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金融數據開門紅背後:生產消費復甦彈性偏弱 還需關注有效信貸需求穩定性
①雖然新口徑下的m1步入正增長區間,但專家表示,當前企業生產與居民消費活性的復甦彈性或仍相對偏弱,後續還應對相關指標保持關注。
②1月金融數據較好也與今年春節較早有關,後續應進一步關注有效信貸需求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繼續採取有力措施穩定經營主體的預期和信心。
財聯社2月14日訊(記者 王宏)2025開年首月金融數據出爐,1月末m2餘額同比增長7%,增速環比回落0.3個百分點,雖然新口徑下的m1步入正增長區間,但業內專家表示,當前企業生產與居民消費活性的復甦彈性或仍相對偏弱,後續還應對相關指標保持關注。
1月信貸迎“開門紅”,人民幣貸款增加5.13萬億元,信貸增速7.5%;其中,企業中長貸款、短期貸款高基數下均小幅多增。專家表示,1月金融數據較好也與今年春節較早有關,後續應進一步關注有效信貸需求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繼續採取有力措施穩定經營主體的預期和信心。此外,1月社融增速8%,較上月持平;信貸“開門紅”和政府債發行節奏前移,對社融增長形成強有力拉動。
m1口徑首調整,m2增速環比回落
數據顯示,1月末,m2餘額同比增長7%,環比回落0.3個百分點;m1餘額同比增長0.4%,修訂後的m1步入正增長區間。
今年1月起,個人活期、非銀支付機構備付金正式納入修訂後的m1統計口徑,新口徑下的m1增速走勢備受關注。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調整口徑後回溯測算去年12月m1同比增速為1.2%,高於實際公布值-1.4%,負增幅度收窄。此外,新口徑下居民活期納入m1,使得春節效應下對公和零售“蹺蹺板效應”對m1的影響消除,m1波動性下降。
對於m2增速環比小幅回落,溫彬認為,受包括同業活期納入自律管理後,部分前期高息非銀存款或流向表外資管產品,對m2形成較大拖累。今年1月非銀政存款減少1.1萬億元,同比大幅減少1.67萬億元;理財回表強度相對較弱,理財分流影響m2增長在內的因素影響。
“新口徑m1再納入納入居民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後同比增速錄得0.4%,較12月相同可比口徑回落0.8%,與m2間增速剪刀差也出現小幅回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即便考慮到居民春節取現的特殊因素,當前企業生產與居民消費活性的復甦彈性或仍相對偏弱,後續應對相關指標及趨勢變化保持關注。
開年信貸投放總體平穩,銀行“開門紅”訴求強
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13萬億元,同比多增2100億元,信貸增速7.5%。
“開年信貸投放總體平穩”,明明表示,結構上看,企業貸款方面,中長貸款、短期貸款高基數下均錄得小幅多增,尤其前者連續多個月的同比負增轉正,反映銀行年末提前的項目儲備工作開展良好,銀行貸款投放靠前發力的“開門紅”訴求較強。
但明明強調,考慮到此前1月經濟數據中pmi、通脹等指標仍相對偏弱,開年經濟景氣情況仍需觀察,同時也需跟蹤後續地方化債推進對及企業信用融資的影響。
“零售貸款方面,居民中長貸和短貸同比均出現負增,一方面當前地產市場仍處於企穩階段,同時春節假期前的季節性錯位也會造成一定擾動”,明明還指出。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1月金融數據較好也與今年春節較早有關。今年春節提前至1月,部分信貸需求和薪酬花紅發放等提前至1月釋放,2月用款需求或將會有減少。應進一步關注有效信貸需求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繼續採取有力措施穩定經營主體的預期和信心。
“總體趨勢上,2025年隨著促進消費等系列相關政策的出台,預計零售貸款的投放和新增會優於2024年”,溫彬表示。
1月社融增速較上月持平
數據顯示,1月新增社融7.06萬億元,高基數下同比多增5833億元;社融增速8%,較上月持平。
明明表示,結構上看,本月社融同比增量集中在人民幣貸款和政府債分項。1月以來,各地地方政府債發行節奏較去年初有所加快,其中部分專項債主要對應去年末提出的隱債置換用途,一定程度對開年社融數據表現形成支撐。
溫彬也認為,信貸“開門紅”和政府債發行節奏前移,對社融增長形成強有力拉動。“後續看,全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將較去年有所上升,以更好發揮穩增長功效,地方著力推動隱債清零,置換債券靠前發力。政府債發行規模大幅提升和信貸總量總體平穩下,全年社融增量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