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Michael Saylor:如何打造世界上擁有比特幣最多的公司?
即便比特幣暴跌98%,Strategy也不會面臨清算風險,公司擁有的是永久資本。
作者:吳說區塊鏈
在這次採訪中,吳說Colin與MicroStrategy的創始人Michael Saylor探討了以下問題:MicroStrategy會一直收購比特幣嗎; MicroStrategy是否存在被清算的風險; 如何看待加密貨幣的週期性與可能到來的熊市; MicroStrategy未來會借出或質押比特幣來賺取利息嗎; 如何看待亞洲的企業在模仿微策略; 微策略會開發自身的比特幣二層網絡嗎; Michael個人持有多少比特幣,為什麼宣佈要在死後銷毀私密金鑰; 仍然支持“ 銀行託管比自託管更安全” 的觀點嗎; 如何看待特朗普新政與比特幣國家儲備; 比特幣是否存在美國中心化的風險; 比特幣是否太貴了,只有富人和機构購買,如何看待年輕人更喜愛Memecoin; 比特幣是一種宗教嗎; 對中國投資者有什麼建議。
截至2025年2月9日,Strategy持有478740個BTC,總收購成本311億美元,均價65033美元,是全世界持有比特幣最多的實體。
音訊轉錄由GPT完成,可能存在錯誤。 請收聽完整的播客: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b02f39606e5c594095f4d0
YouTube:
你能介紹一下自己和MicroStrategy嗎?
Michael Saylor:
我在1989年末創辦了MicroStrategy。 我們最初是一家商業智慧軟體公司,1998年公開上市。 我還創辦了大約十幾家其他企業,包括一家上市公司。 我一直對科學的歷史以及科學如何影響經濟學感興趣。 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習,主修航空工程和科學史。 我寫過一本書《移動浪潮》,討論了軟件如何向移動設備遷移並帶來變革。 我探索了當軟件運行在移動設備上時會發生什麼。 2020年,我發現了比特幣,隨後我們的公司成為首家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企業。 今天,我們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
MicroStrategy會一直收購比特幣嗎? 最多會收購多少?
Michael Saylor:
是的,我們會一直收購比特幣。 可以把我們看作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 假設如果你是第一家在曼哈頓上市的公司,你不斷收購曼哈頓的房地產並進行開發,而那個時候是1750年,你就會繼續這麼做幾百年。 所以你並不是在賣,而是在不斷買入。 我們將繼續開發比特幣,視其為“ 數位曼哈頓” — 數位資產。 我們會繼續收購比特幣,然後用它作為抵押品啟動其他業務。 例如,我們現在是美國市場上最大的可轉換債券發行者,並且剛剛推出了我們的第一隻可轉換優先股。 這兩種通過比特幣抵押的證券在市場上是獨一無二的。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我們將繼續做類似的事情,同時也會看到新的機會。
有人說未來如果MicroStrategy的比特幣平均購買價格超過15萬美元,這可能面臨風險。 您同意這個觀點嗎?
Michael Saylor:
不,我不同意。 公司大部分比特幣是通過股本收購的。 例如,現時我們擁有價值450億到500億美元的比特幣,而我們的債務只有30億美元,而且這些債務都已經有資產做擔保。 所以實際上,我們擁有的比特幣作為抵押品是我們債務的15倍。 而且我們的債務是不可追索的,期限超過四年。 囙此,比特幣明天跌到1美元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我的意思是,比特幣即便暴跌98%,公司也不會面臨清算風險。 公司擁有的是永久資本。
你怎麼看比特幣的價格週期? 你認為今年會有熊市嗎?
