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e, 蘋果在中國區的AI試驗機
對於現在的蘋果來說,儘管iPhone16e新品已經具備“AI功能+降價”的雙重buff,但從現時競爭格局來看,靠它來拉動中國市場的銷量,恐怕還是有點難。
文|略大參考付饒
僅僅時隔5個月,iPhone16系列又添加一名新成員—& mdash; iPhone16e。
從定價上看,國行版iPhone16e的128GB、256GB和512GB價格分別為4499元、5499元、7499元。 再疊加上500元的國補政策,也就是說,最低用3999元就可以買到新機。
從歷年iPhone新品來看,這麼低的價位直接對標iPhone SE系列。
乍一看上去,這一操作很像是去年下半年蘋果在中國市場“ 用低價換銷量” 的策略,但iPhone 16e未必能用低價來提振業績。 價格偏低的iPhone SE系列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向來不算理想。
蘋果在2020年推出第二代iPhone SE系列,最低價3299元。 據市調機构Counterpoint給出的2021年Q4資料顯示,該系列銷量占比最高的市場為日本,整體占比達到33%,排名第二的是北美市場,整體占比達到24%,而中國市場整體占比為8%。
蘋果在2022年推出的第三代iPhone SE系列產品也是如此。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的數據,就2022年中國市場銷量而言,iPhone 13是最暢銷的智能手機機型,貢獻了6.6%的市場份額,隨後是iPhone13和iPhone Pro Max,第三代iPhone SE系列產品都排不進前十。
也就是說,更便宜的iPhone,並沒有在中國賣得更好。
降價的動作,似乎也沒有讓蘋果在中國區的成績得到明顯改善。
從去年5月20日起,蘋果針對iPhone 15系列進行降價銷售,iPhone 15 Pro機型最高優惠幅度達2300元; 雙十一期間又針對iPhone 16系列再次進行降價,最高優惠突破千元。
但即便如此,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24年降價動作頻頻的第四季度,蘋果iPhone在中國的出貨量仍下降25%。 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這已經是蘋果在大中國區收入連續五個季度同比下滑。
從整體大盤上來看,整個2024全年,蘋果在國內手機市場的市占率為15.6%,位列第三,排在vivo(17.2%)和華為(16.6%)之後。
蘋果需要使出新招了。
從最新發佈的iPhone 16e來看,關鍵字應該是AI。
從功能内容上來看,iPhone16e硬體設定、軟件體驗以及AI應用上,都有不少明顯改進。 比如新機搭載了與iPhone 16同款的A18仿生晶片、更改為USB-C介面、待機時間更長等等。
但更重要的一點,或許在於AI功能。 更準確地說,是普惠AI。
這款起售價4499元的機型支持Apple Intelligence,比不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的iPhone 15便宜900塊。 可以說,這應該是用戶目前為止能用上的最便宜的蘋果AI手機。
中國區的AI落地也在最近陸續傳出新進展。 阿裡與百度都成為蘋果AI在中國的合作夥伴。 據悉,蘋果將在今年4月的版本更新中,推出多個語種的AI,其中包含簡體中文。 這被視為蘋果AI將在中國區落地的訊號。
庫克對於中國市場的AI功能這麼看重並不無道理。
要知道,在去年四季度(2025財年第一季度),已經上了AI功能的地區比如美洲、歐洲、日本和其他亞太地區都創出了收入新高。
這也再一次驗證了去年10月左右Canalys分析師Runar Bj rhovde對於蘋果的預估,& ldquo; 儘管首發反響一般,但隨著Apple Intelligence擴展到新市場,預計iPhone 16將幫助蘋果在2024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並將其發展勢頭延續到2025年上半年。& rdquo;
但這其中,不包括中國市場。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收入下滑仍在繼續。 蘋果公司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作為蘋果第三大收入來源的中國市場,收入同比减少了11%。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在於蘋果面臨著華為等競爭對手的崛起。
但另一方面,蘋果也將在華銷量萎縮的部分原因歸結於iPhone 16系列的表現不佳,因為作為一款主打AI的手機,中國消費者無法體驗到完整的AI功能,這也是蘋果認為iPhone16在中國市場中遭遇滑鐵盧的原因—& mdash; iPhone16在經歷上市三周後短暫的銷量激增後,又迅速遇冷,四季度在華總銷量同比暴跌25%。
但AI功能真的能改變蘋果在中國區的頹勢嗎?
結果還很難說。 至少到目前為止,AI功能還沒有成為哪家手機品牌的重磅賣點,也鮮少有用戶為了體驗新的AI功能專門換機。
縱觀國產手機品牌,多家廠商已經進行了AI佈局:華為、小米、 vivo、OPPO、 榮耀等迅速接入各自雲端或端側AI大模型,覆蓋了從修圖、問答到辦公等各個應用場景。
但AI尚未提供足够的差异化。
整體看下來,國產手機品牌的AI功能,多側重圖像處理、文字生成等。 比如OPPO和一加的影像功能中,都包括一鍵AI去反光、AI消除、AI修圖等,榮耀的Magic7系列具備AI換臉、魔法修圖等功能,小米手機則在去年3月就上線了魔法消除Pro、智慧擴圖等AI功能。
至少到現時,AI在智能手機的競爭中,還扮演著“ 打輔助” 的角色。
那麼,如果iPhone 16e系列實現了中國區的AI功能落地,局面能不能轉變?
也不好說。
在略大參考看來,蘋果的AI功能主打兩大優勢:一個是跨應用合作,一個是接入ChatGPT。
比如蘋果強調它的新AI功能就是為iPhone、iPad和Mac帶來生成式AI,並且iOS18、iPadOS18和macOS Sequoia中這些新的系統範圍的寫作工具將幫助用戶更有效地溝通,使他們能够在幾乎任何應用程序(包括郵件、備忘錄、Pages和協力廠商應用程序)中重寫、校對和總結文字。
簡單來說,就是蘋果用戶可以通過跨端進行更好的文字合作。
這曾是蘋果生態的優勢。
但如今,這個壁壘正在被國產手機給打破。
根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報導,在OPPO設備上,已經可以通過“ 一碰互傳” 的功能,實現OPPO設備和蘋果設備之間的檔案和圖片互傳; 小米15系列也全面支持蘋果生態,開發了“ 跨屏協同服務” 和“ 小米互傳” 兩大應用,和Macbook、iPad、iPhone互傳檔案,甚至可以直接查看Keynote、Numbers、Pages等100多種蘋果專屬格式檔案。 此外,小米妙享案頭還可在Mac上流暢使用,支持手勢操作。
而第二個,蘋果接入ChatGPT的優勢,已經隨著各家國產手機品牌接入DeepSeek而消失。
從2月5日華為官宣接入DeepSeek以來,包括榮耀、 OPPO、 魅族、努比亞、vivo等在內的國內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宣佈接入DeepSeek-R1,更是有助於提升AI任務處理效率。
對於現在的蘋果來說,儘管iPhone16e新品已經具備“ AI功能+降價” 的雙重buff,但從現時競爭格局來看,靠它來拉動中國市場的銷量,恐怕還是有點難。& nbsp;& nbsp;
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