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匠闖京現“黃牛號販”:千億烤魚賽道走向“停滯期”,網紅變長紅仍有多道關卡

烤匠北京首店“現象級”火爆,讓沉寂已久的烤魚賽道燃起了一絲熱度。

烤匠闖京現“黃牛號販”:千億烤魚賽道走向“停滯期”,網紅變長紅仍有多道關卡插图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14日訊(記者 張靜倫)2月14日上午9點55分,離北京朝陽合生匯商場開門還有5分鐘,b3停車場的商場入口已經人山人海,數十人扎堆在這裡等候。商場玻璃門拉開的瞬間,大多數顧客均向著一個方向百米衝刺。讓食客們翹首以待的正是近日火遍京城的川渝麻辣烤魚品牌“烤匠”。

自去年9月北京首店開店以來,烤匠熱度居高不下,成為京城美食圈的新晉“排隊王”。據社交平台上網友們分享,食客們等候兩三個小時只是基礎,七八小時也毫不意外。

黃牛市場也在火爆生意的助力下野蠻生長。2月12日,“平安北京”發布消息稱,北京朝陽警方對某網紅餐廳周邊出現的“黃牛號販”開展打擊行動,共計抓獲8名黃牛倒號人員。消息一出,隨即就有網友認出事件涉及的餐飲品牌是位於北京合生匯的烤匠。

烤魚並不是一個新品類,全國烤魚店也很多,消費者為了吃烤魚而排隊的現象在一眾品牌里很少見,為什麼烤匠這個創立十多年的老品牌卻能逆勢火爆?在首店雲集、烤魚品牌扎堆的北京,烤匠的熱度又能持續多久呢?新鮮感過後,烤匠能否從“網紅”蛻變為“長紅”?

搶號要用跑的

為了第二天排隊順利,藍鯨新聞記者特意提前一天在社交平台上學習烤匠的排隊技巧。一位吃過烤匠的“前輩”分享她的經驗:“小桌中桌各23個桌子,就是說兩種桌前23個號11點直接開吃。開車的話d區車位的3號電梯口那個門是最近的,根本不用認路,10點開門跟著人群沖就是了。& rdquo;

烤匠闖京現“黃牛號販”:千億烤魚賽道走向“停滯期”,網紅變長紅仍有多道關卡插图3

圖為烤匠取號排隊隊伍 藍鯨新聞記者張靜倫攝

上午10點01分,藍鯨新聞記者到達烤匠排隊入口的時候,前面已經有二三十人了。10點10分,藍鯨新聞記者拿到號碼的時候,已經是小桌33號了。等位過程中,來來往往的行人中充斥著哀怨的聲音,不少顧客在取到號碼時抱怨,“要不去別家吃”、“吃上得下午三點了,不如找個理髮店”。

等到10點50分,第一批排隊的客人進場。藍鯨新聞記者在北京合生匯的門店線上排號系統中發現,小桌等位已經達到131桌,中桌109桌,大桌15桌,而此時距離開餐只過去了10分鐘左右。同時,烤匠在北京的另一家西直門凱德mall店小桌等位也達到105桌、中桌90桌、大桌16桌的情況。

雖然等待的時間十分漫長,但正在排隊的人群並沒有選擇離開。甚至有顧客,在排隊的時候偶遇朋友。藍鯨新聞記者接連詢問了幾名顧客。& ldquo;應該來得再早點的。& rdquo;趙女士稱,自己10點10分到的,10點30左右取的號,前面有近100桌的小桌了。烤匠等位區的椅子全坐滿了,但是害怕過號,自己只能坐到對面餐廳的等位區。

下午兩點多,趙女士與朋友歷經4個小時的排隊大考驗,終於邁進了合生匯烤匠的大門。門外,還有二百多個號碼仍處在排隊中,近百人穩如泰山,堅持坐在門口等候。趙女士告訴藍鯨新聞記者,她們是幸運的,前面有好幾桌過號了。

