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dragonfly 合伙人:比特幣獨大、山寨低迷,但 meme 周期還未結束

短期內,市場是一場人氣競賽;長期來看,它是價值的權衡機制。

整理&編譯:深潮techflow

對話 dragonfly 合伙人:比特幣獨大、山寨低迷,但 meme 周期還未結束插图1

嘉賓:

  • haseeb qureshi,dragonfly 管理合伙人

  • robert leshner,superstate ceo&聯合創始人

  • tarun chitra,robot ventures 管理合伙人

  • tom schmidt,dragonfly 普通合伙人

播客源:unchained

原標題:the la vape cabal vs. millennials – the chopping block

播出日期:2025年2月7日

背景信息

歡迎來到 the chopping block!這是一個由加密行業專家 haseeb qureshi、tom schmidt、tarun chitra 和 robert leshner 主持的節目,專注於討論加密行業的最新熱點。在本期節目中,我們分析了川普貿易戰引發的市場動盪,這場風波導致以太坊和山寨(即除比特幣外的其他加密貨幣)暴跌,而比特幣卻保持強勢。山寨為何表現不佳?這究竟是資金流向優質資產,還是另有深層原因?

此外,我們還探討了洛杉磯 vape 陰謀集團對 meme 文化的獨特影響,討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新領導層是否會真正改變加密行業規則,並分析了 binance 的醜聞。最後,我們審視 meme 周期是否真的結束,還是這只是加密市場無盡“賭場”中的又一階段。

市場波動與貿易戰

haseeb:

川普針對美國盟友和中國發起的貿易戰,其中對盟友的貿易戰暫停了 30 天。然而,加密市場卻因關稅政策的影響出現大幅下跌。以太坊的價格一度跌至 2100 美金,單日跌幅超過 20%。比特幣的價格最低觸及 91000 美金,創下了加密貨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日清算記錄。

你們怎麼看當前的市場狀況?這種情況會是短暫的嗎?我們是否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會改變你們對川普總統任期內加密貨幣發展軌跡的看法嗎?

robert:

我認為川普政府主導下的加密貨幣發展軌跡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david o.sacks 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明確表示加密貨幣行業將繼續全速推進。同時,hester peirce 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重要政策聲明中,談到了 sec 未來作為加密貨幣監管機構的角色定位。

唯一的變化是這次意外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大量的市場投機和清算潮。但從整體宏觀環境來看,情況並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川普政府的關稅更多被視為一種談判策略,而非長期政策。

比特幣主導與山寨低迷

haseeb:

但山寨幣的表現依然低迷。相比之下,nasdaq 指數在當天因關稅影響下跌了 2%,但隨著加拿大和墨西哥關稅的撤銷,nasdaq 很快收復了大部分失地。而加密市場的回彈幅度僅為損失的 50%,這表明市場情緒非常脆弱。

robert:我不確定技術驅動的加密貨幣是否真的崩潰了。許多下跌發生在 meme,那些持有 meme 的人處於恐慌之中。

tarun:持有以太坊的人也在恐慌。

haseeb:比特幣在以太坊接近 4000 時曾達到 103000。每當比特幣價格重新測試高點時,以太坊的表現越來越差。現在以太坊回到了 2500,但市場似乎在自我安慰地說“沒事,以太坊沒問題”。

robert: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資本正在流向比特幣。當前的市場氛圍是,投資者正在拋售表現不佳的資產,將資金轉向比特幣。比特幣的宏觀敘事非常吸引人。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甚至提到,美國可能會設立一個主權基金來投資比特幣,這或許是將比特幣作為重要資產納入主流的一個關鍵路徑。

meme 與市場情緒

haseeb:tom,你對整體市場情緒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市場整體上有些低迷,尤其是在面臨不確定性時這種情緒會被放大。如果你看 polymarket 對關稅的預測,會發現市場波動很大。這不僅僅是標準的清算潮,而是一種普遍的不安情緒。雖然你提到股市正在恢復,但實際上仍然集中在 meg7 股票上。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選擇了“優質資產”。在這種不確定性下,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降低。

haseeb:你覺得這是市場的新常態嗎?這種情況是不是要等宏觀經濟穩定後才會改善?我原以為現任政府的政策對比特幣是有利的,但現在似乎所有資產都在下跌。

robert:

