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列車疾馳:松下電視已是落日餘暉,中國智造加速駛向未來
①松下電視江河日下,其電視業務曾全球領先,但如今份額蒸發,走向虧損。
②中國品牌如海信、華為、比亞迪、聯想等崛起,在全球市場取得顯著成績。
③中國新勢力如《哪吒2》、 DeepSeek、 宇樹科技等在動畫、AI與機器人領域展現創新實力。
財聯社2月23日訊(編輯周穎)
,當松下電視已是落日餘暉,《哪吒2》、DeepSeek與宇樹科技卻以燎原之勢,在動畫、AI與機器人領域點燃中國創新的星火。 時代的列車疾馳,誰掌握了硬核科技,也就意味著誰擁有了繼續前行的“車票”。
實際上,從大勢來看,這既是新一輪“自我革命”的新生與蛻變,也是中國品牌崛起浪潮帶來的必然結果,這場無聲的攻防,正演繹著一場從科技霸權更迭到產業鏈重構的百年變局。
▍松下“Ideas for Life”成為歷史盤點那些刻進DNA的廣告詞
春節後,松下退出電視業務的消息刷屏網絡,不過,2月6日,松下控股發佈聲明稱,對於電視機等“存在問題”的業務,正進行研討,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關事宜,均未作出决定。
雖然退出電視機業務遭到松下否認,不過日益衰落的市場競爭力,已讓曾經看起來堅不可摧的松下電視走下神壇,市場對“傳聞”的關注之高,更是對松下電視江河日下的唏噓。
1952年,松下電器(現松下控股)推出第一臺家用電視機,自此開啟了長達70餘年的電視製造史。 作為日本製造業黃金時代的代表,松下電視曾以技術領先和品質穩定著稱,2007年其電視業務銷售額一度突破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0億元),全球市占率超10%。
2006年大阪堺工廠,松下工程師堅信等離子是“人類顯示技術的終極形態”,卻不知在平板電視時代,液晶電視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彼時,中國合肥的京東方6代線已悄然運轉,當海信在2018年世界杯打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廣告時,松下電視的全球份額正不斷被蠶食。 而中國品牌憑藉產業鏈優勢、成本優勢等,近年來市場佔有率持續增長。
(數據來源:奧維睿沃(AVC Revo)Uni)
據TRENDFORCE,2010年以後,松下電視就走上虧損的下坡路,逐漸退出第一陣營。 2013年,松下宣佈2003年製定的“ideas for life”口號使用至當年3月,之後僅使用品牌標誌“Panasonic”。
2025年,東京秋葉原電器街的松下標牌被海信8K雷射電視廣告覆蓋,曾經象徵“日本精工”的藍色LOGO,徹底成為了過去式。
除了松下的“ideas for life”,還有很多的廣告詞跟隨品牌被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
1975年,柯達實驗室裏,工程師史蒂文·塞尚顫抖著按下快門——人類第一臺數位相機誕生了。 2012年柯達破產時,其數字成像專利組合以5.25億美元賤賣給蘋果、穀歌聯盟。 當年那句“Kodak Moment”(柯達時刻),最終定格在紐約破產法院的拍賣槌聲裏。 柯達博物館的解說詞成了黑色幽默:“我們發明了未來,卻選擇活在過去。”
2004年,摩托羅拉經典的V3“刀鋒”手機風靡全球,那句“HELLO MOTO”的廣告詞,當年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當智能手機浪潮來襲時,摩托羅拉卻因固守傳統功能機設計而錯失良機。 儘管其在2009年推出首款Android手機,但已無法挽回市場份額的流失。 如今,摩托羅拉的廣告詞和曾經輝煌的翻蓋機,只能成為手機博物館裏的展品,見證著科技反覆運算的殘酷。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諾基亞曾牢牢佔據著全球手機第一的位置長達15年,在2013年微軟收購儀式上,其廣告詞被改成“Connecting to Microsoft”。 近日,諾基亞手機的生產及品牌運營方HMD Global對外宣佈,停產所有諾基亞品牌智能手機,這一決定標誌著諾基亞智能手機時代的終結。
▍中國製造走向世界從科技霸權更迭到產業鏈重構的百年變局
當國外品牌漸漸沒落之時,另一邊,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彎道超車,一些標語已暗藏鋒芒,這場無聲的攻防,實則是從科技霸權更迭到產業鏈重構的百年變局。
