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ai如何發展?這場盛會即將給出答案 已向明星企業發出“英雄帖”
①deepseek將主動積極參與到大會當中;
②上海2025年的ai產業計劃,是進一步強化四大基礎底座的建設,築牢在算力、語料、虛實融合和大模型基座方面的地基;
③面向ai產業,上海徐匯區將在近期推出更有力度的18條政策。
《科創板日報》2月8日訊(記者 張洋洋)在7日的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將於2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徐匯舉辦。
作為ai行業的大會,尤其在當下,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再度掀起全球ai新的浪潮,大會參與的企業,尤其是deepseek的露面與否,是現場熱議的話題。
當被問及deepseek是否會參與今年大會時,主辦方稱,“已經與deepseek取得了聯繫,得到了非常積極和正向的回覆”,“上海的開發者大會是他們(deepseek)極其需要的大生態,他們(deepseek)會主動積極參與到大會當中”。
據了解,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將緊密連結國內外人工智慧相關產業鏈全環節,形成端到端的產業鏈條有機協同。本次大會將邀請基礎模型、垂類模型、應用場景、算力、語料、基金、工具、軟體服務公司、開發者社區等參與。
包括hugging face、微軟開發者社區、csdn、阿里魔搭社區、linux基金會、阿帕奇基金會、華為社區等國內國際頭部社區,階躍星辰、minimax等企業都將參與本次大會。
▍上海強化四大基礎底座
人工智慧產業是上海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2024年年底,上海發布了《關於人工智慧“模塑申城”的實施方案》,以加快建設人工智慧“上海高地”,打造人工智慧世界級產業集群。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據上海市委網信辦總工程師楊海軍居間,截止至2024年底,上海已累計完成60款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大模型備案,並完成了63款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登記,形成了一批通過人工智慧賦能各行各業場景的創新應用。
那麼,在新的一年,上海對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又有哪些規劃?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人工智慧發展處處長潘焱表示:“除了此前《實施方案》的『5+6』重點領域及行業,今年的工作中我們也需要進一步強化四大基礎底座的建設,築牢在算力、語料、虛實融合和大模型基座方面的地基。”
一是打造超大規模自主智算集群。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大規模應用,模型後訓練和推理需求可能很快會超過預訓練算力需求。需要為新一輪產業和技術革命的到來提前做好算力保障和穩定供應的準備。著力推動基礎設施iaas、軟體工具平台paas、語料數據層daas及模型層maas能力整合,提供“訓推一體、混合部署”的智算雲服務,加速向國內一流的智算雲公共服務商轉型,支撐本市大模型行業垂類應用和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
二是構建多層次語料供給體系。在ai應用中,語料質量直接決定了模型的性能。高質量的訓練數據能夠有效減少模型在推理過程中的錯誤率,提高模型在實際應用中的創作能力和生成質量。去年,近二十家企業共同發布了團體標準《語料庫建設導則》。計劃建立一批通用和專用語料庫,打造多層次語料體系,支撐基礎大模型研發和垂直應用。聚焦前沿大模型訓練需求,推動打造基礎大模型訓練語料庫。
三是建設虛實融合超大型實訓場。技術端方面,應強化多模態數據標準、訓練系統和深度強化學習技術的融合,開發基於雲平台虛實融合測試系統,構建相關數據交互協議,提升生成複雜場景的能力。產業端方面,應同步構建虛實融合測試標準體系和政策體系,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和公共技術平台加大虛實結合測試場景的的多元化開發。
四是加快行業基座大模型體系創新。加速通用和專用大模型融合創新,打造一批行業基座大模型。支持行業企業做強基礎大模型和開源生態,推動強化學習、指令微調、思維鏈等技術創新應用。加快培育一批融合行業數據集的行業基座大模型,鼓勵知識蒸餾、剪枝、量化、參數共享等技術研發。圍繞場景應用大模型和智能體研發應用,培育一批行業應用開發商和集成商,鼓勵企業搭建模型即服務平台,促進大模型落地應用。
▍徐匯18條ai產業政策已在路上
作為今年大會的主陣地,徐匯區近年來在人工智慧產業上持續發力,針對相關產業,徐匯區也陸陸續續出台了多項政策。
據徐匯區委常委、副區長俞林偉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已有255家大模型企業、34個備案大模型、100餘家投資機構成功落地徐匯。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俞林偉提到,當前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取得了關鍵進展,但包括企業競爭格局在內的很多方面都還在發展過程中。人工智慧技術供需對接還有待加強,產品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此外人工智慧企業亟需應用場景來破除“高估值、低營收”的發展問題。
“徐匯有長久支持產業發展的決心,所以我們對大會最大的期待,是全世界最頂尖的企業和團隊,不論是高校教授、創業團隊,還是擁抱ai技術的傳統行業,只要有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的好思路好想法,都能來到這場盛會上一起分享”。俞林偉說。
“我們將以『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孵化器』為新定位,向全球隆重推薦模速空間。”俞林偉表示,一方面,今年模速空間將依託徐匯濱江七大組團,推出產業載體超過10萬平方米,同時把模速空間的“機制+政策”複製到全區,形成“一核引領、三圈輻射、多點支撐”的“1+3+x”發展格局。
另一方面,將深化與開放原子、魔搭社區等合作探索線上“模速空間”,全面實施孵育範式升級行動,推動基模生態專區、高校聯合創新中心、領軍企業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等項目建設,以更優的政策支持和更密的生態聯動,構建更為成熟、更具競爭力的產業發展生態。
俞林偉還透露,近期徐匯區將推出更有力度的18條政策,“我們立志於向全球最高水平學習,對標研究了全世界十餘家頂尖科技創新孵化器,在體制機制理念上都有嶄新的嘗試。我們也將通過全面打響模速空間“全球最大人工智慧孵化器品牌”新定位,發掘和歡迎更多人工智慧創業者來到模速空間、來到徐匯發展”。
俞林偉表示,徐匯區將在搶先站在大模型風口的基礎上,利用人工智慧大模型賦能經濟發展、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務。同時將藉助大會的品牌輻射效應,發揮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的場景資源優勢,在教育、醫療、城市治理等垂直領域,推動人工智慧技術滲透到更多用戶高頻生活場景,使徐匯成為人工智慧應用的現象級城區。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