就是說,為什麼它們會下跌?順風因素是巨大的,整體市場是如此受市場驅動,隨機且不可解釋,以至於是的,現在確實有一個巨大的順風因素,應該來自政策方面。除了在選舉後幾乎所有資產都上漲,幾乎所有東西都在選舉後上漲,除了以太坊,其他大部分資產都是如此。你知道,比特幣已經漲到 10 萬美金,solana 也漲到了 215 美金左右。大多數情況下,情況就是這樣。

haseeb:但即使是 solana 這樣的強勢代幣,自選舉以來的表現也並不亮眼,現在真的只有比特幣在支撐整個市場了。

robert: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以比特幣為基準的。

haseeb:

我覺得我們都可以認同當前市場的形勢,即市場正在持續下滑。tom 提到的“向優質資產轉移”的觀點非常準確。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加密市場,也同樣體現在股市中。如果你只看整體數據,可能會誤以為市場狀況還不錯。實際上,加密市場的總市值看起來穩定,但每天的市值變化中,比特幣的表現掩蓋了許多山寨幣的暴跌,例如比特幣可能只下跌 1%,但許多山寨幣可能已經下跌了 15%。

也許我的想法是,一旦宏觀經濟故事穩定下來,可能在我們獲得戰略比特幣儲備之後,你會看到這種氛圍發生轉變,轉向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轉向更多的科技加密貨幣。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市場在期待的就是戰略比特幣儲備,這是一條所有人都在屏息以待的重大新聞。每個會議、每次來自川普或大衛·薩克斯的公告都是在等待關於這一重大事件的明確消息。一旦我們得到這個消息,那麼就好像,哦,現在沒有其他真正的大型事件會發生了。

tarun: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現在有很多山寨可供選擇,所以很難看到單一代幣的暴漲。

haseeb: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市場上一直都有很多代幣,這並不是新問題。好的代幣會吸引資金,而差的代幣則會被市場淘汰。

如果“山寨幣過多導致市場疲軟”這個理論成立,那麼 coinmarketcap 首頁(加密貨幣市值排名前列的項目)上的代幣應該表現良好,而排名靠後的代幣則表現糟糕。這才是你所謂的“分散效應”。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比特幣表現強勢,而所有山寨幣整體都表現低迷。相比之下,在之前的周期中,所有代幣通常會一起漲跌,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分化。

事實上,“市場上有太多代幣”這個觀點一直存在。加密市場從來不缺代幣,我從不覺得代幣數量是個問題。就像股市不會因為“股票太多”而只讓好的股票獲得資金一樣,這種理論根本無法解釋市場的運作。

tarun:我覺得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很多新進入鏈上的用戶更傾向於參與 meme 交易,因為這些幣的輪換速度非常快。

haseeb:

完全同意。因此,有人認為Pump.fun的介入導致了市場表現不佳。現在網絡上流傳了一張圖表,顯示Pump.fun進入市場後,市場開始下行。

通常情況下,當比特幣表現強勢時,山寨會在一段時間後跟隨上漲。我們過去經歷過“比特幣季”(比特幣主導市場漲勢的時期)和“山寨季”。但在這輪周期中,似乎並沒有真正的“山寨季”,除了去年比特幣 etf 發布後短暫的山寨幣反彈,但很快又消退了。

我認為這是一個更合理的理論,至少可以說,這種現象是新的,因為之前的周期中並沒有出現過。Pump.fun 和 meme 的整體規模顯然遠超以往周期中的投機行為。雖然 2021 年確實有過 nft 熱潮,但從絕對數據來看,nft 的複雜性和影響力遠不及 meme 。在資本總量和從市場中抽取的收益方面,如果你看看Pump.fun和 photon 的收入,以及整個 meme 供應鏈的運作情況,可以發現有大量利潤被從市場中抽走了。

robert: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挖掘工具的價值要高於其他可投資資產類別的原因之一。正如你們所說,交易資產的列表是無窮無盡的,即使再過 100 年,依然會是無窮無盡的。

