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早就註定的加密贏家,也沒有完美的營銷機構
自己才是加密旅程中唯一的英雄。
撰文:damian
編譯:block unicorn
最近,我和一位朋友在匈牙利的一個小鎮上共進晚餐,談論加密貨幣領域的營銷。身處同一行業,很難不與他人討論加密貨幣。畢竟,我的家人和老朋友都不了解這個領域,我相信許多讀到這篇文章的人也會有同感。
這位朋友向我講述了他與一家加密貨幣原生營銷機構(此處不點名)之間的一段痛苦經歷。我既感到好笑,又對他的擔憂表示理解,因為他畢竟不是營銷人員。我為他的團隊浪費了時間和金錢感到遺憾。於是,我提醒他:“聽著,我告訴過你不要僱傭營銷機構,因為根本就沒有‘好’的營銷機構。”
我繼續向他解釋,期望營銷機構主動為你完成工作是完全錯誤的。他們不會為你塑造品牌,不會理解你項目的細微差別,也不會在創意上有所突破,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分散在多個客戶之間。
作為一個新創企業,你可能會被優先考慮的程度低於大牌客戶,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對於營銷機構來說,大牌客戶可能更有價值,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現有的保留費用。網站上的標識和影響力是一種通用貨幣,尤其是在加密貨幣領域。保留最有“價值”的客戶是營銷機構保持其業務運轉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那麼,營銷公司真的沒用嗎?實際上並非如此。我知道,大多數在營銷機構團隊工作的人每天都要完成 8 到 10 小時的全員工作,為多個客戶提供服務。他們的客戶所獲得的價值源於客戶已經知道或意識到他們想要利用的敘事或他們想要投射的形象。營銷機構應該只在需要更大的中短期產出以製作內容或幫助運行計劃中的活動時使用。
麥當勞營銷問題
營銷機構是一種工具,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通過他們自己的主動性奇蹟般地使你的營銷變得出色的 x 因素。不要誤會我的意思;營銷機構經常宣傳他們在品牌和技術概念上的專業知識,給小項目留下營銷機構會幫助他們找到立足點的印象。也不要被營銷機構網頁上的另一個 logo x logo 的合作所迷惑,、因為你知道,他們與那個大牌合作夥伴的合作可能只有一個月,然後就終止了協議。
一個真正優秀的加密貨幣“營銷人員”需要比開發者更了解他們公司的產品堆棧。然而,這些營銷機構的員工在當前薪津水平下,除了已經完成的 8 小時輪班之外,沒有動力去做更多的工作。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薪水和麥當勞經理一樣,但你必須了解預言機、資料庫、zk、mev、ai、借貸、質押、再質押等概念。你會接受這份工作嗎?
就營銷機構的結構而言,你可能有一些高級經理,他們在工作中表現得不錯甚至很出色,但從不與客戶進行重要的面對面交流。優秀的高級經理忙於將工作委派給他們的團隊,並根據客戶的反饋制定策略。一些經理必須同時管理多達 7 或 8 個帳戶。糟糕的經理整天都在做……坦白說,據我所知,一天 8 小時的電話?這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那些拿著微薄薪津但真正渴望了解更多領域知識並為客戶貢獻價值的初級員工卻從未有機會這樣做。這些認真的初級員工準備做基礎工作來學習項目的細節並構建適當的敘事,但他們被中層經理所阻礙,這些經理更注重數量而非質量。如果每個客戶都要求一個從上到下的營銷活動,營銷機構將被迫做出商業決策,並犧牲公司時間的優先順序。這並不意味著營銷機構模式完全崩潰;這是因為經理們沒有能力管理客戶的期望。
可以理解的是,高級管理層不想失去業務或與客戶發生爭執,但從長遠來看,為了營銷機構和客戶自身的利益,經理們需要更加誠實,更經常地說“不”。項目方也有責任理解這些機構永遠無法勝任一個好的內部營銷人員的角色。
想想那些在這個領域裡憑藉自己的決心學習、參與和建立聯繫,並因此獲得機會的優秀營銷人員。你可以在項目中看到他們擔任社區經理(@thisisfin_)、增長負責人(@0xmista)、營銷負責人(@lou3ee)或敘事負責人(@kramnotmark)。他們之所以比營銷機構更成功,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深入融入了這個領域。
我對營銷的看法是,你要麼深入融入這個領域,要麼沒有。如果沒有,你將很難找到任何創意的源泉,因為畢竟你可能不理解甚至不與你的受眾交流。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你知道,市場調研和“營銷”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你是一個考慮僱傭營銷幫助的項目,那就直接僱傭一個營銷人員。你第一次僱傭到一個好的營銷人員,就像在你的軍隊中提拔一個新師的第一位將軍。他們將負責領導他們的師團;無論是僱傭更多的營銷人員還是營銷機構,這完全取決於他們。
如果你僱傭了一個營銷機構,他們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計劃。營銷負責人需要達到一個階段,能夠有效地將備忘錄交給機構執行,從而為你的項目帶來最大的利益。
比如說,你的營銷負責人需要每月發布四篇博客文章。如果營銷負責人提供了所有必要的資源,那麼營銷機構可以幫助他們撰寫其中的一半甚至全部。如果營銷負責人能夠實施一個好的策略,有效地將工作委派給營銷部門中的任何支持方,並取得有助於業務擴展的成果,那麼他們就是一個優秀的營銷僱傭。如果營銷機構能夠完成所需的工作,他們就是一個好的機構。關鍵在於,營銷機構的效用與項目的成功是相輔相成的,前提是他們的客戶是“好的”。
例如,如果僱傭該機構的項目本身就很無聊或沒有找到產品市場契合點,那麼沒有營銷機構能夠拯救它。如果一個項目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要說,但不知道如何表達,營銷機構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你是一個確切知道需要什麼才能取得成功,並且只需要執行者的項目,那麼營銷機構將非常擅長這一點,前提是你能夠像管理內部團隊一樣管理他們,即定期更新、指導和檢查。因此,作為經驗法則,最好不要將機構作為你的第一個僱傭對象。
我向你保證,那些承諾以四倍於內部僱傭的績效水平運營的營銷機構是在胡說八道,而且說實話,這種自我宣傳的方式本身就是糟糕的營銷。相反,附加價值要簡單(且無聊)得多,即如果你需要一雙額外的手來完成工作並擁有聯繫,他們可能適合你。這就是為什麼內部僱傭更好:你有機會教導或給予僱傭者時間主動學習,此時他們幾乎沒有理由不在他們所從事的業務中表現出色。
溝通不暢
總的來說,機構和項目都有一個相互對應的問題:他們在溝通方面都很糟糕,這很有趣。以有效溝通為職責的機構過度推銷他們的服務,導致期望膨脹。項目接受了這些誤導性信息並提高了他們的期望,同時沒有積極管理他們的外部團隊。這通常是一個雙輸的局面。沒有一早就註定的贏家,也沒有“好”的營銷機構。你需要主動確保自己作為項目的勝利,無論是否與機構合作。最終,你是自己旅程中唯一的英雄。
歡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訂閱群: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帳號: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www.gushiio.com/DeFlow_Intern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zixun/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