火爆的狀態不僅出現在午間。2月13日(周四)22點55分,烤匠合生匯店的門店線上排號系統中,還有小桌122桌,中桌109桌,大桌43桌在等位。

如此排隊“盛況”也吸引來了一批倒賣用餐號的“黃牛”。對此,烤匠品牌方回應藍鯨新聞記者稱,開業以來,烤匠一直持續抵制黃牛,並積極配合警方打擊黃牛。

烤匠闖京現“黃牛號販”:千億烤魚賽道走向“停滯期”,網紅變長紅仍有多道關卡插图5

圖為烤匠取號驗證頁面

烤匠品牌方表示,針對黃牛的抵制措施,其採取了技術攔截與身份核驗、延長營運時間、在北京兩家門店未開放會員優先排號權益、建立黃牛黑名單系統等方式。烤匠也正與同商場方和相關單位加緊完善預約規則,優化就餐體驗,避免不法人員鑽空子。

儘管商家採取了一些優化措施,例如線下取號時需要驗證手機當日取號次數,在取號時預留手機號,進店時憑藉紙質排號票及核驗手機蜂窩數據號碼進入。試圖將“黃牛”拒之門外,但是依舊存在漏網之魚。

等位時,藍鯨新聞記者注意到,一位男子手裡拿了一個紙質號碼,一邊在取號隊伍附近來回遊走一邊假裝低頭玩手機。藍鯨新聞記者上前詢問,才知此人正是黃牛。老李(黃牛化名)壓低聲音,小聲告訴藍鯨新聞記者,現在買30元,晚上的號80-100元。& ldquo;賺的都是辛苦錢,一天下來賣不了幾個號。& rdquo;

由於發號的工作人員會抬頭挨個檢查人臉,為避免被發現,過了一會,老李搖身一變換了一身裝束,又出現在隊尾。老李告訴藍鯨新聞記者,“我可以根據你想吃的時間提前取到差不多的號,你來了基本不用怎麼等”。

藍鯨新聞記者觀察到,現場的“黃牛”不只老李一位,其中一位女性“黃牛”向老李抱怨,“我搶到了能第一批進去的號碼,但那個人有事不來了,可惜了靚號。& rdquo;

在多個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搜索“烤匠 北京”等關鍵詞,也能看到不少“北京合生匯烤匠排隊代取號”的帖子混跡其中,其中一個合生匯烤匠排隊代取號的連結,有超過900個人買過。

深耕川渝根據地

事實上,紅遍北京的烤匠並不是什麼新創立的網紅品牌,而是一個在川渝地區經營了十多年的老品牌,被食客譽為“成都重慶麻辣烤魚扛把子”。

對於無數在一線城市商圈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網紅餐飲來說,這種排隊景象並不稀奇。僅以北京為例,shake shack北京首店,2020年開業之際一度需要找黃牛才能購買,但如今已無人排隊。去年5月落地國貿商城的the matcha tokyo今抹京茶北京首店亦是類似的情況。美團數據顯示,2023年倒閉的餐飲門店中,半數都是曾風光一時的網紅品牌。

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北京餐飲業實現收入1273.9億元,同比下降4.9%。在當下整體餐飲消費不振、一眾餐飲老闆為門店客流發愁的大環境下,烤匠動輒排隊數小時甚至有黃牛賣號,且熱度持續數月也讓人感到意外。

在不少市場觀點看來,烤匠從川渝火到北京,與品牌創新烤魚品類、聚焦麻辣味型緊密相連。據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出具的《中國烤魚市場現狀和未來趨勢分析》報告指出,麻辣是全國烤魚銷量第一的口味,普及度和滿意度均高於其他口味。

而麻辣烤魚正是起源於烤匠的大本營川渝地區。2022年、2023年,烤匠的黑豆花麻辣烤魚傳統製作技藝先後被評為成都市武侯區、重慶市江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如今的餐飲市場,光做好口味還不足以讓一個品牌火爆多年,有效的營銷策略和社交屬性的加持,同樣是重中之重。