支持這些資產交易的基礎設施會積累大量價值,而資產本身的價值則是隨機的。也就是說資產如何積累價值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你有一個無窮無盡的資產列表,其中一些會被賦予價值,它們會被交易,成為投機的工具。但從長期來看,這些資產的中位值或平均值不會很高。所以,基礎設施才是更具長期價值的部分。

haseeb:

不過,我注意到很多人認為 meme 已經過時,幾乎所有的 meme 最近表現都不佳。大家覺得交易 meme 賺錢的機會正在迅速減少。當市場的“賭場效應”發生改變,比如人們突然覺得“老虎機不再有吸引力”時,這種情緒的轉變可能會非常迅速。

meme 的複雜性正在逐漸專業化的觀點。曾經,meme 是一個充滿創意和社區驅動的領域,某人可以憑藉一個好創意推出 meme,並可能取得成功,甚至圍繞它建立社區。但現在,這一切似乎都變得非常有組織和工業化,這可能也是人們對 meme 感到疲憊的原因之一。

不過,關於像Pump.fun抽取價值的論點,類似的批評也可以對中心化交易所提出,它們也在慢慢地從系統中抽取價值。然而,人們通常不會對交易所提出同樣的批評,除了像上市費這樣的例外。我認為交易所確實會在生態系統中進行一些再投資,比如孵化項目或投資,但這種再投資的規模顯然無法與它們抽取的價值相比。

robert:

短期內,市場是一場人氣競賽;長期來看,它是價值的權衡機制。在加密貨幣領域,這種人氣競賽尤為明顯。人們往往根據圖標的可愛程度或 meme 的新穎性來投機,完全依賴短期內的模仿性社會共識,而不是基於資產的潛在價值進行判斷。

然而,從長期來看,市場最終會回歸到價值的權衡機制。例如,比特幣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它持續吸引大量資本流入,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這表明人們在長期視角中更重視其內在價值。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加密市場中,短期的人氣效應與長期的價值導向形成了極端的兩極分化。

加密領域的文化現象

tarun: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你們在討論 meme 的用戶時,似乎默認他們的目標只是賺錢。

但我覺得,成為第一個推出某種 meme 的人,其實能獲得一種文化上的認可。這讓我想到,加密領域中最失敗、持續失敗的投資之一就是區塊鏈遊戲。這類遊戲雖然能在短期內迅速爆火,但隨後用戶流失,遊戲玩法也隨之消失。我覺得 meme 可能會從金融化起步,然後通過這些直播加入一些遊戲化的元素。如果你看這些 la vape 陰謀集團的直播,會發現這和傳統的投資行為完全不同。很多人購買 meme 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他們想融入某個團體,成為其中的一員。這是一種奇怪的亞文化,我覺得有些人甚至不介意虧錢。

在資產數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確實存在一種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我在這個資產上是第一個”的價值。這種現象和代幣經濟的其他部分截然不同。我認為,這種行為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我能否從這個幣上賺錢”,但我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準確描述。

你看這些直播時,會發現有些人明明面臨巨大的虧損,卻依然笑得很開心,甚至顯得樂在其中。

haseeb:這讓我想到賭場裡那些喝醉了的人在玩二十一點的場景,確實有類似之處。

robert:是啊,他們在歡呼雀躍,但前提是他們手裡還有錢。

haseeb:只要你還有資金,在賭場裡就能玩得盡興,對吧?但最終你還是會被“請”出去,那時候連免費的飲料都沒了。

tarun:我覺得你的賭場比喻還少了一點,那就是新老虎機的引入速度和參與者數量的增長速度並不一致。這種現象很奇怪,因為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可玩的遊戲數量似乎也在不斷增長。

haseeb:這就像遊戲換了皮膚一樣。比如,你走到一個老虎機前,發現它是羅賓漢主題的,而另一個可能是其他主題。本質上你還是在玩同一款遊戲,只不過換了個皮膚。

tarun:

最近洛杉磯 vape 陰謀集團也在發 meme,他們在直播中推出和交易幣。而且真的有人在買,雖然他們一邊說“我在虧錢,我會虧錢”,但還是買了,因為這個團體告訴他們這麼做。我覺得,人們參與這件事並不是為了單純地賺錢,而是有其他的動機。

我一直在努力理解。顯然在推出這些幣的過程中有很強的社交元素,比如“你得為我直播”或者“做個 tiktok”,這和其他加密貨幣的推廣方式完全不同。我覺得這可能就是關鍵所在。

haseeb:

這在 nft 熱潮中也發生過,當時形成了一種更大的文化現象,不只是“有 nft 交易者,他們只關心賺錢”。但有些文化符號讓人們將自己的 nft 收藏變得高度部落化,甚至形成了強烈的歸屬感。在任何龐大的狂熱中,總會衍生出這些文化附屬物。但我認為,這些文化現象並不是推動當前 meme 熱潮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因果基礎還是人們想賺錢。

我看到的數據顯示,在 meme 熱潮中,大約 60% 的交易者是虧損的,只有大約 3% 的交易者曾經賺到超過 1000 美金的收益。所以,大多數人並沒有在這個“賭場”中賺錢。這和現實中的賭場一樣,這只是數學規律。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並不是他們的主觀體驗。到 nft 熱潮結束時,大家的普遍感受就是“我沒辦法通過這個賺錢”。一旦 meme 也讓人產生預期價值很低的感覺,你的潛意識也會開始調整對它的判斷。

robert:

這讓我想起 2017 年的 ico 熱潮。當時,大家都在 ico 中賺錢,因此 ico 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但當市場開始轉變,買家不足以支撐賣家時,ico 迅速崩潰了。這種情況在 nft 熱潮中也發生過。每個周期都會如此。meme 也會以類似的方式結束——當市場上賣家多於買家時,整個體系就會崩塌。

tarun:這就像經濟學中假設的理性代理模型,但參與其中的人並不理性。而且你會發現,評論區里大家都在討論“拉高出貨”,他們甚至公開承認這一點。

haseeb:如果有人故意去買這種拉高出貨的幣,只是為了搞笑,那這些人最終會很快失去他們的錢。這就像一種原始的叢林法則,最終這些人會耗盡資金。

tarun:

我並不反對這個觀點。但當你進入這些直播間時,你會發現參與者的比例和 nft 場景完全不同。nft 的人會試圖說服你這是藝術,或者是文化的未來,而這裡完全沒有這種偽裝。大家只是簡單地說:“哦,某個 kol (關鍵意見領袖) 說了 x,我就試試看。& rdquo;

haseeb:聽起來這是一種文化,一種亞文化。顯然,大多數人不認同這種文化,也不理解它的運作方式。但那些理解的人會覺得這太搞笑了。這就是在這個新經濟中展示自己是 alpha 人物的方式。

這聽起來就像是華爾街賭徒的 gen z 版。為什麼人們會曬出自己在期權上下注 5 萬美金然後全虧的截圖?這就像是一種窺視的快感,你會在其中找到樂趣。

tarun:這正是我的觀點,這種現象更像是一種社交網絡的互動。虧錢也能帶來一種奇怪的滿足感,比如你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自己的“慘痛經歷”。