海信: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松下電視退局,同樣做電視機的中國品牌海信卻在一步步做大做强。 2018年收購東芝電視後,海信在日本實施“雙品牌戰略”:用東芝攻佔高端市場,用自有品牌收割中低端。 近日,行業數據機构BCN的發佈了2024年度日本彩電市場相關報告。 結果顯示,海信集團以41.1%的市場份額領跑日本市場,其中海信從東芝收購的子品牌REGZA占25.4%,而海信品牌則以15.7%市占比位居第三。 此外,TCL科技集團則以9.7%的份額緊隨其後,市場表現超越了日本本土知名品牌索尼和松下。 如此數據背後,折射出海信系電視在日本市場進一步受寵的“趨向”。
(注:數據來自BCN綜研,數據截止日期:2024年12月31日,括弧內為2013年全年數據。)
這背後源於中國品牌在價格上展現出强大競爭力,松下55英寸液晶電視售價約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320元),而海信同類產品售價不到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60元)。 如此價格落差,怎能不讓消費者“動心”。 此外,海信並在產品品質上保持競爭力,從而成功折服了日本消費者的“心”。
在2022年的卡塔爾世界盃上,“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標語,讓全世界的體育觀眾都對海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華為:一生萬物,萬物歸一
穀歌斷供GMS服務第47天,華為亮出鴻蒙系統。 這個被西方媒體稱為“安卓模仿者”的系統,如今已搭載在4.5億臺設備上,其“一生萬物,萬物歸一”的廣告詞,正成為IoT時代的聖經。
2024年,華為以7126.02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中國品牌500强榜首,智能手機業務更是一騎絕塵,2024年全年,華為以18.3%的銷售份額在中國手機市場中排名第一。 2024年四季度,華為以18.1%的市場份額穩居中國手機市場第一。
比亞迪: Build Your Dreams
當豐田執著於氫能源時,比亞迪押注磷酸鐵鋰電池,用“刀片電池”破解安全與密度悖論。 2024全年,比亞迪全球銷量同比大漲41.26%,至427萬輛,首次突破400萬輛大關,首次拿下了中國市場的銷量第一。 2024年第四季度,比亞迪以2011億元的營收和50.68萬輛的純電汽車銷量,力壓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營收、純電汽車銷量的三項第一。 更以“Build Your Dreams”廣告登入超級碗,在北美市場複刻華為“爵士人生”的行銷神話。
聯想: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作為中國IT產業的先行者,聯想集團是最早樹立國際化願景並成功實現的中國企業之一。 如今,聯想集團已在全球擁有18個研發基地和30多家製造工廠,業務覆蓋全球180個市場,75%以上營收來自海外。
2005年,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開啟了全球化征程。 2018年,聯想在印度市場實施“雙品牌戰略”:用ThinkPad品牌佔據高端商務市場,用自有品牌Lenovo收割中低端消費市場。 2018財年,聯想以創紀錄的市場份額重奪個人電腦全球市場第一,這一成績標誌著聯想在個人電腦領域的强大競爭力和市場認可度。
根據Canalys最新市占率數據,2024年四季度聯想PC全球市占率為25%,穩居全球第一,並創下三年新高。 此外,Ipsos近日發佈“2024中國品牌全球信任指數排行榜”,通過調研來自20個海外市場的16000名消費者,其中,聯想集團位居榜首,成為全球值得信任的中國品牌。 曾經一句“人類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讓人們記住了這麼一個中國國產科技品牌聯想。
海爾:真誠到永遠