Michael Saylor:
我並不太關注週期。 我不相信週期的說法。 我認為週期的概念來自加密世界的前10到15年。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機構投資的時代,市場中的大部分資本都是來自大型機构,而且是以股本形式進入的。 例如,BlackRock和ETF在過去一年裏購買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比特幣,而且它們購買的比特幣數量超過了礦工開採的總量。 所以,當我們經歷上一輪减半時,開採出來並銷售的比特幣數量變得次要,真正主導市場的是對比特幣的需求,這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同的階段。
我認為過於關注週期是有些分心的。 人們試圖精准把握市場時機,但總是失敗。 如果你在過去300年裏試圖把握購買曼哈頓房地產的最佳時機,可能會最終勸自己不要買。 但事實上,過去300年裏,你在任何價格買入都是正確的。 同樣的情况也適用於東京房地產。 如果你在過去40年裏試圖把握購買蘋果股票的最佳時機,那麼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買入。 你所擁有的是一個主導性的數位貨幣網絡,它只會不斷上漲。 我認為比特幣在未來21年裏,平均每年將上漲29%。 按照這種基準,到了2045年,每枚比特幣的價格將達到1300萬美元。 現在你可以買到的價格是其1/100。 所以,無論你是以9.5萬美元、10.5萬美元、9.2萬美元還是10.8萬美元買入,真的有什麼區別嗎? 交易者並不會變得富有,他們只是參與市場而已。 像Bernard Arnault、Jeff Bezos、Mark Zuckerberg和Elon Musk這樣的全球富豪,之所以變得富有,是因為他們買入了一個主導的數位壟斷資產,並一直持有著,而不是在市場中頻繁交易。
MicroStrategy未來會借出或質押比特幣來賺取利息嗎?
Michael Saylor:
我不認為會這麼做。 我認為最聰明的做法是發行以比特幣作為抵押的證券。 當你把比特幣借給別人時,你會承擔風險,因為他們可能不會還給你。 但如果你是向市場發行證券,你依然持有比特幣。 這其中有正確的風險管理管道,也有錯誤的風險管理管道。
更好的做法是,以100億美元的比特幣作為抵押,發行10億美元的證券,並支付8%的利息,同時以60%的收益率進行投資。 這樣豈不是更好? 你可以持有自己的資產,同時賺取52%的利差。 如果你可以通過比特幣網絡獲得60%的收益,而借入資金的利率是8%、10%、12%或其他數值,那為什麼不這麼做? 這比把100億美元的比特幣借給你,換取4%的利息要好得多。 為什麼我要冒100億美元的風險去換取4%的收益,而不是零風險賺取40%?
你怎麼看一些挖礦企業和亞洲的上市公司模仿微策略?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加入比特幣網絡的參與者越多,比特幣的價格就會越高,整個網絡也會更强大,囙此所有人都會受益。 我預計,我們會從最初只有少數公司採用比特幣標準,發展到幾十家、幾百家,最終上千家公司都會加入。
你可以選擇把資本投資於債券,稅後收益率可能只有2%-3%; 或者,你可以把資本投入比特幣,獲得30%-60%的收益,這可是高出10倍的回報。 我相信,從長期來看,公司都會做出理性的選擇,我認為他們最終都會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加入比特幣標準的公司越多,對所有持有比特幣的人以及所有採用比特幣標準的公司來說,都會是好事。 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MicroStrategy會開發自己的比特幣二層網絡,還是支持現有的比特幣二層方案?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我們會先觀察市場發展。 你可以把MicroStrategy視為已經在比特幣的三層上運行。 二層是像Lightning這樣的開放協定,而三層是像Binance、Coinbase或MSTR這樣的平臺,它們是專有協定。 所以,我們已經有一個三層架構,每天的交易額達到數十億美元。 我們最近還推出了Strike,另一個三層協定,每天的交易額達到數千萬,甚至超過5000萬美元。 這些是安全層,或者說三層協定,已經非常强大,並且吸引了一定類型的投資者。
未來,像Lightning這樣的二層方案可能會取得成功,但我認為當前真正的千億美元級機會是在三層。
你個人持有多少比特幣? 平均買入價格是多少? 你持有其他加密貨幣嗎?
Michael Saylor:
我沒有持有任何其他加密貨幣。 大約四年前,我公開披露自己持有17732枚比特幣,當時的買入價格略低於1萬美元每枚。 我不記得確切的數位了,但這條資訊可以在我的公開推文裏找到。 自那以後,我又買了一些,但我從未賣出過。 囙此,我現在持有的比特幣比當時更多,但具體新增了多少,我沒有公開披露。
你曾提到自己去世後,比特幣私密金鑰會摧毀。 為什麼不把它留給家人或捐贈出去?