洛杉磯 vape 陰謀集團

tarun:大家都在討論他們通過直播發現 meme 的過程,這種文化與以往完全不同。

我明白你的觀點,但我覺得 meme 的熱潮也有一些獨特的成分。比如,有多少風險投資公司在購買 meme,或者在談論將 meme 作為社區啟動工具?他們試圖用 meme 來構建偉大的產品。大家都在試圖“智力化”這個市場,但實際上市場是反向因果關係。人們把“價格”等同於“產品”。也許我錯了。

tarun:meme 有某些獨特的特性,讓它們能夠持續更久。我認為資產的增長速度和數量與這個現象密切相關。

haseeb:我們似乎已經達成共識,認為我們處在 meme 周期的後期。但我不太確定的是,現在 meme 市場的情緒確實很低迷。其實,整個山寨市場的情緒都很低迷。除了比特幣的支持者,大家似乎都很悲觀。所以,如果宏觀經濟反轉,山寨幣開始反彈,meme 可能也會隨之反彈。到時候,我們可能會完全忘記這些低迷的情緒,你們覺得這種情況會發生嗎?還是 meme 周期已經結束,我們需要尋找下一個熱點?

robert:我不認為這就結束了。因為每天都有新的 meme 飆升到 5 億、甚至 10 億美金的市值。當你發現某個東西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 10 億美金的市值,而它本身沒有任何實際價值時,這種現象還在繼續。

我覺得川普幾乎成了 meme 的“天花板”。就像朋克是 nft 的“天花板”一樣。隨著這些趨勢的推進,人們的心理計算方式也會發生變化。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不過,在加密世界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人們對新遊戲的無盡渴望。我相信總會有人創造出新的遊戲,吸引人們去玩。

tarun:

meme 在某些方面和以前的加密資產有些不同。meme 更容易離場,但是 nft 的複雜結構對新手用戶非常不友好。不過,我同意 tom 的觀點,市場上確實有一些指標,一切都與這些指標掛鈎。如果這個關鍵指標下跌,整個市場也會跟著下跌。但這和 nft 不太一樣。nft 市場的波動性更大,如果關鍵資產下跌 20%,其他資產可能會下跌 40%。

相比之下,現在 meme 的市場流動性更高,離場也更容易。因此,我認為 meme 市場不會像 nft 那樣迅速崩盤,而是會以一種緩慢的方式逐漸衰退。至少目前看起來是這樣的。

haseeb:你說得很有道理。我也不認為 meme 周期已經結束。如果市場反彈,這個遊戲對那些不在意技術細節的人來說依然非常有吸引力。我感覺我們還沒有到終點。雖然大家都在說 meme 已經結束了,但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市場終結的方式。市場真正結束的標誌是人們完全不再參與了。

千禧一代與 meme 熱潮

haseeb:有人能解釋一下 jellyjelly 的故事嗎?

tarun:

sam lessin 是 slow 風投的合伙人,他們試圖通過 meme 推廣一個新的視頻聊天應用。但這個應用幾乎不能用,顯然用戶的期待和實際體驗差距太大了。而且他們的宣傳方式非常尷尬,看起來就像是給老年人設計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吸引 meme 的交易者。我覺得這簡直太失敗了。

關於 jellyjelly 的事情,當價格下跌時,sam lessin,這位早期的 facebook 員工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風投合伙人,顯然並不適應這種壓力,他甚至嘗試通過音頻流媒體的董事會會議來挽回價格。這整個事情簡直是我見過的最尷尬的場面之一。

robert:他最後不得不出來道歉,說“哦,我推出了一個 meme,但我完全不知道它是怎麼運作的”。

tarun:我必須承認,這是歷史上最尷尬的風投時刻之一。但這也說明了矽谷的風投根本撐不住戰鬥的壓力,最後只能在戰場上倒下。

binance 與華人社區互動

haseeb:

近期華人社區討論的焦點是 binance,特別是 binance labs。binance labs 重新品牌為 yzi,現在 yzi 顯然是 cz(binance 創始人趙長鵬)的家族辦公室。許多人批評 binance 涉嫌內部交易、回扣以及高昂的上市費用。有人聲稱,如果你的代幣想要在 binance 上市,就必須支付一筆費用,而如果代幣在上市後價格跌破發行價,這筆費用會被視為“保證金”。此外,binance labs 的內部圈子,包括員工、關聯方以及家族朋友,似乎通過一些質量低下的項目快速獲利。這些項目即使在 binance 上幣門檻很高的情況下,也能輕鬆通過審核。

