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地關稅上調至10%!經銷商直言成本上升超6.5%,法國干邑中國市場遭遇寒冬
國內的進口法國干邑將面臨著可能的價格波動。
藍鯨新聞2月14日訊(記者 朱欣悅)根據最新的關稅調整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白蘭地(涵蓋法國干邑)的進口關稅將從原先的暫定稅率5%大幅上調至10%的最惠國稅率。這一變動無疑給進口法國干邑的經銷商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挑戰加劇
一位烈酒經銷商在接受藍鯨新聞採訪時坦言,關稅從5%的優惠稅率增加到10%,直接導致了他們成本上漲至少6.5%以上。
他詳細解釋道:“以一筆200萬元的貨值為例,原本運費為10萬元。在關稅上調至10%後,關稅費用就達到了21萬元。這樣,僅關稅和運費兩項合計,成本就已經攀升至231萬元。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支付20%的消費稅,即57.75萬元,以及進口環節的其他稅率,總計78.75萬元。綜合這些因素,我們的成本實際上增加了6.56%,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漲幅。& rdquo;在當前市場已經顯得疲軟的大環境下,這無疑是對經銷商的又一重擊,可謂是雪上加霜。
之所以形容當前市場環境為“不樂觀”,是因為早在2024年10月11日,國內就已經開始採用保證金形式,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實施了臨時反傾銷措施。各公司所需繳納的保證金比率高達30.6%-39.0%。
面對這一反傾銷措施,當時就有經銷商表示,為了應對可能的衝擊,他們已提前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備貨。因此,在第一波衝擊到來時,雖然力度不小,但由於備貨充足,他們並未立即將成本上漲的壓力完全轉嫁給消費者。然而,隨著關稅的進一步上調,經銷商們正面臨越來越大的經營壓力。
有經銷商透露,去年底,海關內部已經停止了干邑(歐洲白蘭地)的報關,免稅店的線上已經全部下架了,已經清關的,銷售完以後就沒有干邑供應了。目前有稅經銷商手裡的干邑還有很大庫存,估計還有一年的量。
這意味著一年之後,國內的進口法國干邑將面臨著可能的價格波動,市場的走向將變得尤為關鍵,而經銷商們需要在庫存管理和市場預測之間找到平衡,以確保自己的業務能夠持續穩定發展。
銷售承壓
從烈酒集團的業績數據中,也可以看到法國干邑在中國市場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據lvmh披露了2024年業績報告顯示,其葡萄酒與烈酒業務總體收入為58.6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43億元),同比下滑11%,有機下滑8%,而營運利潤則為13.5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2億元),相較於前一年的21.09億歐元,同比大幅下滑36%。事實上,酒類板塊營運利潤率已由2023年的31.9%,下滑至2024年的23.1%。
lvmh表示,旗下知名干邑品牌軒尼詩營收受到中國本土需求疲軟和美國市場環境挑戰的雙重拖累。
同樣,保樂力加的財報也揭示了類似困境。保樂力加2024/2025財年上半年(2024年7月—12月)財報顯示,受中國和全球旅遊零售的影響,馬爹利銷售額大幅下降,約占保樂力加集團總銷售額下降的90%。
此外,人頭馬君度披露,亞太地區中,干邑在中國市場銷售額顯著下降。儘管集團直銷渠道表現強勁,但分銷商的謹慎態度導致間接銷售放緩。
人頭馬君度在財報中指出,已注意到中國商務部決定自2024年10月11日起對進口乾邑徵收38.1%的臨時附加關稅。如果這些臨時關稅被確認,對2024— 2025財年的影響有限,集團將從2025— 2026財年開始採取措施減輕其影響。
而根據法國國家干邑行業辦公室的數據顯示,法國干邑製造商的全球出口額較2023年下降了10.6%。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中國市場。
這些數據無疑為法國干邑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目前,中國商務部已宣布將反傾銷調查期延長至2025年4月5日,這對於歐盟白蘭地品牌而言,無疑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