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周觀察】中國對美國油氣產品加征關稅;新能源入市規則出爐;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在即

【生態環境周觀察】中國對美國油氣產品加征關稅;新能源入市規則出爐;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在即插图

生態環境周觀察是gushiio.com股市智能旗下的特色周報產品,旨在將每周全球生態環境領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討論、數據呈現在讀者面前,用最真實、前沿的信息,捕捉我們身邊微小而重要的變化。環球同此涼熱,視野點亮未來。

政策

  • 中國對美國油氣產品加征關稅

據新華社報導,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月4日發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對液化天然氣、煤炭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等加征10%關稅。根據財新網的報導,在加征關稅所涉能源品種中,對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影響較大,2024年,中國自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415.84萬噸,是美國的第五大液化天然氣進口來源地。相關公告還指出,2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這一單邊加征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僅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也對中美正常經貿合作造成破壞。

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對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形成、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機制進行了部署。其中明確指出,完善現貨市場交易規則,推動新能源公平參與實時市場,加快實現自願參與日前市場;不斷完善中長期市場交易規則,縮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頻次,實現周、多日、逐日開市。政策發布後,相關負責人對新華社解釋稱,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主要內容有三方面:一是推動新能源上網電價全面由市場形成。新能源項目上網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二是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價格結算機制。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後,在結算環節建立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對納入機制的電量,按機制電價結算;三是區分存量和增量項目分類施策。存量項目的機制電價與現行政策妥善銜接,增量項目的機制電價通過市場化競價方式確定。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此項改革標誌著以市場化方式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邁出關鍵步伐,將對電力行業帶來深遠影響。

  • 《天然林保護修復中長期規劃》發布

2月7日,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金融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印發《天然林保護修復中長期規劃》。其中提出,到2035年,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體系基本健全,天然林面積保持在25.8億畝左右,質量實現根本好轉,天然林生態系統健康穩定、功能完備。相關規劃還明確,對所有天然林和非天然公益林實施一體化管護,全面落實管護責任,不斷提升管護能力,管護面積32.35億畝;採取撫育、改造、促進更新等綜合措施開展系統修復,對亟須提升質量的4.01億畝森林進行重點攻堅。

  • 克里斯·賴特獲批出任部長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國會參議院已於當地時間2月3日表決批准克里斯·賴特(christopher wright)出任美國能源部長。根據gushiio.com股市智能app此前的報導,賴特是美國油服巨頭liberty energy的創始人兼ceo,該公司被視為美國頁岩油革命的重要推動者之一。此外,與川普類似,賴特本人也是知名的氣候變化懷疑論者,曾在2023年於社交平台公開否認氣候危機的存在,同時,他還抨擊過拜登政府的清潔能源補貼政策,稱無論投入多少資金、制定多少政策,能源轉型都不會真正發生。在去年美國大選期間,賴特成為了川普的競選捐助人,後者在贏得大選後,於11月宣布擬提名賴特出任能源部長一職。在今年1月的參議院聽證會上,賴特曾表示,就任後的首要工作就是擴大美國國內能源的生產,降低國民用能成本,尤其是液化天然氣和核能。

事件

  •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是有記錄以來的最熱1月

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2月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达到13.23℃,较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75℃,成为了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热1月。

  • 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拉尼娜狀態

國家氣候中心2月6日發布的最新海溫監測結果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已進入拉尼娜狀態。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稱,拉尼娜狀態在2月和3月將維持,到了春季中後期將會減弱至中性狀態。據悉,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會引起全球氣候異常,部分地區出現乾旱和強降雨的風險增加,我國東部地區往往受其影響會出現降水偏少等情況。

大公司動態

  •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在即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位於上海的特斯拉首個美國本土以外儲能超級工廠將於2月11日舉行投產儀式。據悉,該工廠於2023年4月9日落戶於上海臨港新片區,2024年5月23日舉行開工儀式,12月31日通過竣工驗收,總投資約14.5億元,總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主要用於生產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儲能規模近40gwh,投產後產品將銷往全球市場。今年第一季度,該工廠即開始產能爬坡。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公布的財報,2024年特斯拉電動車銷量十年來首次同比下降,在電動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利潤空間持續收緊的情況下,近年崛起的儲能業務也成為該公司最受矚目的未來業績增長來源。(本文首發gushiio.com股市智能app,作者|胡珈萌,編輯|劉洋雪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637.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