因此,華人社區中出現了大量憤怒的聲音。他們非常生氣,因為過去一年在 binance 上市的很多項目幾乎都下跌了 80% 到 90%。這些項目不僅表現差勁,甚至變得毫無價值。更糟糕的是,這些項目的團隊也銷聲匿跡,從未兌現任何承諾。很多項目都是隨機的遊戲化項目,這些項目可能在亞洲社區曾經很火,但現在的情況非常糟糕。

故事的核心是可以看到這種憤怒情緒。我了解到的情況是,binance labs 的確可能存在一些可疑行為。這些指控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我不確定。但在加密領域,整體的反感情緒正在蔓延。從對 pump.fun的批評,到對 sam lessin 的不滿,現在這種情緒也指向了 binance。

haseeb:robert,你怎麼看?

robert:我覺得離岸實體在與生態系統互動時總是擁有更大的自由度,這並不讓我感到意外。真正的問題是,這種操作方式未來是否還能奏效?我對此表示懷疑。

haseeb:

我的觀點是,binance 的高管團隊通常不會正面回應這些傳聞,除非是像 ftx 那樣的重大事件。他們的態度通常是“繼續建設,忽略噪音”。不過,這次 cz 和他的團隊在 twitter spaces 上對這些指控做出了回應。

雖然我無法判斷這些指控的真實性,但這確實反映了加密行業整體氛圍的變化。現在大家的情緒就像聚會結束後開燈,突然意識到自己花了多少錢,開始抱怨“這是什麼鬼?我的錢去哪了?這太糟糕了。& rdquo;不過,一旦市場價格反彈,這些抱怨可能就會減少。只要市場好,人們對被剝削的感受就沒那麼強烈。但現在市場不好,所以每個人都有怨氣。

總會有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發生,但現在的壓力似乎更大。我認為這是好事,這種壓力能夠促使人們清理自己的行為。對 binance 來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密公司之一,他們顯然不希望這些事情發生。

加密貨幣的監管新動態

haseeb:最後,我們來聊聊加密貨幣監管的最新動態吧。hester peirce 發布了一篇名為《旅程開始》的博客文章,詳細居間了 sec 新的加密政策平台。這篇文章充滿了積極的信號,基本上表達了這樣的態度:“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雖然細節還不完善,但我們會更加支持加密行業。& rdquo;

目前我們已經了解到的一些重要變化包括:第一,sec 現在規定開啟任何新的調查都需要委員會的批准;第二,sec 的執法律師團隊已經被重新分配了任務。

在文章中,hester peirce 提到了一些關鍵觀點,比如:“我們不會容忍欺詐和欺騙,但如果有人想購買那些缺乏明確長期價值的代幣,他們應該有自由這麼做。當然,如果價格暴跌,他們也不應該感到意外。在美國,人們有權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不是依賴政府來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更不要指望在事情變壞時政府會來救助他們。& rdquo;

她還提到無行動函 (no-action letter) 政策將會回歸。簡單來說,無行動函是一種 sec 的正式聲明,表示如果某個項目遵循一定的要求,sec 不會對其採取執法行動。

不過,在之前的 sec 管理下,無行動函幾乎從未被真正發放過。它更像是一個陷阱——他們會說:“如果你想要無行動函,聯繫我們。& rdquo;然後你提交了所有信息,結果他們反而用這些信息來調查你。

但現在,hester 暗示無行動函將會真正發揮作用。雖然不能保證每個申請都會通過,但她鼓勵大家去嘗試。

另一個重要變化是,sec 可能會對誠信發行代幣的項目提供追溯性救濟。她提到:“如果某些項目願意提供透明的信息,比如披露代幣的所有權、開原始碼等,並且同意接受 sec 的監管,那麼我們可能會同意這些代幣不是證券,並允許它們繼續交易。& rdquo;

總的來說,這些政策為加密行業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和明確性。這正是大家一直以來所期待的。

