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浪潮下的“冰火兩重天”,BAT開始分道揚鑣
文| ; 港股研究社,作者|琴聲奏響時
2025年,人工智慧(AI)的發展儼然進入一個關鍵的轉捩點。
在這個轉捩點下,DeepSeek的出現不僅激起了一場汹湧澎湃的浪潮,也加速了舊時代巨頭的分化與更迭。 屹立於行業巔峰的BAT或下場或徘徊,紛紛交出了各自的應對策略。
近日,百度、騰訊、阿裡三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宣佈在其覈心產品功能中接入DeepSeek。 隨後,資本市場迅速給出反應。 不少中國互聯網企業股價正持續走高,市場預期持續向好,資產重新定價效應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周(2月14日至2月20日),港股市場百度股價累計下跌11.44%,阿裡累計上漲3.60%,騰訊累計上漲10.14%,BAT三大巨頭走出了冰火兩重天的分化行情。
這一漲一跌之間,行業變革的前奏已然奏響,一場深刻而全面的變革即將到來,而未來的走向,全然系於勇立潮頭的行業巨頭每一次抉擇與行動中。
戰畧分化背後,生態閉環能力或成勝負手
過去,無論是“ AI六小龍”, 還是互聯網巨頭,無一不是圍繞模型能力為軸心構建AI生態。 如今,DeepSeek的出現改變了遊戲規則,能够為AI生態提供龐大的資源供給和優秀的工程化能力成為關鍵。
大模型科技平權趨勢下,騰訊、阿裡和百度三家巨頭紛紛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戰畧路徑,而這也直接影響了它們在市場中的表現。
騰訊:社交生態的“ AI寄生式進化”
近日,微信搜一搜灰度測試正式接入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這讓騰訊成為第一個將DeepSeek模型融入自身覈心業務的互聯網大廠,也意味著一個10億級AI蒐索入口即將誕生。
騰訊以微信為中樞,正在嘗試構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 微信擁有13.82億月活用戶,日均產生6億次蒐索。 接入DeepSeekR1模型後,微信蒐索的精准度顯著提升,AI還可以結合聊天記錄和公眾號內容,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答案。
從現階段的灰度測試到最後全量上線,預計騰訊將同步接入騰訊元寶、騰訊地圖、QQ音樂、騰訊檔案等多款產品,形成“ 蒐索+內容+工具” 的AI矩陣。
騰訊的這一策略,即“ 用開源模型武裝超級入口”, 使其迅速從大模型追隨者轉變為生態綜合者。 馬化騰提出的“ 電燈泡論”, 強調不執著於自研模型首發,而是在覈心場景建立AI用戶心智,在這次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對於騰訊來說,這也是一個能够讓傳統蒐索心智實現跨越式變遷的機遇,更多人通過這次變化,對微信搜一搜有了更具體的認知。
阿裡:B+C端場景的高調、全方位出擊
阿裡可謂是DeepSeek走紅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接入DeepSeek、牽手蘋果後,讓更多人重新調整了對阿裡的定位,注意到阿裡在AI方面的投入和成績,並取得了阿裡在AI領域的良好口碑。
具體來看,將突破口從新零售轉向AI的阿裡,選擇了雙線作戰的策略。 在科技基建方面,阿裡巴巴集團透露,其旗下“ 通義千問” 開源模型的衍生模型數量已經超過9萬個。 同時阿裡雲PAI已支持雲上一鍵部署DeepSeek,可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更定制化的開發服務。
在硬體突破上,阿裡與蘋果合作開發iOS端側AI功能,有機會觸及全球iPhone用戶。 在商業重構方面,1688接入DeepSeek搭建“ 生意大模型”, 閑魚成為AI科技試驗場,釘釘則支持用戶自己構建基於DeepSeek的AI助理。
與騰訊不同的是,阿裡對於AI在大模型、雲平臺、toB和toC上的應用更為高調和全面,AI正助力阿裡從電商平臺轉型為“ 數位基建承包商”。
百度:閉源戰畧帶來“ 系統性塌方”
反觀百度接入DeepSeek,更多是迫於形勢。 一是,伴隨位元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快速崛起,百度在與位元組的正面交鋒逐漸落於下風。
儘管百度是最早跟上OpenAI節奏的一方,但仍未逃過後來居上的劫數。 AI產品榜的資料顯示,文小言2025年1月的MAU為1305萬,低於豆包的7861萬MAU,位列第四。
二是,自DeepSeek爆發後,李彥宏曾提出的“ 閉源優於開源” 觀點被徹底推翻,這也使得百度錯失了開發者生態紅利。 最新消息顯示,百度宣佈其文心大模型4.5系列將於6月30日起正式開源。
三是蒐索等部分場景的失守,使得百度的壓力與日俱增。 迫於現實,百度開始免費並開源,並在微信搜一搜的壓力下,隨後跟進式的宣佈了百度搜索和文心一言深度搜索功能關於DeepSeekR1的接入計畫。
隨著DeepSeek開源效應的進一步發酵,AI應用正迎熱潮,同時具備流量入口和應用生態的中國互聯網巨頭都希望在這輪產業競爭中獲得先發優勢,& ldquo; 世紀之戰” 一觸即發。
