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Connect 2025觀察:香港數位資產新紀元下,機構投資者的挑戰與機遇
機构已不再詢問是不是要進入Crypto,而是更關注如何進入Crypto。
撰文: OSL
2月17日,OSL與Blockdaemon和Solomon聯合主辦的Web3 Connect: An Institutional-Focused Forum活動在香港圓滿落幕,本次峰會彙聚全球監管專家、金融機構代表及科技先鋒,圍繞數位資產託管、機构區塊鏈應用及合規趨勢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
其中OSL首席機构業務官(CIBO)張英華在第一場小組討論中,分享了香港數位資產監管框架的最新陞級,並剖析了這一變化為機構投資者帶來的全新挑戰與機遇。
區塊鏈「滲透」傳統貿易體系:穩定幣驅動效率革命
首先,OSL首席機构業務官(CIBO)張英華指出,
隨著穩定幣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公司選擇其作為跨境支付工具,以降低匯率波動風險與結算成本和時間。
對企業來說,在支付頻率高但單筆金額較低的場景中(如零售支付或薪水結算),往往希望支付系統既能提供高效的資金流轉,又要兼顧低成本,然而現時的區塊鏈科技架構通常需要定制化開發,以適配不同的業務流程和傳統系統介面。
在現實使用層面,USDT等穩定幣更是已經超出了僅僅為加密貨幣用戶和交易場景服務的範疇,深度滲透貨幣兌換、商品支付、匯款和工資支付等更廣泛的金融場景需求,在此背景下,市場亟需一種通用且經濟高效的集成式開發解決方案,降低科技複雜性和實施成本,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參與者更容易接入區塊鏈支付網絡獲得Web3支付服務支援。
從這個角度來看,OSL這類那些擁有合規、安全、高效且多樣化服務能力的市場參與者—& mdash; 無論是企業將Web3支付集成至平臺支付選項,還是進行穩定幣、比特幣等數位資產的託管、交易、結清算,OSL等合規數位資產平臺都能提供低成本、安全便捷的重要支持。
此外PayFi落地需要的不僅是科技和合規支持,更需要與多行業合作夥伴的合作創新,囙此
OSL去年12月已宣佈將投資最高3000萬美元以加速PayFi生態圈發展,通過與信用卡發行方、支付服務商、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等合作夥伴的緊密聯動,全面完善PayFi生態圈
。
從「是否」到「如何」:機构入局新範式
與此同時,張英華指出,
機構投資者的關注點已從「是否進入加密領域」轉向「如何高效佈局」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家族辦公室等開始積極考慮通過香港合規配寘虛擬資產。
這一轉變標誌著加密資產從「邊緣實驗」邁向「主流配置」,而合規基礎設施的完善成為關鍵支撐。
而
OSL作為香港首家持牌交易所,始終嚴格遵守香港及全球各地的監管要求,不斷完善內部合規體系,確保業務運營合法、透明、規範,尤其是憑藉其全牌照合規優勢與機构級服務能力,正成為機构入局的首選合作夥伴
:
通過提供符合香港證監會(SFC)最高標準的託管服務,從KYC/AML合規審查到資產配寘策略設計,從交易所交易到OTC交易,從數位資產託管到機构定制化交易,從加密ETF到RWA探索,都為用戶提供可靠的數位資產服務。
張英華強調,機構投資者的需求已從「試水」轉向「深耕」,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科技工具,更是能够與現有風控體系無縫銜接的合規解決方案,
OSL的使命也正是通過基礎設施創新,降低機构入局門檻,推動加密資產從「可選」變為「必須」
。
小結
總的來看,本次峰會活動傳遞出明確訊號—& mdash; 香港正通過「强監管+漸進創新」策略,將虛擬資產納入主流金融體系,而機构級託管方案、跨鏈互操作性科技及合規衍生品工具的突破,或成為下一階段市場增長的關鍵引擎。
張英華總結道,「OSL不僅是服務提供者,更是行業生態的共建者。 我們相信,只有通過持續創新與合規實踐,才能推動加密資產真正融入主流金融體系。」
歡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訂閱群: 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帳號: 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www.gushiio.com/DeFlow_Intern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zixun/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