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or擁抱?deepseek風暴中科技圈在焦慮什麼
文|第一新聲,作者|琳玉
“我們從未想過要成為顛覆者,這一切只是意外發生的。& rdquo;
去年7月,deepseek v2模型發布後,創始人梁文鋒面對記著提問時如是回答。當時的他更不會想到,半年後,deepseek將漂洋過海,成為整個矽谷的陰霾,甚至上升至國際博弈的重要議題。
2025年初以來,deepseek在全球熱度持續攀升。deepseek-v3在開源模型中排名第一,deepseek應用app推出後,更是一躍成為美國地區蘋果app商店免費下載排行榜冠軍。
deepseek等中國ai企業接連取得技術突破,引發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與此同時,多國也開始對ai技術採取更為激進的管制措施,試圖在保障安全與發展的同時,尋求新的競爭優勢。在這場deepseek掀起的風暴下,ai焦慮正在全球範圍內蔓延。
多國激進管制
美國是最早對ai技術採取管制措施的國家之一。自2024年以來,美國政府就開始持續加強對ai技術的監管和約束。一方面,加強對ai技術的標準化和規範化發展;另一方面,也對ai技術的審查和評估更加嚴格。
據美媒報導,美國海軍基於潛在安全和道德問題,已要求人員避免以任何形式使用中國公司deepseek模型。並警團隊成員“不得將deepseek的人工智慧(ai)用於任何與工作相關的任務或個人用途”。
美國宇航局禁止員工在deepseek產品或服務上共享或上傳任何機構數據,nasa安全運營中心現已禁止在“機構管理的設備和網絡”上使用deepseek。負責管理五角大樓it網絡的國防信息系統局 (disa)也採取緊急行動,在內部封鎖了deepseek網站。
美方政府對deepseek的抨擊則表現得更為激進。美國白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表示,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評估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對國安的影響。川普提名的白宮人工智慧顧問大衛·薩克斯甚至接受採訪時宣稱,deepseek“有可能”竊取了美國的智慧財產權才得以崛起。
近日,美國參議員josh hawley還提出了一項激進的法案,要求美國對中國ai技術進行嚴格限制,甚至把下載和使用中國ai模型(如deepseek)定為非法行為——相關違法者將面臨最高20年監禁及最高1億美金的罰款。
此外,澳大利亞、韓國、英國、荷蘭、日本、義大利、德國等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也表達了對deepseek謹慎立場。
澳大利亞政府日前聲明,內政部部長向所有政府實體發布了強制性指令,要求“防止使用或安裝deepseek 產品、應用程式和網絡服務,並從所有澳大利亞政府系統和設備中刪除所有現有的deepseek產品、應用程式和網絡服務”;並表示deepseek 對政府技術構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立即實施禁令是為了“保護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出於安全擔憂,該部門已暫時禁止員工訪問中國人工智慧初創企業deepseek。同時,目前多家韓國公共機構和民營企業以“過度採集用戶信息”為由,發布對deepseek對禁令。
其中,韓國it巨頭kakao公告,禁止員工在工作中使用deepseek;韓移動運營商lgu+禁止在內聯網使用deepseek,建議員工儘量避免在個人電腦上使用deepseek;韓國水電與核電公司(水核電)已於1日發布deepseek禁令。韓國搜索門戶naver正在研討是否禁用deepseek。三星電子、sk、lg電子等主要大企業則早已使用自研生成式ai模型,禁止在公司電腦上安裝未經批准的外部軟體。
上月31日,韓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已向deepseek總部發送質詢函,以確認其個人信息收集項目和流程,以及處理和保存方法。近日,韓政府將在產業銀行旗下新設3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10億元)“尖端戰略產業基金”,用於支持本國ai和半導體技術發展。
英國科技大臣凱爾(peter kyle)日前表示,正對deepseek聊天機器人進行評估,以確保其安全性。
法國資料監管機構“信息與自由全國委員會”(cnil)表示,將向deepseek官方詢問,以了解其ai聊天機器人運作方式以及資料保護的相關風險。
德國個資保護部門計劃對deepseek進行調查,有個資保護專員認為“從個資保護法規角度來看,deepseek的各方面措施都很欠缺。& rdquo;
義大利個資保護局表示,已緊急下令限制中國deepseek的ai平台取用義大利用戶個資,並發函deepseek在杭州和北京的公司,要求在20天內說明信息取得與使用方式。此後,deepseek已在義大利的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下架。
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指出,將要求deepseek提供愛爾蘭用戶資料處理相關信息。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有意制定關於生成式ai運用的基本計劃。日本前防衛大臣、現任執政黨自民黨安全調查會長、眾議員小野寺五典也對中國新興企業deepseek的ai服務表達擔憂。
印度deepseek的ai模型引發資安疑慮,印度政府為此表示,將要求deepseek公司把搜集到的資料存在位於印度的伺服器上。
禁令失靈,國際巨頭集體擁抱deepseek
然而,“禁令”之下,各大國際頭部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快速擁抱變化,紛紛在自家產品中接入deep seek。
1月 25 日,超微半導體(amd)宣布已將 deepseek-v3 模型集成到 amd instinct mi300x gpu上,以在sglang技術支持下實現極致性能。
1月29日,微軟宣布deepseek-r1已在azure ai foundry和github上提供。開發者可以用新模型進行測試和構建基於雲的應用程式和服務。微軟表示,deepseek-r1可以在一個值得信賴的、可擴展的和為企業做好準備的平台上訪問,使企業能夠無縫集成先進的ai,同時滿足sla、安全性和負責任的ai承諾。