Michael Saylor:
我單身,沒有孩子。 關於慈善,我認為如果你擁有大量資源,就必須確保這些資源最終用於正確的事情。 如果你直接銷毀私密金鑰,那實際上相當於按比例把這些比特幣捐贈給整個比特幣網絡中的每個人。 這樣是不是很公平? 這是一種最公正的管道。
如果你相信比特幣,並且已經投資了一定數量,那麼任何銷毀私密金鑰的人,實際上都在支持那些與你有相同信念的人。 這是一種立即生效、不可撤銷、永遠有效的捐贈。 但如果我把這些錢捐贈給某個慈善機構,100年後,當我已經不在了,這家機构的管理者可能會把它花在我不認可的事情上。 例如,人們責備Rockefeller,因為他的一些慈善基金會現在支持的項目,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的。 但問題是,Rockefeller已經去世很久了,他自己可能都不贊同這些用途。 所以,一個已經去世100年的人,卻因為他的錢被用於某些爭議性的事情而遭受責備。 這就是把財富留給基金會或信託的風險。
當然,也有其他管道。 你可以在生前就把這些財富花掉,或者設定非常嚴格的使用規則。 如果你有家人,並且想把比特幣留給他們,那可能也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但我認為中本聰做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敬佩的榜樣。 中本聰擁有100萬枚比特幣,但這些比特幣從未被動用。 實際上,他等於銷毀了私密金鑰,並永遠消失了。 這相當於把比特幣網絡5%的價值,永久地貢獻給了所有人。 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你曾提到,銀行可能比個人自託管更安全。 你現在還是這樣認為嗎?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不同的人應該採用不同的管道託管比特幣。 有些人非常擅長自託管,他們就應該自己管理。 但也有些人並不具備這個能力。 比如,你會讓一個3歲的孩子自己管理比特幣嗎? 或者,一個80歲、甚至無法熟練打字或閱讀鍵盤的老人呢? 如果他們是盲人,他們能安全地託管比特幣嗎?
答案顯而易見,對吧? 如果你為未出生的孩子設立了信託基金,那他們能自己託管比特幣嗎? 誰應該負責託管? 還有一些公司,法律上不允許它們自託管比特幣。 這就引發了另一個問題 — — 你真的希望你的市長代替全市市民管理所有的比特幣嗎? 如果市長監守自盜怎麼辦? 如果他被綁架或謀殺了呢?
在比特幣早期,很多人認識到自託管的重要性,因為當時市場上充斥著“ 加密牛仔” 式的投機者和短期運營的平臺。 但Mt. Gox和JP Morgan之間的區別是巨大的。 一家大型銀行擁有數以萬計的網路安全和合規專家,並且有非常嚴格的操作流程,而許多加密交易所可能只有幾個人在管理。
我不認為這裡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如果你生活在戰亂地區,比如伊拉克或朝鮮,而你不自己託管比特幣,那你很可能會失去它。 但對於很多機构和組織來說,如果沒有託管方,它們就無法合法購買比特幣。 所以,理性的觀點是,有些人應該自託管,有些人可以通過記憶助記詞來管理,有些人則可以把助記詞刻在金屬板上,有些人使用硬體錢包,還有些人則需要依賴機构託管,無論是本國的機构,還是海外的託管方。
所以關鍵在於你屬於哪種主體 — — 是一個都市、慈善機構、家庭、信託,還是個人? 真正的問題是,你的投資週期有多長? 是100年? 1000年? 還是1年、5年? 你會在3年內去世嗎? 這最終取決於你的環境有多不確定。 你是生活在曼哈頓,還是烏克蘭或阿富汗? 你在非洲生活嗎? 如果是,那是非洲的哪個國家? 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你的選擇。
這也取決於你的身體和精神狀況。 有些人連打字都做不到,有些人甚至看不清手機上的字,還有些人根本沒有手機。 在加密世界裏,人們往往默認每個人都是20多歲的男性。 如果你在20到40歲之間,你對世界的看法可能會很相似。 但現實中,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不屬於這個群體 — — 有些是癌症患者,有些是85歲的老人,有些人身處完全不同的環境。 囙此,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情况做出决定。
