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白雞=白養雞?白羽肉雞毛雞跌至10元4斤 養殖戶遭遇“暴力去產能”?
①近日,山東部分區域白羽肉雞毛雞報價跌至10元4斤,創近5年新低,養殖戶損失慘重;
②業內認為,短期供應過剩加屠宰場趁機“割韭菜”是毛雞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
財聯社2月11日訊(記者 肖良華 )11日,動保從業人士南風與客戶溝通時,得知客戶養殖的跨年白羽雞正在出欄,順便詢問其出雞的價格。
“別問價格,頭懵。”客戶情緒有點崩潰。
節後白羽雞從業者心情普遍如此。無論是雞苗還是毛雞價格,均呈現一路狂跌的走勢。濰坊一種禽企業負責人告知財聯社記者,這樣的行情,已經在養殖戶中引起恐慌,現在好多養殖戶不敢上雞。
行情長期不景氣,疊加蛇年開局的極端行情,嚇退了不少養殖戶。財聯社記者聯繫到多位白羽雞從業者,均表示這一行“不穩定,難賺錢”,要退出或者已經退出了白羽雞養殖業。
菏澤養殖戶李存銳則認為提升養雞水平,降低成本,未來還是可以生存下去的。“正月十五前的毛雞報價不穩定,節後大概率會回升,目前的低苗價是個機會。”
上市公司層面,對節後白羽雞產業鏈的走勢,同樣略有意外。“山東某白羽雞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依然較預期疲軟,大環境無法改變,公司能做的,是把雞養好,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聖農發展(002299.sz)、春雪食品(605567.sh)則努力推動產品出海,搶占國際市場。
“海外市場利潤更高一些,並且增速較好。”春雪食品相關負責人居間。
“別問出雞的價格,頭懵”
春節前,山東區域毛雞棚前報價在3.5元/斤左右,再往前一兩個月,毛雞報價則觸及3.8元/斤的年內高點。禽報網數據顯示,2月11日,山東區域社會雞“棚前價格”較上一日統一報價繼續顯弱下跌,各地區報價混亂,產區主流實際報價在2.50-2.60元/斤區間上下。
“辛辛苦苦養了一茬跨年雞,結果虧了十多萬元。”山東白羽肉雞養殖戶王先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春節前看到國外禽流感肆虐,國內雞病多發,預計跨年雞會有不錯的行情,因此上了5萬隻雞,結果節後毛雞價格一路狂跌。
“前幾天出雞的價格只有2.8元/斤。”王先生有種恍惚感,他記得這幾年毛雞最低價是3.4元/斤。“這茬雞用藥成本增加,飼料還漲價了,誰承想,過了個節,一斤毛雞跌去7毛錢,一隻雞跌去4塊錢,本來可以賺2元,現在則要虧2元。”
前述濰坊種禽企業負責人告知財聯社記者,“這幾天,山東部分區域的毛雞收購價跌至10元4斤,為近5年來最低。”雞苗價格也跟著一路狂跌,目前有的小廠雞苗跌到了3毛錢/只,不足春節前的十分之一,甚至給點運費就送雞苗,整個產業鏈哀聲一片。
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統計,春節過後,從2月1日至2月11日,雞苗實際成交均價由2.24元/羽下滑至1.65元/羽,跌幅26.34%。
有養殖戶甚至對記者表示,山東有小廠苗跌到了3毛錢一隻,幾乎白送。“出點運費就行。”
供應過剩or屠宰割韭菜
對此行情,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雞業分析師程婧總結道,開年後企業均計劃充裕,各地出欄量過剩,以山東產區為代表,仍舊存在雞病導致的提前出欄。此外,各環節看空後市,養殖端有意加速出欄,工廠端開業控量困難,也加劇了供應矛盾。
雞苗方面,程婧表示,節後雞苗出苗量增幅明顯,整體供應過剩,毛雞價格下滑幅度大,雞苗臨時計劃增多。當前的價格下,養殖戶深度虧損,補欄積極性不高。此外,飼料價格上調,養殖成本增加,抑制了養殖的補欄情緒。
不過,從白羽雞凍品價格來看,節後多產品價格雖然也有下調,但下調幅度很小,與毛雞價格的跌幅完全不成正比。比如,單凍毛胸出節後每斤價格下跌1毛錢,雞翅、雞爪凍品價格與一個月前略有下降。
“今年毛雞行情走勢像極了2017年和2020年正月,那幾次毛雞價格甚至一度跌至1.5元/斤。”業內人士徐高峰表示,春節後到正月二十前,屠宰場完全開工,毛雞供需結構性失衡,屠宰場趁機向養殖戶亮起了屠刀,瘋狂收割。
李存銳深以為然。“現在十個養殖戶去賣給一家開工的屠宰場,過了正月十五之後,屠宰場復工率能達到90%,到時候是十家屠宰場去搶這十家養殖戶,毛雞價格可能會好起來。”
不過,目前從各方數據來看,反彈空間有限。下游需求疲軟,分割凍品出貨不佳制約著反彈的高度。上海鋼聯統計,山東整體庫存處於高位,東北庫位處於中高水平,並且均處於庫存上漲狀態。
暴力去產能開啟?
