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霸屏春節檔,喜了光線,哭了博納?
對於整個電影行業來說,也需要在頭部效應加劇的情况下,關注中小成本影片的發展,推動電影產業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文|蛇眼財經v
春節檔落下帷幕,《哪吒之魔童鬧海》毫無懸念地成為最大贏家。 這部電影不僅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票房,更是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位列第27名,成為TOP30中唯一的非荷里活影片,在動畫電影領域更是沖至全球第六比特,超越《小黃人大眼萌》。 猫眼專業版資料顯示,截至2月11日,《哪吒2》的票房已經突破90億元,且還在朝著更高的紀錄不斷邁進。
光線傳媒作為《哪吒2》的主投公司,股價連續大漲75%,市值創10年新高,預計《哪吒2》將為其貢獻8-10億元淨利潤,遠超5億元製作成本。 這一案例激勵資本重新評估影視板塊價值,推動影視股投資邏輯從“ 檔期博弈” 轉向“ IP價值評估”。
不過,同樣是春節檔,有人歡喜就有人愁,光線傳媒在這場票房盛宴中賺得盆滿缽滿,全力押注主旋律電影的博納,卻沒能延續此前的高光,今年的表現並不亮眼。 而在春節檔電影“ 座次變臉” 的背後,整個影視行業格局也正在經歷著全新的變化和重塑。
行業格局:頭部效應加劇
2025年春節檔總票房達95.1億元,《哪吒2》獨佔50.9%,而博納影業的《蛟龍行動》票房僅2.98億元,這樣的差距可謂天壤之別。 《哪吒2》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頭部影片的强大虹吸效應。 這種“ 贏家通吃” 的現象,在電影市場中愈發明顯。
從市場份額來看,頭部影片憑藉其强大的品牌影響力、優質的內容和大規模的宣傳推廣,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和資金,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根據公開的數據來看,《哪吒2》全國範圍內的排片率都不低,其場次不僅佔據很多影院的黃金時段,還基本維持著超過60%以上的排片率,個別小縣城甚至達到了誇張的70%排片率,在觀影人數暴漲的那幾天,其排片甚至一度按照分鐘來計算,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成本影片由於缺乏足够的資源和曝光度,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以《哪吒2》為例,其背後有著光線傳媒的强大支持,從劇本打磨、製作團隊組建到文宣發行,每一個環節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 同時,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積累的超高人氣和口碑,也為《哪吒2》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觀眾對於“ 哪吒” 這個IP的認可和期待,使得《哪吒2》在上映前就已經備受關注。
相比之下,中小成本影片往往在製作上捉襟見肘,宣傳推廣也缺乏力度。 它們很難像頭部影片那樣,通過大規模的行銷活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在排片方面,影院也更傾向於給頭部影片更多的場次,這進一步壓縮了中小成本影片的生存空間。
這種頭部效應加劇的現象,對於整個電影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方面,它激勵著電影製作公司不斷提升影片質量,打造具有競爭力的頭部IP; 另一方面,也需要關注中小成本影片的發展,為電影行業的多元化發展創造條件。
光線傳媒:多元化戰略的勝利
光線傳媒在《哪吒2》的成功中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自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斬獲50億+票房後,光線傳媒就開始在動畫電影領域持續發力。 《哪吒2》的火爆,再次證明了光線傳媒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强大實力。 而光線傳媒的成功,離不開其多元化的戰畧佈局。
在內容創作上,光線傳媒涉足了動畫、青春、戲劇等諸多領域,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這些舉措對其票房和市場反響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動畫電影領域,光線傳媒立下了做中國皮克斯的志向,成立了專注動畫製作的彩條屋公司,並投資了20多家動畫公司,其中包括十月文化、可哥豆動畫、彼岸天等,覆蓋三維動畫、二維動畫、漫畫、遊戲、版權等諸多領域,形成了强大的動畫生態。
除了生態佈局之外,光線還加大原創力度,並打造了《哪吒》系列為代表的眾多神話IP(後續還有《楊戩》、《薑子牙》等IP),並構建了自己的封神宇宙。 在科技層面,光線還專門建立了劇本資料庫、分鏡雲平臺等,推動動畫製作的工業化、標準化,向國際優秀動畫電影靠攏。 在市場策略上,光線不僅注重國內發行,還積極推動海外發行,拓展全球市場。
此外,光線還積極涉足青春、喜劇、懸疑等諸多題材,並取得了一定的積極反響和口碑。 比如,在青春題材領域,2013年上映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由趙薇執導,這部電影憑藉對青春歲月的細膩刻畫,成功喚起了觀眾對青春的回憶與共鳴,斬獲了7.26億元票房。
在喜劇題材方面,光線傳媒同樣成績斐然。 2024年11月30日上映的《好運來》由開心麻花、先鋒影業、光線傳媒和大地影院聯合製作,集結了白客、黃才倫、喬杉、王大陸和李嘉琦等一眾喜劇明星,取得了不錯的反響,並收穫了不錯的口碑與票房成績。
