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又又又新高!央行連續3個月增持、至多2000億險資入場,券商加大馬力“搞研究”

一路飆升後,金價後勢如何,繼續加速還是“踩剎車”?

黃金又又又新高!央行連續3個月增持、至多2000億險資入場,券商加大馬力“搞研究”插图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12日訊(記者 王婉瑩)金價又又又創下新高!國際現貨黃金價格11日亞洲交易時段上漲至每盎司2942.7美金歷史新高,“劍指”每盎司3000美金關口。自2025年年初以來,黃金已經八次創下了新高,價格累計漲幅已超過10%,是全球投資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資產之一。a股市場中,黃金概念股也紛紛走高,與線下金店的火熱相得益彰。

記者關注到,券商也在加大馬力研究這股“黃金熱”。據不完全統計,最近一周有30逾家券商研究所發布了60多份黃金相關研報,極大程度滿足市場關注度。

一路飆升後,金價後勢如何,繼續加速還是“踩剎車”?這可能是市場和投資者最關注的核心話題。瑞銀預計金價上行將延續,並將未來12個月的金價預測上調至3000美金/盎司。華泰證券研報稱,看好黃金景氣周期上行趨勢。廣發證券研報認為黃金避險屬性或在金價點位突破中發揮作用,看好短期上漲彈性;國盛證券研報則提示,金價或將震盪上行,短期內不宜追高。

另需關注的是,險資獲批開展投資黃金業務試點,被認為將對黃金市場產生積極影響。有券商分析師預測,按10家試點保險公司最新總資產數據計算,可配置黃金資產的理論上限將近2000億元。此舉或有助於提升黃金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對黃金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黃金繼續走強或見頂?券商加力“搞研究”

近期熱度能與deepseek匹敵的,唯有黃金。更有投資者將這輪黃金熱潮稱為“黃金牛市”,“連央行都在買黃金!& rdquo;

根據官方儲備資產數據,截至2025年1月末,我國央行黃金儲備為7345萬盎司,較上月末增加16萬盎司,目前央行已連續3個月增持黃金。

下一步,黃金走勢如何?記者關注到,隨著市場的火熱,各家券商研究所也在加足馬力“搞研究”,紛紛拋出觀點。

從當前研報發布情況來看,大多數券商對2025年黃金走勢保持看漲態度,預判未來金價震盪上行空間依然較大,主要驅動因素包括美聯儲貨幣政策、地緣政治風險、央行購金需求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等。

華泰證券研報提到,2025年,金價短期上漲主要推動力或來自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引發的再通脹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疊加市場對美股估值泡沫的擔憂,或也將促使部分資金轉向配置黃金進行避險。預計2025年金價底部支撐位在2500-2600美金/盎司。長期來看,逆全球化和出於對美金信用的擔憂,全球針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央行淨購金和科技需求或保持強勢,而供給或維持相對穩定;供需格局的改善或使金價震盪上行。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在全球貨幣超發、美金信用弱化以及地緣局勢加溫、美國二次通脹潛在風險上升的宏觀敘事下,以對外關稅政策、海外風險資產收益受挫以及全球央行持續購金為代表進一步強化黃金的避險價值與保值功能,伴隨金價的大幅上揚黃金牛市開始加速。考慮當前美國降息周期或將長期持續,未來金價上漲空間依然較大。

儘管券商對金價總體趨勢看法大體一致,但對於短期走勢觀點則有所分化。有券商看好短期上漲彈性,有券商預測更高點位,亦有券商提醒短期內不宜追高。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金價仍具備強勁的上行驅動力,軍事衝突、政治制衡、金融市場“黑天鵝”、自然災害等導致市場階段性避險情緒的抬升,有望給金價帶來較大的短期上漲彈性,雖然趨勢上難以影響金價走勢,但或在金價的點位突破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瑞銀表示,在不確定性加劇、全球降息周期延長以及投資者和央行需求強勁的情況下,黃金將在全年繼續受到支撐。金價上行預計將延續,並將未來12個月的金價預測上調至3000美金/盎司。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金價具有趨勢性上行潛力,雖然近期利好因素的非線性變化或者獲利回吐均可能導致金價短期回調,但是3-6個月來看央行購金+川普政策不確定性仍將帶動金價再創新高。戰術擇時上,建議密切關注中國etf增量變化與美債利率變動,美債利率沖高后通常帶來黃金較好的配置時點。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基於黃金價格分析框架,看好2025年金價。中性假設下,2025年年中comex黃金期貨價格可達到3100美金/盎司以上。& ldquo;全球央行購金行為有望持續,央行宣布購金的宣示效應可能更加明顯。全球市場黃金投資熱情可能延續,結構上或為‘亞洲下,歐美上’。2025年中東、俄烏等地緣衝突可能更不穩定,有利金價上行。中期內,加密貨幣和黃金在避險配置中尚不構成競爭關係。& rdquo;

國盛證券研報則持保守態度,“中長期看,黃金大概率延續上漲趨勢,但2025年很難復刻2024年持續大漲的行情,更有可能是震盪反覆式的上漲,建議等待回調後的配置機會,短期內不宜追高。& rdquo;

最多可有2000億元保險資金入市

在這股黃金熱潮中,險資受到的關注度也頗高,是一股增量資金。

2月7日,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的通知》,批覆同意人保財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出口信用保險、平安財險、平安人壽、太保財險、太保人壽、泰康人壽、新華人壽等10家保險公司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旨在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優化保險資產配置結構。

東吳證券研報根據10家試點保險公司最新報告期的總資產(約19.95萬億元)測算,可投資黃金的上限約為2000億元。

中信證券研報也稱,估算試點階段保險公司投資黃金的理論上限約為2000億元。配置價值層面,黃金長期具有較高的收益風險性價比,且近年來與傳統資產的相關性進一步降低,在傳統的股債組合中加入黃金能夠顯著改善組合的有效前沿。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基於中國黃金交易所單邊成交額為17.33萬億元(2024年),險資試點投資規模較為有限,因此本次試點放開對國內金價的直接影響有限,更應該關注衍生意義。儘管試點的投資額度受到嚴格限制,但如果這一模式在未來得以成功複製並推廣,可能會提升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的地位。

此外,對於險資而言,重要的意義在於投資端,拓寬了投資渠道,能夠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有望提升投資表現。

國金證券指出,黃金投資具備風險分散、保值增值、流動性強等多方面的優勢,有利於緩解低利率環境下傳統固收資產收益率下行壓力,優化保險資產配置結構。

對於險資來說,拓寬投資範圍至黃金有助於提供新的高收益投資機會,緩解利率下行帶來的投資壓力。2023年以來利率快速下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當前已下降至1.6%左右,上市保險公司投資面臨“資產荒”問題,新增黃金投資選擇或有助於提升險資投資表現。

配置價值層面,黃金長期具有較高的收益風險性價比,且近年來與傳統資產的相關性進一步降低,在傳統的股債組合中加入黃金能夠顯著改善組合的有效前沿。(藍鯨新聞 王婉瑩 wangwanying@lanjinger.com)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324.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