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

2024年是上海報業集團系統性變革的破題之年,2025年則是重點突破之年,將全面打響內容創新、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三大攻堅戰。

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1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2

2024年是上海報業集團系統性變革的破題之年,2025年則是重點突破之年,將全面打響內容創新、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三大攻堅戰。2月11日,上海報業集團召開年度工作會議。集團黨委書記、社長李芸在題為“創新求索 破浪致遠 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的講話中表示,自1月1日起,解放、文匯、新民三大報“三端合一”,全新的上觀新聞精彩亮相,打造上海媒體移動傳播旗艦平台和全國省級黨報新聞客戶端領先品牌,打響“第一槍”;春節開工首日,澎湃新聞啟動上線以來最大力度最大規模優化調整;各媒體按照集團系統性變革方案,盡銳出擊密集開題。從深入調研到方案打磨再到新產品上線,系統性變革持續推進,跑出了“上報速度”!

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4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5

2024年的收穫

李芸表示,2024年上海報業集團高舉旗幟,主題宣傳濃墨重彩,奮力轉型,經濟運行逆勢向上。集團媒體榮獲包括2項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在內的全國級獎項29項,124件作品全網點擊量(播放量)破億,1264件作品點擊量(播放量)超千萬。817個帳號入駐第三方平台,總粉絲數4.5億,各媒體在視頻號、抖音號兩大主要視頻平台的粉絲數較2023年分別增長26%、8%,日均生產視頻805分鐘(不含直播),全年直播4600場+,構築起融合傳播的新高地。截至去年底,集團各媒體海外帳號粉絲數總計1100萬,海外帳號總閱讀量超15億。同時,上海報業集團積極推動媒體經營向“新聞+”全案服務模式轉型,積極擴容“文化+”產業布局,強化監管盤活資源嚴控風險,去年超額完成集團全年營收和利潤目標,其中新媒體收入占媒體主業收入達73.09%,創新服務收入占媒體主業收入50.75%。

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7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8

李芸表示,2024年系統性變革破冰開路,制定出台了《集團深入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工作方案》,以構建強大的媒體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評價體系為標尺,以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全媒體經營模式為基石,守正創新,先立後破。解放日報持續做強時政、評論、深度報導,強化“大時政”頭部內容。文匯報整合《文學報》,聚焦提升人文思想領域優勢。新民晚報打響民生內容品牌,聚焦服務城市治理。澎湃新聞全面轉型“專精深”,持續保持在全國網際網路原創新聞媒體的領先優勢。界面財聯社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全力打造金融信息服務平台,積極邁向資本市場。新聞晨報重點打造“隨申嗨”文旅商體展資訊服務平台。上海日報探索針對特定群體的網際網路精品內容訂閱付費模式。東方網轉型成為具有文化傳播特色的數字內容服務商和文創產品運營商。

“過去這一年,我們強化自我革命的自覺,不畏懼、不遲疑、不懈怠,堅定地在改革創新中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走過這一年,我們更加堅信,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各種難題和挑戰都是有解的。我們也更加堅定,信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才會有信心和希望!& rdquo;李芸如是說。

2025年的發力重點

李芸透露,2025年上報集團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的要求,在市委、市委宣傳部堅強領導下,服務大局,搶抓機遇,主動變革,加快建設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前沿科技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以實績彰顯擔當,以實戰淬鍊鐵軍,繼續成為引領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先行者。

一、全面打響內容創新攻堅戰

2025年,集團積極推動上觀新聞、澎湃新聞、界面財聯社三大平台變革煥新、提升能級。同時,在集團改革方案框架內,推動其他媒體依據自身稟賦,集中資源兵力,做優做強垂直領域與優勢領域。當前要重點抓好4方面工作:

一要提升輿論引導力。緊緊圍繞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圍繞上海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舉措成效,精準設置議題,強化溝通聯動,搶占主動權主導權,推出一批兼具專業深度和情感溫度的內容報導,講清楚政策舉措成效背後的邏輯。把握“時度效”,有效回應社會關切,密切關注微觀感受,以人為本,反映數字背後的體感、焦點背後的民情,積極有效傳遞信息、化解疑慮,避免出現“溫差、落差、反差”。做強評論,推動年輕生力軍在網際網路上善於發聲,立足“深”與“准”,打造評論品牌矩陣,打造建設性輿論監督品牌。建強智庫,讓更多“文章”變成“文件”,“謀劃”影響“規劃”,“對策”融入“決策”,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金點子”。做強原創,樹牢精品意識,聚焦各自特色定位和優勢領域,從中華文化沃土和上海國際大都市中汲取創意靈感、系統謀劃策劃,力爭每年拿出幾部煥發時代光芒、體現思想張力、彰顯文化審美的扛鼎之作。

