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推動阿裡增長背後,有幾張應用王牌?

在阿裡的幾個關鍵的應用入口中,釘釘是阿裡AI+to B場景的唯一入口。

文/連線Insight陳鋒 

2月20日晚間,阿裡巴巴公佈了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呈現出業績全面復蘇的訊號。

當季度,阿裡實現收入人民幣2801.54億元,同比增長了8%,淨利潤為人民幣464.34億元,同比增長了333%。

最值得注意的是,阿裡聚焦“ 用戶為先,AI驅動” 的戰畧,展現出了全面擁抱、堅決投入的决心和戰畧定力。

財報電話會上,阿裡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提到,未來三年,阿裡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將超過過去阿裡十年的總和。

這背後,從AI基礎設施層,到AI對現有業務的變革,再到未來潜在的AI原生應用,阿裡都在加速佈局。

其中一個視角是,在AI應用佈局上,阿裡旗下幾個關鍵的to B、to C業務的關鍵入口,也已經浮出水面。

從財報電話會上吳泳銘的發言來看,在C端,從淘寶到誇克再到通義千問,接下來都是阿裡面向C端用戶關鍵的AI應用入口。

具體到B端,釘釘在阿裡“ AI to B” 戰畧中的重要地位,也在進一步強化。

不難發現,阿裡的這份財報背後,AI的勢能其實才剛剛釋放,而幾個應用王牌也在AI的推動下迸發出更强的生命力。

1、& ldquo; AI+雲” 成為新引擎

折開阿裡四季度財報,電商和云計算這兩大覈心業務的全面加速,是帶動集團整體業績全面回暖的覈心原因。

先來看淘天集團。

2024年第四季度,淘天集團的收入同比增長了5%至1360.91億元,經調整EBITA也重回增長,同比增長了2%至610.83億元。

這部分收入的增長背後,AI的驅動效應在不斷釋放。

“ 全戰推廣” 是淘天集團2024年推出的最重要的、基於AI的流量運營工具之一,它幫助商家用AI工具梳理用戶需求,並基於此進行精准投流,滲透率在不斷增長。

再聚焦到智慧雲集團,AI對業績的驅動作用更加明顯。

四季度,阿裡雲智慧集團的收入重回13%的雙位數增長,實現收入317.42億元。 其中AI相關產品的收入已經連續六個季度實現了三位數增長。

阿裡在財報中提到,雲智慧集團的收入增長,主要由公共雲業務收入的雙位數增長帶動,其中包括AI相關產品採用量的提升。

正如吳泳銘在財報電話會上說的那樣,& ldquo; 無論是開源的模型還是閉源的模型,最終大部分的模型都要託管在云計算網絡上。 我們都有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 rdquo;

在業績全面回暖的同時,阿裡的股價也漲回來了。

財報發佈後,阿裡巴巴美股盤前大漲,開盤後繼續維持了漲勢,漲幅一度超過14%; 在港股,阿裡巴巴港股開盤後也一度大漲超過12%。

年初至今,從蘋果選擇阿裡巴巴成為合作商,到四季度財報中所展現出來的AI想像力,都進一步提振了市場對阿裡的信心。

換句話說,市場既看到了AI對阿裡現有業務的驅動效應,也看到了AI對未來業績增長的驅動潜力。

2、釘釘是阿裡AI+to B場景的唯一入口

從長遠視角來看,AI給阿裡帶來的想像力,有四大應用會成為關鍵入口。

“ 我們看到幾個方面的明顯機會,首先是生活消費入口的AI技術改造,比如淘寶,其他方向還包括阿裡集團內部定義的AI to C領域,主要指的是‘ 誇克’& lsquo; 通義千問’ 這兩個App。& rdquo; 吳泳銘如此說道。

吳泳銘提到,得益於AI科技在購物以及購物決策相關的消費領域應用,淘寶的用戶時長以及用戶的價值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AI科技可能會為淘寶帶來除了購物之外的、更大的用戶價值。

此外,誇克現在已經支持AI蒐索,現時是中國AI蒐索領域用戶量最高的應用,而AI大模型的應用對用戶的蒐索、生產力創作、效率提高,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而在to B場景,釘釘則是現在阿裡“ AI to B” 的唯一關鍵入口。

“ 集團另一塊非常重要的to B資產是釘釘。 在我們看來,未來在企業端會有非常多用AI重塑企業內合作、協同的場景和機會。 釘釘是我們最重要的、面向to B領域的AI應用。& rdquo; 吳泳銘如此說道。

他認為,未來企業內部系統將不再是孤立的功能模組,而是由多個AI智慧體(AI Agent)相互連接、調用的動態網絡,& ldquo; 我覺得在這裡面有相當多的軟件和SaaS軟件,以及SaaS軟件背後的PaaS各方面軟體升級的機會。& rdquo;

其中,釘釘作為承載7億用戶、2500萬企業組織的超級入口,正在被重新定位為“ 自然語言互動的企業智慧中樞”。

從這個角度來看,釘釘的戰畧價值已超越用戶增長本身,轉而體現在其對AI智慧體生態的定義權。

財報電話會上,吳泳銘首次提及AI將為to B應用場景帶來哪些變革。

第一,自然語言,正加速改變釘釘的互動體驗。 吳泳銘提到,未來的企業,尤其是在釘釘上面的企業,在企業協同上相當多的操作會更多地借助自然語言,比如類似釘釘這樣的聊天介面去完成,背後的CM軟件或者ERP軟件則會更多地承擔資料庫的功能。

去年,釘釘上線了AI Agent產品“ AI助理”, 可以以自然語言對話實現Agent工作流。 比如用戶通過輸入" 幫我把昨天的會議紀要生成任務並分配相關人", 系統即可自動調用日程管理、任務分配、檔案解析等模塊。

截至2024年6月,釘釘內寘的“ AI助理市場”, 已接入超過50萬個企業自建智慧體,涵蓋契约稽核、招聘面試、數據看板等場景。

第二,釘釘上長出的AI Agent,在與釘釘深度融合後,能進一步推動企業數位化從“ 工具賦能” 轉向“ 智慧決策”,& ldquo; 就像我們在企業內部開會做的決策,很多情况下其實都可以通過自然語言的管道在釘釘上處理掉。 這就是典型的AI智慧體與釘釘非常好的一種結合。& rdquo;

第三,釘釘長期以來積累下的海量企業的私有數據、定制化流程,在與阿裡雲通義大模型結合後,也能進一步滿足企業對私有化專屬模型和AI智慧體的部署需求。

最後,總結來看,在阿裡加速在集團各應用中深度應用AI、用AI科技陞級現有業務的背景下,作為阿裡“ AI to B” 關鍵入口的釘釘,正在這場變革中爆發出更多增長潜力。

(本文頭圖來源於阿裡官網。)

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該投稿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藍鯨號立場。
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795.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