如果你對比特幣的託管管道過於教條或固執,反而會限制網絡的增長。 我認為,最明智的做法是包容世界各地、各種類型的主體,無論他們處於什麼環境。 任何以任何管道購買比特幣支持的資產的人,實際上都是在推動比特幣網絡的發展。 最終的目標,就是讓比特幣網絡不斷擴展。
你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會對加密行業產生什麼影響? 你覺得他會建立國家級比特幣儲備嗎?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特朗普當選對整個行業都會是利好消息,對比特幣和加密行業都是如此。 具體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但如果白宮、內閣成員、監管機构、參議院和眾議院都對加密行業持支持態度,那麼政治上的共識將會傾向於推動技術進步、商業發展、自由、主權和資本主義。
我認為,這種政治共識意味著政府可能會出臺許多建設性、積極的政策,幫助行業成長。 至於具體有哪些措施,我們需要拭目以待。
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比特幣或整個加密貨幣行業可能會在美國變得更加中心化,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Michael Saylor:
不,我認為很明顯,比特幣是全球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資產。 礦工分佈在全球各地,持有者也是如此。 比特幣擁有最分散的開發者群體、最分散的持有者群體、最分散的礦工群體、最分散的企業參與者,以及最多元化的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 同時,它也是加密領域最知名的品牌。
比特幣也是最穩定的,它的協定幾乎沒有變化。 比如,Ethereum還有一個10年的路線圖,上面列著40多項更新計畫,而比特幣根本就沒有所謂的“ 路線圖”。
比特幣已經完成了,它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基本定型。 可以說,比特幣在10多年前,甚至2009年1月3日誕生時,就已經基本完成。 一個理想的協定,應該是廣泛分佈的、數學上完整的、邏輯上完備的,並且獲得全球共識。 現時,唯一一個在全球範圍內被公認為邏輯上完備的資產,就是比特幣。 所以,我不認為比特幣在走向中心化,反而認為它在不斷去中心化,越來越分散。
全球已經有數億人持有比特幣,沒有任何其他加密資產能像比特幣這樣被廣泛持有、認可和支持。
其他加密貨幣值得考慮嗎? 你現在怎麼看待Memecoin?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如果你看待數位資產,可以將其分類:數位商品、數位證券、數位代幣、數位NFT、數位ABT(資產支持代幣)和數位貨幣。
從科技上講,數位商品是沒有發行方、由數位算力支撐的資產。 比特幣是最强大的數位商品。 全球可能有少數幾種類似的數位商品 — — 沒有發行方、由算力支持的資產,但其中99%的市場份額屬於比特幣。 數位商品最適合作為貨幣、價值儲存手段或數位資本。 在這種情況下,最强的資產最終會被貨幣化,而其他資產都會被去貨幣化。
舉個例子,如果你决定讓黃金成為貨幣化資產,那麼白銀、銅、鈀和紙幣最終都會歸零。 現在,在整個加密生態系統中,比特幣正在被貨幣化。 所有試圖成為數位商品的其他資產,最終都會相對於比特幣歸零,也應該歸零。 因為,為什麼要持有第二好的東西? 你只需要一個最好的,而比特幣就是最好的。
如果我們談論其他類型的資產,比如穩定幣,它們確實有市場需求。 但現時,監管環境仍不穩定。 如果美國建立了一套明確的穩定幣監管框架,允許美國公司或銀行發行由美元等價物支持的數位貨幣,那麼這個市場可能會增長10倍甚至100倍,最終可能達到10萬億美元規模。
但即便如此,美元仍然是全球最强的法幣。 那麼,第二好的貨幣是什麼? 是歐元。 但歐元的未來是什麼? 歸零。 沒有人真正想要其他貨幣。 沒人想要日元,沒人想要歐元,也沒人想要非洲、亞洲或南美洲的任何法幣。 如果你和歐洲人交流,你會發現,歐洲市場對數位貨幣的需求,99%都是針對數位美元,而不是數位歐元。 歐元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强的貨幣,但即便如此,市場仍然更傾向於美元。