不賺錢甚至深度虧損下,部分養殖戶被迫退出這一行業。
近日,財聯社記者聯繫了多位白羽雞從業者,對方均表示現在不再上雞或者即將退出養殖業。“錢不好賺,行情低迷,吃肉沒趕上,挨打沒錯過”等是主要原因。
種禽端,同樣存在產能出清的情況。財聯社記者採訪了解到,現在市場出現了抽毛蛋、毀苗的情況,甚至有觀察人士表示可能會出現種蛋轉商品蛋的情形。
此外,種禽企業當前開始淘雞,去產能現象初見端倪,淘雞量見多,但是淘雞周齡以60周以上以及換羽過高峰的為主流,60周以內不多。
也有養殖戶通過提升養殖技術,尋找差異化銷路等,依然能找到生存空間。李存銳表示,他從事白羽雞養殖已經5年,目前利潤尚可。“年前一批雞走的活禽批發市場,價格還可以,現在這批雞存欄25天,等出欄時毛雞價格大概率不會這麼低。”
他表示,白羽雞大環境已經低迷多年,作為從業者,只能去適應它。“設法提升養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適當擇時上雞,散戶依然可以生存。比如,現在雞苗價格非常便宜,飼料即便漲一點,成本也不會太高,現在上雞,盈利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低迷行情何解?
當前環境下,規模化企業存在一定的優勢,但同樣需要在成本、市場等多個維度增強企業競爭力。
山農一大型養殖集團濰坊某基地白羽雞養殖負責人王曉亮表示,當前的白羽雞養殖行業,除了雞病增加的因素,又多了關稅影響飼料漲價的利空。“好在大公司原料都是期貨訂單,短期內不會影響全產業鏈的下游成本。”
聖農發展(002299.sz)2024年以來,持續推進中雞的疊代,降低料肉比,從而降低養殖成本。“目前,國產商品代雞苗距離進口品種,在料肉比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全部採用自產雞苗的聖農,如果能在料肉比上提升一個點,對成本的降低是很明顯的。”某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透露。
市場端,不同於國內的供應過剩,日本、韓國近期禽流感肆虐,其國內甚至“無雞可烤”,對白羽雞產品需求旺盛,並且利潤較高,成為業內公司發力的重點。
“日本、韓國等市場出口業務保持去年以來的增長態勢。”春雪食品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將繼續發力海外市場,預計2024年的出口量將達到5萬噸,同比增長率約為40%。
公司總經理鄭鈞此前表示,海外市場的銷售毛利率約為20%,高於國內市場。目前,公司已成功通過歐盟註冊認證,正在積極拓展歐洲市場。同時,公司也在努力爭取東南亞市場相關國家的出口資質認證,以期在這些市場上迅速開展出口業務。
聖農發展則在種禽端和產品端,均積極推動出海。公開信息顯示,公司種雞目前已經出口至非洲多個國家。
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中國雞肉出口量7.85萬噸,環比增幅0.60%,同比增幅41.90%,2024全年中國雞肉出口總量77.03萬噸,同比增幅39.02%。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