2016年,海爾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後,加速全球化佈局。 2018年,海爾在澳大利亞市場實施“雙品牌戰略”:用GE Appliances品牌攻佔高端市場,用自有品牌Haier收割中低端市場。 2024年,海爾在澳大利亞家電市場份額達到42.5%,超越西門子、松下等國際品牌。 2024年海爾全球營收達到40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利潤總額達到3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創下歷史新高。 一句“真誠到永遠”,在不同的時代,譜寫著不同的感動與擔當。
▍國潮新勢力三重奏:中國智造如何用硬核實力顛覆全球產業規則
除了這些國產老品牌的崛起,2025年剛開年,國產新勢力也一炮打響,《哪吒2》橫掃全球票房的血脈噴張、DeepSeek以極低的算力投入撕裂AI壟斷的鐵幕、宇樹科技9.9萬元機器人掀起的消費海嘯——正編織成一張新的價值網絡。
【國漫之光】《哪吒2》:東方美學的工業革命
當全球動畫界還在驚歎《哪吒之魔童降世》創下的50億奇迹時,《哪吒2》以逾130億票房登頂全球動畫影史之巔,用80%的特效鏡頭占比和僅5億元製作成本,書寫了"; 中國式性價比"; 的行業神話。 這部承載東方美學的現象級作品,不僅打破了荷里活對動畫工業美學的壟斷,更用130餘家本土團隊的聯合攻堅,印證了中國創意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面對國際團隊的傲慢,導演餃子帶領團隊完成了一場震撼業界的"; 科技突圍戰";—— 1948個特效鏡頭全部由國內工作室自主研發,通過流程優化將單鏡頭成本壓縮至荷里活同類作品的1/5。 正如導演餃子所言:“國際團隊曾以傲慢對待我們,但最終我們用作品證明了中國動畫的硬實力。”
【中國AI新勢力】DeepSeek:算力封鎖下的逆襲密碼
當美國試圖用晶片禁令鎖住中國AI咽喉時,深諳"; 算灋即算力"; 之道的DeepSeek給出了驚豔答卷。 這個被矽谷稱為"; AI界性價比之王"; 的中國大模型,僅用558萬美元訓練成本就實現了對ChatGPT-4o的多維度超越,將組織算力效率提升18倍。 正如Scale AI創始人感歎:& quot; 中國團隊正用算灋革命重構AI開發範式。& quot;
更令行業震動的是,DeepSeek的開源策略打破了傳統AI巨頭構築的技術壁壘。 其自主研發的模型壓縮科技,讓普通顯卡也能運行千億參數大模型,這種普惠理念,正在全球範圍內掀起AI民主化浪潮。
【機器人革命】宇樹科技:重新定義智慧硬體的中國方程式
在波士頓動力炫技視頻刷屏全球十年後,來自杭州的宇樹科技用萬元級機器狗改寫了遊戲規則。 這個佔據全球69.75%市場份額的"; 價格屠夫";, 以9997元的Go2機器狗叩開消費級市場大門,更用9.9萬元的Unitree G1人形機器人,將行業均價從50萬級直接拉入平民時代。 創始人王興興的"; 極致精簡哲學"; 創造了製造業奇迹:通過自主研發關節電機、重構機械結構、首創電驅方案,宇樹將零部件數量壓縮至競品的1/3。 其全自主生產線和垂直整合能力,讓"; 中國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的願景加速照進現實。
從《哪吒2》的視覺革命到DeepSeek的算灋突圍,從宇樹科技的硬體革新到更多隱形冠軍的崛起,中國企業正用獨特的創新方程式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勾勒出中國智造的清晰路徑——在西方主導的技術體系外,開闢出"; 高質效比"; 的新大陸。 當全球還在爭論"; 中國製造"; 能否轉型"; 中國智造"; 時,這些國產之光已用硬核成績單證明:屬於中國企業的創新紀元,正以燎原之勢到來。
▍結語:撕裂產業舊版圖中國智造正在駛向未來
當日本製造的王冠跌落神壇,中國企業卻以頑強拼搏的精神在科技創新領域大顯身手。 新時代的工業碑文已然鐫刻:“Kodak Moment”、“Hello Moto”已成為歷史, “Hisense, China's No.1”、 比亞迪“Build Your Dreams”則成為時代的新星。
頑強拼搏的精神正點燃中國的科技之樹,不過,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這場變革遠非終局。 在電晶體光刻機的精密殿堂,ASML仍執掌著納米世界的權杖; 在自動駕駛的算灋深水區,特斯拉FSD系統依舊固守著科技護城河; 在工業軟件的底層生態,達索、西門子的數位孿生帝國依然穩固。 在科技之海的拼搏中,我們仍有很多未知區仍待探索、突破。
時代的列車不斷前行,中國智造加速駛向未來,一個又一個看似堅不可破的科技堡壘正等著我們去攻克。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