應用技術服務及相關的科技解决方案。 產品覆蓋小分子和大分子藥物純化設備。
報告期內,發行人營收與淨利潤穩步上揚。 從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發行人實現營收3.21億元、4.82億元、6.19億元及3.29億元,淨利潤則為0.05億元、0.39億元、0.51億元及0.38億元。
營收與淨利潤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2024年全年業績測算也較為客觀。 據公司初步核算,預計2024年全年實現營收為6.91億元,同比上升11.61%; 歸母淨利潤7934.12萬元,同比上升54.07%。
公司表示,收入增長源於下游需求呈長週期波動上升趨勢、優化產品技術矩陣並建立多樣的產品結構、高效響應國產替代戰畧機遇、鞏固國內市場地位並佈局全球市場、客戶黏性增强與在手訂單充足等多重驅動力及協同作用。 發行人未來收入增長和經營業績具備可持續性。
需注意的是,與年內已過會的兩家企業相同,漢邦科技也大幅下調募資規模,從9.8億元减少近40%至5.98億元。 最大的變化是砍掉了原先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的2.91億元,與此同時,本用於研發中心的建設項目投入金額從2.71億元下降至1.81億元。
記者留意到,發行人報告期內資產負債率維持較高水準,且均高於可比公司。 但公司在更新2024年半年報後,其資產負債率較以往也降低至49.73%。 結合來看,發行人縮減募資規模及删除補充流動資金這一舉措,背後考量不知是否與其資產負債率降低相關。 但從調整後的募資用途來看,公司意在推進公司業務長期發展。
研發人員逐年遞增
以技術創新為覈心的科創板,研發投入是衡量企業科創内容的重要名額之一。 據上會稿顯示,發行人是國內較早專注於色譜相關科技和產品研發的企業,長期堅持自主創新,並自主研發出5大核心技術。
在研發投入上,2021-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2204.12萬元、2899.26萬元和3718.00萬元,占營收比分別為6.88%、6.02%、6.01%及6.7%。 從來看,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8821.38萬元,滿足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在8000萬元以上的要求。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人員數量也在逐年遞增,從80人增長至132人,占總人數比重也從16.63%提升至20.85%。
公司表示將繼續聚焦色譜產品主業,持續加强技術研發與創新,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生物製藥色譜純化領域不斷豐富產品種類、提升產品效能,為推動色譜分離純化裝備的國產替代和下游製藥行業的產業升級作出貢獻。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