烤匠的策略是深耕川渝。截至2024年11月,烤匠開出71家直營店,絕大多數位於四川和重慶。其中在成都密集布局了51家門店,基本覆蓋了成都的熱門商圈、商場、大型社區的街邊等,也為其積累了雄厚的群眾基礎。不僅本地人愛吃,本地人接待外地朋友的時候也會選擇。

此外,這個品牌也以“高舉高打”的廣告投放著稱。比如在成都,地鐵車廂里會循環響起“不吃火鍋,就吃烤匠”的廣告語,而這也已經成為許多外地遊客到成都學會的第一句四川話。甚至在張惠妹2024年11月成都演唱會現場,有粉絲大喊烤匠廣告語“安利”的場面登上社交媒體熱搜。

如同茶顏悅色之於長沙、四季民福之於北京,烤匠便是成都的一張美食名片,成都文旅的火熱也帶動了烤匠的增長。烤匠依靠品牌影響力積存了大量遊客流量,疊加“首店效應”和人們的獵奇心理,北京客流爆滿也在情理之中。

烤魚品類要“翻紅”了?

而隨著此次烤匠闖京成功,烤魚品類聲量再次回升。此外,烤魚賽道還迎來了一些知名的跨界新玩家,比如火鍋一哥“海底撈”,也推出烤魚子品牌“喵塘主麻辣烤魚”。是否可以認為是烤魚品類“復甦”的信號?

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向藍鯨新聞分析稱,烤匠的成功和海底撈推出烤魚子品牌,確實讓人看到烤魚品類的市場潛力。但這並不能直接等同於烤魚品類的全面復甦,還需要更多品牌和市場數據的支持來驗證。

事實上,2015年前後,國內曾有過一波“烤魚熱”,一些區域連鎖品牌趁勢擴張,進駐各大商場。此後幾年,隨著大單品的短板越來越明顯,單一風味、單一菜品、同質化愈發嚴重等問題被放大,烤魚品類熱度開始下滑。

近兩年,烤魚賽道似乎顯得有些沉寂。一方面,市場上的頭部烤魚連鎖品牌大多陣營相對固定,門店規模也不再加速擴張,而是穩定中求發展。另一方面,除部分區域烤魚品牌小有勢能,幾乎沒有全國烤魚新品牌。

但宏觀來看,烤魚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國烤魚市場現狀和未來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烤魚市場規模達到1341.8億元,同比增速10.2%。

在龐大的烤魚市場中,新老品牌扎堆,要想在洗牌中存留下來,只能不斷在“自救”,挖掘新增量。

從產品來看,近期活魚現烤、現烤現賣,成了烤魚連鎖品牌的“賣點”。但就口味來看,經過多年發展,市面上的多數烤魚品牌仍然趨同,口味不外乎麻辣、蒜香、藤椒、酸菜等,千篇一律的口味較難激起消費者新鮮感。以北京朝陽合生匯為例,與烤匠同在合生匯b1的一味一誠、江邊城外,無論是烤魚口味、配菜還是甜品等,都與烤匠都有著相似之處。

此外,打造品牌和門店的網紅屬性,通過營銷造勢,也成為諸多品牌的引流“手段”。例如烤匠就以“生日禮”“貓窩”等年輕化營銷出圈,卻很難成為品牌護城河。

而這也是網紅營銷的另一個弊端,即網紅新店雖然可以憑藉新鮮感吸引消費者,但餐飲品牌的長期發展依賴於復購。若品牌不能因地制宜打造差異化特色,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與復購意願必將大打折扣。

詹軍豪指出,隨著競爭加劇,品牌同質化、供應鏈等問題也可能逐漸顯現。因此,要想在烤魚這個賽道中立足,品牌需要基於消費者心智認知打造差異化定位,注重產品創新、提升服務質量,並加強供應鏈管理和品牌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烤匠來說,適應超出預期的排隊熱潮,或許只是進入北京的第一課。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604.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