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10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11

二要提昇平台影響力。內容創新攻堅戰要從建平台向擴影響持續深化、遞進。解放日報要加強評論理論,做精“百姓話思想”“信仰之路”“上海企業在海外”等高辨識度黨媒品牌。文匯報建設“文藝評論矩陣”,做強“文匯理論”等專業ip和“大家”“城市軟實力講述”等系列人文類視頻王牌產品。新民晚報建設“民生品牌矩陣”,打造“民生幫辦”“新民直播”“市民文體”等民生工作群。上觀新聞圍繞“穩預期強信心促消費”“五大中心”“新質生產力”“人民城市建設”等核心發展議題,突出權威深度視角,提升視頻直播品質,增加用戶受眾粘性。澎湃新聞持續打造“新引擎”“奔流”“超級公司”“超級產業鏈”等系列ip,強勢推出“中歐50年50人”“信心從何而來”“尋找基辛格”“深度政經觀察理解城市2.0計劃”“大方之談”等重磅策劃。界面財聯社重點推出“出海的人”“預言家”“領先布局 奮進踴躍”等系列策劃,做強“invest china投資中國”“連結市場 溝通全球”等國際傳播項目。上海日報重點打造maghub經濟外宣帳號,擴大“機遇中國”對外宣介,著力提升“外媒看中國”等明星工作ip的國際影響力。新聞晨報重點孵化“上海腔勢chance”“魔都盪馬路”“100家寶藏小店”等一批文旅商體展垂類視頻號。東方網重點發力縱相視頻、moducity融媒工作室。

三要提升國傳戰鬥力。把上海的綜合優勢充分轉化為話語優勢,傳播優勢,全面推進全領域、全平台、全流程、多主體國際傳播。打造旗艦項目,以“why china·上海之聲”為牽引,做大上報國際傳播矩陣,重點打造一批辨識度高、傳播力強的外宣品牌,全力實現集團外宣平台海外社媒帳號影響力倍增目標。建好服務平台,立足上海做好“主場外交”,持續拓展sixthtone、cns、ip shanghai、老外講故事等平台功能,著力影響有影響力的人,讓每一個來過上海的人成為上海精彩的傳播者。做好經濟外宣,打造國際媒體報導中國的首選信源,及時全面闡明我國的經濟形勢和政策,有理有據駁斥西方唱衰看空論調,引導國際社會客觀認識中國。加速海外建站,進一步搶占源頭輿論先手,提高國際重大新聞的“在場感”和“首發率”。

四要提升傳播效能效力。全力打造科學評價體系。在實現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科學占比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網際網路思維,設立為精品內容服務、向重點項目聚焦、向優秀人才傾斜的績效考評體系,構建覆蓋全媒體、全磯釣、全形態的數據獲取和分析系統,一媒一策、一門類一辦法,採用閱讀量、轉發量、評論數、點讚量等多維指標,評價內容傳播效果;通過下載量、日活、時長等客觀評估新媒體平台影響力,進一步凸顯“指揮棒”和“度量衡”作用。全力提升內容運營能力。配齊專業化的內容運營團隊,以網際網路思維主導資源配置,更加顆粒化、精細化研究內容的影響力,對無效內容進行削減,對有影響力的內容加大投入,圍繞不同平台和渠道的用戶需求開展差異化運營,實現精準匹配和價值最大化。大流量、正能量、高質量這三者是辯證統一的,必須堅持正能量前提下的大流量,有流量的不一定是好作品,但是沒流量的“自娛自樂”一定稱不上是好作品。

二、全面打響科技引領攻堅戰

春節前,deepseek一舉引爆全球。李芸表示,對於媒體而言,只有保持高度的技術敏銳,加強前瞻性引領性布局,打造新產品,拓展新渠道,才能趕上時代浪潮,占據傳播制高點。對個人而言,主動去學習ai工具,將它轉化成職業競爭力輔助力,這才是最務實的生存之計。今年上報集團要重點抓3方面工作:

一是建設新平台。建成ai智能生產傳播平台,集聚最先進的生產工具,顛覆式重構融合發展技術底座,實現“更智慧、更可控、更高效”的新質生產力。在生產環節,實現內容核查、語音轉文字、智能配樂、自動翻譯、文本圖片轉視頻等一系列基礎工作,基於真人孿生、數字分身、虛擬仿真等技術實現“內容+技術+靈感+美學”的表達創新,助力精品創作。在傳播環節,依託海量數據信息幫助媒體更好勾勒用戶畫像,建立深度連接,實現精準推送個性分發,開展用戶互動,指導內容策劃、運營和推廣。在評估環節,精準實現傳播效果評估與數據考核,通過捕捉受眾在觀看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判斷傳播內容的感染力,幫助媒體提升管理效率。整合構建集團媒資庫,深挖ai時代內容資源的數據價值,建設集團媒資工具平台,形成符合大模型研發需求的標準化語料產品,構建內容數據雙循環。