懸疑題材領域,光線傳媒也有所佈局。 其與阿裡影業聯合出品的《清明上河圖密碼》改編自冶文彪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歷經10年打造,融歷史與懸疑推理於一身,書中有超20種推理詭計、80多起案件,並復原了《清明上河圖》全圖中824個有名有姓的人物,創造了恢宏格局。
在產業鏈佈局上,光線傳媒涵蓋了電影製作、發行、放映以及衍生品開發等多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生態。
以衍生品開發為例,隨著《哪吒2》的熱映,其相關衍生品如潮玩、手辦、文具等也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 光線傳媒通過與泡泡瑪特、萬代南夢宮等品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聯名產品,進一步挖掘了“ 哪吒” IP的商業價值。 這種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使得光線傳媒在電影票房之外,還能獲得額外的收益。
在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方面,光線傳媒也下足了功夫。 它聚集了一批優秀的動畫人才,如導演餃子等,為動畫電影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同時,光線傳媒還注重與國內外優秀的動畫製作公司合作,不斷提升自身的製作水准和創新能力。
博納影業:主旋律電影遇冷
與光線傳媒的春風得意相比,博納影業在這個春節檔則顯得有些落寞。 其投資的《蛟龍行動》票房僅3.52億,遠低於預期,這一結果也讓博納影業陷入了深思。
一直以來博納影業都以主旋律商業片著稱,從《智取威虎山》到《長津湖》,博納影業憑藉其精良的製作和深刻的主題,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市場的認可。 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觀眾審美需求的提升,主旋律電影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
《蛟龍行動》的失利,一方面是因為影片本身在劇情、製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瑕疵,未能滿足觀眾的期待。 劇情方面,作為一部主旋律動作片,《蛟龍行動》與以往同類型影片在故事框架和主題表達上有諸多相似之處,缺乏創新點。 在特效製作上,與國際一流水準存在較大差距影片中的一些爆炸場景、槍戰畫面以及海上戰鬥場面,特效呈現效果顯得粗糙、生硬,給觀眾帶來一種强烈的“ 假” 感。
另一方面,《蛟龍行動》的失利,還反映出主旋律電影在市場競爭中的同質化問題。 近年來,主旋律電影數量不斷增加,觀眾對於這類題材的審美疲勞也逐漸顯現。 從《戰狼》系列到《長津湖》,這些主旋律電影以其熱血的劇情、震撼的畫面,激發了觀眾的愛國熱情,取得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 然而,隨著這類電影的不斷湧現,市場上逐漸出現了同質化的趨勢,而《蛟龍行動》正好遇到這個問題。
從角色塑造來看,《蛟龍行動》中的角色形象較為單一,缺乏深度和立體感,尤其是缺少對人性複雜性的展現,導致人物形象非常的臉譜化。 在文宣方面,《蛟龍行動》也未能有效地打破觀眾,對主旋律電影的刻板印象。 在這種情況下,《蛟龍行動》想要脫穎而出,自然就面臨較大的外部挑戰。
此外,博納影業在多元化發展方面相對滯後,過於依賴主旋律電影的市場表現。 一旦主旋律電影市場出現波動,博納影業的業績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此次春節檔博納影業遭遇的狀況,也側面佐證了依靠單一題材抗風險能力弱的本質。
新形勢下的產業變局
《哪吒2》的火爆,對整個電影行業產生了深遠的長期影響。 它不僅重塑了電影市場格局,也推動了電影產業的陞級和發展。
從市場格局來看,《哪吒2》的成功將進一步強化頭部效應,資本將更加傾向於投資具有潜力的頭部IP和製作公司。 這將促使電影製作公司更加注重內容質量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它的出現也會加劇市場競爭,一些實力較弱的製作公司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在產業升級方面,《哪吒2》的成功為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樹立了標杆。 它證明了中國動畫電影在科技和內容上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也為中國動畫電影的工業化和IP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未來,隨著更多優質動畫電影的出現,中國動畫電影有望在全球市場佔據更重要的地位。
《哪吒2》的高票房也將吸引更多的資本和人才進入電影行業,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這將促進電影製作科技的創新和提升,推動電影產業向更高水准邁進。 《哪吒2》霸屏春節檔,喜了光線傳媒,也給整個電影行業帶來了深刻的思考。 它讓我們看到了頭部影片的强大力量,也讓我們認識到了電影行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
在未來的發展中,電影製作公司需要不斷創新,提升內容質量,打造具有競爭力的IP,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而對於整個電影行業來說,也需要在頭部效應加劇的情况下,關注中小成本影片的發展,推動電影產業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