此外,文章還提到了一些關於借貸、質押的政策,甚至提議建立一個跨境沙盒 (cross-border sandbox),以應對許多加密活動發生在多個司法管轄區的現實。對我來說,這篇文章就像是一份行業期待已久的路線圖。robert,你怎麼看?

robert:

我同意這一點。這是一份非常出色的路線圖,展示了未來四年 sec 的監管方向。我覺得它涉及了許多過去長期討論但一直未能落實的問題。只不過,在 hester peirce 任職期間,由於委員會由 gensler 領導,她並沒有太多實際的權力。像“安全港”這樣的概念早已被提出,它旨在為符合良好行為標準的代幣提供一個明確的規則框架,而社會也在逐步摸索是否需要相關的立法或政策。

過去感覺就像背後總有一種威脅。我認為這次的聲明是在呼籲大家直接與 sec 工作人員互動,一起弄清楚規則。我覺得最令人鼓舞的是,這種心態已經發生了180度的轉變。以前,和 sec 打交道意味著巨大的風險,甚至可能威脅到項目的生存。而現在,這種互動反而可能降低風險,甚至讓團隊覺得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改變。

我認為最顯著的變化在於,sec 的態度從“我們手裡拿著槍逼你註冊”變成了“我們手裡拿著筆,想和你一起解決問題”。這種轉變非常健康,我對此表示讚賞。

haseeb:

這份聲明讓我覺得,或許再過六個月或一年,我們不再會頻繁談論 sec,也不再會過度關注他們。過去我們的行業幾乎被 sec 的陰影籠罩,我認為這種情況會改變。以前去找 sec 就像是“別和他們說話”,就像人們常說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擔心一旦開口,就會惹上麻煩。所以大家都選擇迴避 sec,不敢問他們的意見或建議。

但現在情況可能不同了。你可以直接去諮詢 sec:“我想做這個項目,這樣可以嗎?& rdquo;他們可能會告訴你答案,就像從法律制定者那裡獲得免費的法律諮詢。這確實是一個積極的變化。當然,sec 仍然會提起案件、執行執法,也仍然會有欺詐行為和一些反向案例。

這些都是市場正常運作的一部分,我相信,sec 不再是一個籠罩整個行業的“恐怖存在”,而是一個更為正常的監管機構。最終,我們可能只需要支付一些律師費用、填寫文件、披露信息,只要不違反規則,就不需要再過度擔憂 sec。

我認為 hester 在第一句話中很好地設定了這個基調。我們不是第一道防線,但應該轉向更多的披露制度,人們應該自由地交易他們想交易的資產。這讓我想起 matt levine 提出的“愚蠢投資證書”概念。matt levine 是 bloomberg 的一位撰稿人,他的觀點是 sec 可以提供一種叫“愚蠢投資證書”的東西。簽署後,sec 會明確告訴你:“你可能會賠光所有的錢,你確定要這麼做嗎?& rdquo;如果你回答“是”,他們會象徵性地“提醒”你一下,然後發給你證書,允許你去做任何高風險的投資。如果你之後抱怨,sec 就會“毫不留情地拒絕你”。這個概念的核心是,賦予投資者自由和權利,而不是過度保護。

haseeb:

說到自由,我其實非常欣賞 meme。很多人對 binance 有意見,因為他們作為守門人收取上市費用。但我覺得,如果你要做守門人,那就應該做好。如果做得不好,還收費,那就活該被批評。而 meme 的魅力就在於,它完全沒有守門人。每個人都知道規則:沒有人會保護你,如果你被騙了,也沒有人可以抱怨。這就是零守門的理念。

希望市場上低迷的情緒只是暫時的,但我對今年的整體趨勢其實非常樂觀。從基本面來看,很多事情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無論是川普還是關稅等外部問題,都會有波動和混亂,但最終都會解決。對行業而言,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基本上都已經到位了。

歡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訂閱群: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帳號: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www.gushiio.com/DeFlow_Intern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zixun/1295.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