至於Memecoin,它們屬於數位代幣。 現時市場上還沒有針對數位代幣的監管框架,囙此它們沒有合法化的路徑。 但如果未來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數位資產監管框架,比如美國明確規定代幣是一種由發行方支持、具有數位用途但無實體用途的資產,那麼Memecoin可能會被納入其中。
如果監管框架能够進一步細化,比如定義數位證券(由發行方支持並由證券資產支撐)、ABT(由發行方支持並由實體資產支撐,比如一盎司白銀、一桶石油或一根金條),以及NFT(具有數位用途、由發行方支持的非同質化資產),那麼市場就可以按照規範化的管道發行數百萬種資產,並確保其合規性。 問題在於,現時全球範圍內尚未建立這樣一套完整的數位資產框架。
現時,唯一具有明確監管地位的數位資產是比特幣,它被定義為一種數位商品,適用於數位資本領域。 如果你要投資10億、100億甚至1000億美元,你需要監管的明確性,而比特幣在這方面已經具備了清晰的定位。 但對於數位貨幣、代幣、NFT、ABT和證券,我們仍然缺乏監管清晰度,儘管市場對它們確實存在需求。
現時,在華盛頓特區,已經基本達成共識,認為應該建立一套數位資產監管框架。 但問題是,國會尚未立法或通過相關法案。 囙此,我們現在處於一個“ 灰色地帶” — — 市場有需求,監管者也認可需要製定規則,但法律尚未出臺。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合法化的路徑,囙此作為機構投資者,我無法對其做出明確的判斷。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或機構投資者,使用的是別人的資金,那麼投入巨額資金(比如10億美元)去押注這些不確定的資產,可能並不合適。 你只能等待法律的最終決定,而現在我們還沒有答案。
有人認為比特幣現在太貴了,只有富人或機构才能買得起。 你怎麼看?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這只是一個認知誤區。 比特幣實際上比房子便宜,而人們仍然會買房,對吧? 它比一艘遊艇便宜,但人們仍然買遊艇。 它比一件昂貴的藝術品便宜。 更重要的是,你不需要買一整枚比特幣,你可以購買一億分之一枚比特幣 — — 也就是一聰(Satoshi),價格還不到一分錢。 你可以花20美元買比特幣,也可以花200美元、2000美元、20萬美元、200萬美元,甚至20億美元買比特幣。 比特幣的獲取管道其實比在東京、香港或紐約購買房地產公平得多。 你不可能買下一棟樓的一億分之一,但你可以買一聰比特幣。
所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人們只是缺乏瞭解,他們犯了認知上的錯誤,而這種錯誤有時候是因為被其他項目或投資理念誤導了。 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賺錢或者變富有,你必須克服這些認知偏差。 比起花100美元買股票,買100美元的比特幣才是更聰明的選擇,因為比特幣是數位資產,而股票和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只是證券。
從資產内容來看,股票的所有權遠不如比特幣。 如果你用100美元投資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你只是一個有限合夥人,一個小股東,對房地產本身沒有任何所有權。 但如果你用100美元買比特幣,你就是完全的所有者。 你可以自己託管,可以借出賺取收益,可以用它做抵押貸款,可以自由轉移。 所以,如果你要在房地產和比特幣之間做選擇,那我們來舉個例子吧,比如在香港,有沒有哪棟樓是你可以花50美元買下的? 不可能,對吧? 所以,比特幣是更好的投資方式,比在香港買房地產公平得多。
而且,如果你買了一棟香港的建築,你是沒辦法把它帶出香港的,對吧? 但比特幣就不同了,你可以每週都買一點,持續一生。 你可以把比特幣轉移到香港以外的地方,或者自己託管,讓它完全脫離香港的銀行體系。 這才是真正强大的資產,遠比任何其他資產更具優勢。
所以,我認為人們應該尊重中本聰的願景。 謝謝。
很多人都看過你為微軟製作的PPT。 未來你還會繼續做這樣的事情,並與大型公司交流嗎?
