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概念股長盛軸承股價暴漲,孫志華家族身價漲超百億
2024年11月,長盛軸承終止了籌畫兩年的定增計畫。 此後,公司密集迎來機构調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19日訊(記者王健文)
宇樹科技機器人爆火,產業鏈公司股價聞風而漲。
2月19日,長盛軸承(300718.SZ)股價低開高走,盤中錄得漲停。 截至收盤,公司股價收於98.77元/股,創下2017年上市以來新高,總市值也達到約295億元。
早在2024年12月,長盛軸承的股價就進入了上漲區間。 2024年12月24日至今,公司股價由18.60元/股一路漲至98.77元/股,累計漲幅達431.02%。
長盛軸承此輪股價上漲,或與近期宇樹科技旗下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相繼走紅相關。 2024年12月23日,宇樹科技發佈了一則Unitree B2-W四足機器人(機器狗)的最新視頻。 在視頻中,Unitree B2-W四足機器人連續完成湯瑪斯全旋、側空翻、下坡過河、載人越野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引發了網友熱議。
到了2025年,宇樹科技再度出圈。 在今年的央視春晚舞臺上,張藝謀導演的舞蹈《秧BOT》也引發了廣泛討論。 節目中,十餘個人形機器人穿著花棉襖跳秧歌、轉手絹。 這些人形機器人正是宇樹科技旗下產品H1。
連續的熱度衝擊帶火了宇樹科技,次級市場“ 宇樹概念股” 同樣勢頭兇猛。 作為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自潤滑軸承的供應商,長盛軸承也受到到市場熱捧。 隨著公司股價上漲,公司實控人孫志華家族身價也水漲船高,較2024年底漲超百億。
背靠宇樹股價狂飆,實控人家族身價漲超百億
長盛軸承在自潤滑軸承行業深耕多年。 公司成立於1995年,主營自潤滑軸承、低摩擦副零部件等產品,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
隨著宇樹科技爆火出圈,長盛軸承股價同步上漲。 2024年12月24日至今,公司股價由18.60元/股一路漲至98.77元/股,累計漲幅達431.02%,總市值也增長了近240億元。
長盛軸承市值大增,公司實控人孫氏家族身價也水漲船高。 現時,公司的實控人為孫志華,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孫志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孫薇卿、褚晨劍、百盛投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52.83%的股份。 其中,孫志華與孫薇卿是父女關係,褚晨劍是孫志華的女婿。 這波股價上漲行情下,孫氏家族資產增值已超126億元。
除實控人家族外,長盛軸承一票持股董監高同樣也能從這波行情中取得浮盈。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長盛軸承前十大股東中還包括公司副董事長陸曉林、董事曹寅超、監事會主席王偉傑、總工程師陸忠泉、前董事會秘書周錦祥,持股比例分別為4.47%、2.91%、1.86%、1.53%、0.58%。 合計浮盈超過27億元。
此外,2024年第三季度,長盛軸承前十大股東中的興全多元價值混合基金曾對公司股票進行加倉,持股比例從0.89%增至1.01%,同樣成為了此輪行情中的贏家。
與上述股東相對,也有部分持股基金未能在此輪行情前拿穩倉位。 如中歐基金國壽股份均衡股票型基金早在2022年第三季度就進入了長盛軸承前十大股東之列,彼時的持股比例為1.34%,至2023年底增持至1.98%。 不過,進入2024年以來,中歐基金國壽股份均衡股票型基金便開始减持公司股票,當年第三季度已退出了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
曾計畫募資4億擴產,取消定增計畫後密集迎來機构調研
作為一家成立於1995年的公司,長盛軸承在自潤滑軸承行業深耕多年,現時主營自潤滑軸承、低摩擦副零部件等產品。 長期以來,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於工程機械、汽車、能源、港口機械、農業機械等傳統工業領域。 其客戶包括卡特彼勒、利勃海爾、三一重工、恒立液壓等。
雖然此次長盛軸承憑藉和宇樹科技的合作享受資本盛宴,但公司也公告表示,合作的產品主要為應用於機器人關節處的自潤滑軸承,該類產品在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較低,不足1%。
2024年半年報顯示,長盛軸承來自金屬塑膠聚合物自潤滑卷制軸承產品實現營收1.95億元,占總營收的35%,是長盛軸承的營收“ 大頭”; 雙金屬邊界潤滑卷制軸承、金屬基自潤滑軸承和其他業務分別實現9496萬元、8502萬元、1624萬元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7%、15%、3%。
從基本面情况來看,長盛軸承近年來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歸母淨利潤有所波動。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5億元、10.71億元、11.05億元; 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5億元、1.02億元、2.42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長盛軸承實現營業收入8.35億元,同比增長1.95%; 歸母淨利潤1.69億元,同比下滑5.29%。 綜合國盛證券、財信證券研報,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是由於下游行業處於需求修復期。
在此背景下,長盛軸承一直計畫拓展業務邊界,試圖切入更多下游行業。 2022年時,風電齒輪箱“ 以滑代滾” 漸成趨勢,公司也計畫抓住這一機會拓展風電業務。
同年,長盛軸承拋出過一份定增預案,計畫募資4.46億元,用於擴建年產自潤滑軸承1.67億套、滾珠絲杠3萬套項目,年產1.4萬套風力發電自潤滑軸承項目等。
不過,上述定增方案遲遲未能落地。 至2024年11月,公司最終終止了此次定增。 彼時公司表示,終止原因是“ 公司實際情況和資本市場等環境發生變化”。
此後,隨著長盛軸承股價大漲,公司也密集迎來機构調研。 僅2025年內,公司就6次迎接機构組團調研,包括興銀基金、華泰證券、華夏基金、平安基金、中郵基金、浙商證券、東方財富、中航信託、中信證券、摩根華鑫在內的數十家機构參與其中。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