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ensus HK小作文:行業的「共識」正被嚴重撕裂,科技敘事PVE黯然失色

原文作者: Haotian, 加密研究員

編者語:2月18日至20日,Consensus大會首次來到亞洲並在香港舉辦。 從參會的人數上來看,香港的Web3熱潮不减,周邊活動達上百場。 然而,與去年的香港大會對比,此次參會的群體、活動氛圍、討論話題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本文是加密研究員Haotian的參會感悟。 他直言,這或許是一次最沒有「共識」的共識大會。 BlockBeats轉載全文如下:

分享下此次香港Consensus大會小作文:

1)和以往跑會一樣,不少人都是在主會場周邊的side event跑來跑去,加上對HK地圖的不熟悉,跑會+約飯局,整個人腿脚都跑斷了,肉體層面的疲憊無法言喻。 不過這都沒什麼,精神層面更心累,跌跌不休,何時是個頭?

2)即便如此大環境,大小活動上依然烏泱泱都是人,情緒面看一點都不熊,或許大部分人都為了「情緒價值」而來,其實人氣王基本為Solana生態,活動都是場場爆滿都能驚動阿Sir。 相比之下乙太坊、BTC layer 2等相關活動就慘澹多了。 只能說,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曾經它們也輝煌過;

3)雖說是Consensus共識大會,但接觸多了人就感覺,這是一次最沒有「共識」的共識大會? 整個行業的「共識」正在被嚴重撕裂。 科技敘事PVE共識在MEME敘事PVP共識下黯然神傷,鑽石手Holder的鑽石手共識在年輕P小將的Trader共識下羞於啟口,老班底科技build共識在一些行銷Tokenomics出彩的話題項目面前格格不入等等。 看似共識分化,背後其實是行業「統一」價值觀的崩塌,Consensus(共識)之後,恐怕Polarization(分化)會成為常態;

4)不少幣圈老人都反應「市場大環境變了」,其實市場一定不會錯,只是老韭菜過去的「經驗主義」不受用了。 老韭菜用過去兩個週期牛熊轉換的邏輯來炒幣,卻發現四年週期轉換失效了,市場圍繞熱點敘事定義牛市,來如風,去無蹤,當你還在信誓旦旦牛市才剛開始的時候,牛市就已經結束了;

5)不用抱怨市場賺錢變得困難了,其實只是賺錢的受眾群體變了,賺錢的模式和邏輯變了。 現在的市場資產多如牛毛,市場注意力(Mindshare)控制著流動性財富,年輕能熬夜的00後P小將敢沖,賺了就跑,有精力有魄力,成了這一輪PVP敘事下的幸運兒,相比之下,老韭菜鑽石手PVE的思維根本沒有勝算。 但,每一次PVP財富盛宴最後都有大批流動性的抽離,根本不清楚這樣的魷魚遊戲還能持續多久;

6)我能感受到一群秉承科技敘事理想主義Builder的落寞,這種失意和以往都不太一樣。 用一比特老OG的話來說,一步步科技Roadmap落地了,也按要求TGE了,社區也維護了,敘事也結合熱點持續在更新,但是幣價就是拉胯扶不起來。 那些心懷理想主義做事的人,如果長期得不到市場相應的饋贈,是不是意味著創新力量的枯竭? 如果幣圈沒了理想主義極客精神,Crypto行業要用何種精神來對沖外界的賭場污名化。 怎麼,連偽裝都不需要了嗎?

7)AI Agent車上的人基本都被套的很慘,但大部分人依然對AI +Crypto敘事的未來深信不疑。 我一直強調,撇開短期AI Agent落地的應用價值,AI Agent對過去Layer 2、 ZK、 模組化、鏈抽象等等老敘事的盤整啟動價值才是關鍵。 它能讓老敘事有全新build方向,能讓不落地的infra有應用前置的可能。 總之,AI Agent當前泡沫破裂帶來的犧牲和它未來築底行業大換血的重構價值對比而言,不值一提;

8)次級市場的運行邏輯完全變了,BTC一枝獨秀掛在天上有ETF場外資金的拖底,場內ETH和SOL、BSC正在生態位層面鬥的不可開交,但無論怎麼鬥,市場都一致認為不存在全面普漲了山寨季了。 選擇什麼樣的火車頭,决定了能收穫怎樣的成果,一旦選錯了,結果會很難堪,比如,如果你不幸站隊layer 2的話。

9)鏈上世界成了大部分人身在幣圈的希望,但和CEX次級市場的賺錢難相比,鏈上純速通PVP環境對大部分受眾而言也挑戰艱巨。 混沌亂紀元之後,鏈上世界必須從資產發行、社區凝聚力、CEX銜接、技術應用落地等全鏈條實現打通重塑。 顯然一個沒有資產發行門檻限制,沒有持續技術創新賦能的鏈上故事根本無法真正意義上改變Crypto世界。

原文連結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zixun/2473.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