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假孫子“入侵”家族群,老年人為何深陷賽博騙局?
文章來源:TopClout克勞銳
Image source: Generated by AI
最近,AI假視頻頻繁登上熱搜,更有一些
AI“假孫子”的視頻讓不少老年人深陷其中
,讓人哭笑不得。
視頻裏穿紙尿褲的嬰兒獨自去地裏摘茄子、洗淨後還能抄起菜刀給全家做三菜一湯。
這些違背常理的內容,在年輕人看來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圖片源自網絡
可很多老年人卻不這樣認為,她們反倒覺得短視頻裏的AI萌娃形象可愛、聲音軟糯,畫面惟妙惟肖,甚至會把視頻分享到家族群。
有媒體報導稱,有的老年人會把短短5秒AI萌娃喊“奶奶”的視頻,反復播放一個小時,手機裏的萌娃每喊一聲,她們就熱情地回應一句。
更有老年人每天都要把“AI孫子送乳猪”的視頻迴圈播放幾十遍。 哪怕視頻裏不足周歲的嬰兒光脚走在田間,單手托舉著比自己身體大兩倍的烤乳猪破綻百出,可他們仍然堅信這是孫子孝順,專門給自己送年貨。
圖片源自網絡
而在這類視頻的評論區裡,滿是“幸福時光”“幸福快樂”“心雨”“招財劉四姐”等老年用戶留下的祝福,
她們不僅對此深信不疑,更為虛擬孫子的“孝心”點贊
。
圖片源自抖音截圖
這一現象背後,反映出的
不僅僅是科技與現實的衝突,更是不同代際之間對AI科技、短視頻內容的認知區隔,甚至還包含了老年人的情感困境。
那麼要如何解决這些問題呢? 跟隨「克勞銳」的視角,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多重因素交織
銀髮族落入“賽博陷阱”
AI假孫子視頻能够讓眾多老年人深信不疑,背後有著複雜的原因。
經歷過物質匱乏年代、平均受教育水准普遍偏低的長輩們,內
心深處對“神童傳說”有著一種天然的接受度。
上世紀80年代的“耳朵識字”熱、90年代的“氣功大師”潮,這些偽科學現象都曾風靡一時,這也為如今AI時代的魔幻敘事埋下了認知伏筆。
圖片源自網絡
雖然大部分老年人已經不信氣功騙局,可當科技騙子從線下轉到線上,借助短視頻這個全新的載體,換個內容故技重施時,他們原有的防禦機制自然就失效了。
因為從認知層面來講,
很多老年人對公共平臺上內容的真假的概念十分模糊。
比如在電視、報紙時代,有相當一部分的老年人堅定地認為能被報導,就是品牌大、質量好的商品。
在他們看來,電視臺、報社是最值得信賴的背書者,哪怕明知道這些商品是花錢打的廣告,也會覺得媒體兜底,質量不會差。
圖片源自網絡,曾經上過電視的蟻力神和藏秘排油
他們持有的觀點就是
“如果是假的,電視上怎麼能放呢?國家為什麼不管呢?這麼多人都看,咋沒人舉報?”
這種思維到了短視頻時代依舊存在,很多老年人天然會覺得手機上播放的內容都是真的,甚至是有權威機构認可、背書的。
除了認識層的固化,從科技層面上講,
很多老年人對深度偽造科技幾乎沒有概念,缺乏辨別這類虛假內容的能力。
哪怕很多AI內容被平臺標記了
“AI生成”
的小字,但許多老年人由於視力下降,也很難注意到如此不起眼的標注,甚至壓根沒意識到還有這樣的提示。
圖片源自抖音,左下角的AI生成,你注意到了嗎?
