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先恐後接入deepseek的國產手機,它們的自研大模型怎麼辦?

文|電廠,作者|董溫淑,編輯|高宇雷

蛇年春節以來,一場名為deepseek的大模型“颶風”開始席捲科技界,手機公司堪稱其中反映最迅速的行業之一。

2月10日,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總裁倪飛在個人微博宣布,努比亞手機將接入春節以來爆火的deepseek r1大模型,中興旗下另一手機品牌紅魔也不會缺席。同一天,vivo官方向“電廠”確認也會接入deepseek r1。

至此,從2月5日華為官宣以來的短短5天之內,包括榮耀、oppo、魅族、努比亞、vivo在內的國內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已將deepseek奉為座上賓。

在ai狂飆突進兩年有餘之際,新的黑馬闖進公眾視野。而在“ai”已經成為高端旗艦手機核心賣點的大背景下,手機企業想要擁抱新的變量並不難理解。

但在主流市場的一片喧囂中,也有人保持著沉默——至今小米、蘋果兩家手機企業尚未表態。“電廠”就是否考慮接入deepseek分別進行詢問,兩家企業均表示不予回應。

2月12日,據the information最新報導,蘋果和阿里巴巴將合作為中國iphone用戶開發ai功能。

邁進2025年,在熱切擁抱新的大模型新星和與其保持距離之間如何抉擇?手機廠商自研大模型的敘事又該如何延續?這是早已陷入創新困境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面臨的新難題。

爭做deepseek入口

1月20日deepseek r1模型一經正式發布,就點燃了國內ai乃至整個科技市場的討論與關注。

這款模型足夠神秘、也足夠充滿理想色彩:在素來崇尚以矽谷為風向標的ai屆,其背後公司“深度求索”的核心研發團隊沒有“海歸”、是“全國產配置”,而作為一家量化基金孵化的ai創企,它沒有公開融資,更不曾躋身聲名響亮的“ai六小虎”之列。

但同時,它又如此驚艷:僅有極少標註數據的情況下,r1做到了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但同時得益於優化了算力成本結構,它的定價僅是o1的約3%,幾乎是市面上最具性價比的選擇;即便對於普通用戶而言,deepseek r1所展現的對話邏輯與文辭靈動也收穫了一片讚嘆。

產業鏈上下游中,沒有人願意錯失布局deepseek生態的機會,即便是高舉自研大模型大旗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也不例外。

已經官宣接入deepseek的手機廠商中,華為與榮耀的動作最為迅速,兩家企業都選擇了通過推送新系統版本、提供deepseek對話“入口”的方式來提供服務。

使用過程中,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智能助手直接喚起deepseek對話框,無需下載deepseek app。

華為最先在2月5日官宣了小藝助手app 11.2.10.310版本,並在app內的“智能體廣場”提供deepseek-r1 beta版。

據一位華為手機用戶告訴“電廠”,據其初步體驗,手機喚起的deepseek beta版存在支持的對話輪次少、記憶窗口短、回復卡頓等問題。

2月9日,華為又為小藝助手純血鴻蒙版app推送了11.2.10.340新版本,將deepseek-r1 智能體升級至正式版,同時支持聯網搜索功能。

榮耀則是安卓陣營中嘗鮮的第一家,2月8日宣布用戶需將榮耀手機系統版本升級至magicos 8.0及以上、yoyo助理升級至80.0.1.503版本及以上,即可通過yoyo智能體喚醒deepseek-r1進行對話。

在一個技術論壇中,多位用戶分享了其使用榮耀手機喚起deepseek,並用後者解答幾何、排列等數學問題,以及解讀網絡熱梗的使用體驗,一位用戶講道:“思考時間比較長,但是答對了,感覺是滿血版。& rdquo;

爭先恐後接入deepseek的國產手機,它們的自研大模型怎麼辦?插图1

榮耀手機喚起deepseek解決數學問題,圖源/公開網絡‍

除此之外,其他手機廠商接入deepseek後提供具體服務尤待公布。

2月8日,oppo宣布摺疊旗艦oppo find n5將正式接入deepseek-r1,並可通過語音喚醒直接使用,首批購買用戶即可率先體驗。而oppo find n5將於2月20日晚上19點舉行發布會。

