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科技股! deepseek迎部署適配潮 業內預計算力需求不降反增
①deepseek迎部署適配潮,晶片、雲計算、智算廠商等陸續宣布適配;
③蛇年前三個交易日,deepseek“點燃”了a股科技板塊行情。
財聯社2月7日訊(記者 付靜)“本地化部署標準版的ds r1,要什麼樣的硬體配置?”deepseek當下在全球爆火,並迎來部署適配潮。不僅海外巨頭、國內各大雲平台、國產ai晶片廠商、智算企業、軟體上市公司等陸續宣布與其適配,deepseek也受中小企業、個人用戶青睞,上述問題也引發不少從業者討論。
憑一己之力將算力成本“打下來”的deepseek近期一度引發了算力過剩擔憂,不過財聯社記者採訪獲悉,deepseek對算力領域的影響複雜且多面。多位受訪者稱,雖然deepseek使得集群式高算力要求的gpu需求降低,但伴隨著其部署適配潮來襲,原本可能因大模型訓練而受限的算力資源得到了更廣泛利用。長期來看,高質量開源低價模型將帶動ai大繁榮,算力需求不增反降。
deepseek部署適配潮
“目前很多用戶開始自行部署deepseek,中小算力需求在增加。”一位算卡經銷商接受財聯社採訪時稱,“用戶本地化部署deepseek一般選擇a100和h20以上的算卡比較合適。”
不過也有從業者表示,“自己部署不大現實,還是需要通過雲平台,當然也要看選什麼模型規模。”
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本月已有超20家雲服務和智算企業宣布支持deepseek,包括華為雲、騰訊雲、阿里雲、百度智能雲、火山引擎、京東雲、三大運營商雲、神州數碼(000034.sz)、青雲科技-u(688316.sh)等,不少廠商在官宣時還將“一鍵部署”“3分鐘調用”“零代碼”作為標語。
6日晚間,財聯社記者從網易有道方面了解到,網易有道將全面擁抱deepseek-r1,旗下“有道小p”結合deepseek-r1超長思維鏈提供的思考及分析能力,進一步優化個性化答疑功能;hi echo、有道智雲、qanything等產品也將全面接入deepseek推理能力,並於近日陸續升級;融合全新推理大模型能力的智能硬體新品及“有道小p”2.0版本將於不久後推出。
此前春節假期期間,海外科技巨頭微軟、英偉達、英特爾、amd、亞馬遜等已率先上線deepseek;a股蛇年開市的前三個交易日,deepseek概念持續強勢,“點燃”了科技板塊行情。
據不完全梳理,開普雲(688228.sh)、新致軟體(688590.sh)、雲天勵飛-u(688343.sh)、寶蘭德(688058.sh)、萬興科技(300624.sz)、並行科技(839493.bj)、道通科技(688208.sh)、邦彥技術(688132.sh)、協創數據(300857.sz)、南威軟體(603636.sh)、安恆信息(688023.sh)、優刻得-w(688158.sh)、超圖軟體(300036.sz)、用友網絡(600588.sh)、遠光軟體(002063.sz)等多家公司相繼表示與deepseek合作。
6日下午,由於需求難以招架,deepseek火速稱:“因伺服器資源緊張,已暫停api服務充值。”
“無論國內還是海外,更多人知道了deepseek的存在,開始去嘗試ai類工具,帶來一波流量的上升。”靈犀光年聯合創始人張亮告訴財聯社記者。
據悉,deepseek-r1推理大模型在數學、編程及邏輯推理等領域展現出了與openai頂尖模型比肩的實力,同時實現api調用成本90%-95%的大幅縮減。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慧專家郭濤告訴財聯社記者,企業加速“擁抱”deepseek的趨勢整體上是基於戰略考慮和長期發展需要。
“一方面,deepseek作為先進的大模型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商業價值,上市公司通過與其合作可以拓展業務領域、提升技術水平和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其在業務創新和效率提升方面的潛力,因此選擇與大模型技術提供商合作成為必然趨勢。”他分析稱。
郭濤同時也提到,“可能存在部分公司蹭熱度的情況,通過宣布與deepseek的合作來吸引市場關注和提升股價。”
算力需求不降反增
deepseek熱度不減,其對算力需求的影響成為業內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
針對雲平台與大模型如deepseek的合作部署,郭濤表示,雲平台會提供必要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帶寬,以支持大模型的運行和數據處理。在合作過程中,雙方還會共同優化模型性能,提升用戶體驗。此外,雲平台還負責大模型的運維管理,確保其穩定運行並及時更新疊代。通過這種模式,雲平台能夠提供高效、便捷的大模型服務,也促進了自身業務發展。
前述算卡經銷商坦言,雲平台上架deepseek,算力需求會受到一定影響。
不過張亮稱,“其實各大雲平台本身就有第三方ai大模型框架的接入能力,所以接入deepseek是一個慣常行為。各大雲平台接入的主要是b端廠商,這類廠商可以把deepseek的api底座能力開放給更多c端用戶,或作為底座模型去開發出更多垂直類應用。接入雲平台對算力需求整體上有正向的提升趨勢。”
長期來看,張亮認為,deepseek將提升算力需求:“deepseek把整個ai大模型的成本打下來,且質量提升得非常高,那在它的基礎上會衍生出非常多垂類應用。整個ai領域到現在還是處於非常早期階段,把眼光放到5年、10年、20年的維度上,未來ai會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中,deepseek可能就會充當這種基礎設施的作用,而底層的算力雖然說整體便宜了,但是用量會漲上來。”
網易有道ceo周楓也表示,高質量開源和低價模型必然會帶來ai的大繁榮,deepseek將給千行萬業帶來巨大變化,ai成本降低必將加速行業發展,很快將有更多的ai使用、更多的算力需求。
前述算卡經銷商另外還告訴財聯社記者,“模型訓練算力需求可能受影響,但會是短暫的,後面gpt-5還會帶來大的需求。”
亦有國產ai晶片從業者分析稱,受deepseek衝擊,預計今年大規模智算中心的需求將暫緩。一位ai算力伺服器供應鏈人士居間,目前在建的算力中心中,商用或網際網路行業常用4090、5090、h100等高性能算力,這也是其主要向客戶供應的方向。他認為,deepseek橫空出世或帶動國產算力的需求上升,但短期內技術路線還不會改變。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