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13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14

二是搶抓新布局。超前布局未來傳播渠道,在智能汽車、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全場景智能生態中搶占先機,打開人機互動新傳播空間。在“萬物皆媒”時代,任何智能終端都不僅僅是內容分發接收終端,也是人機互動、協同、陪伴的能動主體。目前,澎湃新聞已經與華為、騰訊智行、阿里斑馬智行等車機生態服務商以及比亞迪、長城等主流車企達成內容生態合作,是全國主流媒體中最早一批開展的車機生態項目。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與頭部科技企業、網際網路大廠、科研機構等協同合作,構建以媒體為核心場景的全鏈條創新孵化轉化機制,打造開放共贏的良性生態。探索ai智能體應用產品。ai智能體可能很快會成為新的平台入口,長期看什至會顛覆現有的各種客戶端軟體。我們必須敏感地關注到,當前ai智能體正在從“工具”轉變為“行動者”,在傳播中展現出自主決策和協作能力,形成以智能體為中介的新型傳播關係,這一趨勢不僅重塑了媒介角色,更使得用戶體驗進入全新的階段,我們必須“踏上點”,借勢借力,堅定出發,敏捷疊代。

三是激活新人才。全方位助力專業能力升級,暢通專業人才成長通道,進一步完善複合型人才評估體系,讓內容與技術團隊心智打通,聯合共創,共享c位。積極探索以“人工智慧素養”為支柱的人才能力體系,幫助媒體人迅速掌握數據採集、挖掘、分析、可視化等核心技能,更好勝任智能化採編、生產、分發、反饋等媒體場景實踐。全方位調整生產作戰體系,大力借鑑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組織結構和團隊文化,自上而下打破部門牆,推行“主理人”、“項目小組”、“揭榜掛帥”等新機制,更加柔性、輕巧、扁平,更加開放、包容、共享,集約高效匯聚生產要素,激發生產潛能。顛覆性的變化就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用起來”是硬道理。ai應用是一項長周期的工作,人機協作需要建立信任與適應的過程,只有下場行動,才能克服恐慌與焦慮。

三、全面打響高質量發展攻堅戰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挑戰和困難,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實現媒體可持續發展,打響高質量發展攻堅戰,要著重把握好3個要點。

一是經營轉型向“深”提升。& ldquo;深”,就是深刻理解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深化媒體的品牌優勢、內容優勢和傳播優勢,深化與新興產業、多元領域和廣泛受眾的連結。要進一步做深文旅商體展融合聯動,助推消費轉型升級;做深金融信息服務,打造信息披露、品牌傳播、融資對接、輿情管理等一站式信息服務體系;做深全媒體傳播,探索直播、短視頻等新商業模式;做深媒體智庫,為政府提供多方面支持與服務,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是產業發展向“精”前行。& ldquo;精”,就是精準定位、精確執行、精進能力、精益求精,不求大而全,務求高質效。上海書城、江南書局、新華悅讀等要成為“書香上海”的引領性標杆性品牌。上報園區、新華文創等要成為賦能上海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海富、小夥伴、尚音等項目要助力提升區域文化教育產業能級。瑞力、眾源兩大產業基金要更好發揮“瞭望哨”“連結器”的樞紐功能,實現傳媒、科技、資本協同發展,為打造“最懂科技的傳媒集團”提供可持續的平台支撐。新華傳媒要積極探索新興文化業務領域,不斷提升影響力。

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16上海報業集團:堅定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插图17

三是集團治理向“實”發力。著力提升集團治理專業化和規範化水平。專業化,就是要科學把握傳媒規律、技術規律、產業規律、市場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不斷提高科學研判,決策和統籌能力;不斷強化成本意識,效能意識,提高企業管理力,持續提升科學管理的精細度、顆粒度。規範化,就是要合規經營,規範執行;實施成本績效管理,強化對資金的統籌;提高監管效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守牢安全底線,做到監督在要害,管理在關鍵。管理就是競爭力,“管得住”是各種創新突破最首要的前提。

李芸最後強調,打贏三場攻堅戰,必須始終堅持黨建領航。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要凝心聚力助發展,要著眼長遠建隊伍,要鍥而不捨抓作風。& ldquo;創新求索,破浪致遠! 11年來,上報集團遵循黨中央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要求堅定前行。創新變革是我們最鮮明的標識。改革沒有標準答案,能否開新局、再突破,考驗我們的智慧;改革沒有完成時,面對各種風浪變局,考驗我們的定力。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堅信:做好自己,上海報業一定有未來,上報人一定有未來!& rdquo;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176.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