Michael Saylor:
當然,我一直在和各家公司交流。 只要有人真正感興趣,我都會和CEO或董事會成員深入交流。 大多數情况下,我會通過MicroStrategy的視頻私下與他們溝通。 我之所以公開發佈那些內容,是因為我希望所有上市公司都能看到。 對於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來說,分析邏輯都是一樣的 — — 它們99.9%的資本結構都是依賴債券融資,而它們應該轉向比特幣作為資產儲備。
我會不定期與不同公司交流,並持續宣導比特幣標準。 就在這個週末,我發佈了一段來自Jet King CFO的精彩視頻。 Jet King是印度第一家在孟買證券交易所上市並採用比特幣標準的公司,他們已經開始將現金流轉換為比特幣。 我認為,印度至少還有100家公司會走同樣的路,所以我分享了這個視頻。
在MicroStrategy,我們會發佈很多與比特幣相關的數據,比如BTC收益率、BTC增值情况和BTC美元增值情况,並建立了專門的網站,幫助企業理解比特幣標準下的財務管理。 現在,很多公司都在模仿我們的做法,它們的律師研究我們的財報和法律檔,以便找到適合自身的方法。
我把這視為一場持續的推廣運動。 全球有4億家公司 — — 4億家! 它們都應該基於比特幣標準進行資產配寘。 當然,你不可能一個個去說服它們,所以必須製作視頻、發佈內容,讓資訊自傳播。
全球很多人正是因為看到了我的播客或MicroStrategy的公開檔案,才開始瞭解比特幣標準,並受到啟發。 我從未見過他們,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認識我們。 希望未來在香港,也會有人看到我們的播客,並囙此開始思考比特幣標準,從而受益於它。
我們正在傳播一種新的經濟理念、新的科技,以及新的網絡意識。 我相信,這將賦予人們更大的力量。
你說比特幣已經成熟了,那麼比特幣協定還會繼續發展嗎? 你怎麼看比特幣生態系統的發展?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某些方面的改進是有意義的。 例如,礦工節點會不斷優化,帳本節點也會改進,硬體錢包和簽名設備也會變得更好。
關於是否需要對比特幣協定進行更改,社區一直在進行激烈討論。 我個人傾向於相對保守的立場。 我認為,我們在推進任何變更時,都應該極其謹慎、深思熟慮。 大多數協定調整或提案,可能是“ 醫源性” 的 — — 也就是說,它們帶來的傷害可能比好處更多。 這種情況和法律製定類似。 人們總是試圖通過法規來調控經濟,於是製定了成千上萬頁的法律,希望讓市場更有效率。 但最終發現,如果你推行上百萬條租金管制法規,房地產市場就會被破壞,租房反而變得更加困難。
政治家和監管者總是提出各種新想法,但99.9999%的提案最終都是糟糕的。 所以,我們應該對這些改變持高度懷疑態度。 當然,偶爾確實可能出現必要的新想法,届時我們可以審慎考慮。 如果整個社區形成廣泛共識,我會支持。 但大多數情况下,我們並不需要海量的協定陞級。
很多新提案通常只是為了讓某個二層解決方案或某個三層協定受益,卻會損害比特幣整個社區的利益。 囙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對協定變更保持極度保守、謹慎和懷疑的態度。 坦白說,大部分提案更像是一種“ 癌變”, 對比特幣生態弊大於利。
你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宗教嗎?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比特幣更像是一種意識形態(ideology)。 它是一種協定,可以讓你將經濟能量與個人緊密綁定。 在人類歷史上,這是第一次出現一種數學和科技協定,能够讓資本(經濟能量)與公司、個人,甚至國家綁定。 在此之前,我們從未有過這樣的東西。 這種變革,就像有人第一次發明了語言。
想像一下,如果我第一次引入0到9這些數位到語言體系中,會發生什麼? 如果我把這些數位拿走,不允許你使用數位,甚至不允許你表達“ 14” 這個概念,那會怎樣? 你會感到極度受限,對吧? 如果我剝奪了火、電、數學,或者不讓你說話、不讓你表達完整的句子,甚至把所有名詞從語言中移除,你的表達能力就會被徹底摧毀。
所以,我把比特幣看作是一種促進繁榮的經濟協定。 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基於科學、符合熱力學原理、物理上可靠、數學上嚴謹的經濟協定。 所以,比特幣是一種意識形態,但是否是一種宗教? 我不確定。 它可能更傾向於一種世俗的意識形態。
不過,許多人認為數學、電、火這些元素對人類的發展至關重要。 如果你試圖剝奪這些東西,人們可能會奮起反抗。 我認為,比特幣之所以能激發人們的極大熱情,是因為它是一種推動經濟繁榮的協定。
你對中國投資者有什麼想說的嗎?