再加上如今空巢老人數量日益增多,
很多老人極度渴望親情,更容易將虛擬互動當成了親情的替代品從而被騙。
有的老人甚至每天都要給幾十個AI萌娃視頻留言,他說這些孩子天天喊爺爺,比真孫子還親熱。
更讓人擔憂的是,
AI詐騙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幾年前“假靳東”情感詐騙的事情,在短視頻平臺氾濫可謂人盡皆知,但這絲毫不影響後面“秀才”、“一笑傾城”等人,繼續被老年人追捧。
圖片源自視頻號
當時這些人詐騙還需要有真人來扮演,可現在AI生成的虛擬人物不僅更逼真,而且還更懂老年人的需求。
很多幫派在
上游會有專業團隊開發針對老年人的“銀髮特供”AI模型,中游批量生成定制化視頻,下游通過養生群、廣場舞社群等通路精准投放。
還有很多騙子不僅會利用AI換臉科技生成假藝員,還會假扮老人子女實施詐騙。 如果不能仔細甄別,平臺也不加以預警,那遭受損失的可就不只是感情,還有實實在在的金錢。
科技發展的這麼成熟,再加上犯罪團隊的故意佈局,別說老年人,年輕人有幾個能保證一定不會被騙? 仔細想想,又有多少年輕人在社交平臺刷“AI”美女呢?
圖片源自即夢,簡單點擊就能生成AI美女
平臺“失察”之責與補救之道
在AI假視頻和詐騙肆虐的當下,短視頻平臺難辭其咎。
部分平臺在內容稽核環節存在嚴重漏洞
,對大量AI虛假內容的傳播放任自流。 而且為了流量和熱度,它們甚至會對一些明顯違背常識、可能誤導老年人的視頻大開方便之門,並未充分考慮到老年群體辨別能力較弱的現實情况。
同時,
很多短視頻平臺算灋過度迎合用戶喜好
,不斷推送同類AI假視頻,也讓老年人深陷其中,越看越多,越陷越深,這無疑也加劇了老年人的辨認難度。
而且在面對AI詐騙產業鏈時,
很多平臺也缺乏足够的敏銳度和應對措施,未能及時切斷詐騙內容的傳播路徑
,讓許多老年人在毫無防備的情况下遭受侵害。
雖然蒐索相關新聞不難發現,不管是騰訊、抖音還是快手,都針對這類事件,發佈過相關規範:
- 早在2022年,騰訊就推出了“銀髮守護計畫”,加大對涉及虛假資訊、詐騙風險內容的稽核力度,運用科技手段識別並攔截不良視頻,通過推送相關文章、視頻,向老年用戶普及防騙知識。
- 抖音也利用先進的算灋科技精准識別AI生成內容,並在視頻顯著位置進行標注提醒用戶,讓用戶在觀看前就能有所警惕。
- 快手則建立起完善的用戶回饋機制,鼓勵用戶對不良內容進行舉報。 一旦收到舉報,平臺會迅速處理涉及AI詐騙的視頻帳號,從源頭上遏制不良內容的傳播。
可平臺往往滯後於幫派的詭計,老年人的認知更是跟不上騙局的發展,老年人被騙的事情還是層出不窮,作為平臺方也是有苦難言。
但不管怎樣,短視頻平臺也持續强化科技防控能力、不斷優化內容管理體系、加大力度開展用戶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遏制AI假視頻和詐騙內容的傳播範圍,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守護好老年用戶的情感與財產安全。
當然,解决問題的根本,是老年人要多與子女、朋友交流、學習,少看、少信這類內容。 子女也要多陪伴老年人,主動與他們交流這類事情。
只有這樣,老年人才能在享受短視頻帶來樂趣的同時,不受到虛假資訊和詐騙行為的侵害。
寫在結尾
AI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確實會讓一部分人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被迫產生認知盲區。
不過從長遠來看,這不絕不只是苛責老年人、子女、平臺就能解决的問題,各方更應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合作,共同構建全方位的防護體系。
比如,政府可以牽頭出臺更完善的法律法規,明確對AI虛假內容傳播和詐騙行為的懲處標準; 社會組織可以開展線下活動,為老年人提供面對面的防騙培訓和網絡知識普及。
只有各方攜手,充分發揮AI的積極作用,抑制其負面效應,才能真正為老年用戶築牢安全防線,盡可能减少他們被騙的幾率。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