星紀魅族科技同樣在2月8日宣布,確認已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接入,下周起魅族21系列、lucky 08率先上線嘗鮮。

而中興通訊旗下的努比亞則在2月10日表示不滿足於僅僅內嵌一個對話入口、採用簡單的“智能體方案”接入,而是要“更深度地將deepseek內嵌至系統中,並且是6710億參數量的全尺寸嵌入”,目前仍在內測階段。

爭先恐後接入deepseek的國產手機,它們的自研大模型怎麼辦?插图3

圖源/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倪飛個人微博

手機廠商自研模型敘事受到挑戰

儘管現有的手機接入deepseek服務還集中在對話智能體,尚未實現與其他手機功能或app協同等更多功能,這或許僅是個開始。

杭州算法工程師湫湫向“電廠”分析道,除了對話機器人之外,目前市面上已經可以看到有開發者基於deepseek搭建的許多toc服務,可用於個人日程事務管理、實時翻譯、輔助閱讀、智能配置視頻字幕……“未來這些能力如果能夠引入手機,相比單一的對話智能體能夠產生更大的用戶價值,也蘊含著更多商機”,她講道,而這無疑需要手機企業與deepseek完成更加深度的融合。

爭先恐後接入deepseek的國產手機,它們的自研大模型怎麼辦?插图5

圖源/deepseek github頁面

還有人認為,deepseek r1 技驚四座的亮相,以及手機玩家們所展現出的熱情迎合,更說明著後者重注ai大模型自研的現狀可能被改變。

就職於一家手機企業的工作人員雷昊對“電廠”講道,在他看來,在從基座大模型研發到應用層創新的大模型落地鏈條之中,手機企業所擅長的部分從來不是自研大模型,而是手機端的各類調試與應用創新。

他講道:“此前國內手機廠商紛紛自研大模型,一個重要的背景原因是國內沒有好的第三方大模型選擇,而deepseek不僅打破了這一點,它還是一個開源的模型。& rdquo;從算力成本、政策安全性、性能指標、復現難度等種種角度考慮,deepseek都提供了一個現成的好選擇。

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時間裡,砸下重金研發投入,追求“大力出奇蹟”還是手機市場的主旋律,至今尚未對deepseek作出公開反應的小米正是這條路線的代表。

就在2024年12月底,據界面新聞報導,小米正著手搭建gpu萬卡集群,計劃對ai大模型大力投入。同樣在2024年底,市場還有消息稱,小米計劃以千萬年薪招募deepseek開源大模型deepseek-v2的關鍵開發者之一羅福莉,並由後者領導小米大模型團隊。但這一消息至今仍未獲小米及羅福莉雙方證實。

當自研大模型的敘事受到挑戰,手機玩家是否仍能堅持自研路線,成了懸在每個市場參與者身上的疑問。

而對deepseek而言,手機市場也是一個容易形成商業閉環、擁有可觀用戶規模的市場。如同雷昊所言:“(在c端市場)deepseek再牛,也需要用戶入口,而手機是現階段最為普及、消費者感知最強的硬體終端。& rdquo;

不過要指出的是,如今的deepseek r1在嵌入手機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留待解決,比如深度求索尚未為r1模型開放官方實時語音對話接口,多模態能力也仍待建設。

就在市場捲起deepseek颶風、迎來一場從科技企業遍及用戶者的ai狂歡的同時,許多人已經以deepseek為標杆,在進行著一場無聲的“衝刺”。

 

2月6日,有“ai教母”之稱的華裔科學家李飛飛率領團隊,基於現阿里通義千問qwen2.5-32b-instruct進行監督微調,僅用不到50美金的費用、耗時26分鐘就微調出了一個性能不輸deepseek r1的ai模型。

而國產大模型廠商也不甘落後。一位就職於海淀某家網際網路大廠的員工告訴“電廠”,年前從deeseek r1開源發布之後,他所在的團隊就開始每天加班至深夜,試圖成功復現r1,並且臨時收到通知,原定的春節假期縮短,從正月初三開始復工上班。

(註:應受訪者要求,雷昊為化名。)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1396.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