Michael Saylor:
我認為,比特幣正在成為全球新興的資本網絡。 這個數位能源網絡每天以數億美元的速度擴張,變得越來越强大。 它由全球最强大的計算能力支撐,依靠數百萬臺電腦組成的去中心化網絡。 全球任何人都可以接入這個能源網絡。
你可以通過購買比特幣、持有比特幣、開發基於比特幣的應用、以比特幣為基礎構建家庭、公司、都市甚至國家的管道來接入這個網絡。 有很多種管道可以參與其中。 當我加入比特幣網絡時,它的市值只有2000億美元,如今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未來會達到20萬億美元、200萬億美元,甚至400萬億美元。 這個網絡將在我們有生之年持續增長。
聰明的資金終將流向比特幣。 人們會逐步拋弃20世紀的資產 — — 房地產、股票、收藏品、法幣和債券,他們會用過去的資產換取未來的資產。 他們會從物理資產轉向數位資產,從不健全的貨幣轉換為健全的貨幣,從弱勢資產換成更強勢的資產。
有人會問:& ldquo; 如果比特幣不再上漲怎麼辦?& rdquo; 但這個問題就像是問:& ldquo; 如果水不再向下流怎麼辦?& rdquo;
如果時間不再向前推進呢? 如果你從山上丟下一個東西,它不再下落呢? 如果重力突然失效呢? 這些事情不會發生。 如果你理解比特幣網絡的物理學原理,你就會明白,這一切並不是隨機的。
這符合熱力學原理。 火為什麼會燃燒? 它為什麼會產生熱量? 這不是隨機的。 電為什麼能被利用? 水輪為什麼能運轉? 冰為什麼會融化? 水為什麼會沸騰? 這些都不是隨機現象,只是很多人不瞭解其中的原理。 如果你理解經濟系統的物理學原理,你就可以構建一台機器。
你可以建造水力發電站、飛機、輪船。 Henry Ford看著火焰,或許有人問:& ldquo; 如果火熄滅了怎麼辦?& rdquo; 但火不會熄滅。 內燃機的本質,就是在機器裏點燃火焰,並讓它永遠燃燒。
如果你在噴氣發動機裏點燃火焰,並通過不斷輸入煤油,讓它帶你跨越太平洋15個小時,有人可能會問:& ldquo; 如果火熄滅了怎麼辦?& rdquo; 如果火熄滅,你的飛機就會墜毀。 但關鍵是,它不會熄滅。 為什麼? 因為工程師設計了這臺機器,確保火焰不會熄滅。
所以,我想對所有人說,你可以設計一個更好的金融系統。 你可以打造一臺以比特幣為燃料的經濟機器。 MicroStrategy就像一座“ 加密反應堆”, 比特幣是它的燃料。 這不是隨機的。 如果你認為這只是投機,那你根本沒有真正理解它。
就像古代有人認為火焰是神明創造的,擔心如果惹怒了火神,火就會熄滅。 但Henry Ford不這樣想,他創造了整個汽車產業,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輛汽車。 今天,全球有超過10億輛汽車。
你需要像物理學家、科學家、數學家那樣看待世界。 當你真正理解事物的運作原理,你就會看到比特幣是一個數位能源網絡。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了這樣一個全球性的數位能源網絡,你可以隨時接入它。 這就是通往繁榮的道路。
你可以逃避它,或者抱怨它,但如果你想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如果你想變得富有,如果你想改變100億人的未來,你需要成為一名工程師。 你不能只是害怕被電擊、被火燒,或者害怕神明的雷霆,你要去掌控它,利用它,推動世界前進。
歡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訂閱群: 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帳號: 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www.gushiio.com/DeFlow_Intern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zixun/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