AI輸血初顯成效,覈心業務轉型進入“ 陣痛期”
AI時代下,& ldquo; 世紀大戰” 一觸即發之際,百度最新發佈的第四季度財報成了影響股價表現的另一關鍵。
財報資料顯示,儘管百度該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降至341.2億人民幣(合46.8億美元),但仍超過華爾街預期的333.9億人民幣。 而ADS的調整後收益為19.18人民幣,雖同比下降12%,但仍好於分析師預估的每股14.37人民幣。
深入來看,百度第四季度營收達到341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已連續三個季度同比下降,儘管12月季度的降幅有所減緩。
但其線上行銷作為百度覈心業務的重要部分,12月季度產生了179億人民幣的收入,同比下降7%,相比於上季度的4%降幅更大。
而百度未能扭轉下滑趨勢的主要原因在於其主要業務數位廣告進一步放緩。 隨著短視頻等新興廣告通路的崛起,分流了大量廣告資源,致使百度獲取市場增量的阻力明顯加大。
但受益於人工智慧雲業務的加速增長,非線上行銷收入同比增長18%至98億人民幣。 其中,人工智慧雲在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達到71億人民幣,與三個月前11%的同比增長相比,年同比增長強勁,增幅達26%。
而且,2024年與2023年相比,生成式人工智慧相關的營業收入幾乎增長了三倍。
這一方面得益於文心一言逐漸展現出的使用價值,截至目前,其日API調用量在短短一年內從5000萬激增至16.5億。 另一方面在於市場對大型語言模型(LLM)文心以及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日益增長的需求。
對此,百度CEO李彥宏也表示,2024年是我們從互聯網中心向人工智慧優先業務轉型的關鍵一年。 人工智慧雲獲得了動力,得益於市場對我們全棧人工智慧能力的廣泛認可。 在移動生態系統中,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人工智慧轉型,使蒐索更具人工智慧本土化,從而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未來,通過開源或將有更多的開發者和用戶會認識到文心一言的真正價值,推動其更廣泛應用,並擴大其在更多場景中的影響力。
綜合來看,由於受人工智慧推動的雲業務未能抵消上季度廣告收入下滑的緣故,致使百度股價出現階段性下滑。
行業洗牌開始,百度進入“ 科技反攻” 視窗
如今,DeepSeek的崛起,深刻地改變了AI行業的競爭格局,開源科技的廣泛應用,正重塑著行業規則。 百度雖面臨挑戰,但也迎來了科技反攻的契機。
正如百度多項業務在AI的加持下已經初見成效,而其利好效果的持久性也將陸續揭曉。
開源的DeepSeek-R1躋身全球第一梯隊,促使AI廠商競爭加劇。 在此背景下,文心4.5系列將於6月開源,百度這一開源策略有望加速API調用和當地語系化部署需求。 而且,文心4.5系列預計會支持模型蒸餾與商業應用,這也為百度重建開發者生態創造了條件。
此前,百度智慧雲千帆大模型平臺截至2024年11月,通過千帆平臺模型精調數超3.3萬,企業應用開發數超77萬,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次數超15億,有著深厚的應用基礎。
如今千帆平臺已集成DeepSeek模型,未來或許會形成“ 開源+自研” 雙引擎,進一步提升科技包容性,吸引更多開發者。
業務拓展方面,以百度文庫AI為例,其付費用戶數量上漲60%,月活躍用戶(MAU)已突破9000萬,智慧PPT、自由畫布等功能,成功開闢了教育、辦公垂直市場,展現出差异化優勢。 開源模式下,百度可憑藉這些特色應用,吸引更多用戶,鞏固自身在垂直領域的地位。
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自2013年開始佈局,近10年來投入1500億元,積累了超1億公里的高級別自動駕駛安全測試里程,擁有超過5000項自動駕駛專利,其中高級別自動駕駛專利數量全球第一。
如今,包括比亞迪在內的產業巨頭均在發力智慧駕駛,整體供應鏈也將受益於中高階智駕市場空間打開的高確定性。 而百度在香港、右舵市場的突破,驗證了其科技通用性,2025年有望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此外,算力自研也是AI發展的關鍵。 開源浪潮下,低成本的算力支持能讓百度在與其他開源模型競爭時,更具優勢。 2025年3萬卡集羣落地後,雲業務毛利率有望突破向上突破。
當騰訊、阿裡借助DeepSeek完成生態陞級時,百度正站在科技積澱與戰略轉型的十字路口。 百度的困境源於閉源策略的路徑依賴,但轉機潜藏於AI雲的高速增長、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驗證與垂直場景的付費能力。
若能在2025年實現文心開源生態重建、昆侖芯算力成本突破、自動駕駛規模化落地三大目標,百度或許可依託科技縱深實現價值重估。
這場AI革命不僅考驗巨頭的生態綜合能力,更驗證著“ 科技長期主義” 的終極價值。 在開源浪潮中,唯有兼具科技深度與場景銳度的玩家,才能穿越週期迷霧,實現可持續發展。& nbsp;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