1月30日,英偉達在官方網站宣布,deepseek-r1模型可作為nvidia nim微服務預覽版使用,稱該模型為需要邏輯推理、數學、編碼和語言理解的任務提供了“最先進的推理能力”“高推理效率”以及“領先的準確性”。
1月30日起,亞馬遜aws用戶可以在amazon bedrock和amazon sagemaker ai中部署deepseek-r1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風暴中,openai作為另一家備受矚目的公司曾在1月29日表示,有證據表明deepseek使用openai專有模型來訓練自己的模型,並暗示這可能違反了openai服務條款。
而據“德國之聲”報導,openai執行長奧爾特曼在2月3日公開發言時已經轉變風口,表示沒有起訴deepseek的計劃:“公司將繼續打造出色的產品,並以模型能力引領世界,我認為這會很棒”。奧爾特曼同時讚揚deepseek“無疑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並對有了一個新的競爭者表示高興。
國內方面,當前沐曦、天數智芯、摩爾線程、海光信息4家國產gpu企業,華為雲、騰訊雲、天翼雲、阿里雲、百度智能雲等7家國內雲計算巨頭,無問芯穹、矽基流動、ppio派歐雲、360數字安全、雲軸科技等ai生態圈頭部企業均已宣布適配及上架deepseek模型服務。
雖然,國際上多次收緊向中國出售最先進晶片及晶片製造設備的禁令,但接連但舉措卻似乎未能如願以償地遏制中國在該領域的發展步伐。相關數據顯示,deepseek app上線20天,日活達2000萬,日活用戶dau第五天就超過了chatgpt。並且,截至2月3日,deepseek旗下應用在全球140個市場移動下載量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當前,國外不少相關組織和機構也意識到,慣用的“禁令”手段完全無法封殺deepseek。彭博社關注亞洲科技動向的專欄作家凱薩琳·索貝克發文表示:deepseek選擇將其大模型開源,甚至還發布了論文,相當細緻和透明地分享了他們是如何搭建這一大模型的——這意味著,即便美國可以封殺掉deepseek的手機和網頁端的應用,deepseek的大模型、思路和代碼都已經融入了全世界的人工智慧社區,被包括美國在內的程式人員廣泛使用。
科技圈在焦慮什麼?
deepseek風暴的席捲,以其獨特的技術突破和廣泛的應用潛力,迫使各國政府、企業、相關業者乃至普通民眾都開始重新審視ai產業產業格局、數據安全以及未來社會發展等關鍵議題。由此,給全球ai行業的變革和創新帶來了新焦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技術方面,deepseek等中國ai企業的崛起,令眾多國家和企業倍感壓力。deepseek以其獨特的算法和訓練方式,打破了矽谷長期主導的堆硬體、堆數據的傳統技術路線。這種“效率革命”使得新創企業有了更多選擇,同時也動搖了科技巨頭的技術先發優勢。
挑戰之下,一些關鍵玩家開始擔憂自身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和競爭優勢遭受侵蝕,轉而開始採取封堵、限制等策略,力圖穩固其作為標準制定者與話語權主導者的地位,企圖以此劃定全球市場的勢力版圖,確保自身在未來智能時代的利益最大化。
但實際上,deepseek憑藉低成本與開放性的結合,正加速ai的普適和普惠,為全球開發者開闢了新的入局之路。反觀美國企業試圖為潛在競品設置重重障礙,構築技術高牆,與中國的開放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因此,為了應對這種技術焦慮,全球各國家和企業應加強合作和交流。通過共享資源和技術、共同研發和應用ai技術等方式,在技術上形成合力,共同應對挑戰。
在安全方面,隨著ai技術的疊代和應用領域拓展,其安全性和可控性也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許多國家和企業開始擔心ai技術被濫用或誤用,從而帶來國家安全風險和社會問題。例如,ai技術可能被用於製造惡意軟體、進行網絡攻擊或篡改數據等行為;同時,ai技術也可能被用於歧視、侵犯隱私或操縱公眾輿論等方面。
多國政府開始加強對ai技術的監管和約束。他們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加強審查和評估等方式,試圖確保ai技術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此外,一些企業也開始加強自身的安全管理和防範措施,以確保ai技術的安全使用。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此前曾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依法保護數據隱私與安全,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企業或個人以違反當地法律的方式為中國政府採集或提供位於外國境內的數據、信息和情報。有關方面應當尊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在倫理方面,許多專家和學者指出,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能會對人類價值觀和道德觀念產生衝擊和影響。例如,ai技術可能導致就業崗位的減少和失業率的上升;同時,ai技術也可能對人類的社會關係、道德判斷和決策能力等方面產生影響。
為此,多國政府和企業開始加強對ai技術的倫理審查和評估力度。他們通過制定倫理準則和規範要求、加強公眾教育和宣傳等方式,試圖確保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符合人類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此外,一些企業還開始積極探索ai技術與人類社會的融合方式,試圖在保障人類利益的同時,推動ai技術的健康發展。
總體而言,deepseek的崛起不僅是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全球人工智慧格局的一次變革。未來,deepseek等中國ai企業仍將需要與各國政府和企業一同積極尋求合規與發展的平衡。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