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sam altman 給投資者們又打了一劑“定心針”

文章來源:ai科技大本營

剛剛,sam altman 給投資者們又打了一劑“定心針”插图1剛剛,sam altman 給投資者們又打了一劑“定心針”插图2image source: generated by ai

今天凌晨,openai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sam altman 在其個人博客發布重磅文章《three observations》,再次宣告通用人工智慧(agi)時代臨近,更以“三大觀察”為核心,提出了關於 ai 經濟學的“三大觀察”:ai 模型的智能水平與訓練資源呈對數關係;使用特定水平 ai 的成本每 12 個月下降約 10 倍;以及線性增長的智能將創造超指數級的社會經濟價值。

sam altman 強調,人工智慧的規模定律(scaling law)將會持續有效,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理由讓指數級增長的投資停止”,向投資者釋放了強烈的積極信號,堪稱給 ai 投資領域注入一劑“定心丸”。

此外,文中再次對 ai agent 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預測,“這種 agent 最終將能夠勝任頂級公司中,擁有數年經驗的軟體工程師所能完成的大部分工作,處理時長不超過幾天的任務。

剛剛,sam altman 給投資者們又打了一劑“定心針”插图4剛剛,sam altman 給投資者們又打了一劑“定心針”插图5

以下為《三大觀察》全文:

我們的使命是確保通用人工智慧(agi)惠及全人類。

預示著 agi* 時代的系統正逐漸顯現,因此我們認為理解我們所處的關鍵時刻至關重要。agi 雖是一個定義尚不明確的術語,但通常我們指的是一種能在諸多領域,以人類水平解決日益複雜問題的系統。

(* 在此處使用 agi 一詞,目的是為了清晰地溝通。我們在這裡使用“agi”這個詞,是為了把意思說清楚,避免斷章取義的解讀,並不是想藉此修改或重新解讀我們和微軟之間現有合作關係的那些定義和流程。我們完全期望能和微軟長期合作下去。)

人類是天生的工具創造者,內在的驅動力促使我們不斷理解和創造,從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發現基礎上,構建出更強大的工具–電力、晶體管、計算機、網際網路,以及即將到來的 agi。

縱觀歷史,人類的創新進步雖歷經波折,但始終穩步向前,為人們生活的幾乎方方面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改善。

從某種意義上說,agi 只是我們在共同搭建的人類進步階梯上,又一塊不斷壘高的基石。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而言,它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次真的不一樣了”。我們眼前的經濟增長前景令人驚嘆,我們甚至可以憧憬一個能夠治癒所有疾病、擁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並能充分實現創造潛能的世界。

或許在十年之內,地球上每個人所能成就的事業,都將超越今天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我們持續見證著人工智慧開發的飛速進展。以下是我們對人工智慧經濟學的三個觀察:

1.人工智慧模型的智能水平,大致與訓練和運行它所消耗的資源量(取對數後)成正比。這些資源主要包括訓練所需的算力、數據和推理算力。看起來,只要持續投入資金,就能獲得持續且可預測的智能提升;預測這一趨勢的規模定律,在多個數量級上都得到了驗證。

2.使用同等水平人工智慧的成本,大約每 12 個月下降 10 倍。價格降低顯著促進了使用量的增加。從 2023 年初 gpt-4 的 token 成本,到 2024 年年中 gpt-4o 的 token 成本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期間每 token 的價格下降了約 150 倍。摩爾定律曾以每 18 個月翻倍的速度改變世界;而人工智慧成本下降的速度,比這還要快得不可思議。

3.智能水平的線性提升,其社會經濟價值的增長本質上是超指數級的。由此推斷,我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理由停止對人工智慧進行指數級增長的投資。

如果這三點觀察持續成立,那麼人工智慧對社會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我們正開始推出 ai agent,它們最終會像虛擬同事一樣與我們協同工作。

以軟體工程 agent 為例,我們預計這種 agent 將尤其重要。設想一下,這種 agent 最終將能夠勝任頂級公司中,擁有數年經驗的軟體工程師所能完成的大部分工作,處理時長不超過幾天的任務。它可能缺乏最具創新性的想法,需要大量的人工監督和指導,並且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但在另一些方面卻出乎意料地遜色。

儘管如此,請將它視為一位真實存在,但資歷尚淺的虛擬同事。現在,想像一下擁有 1000 位這樣的同事,甚至 100 萬位。再進一步設想,每個知識工作領域都配備了這樣的 agent。

在某些方面,人工智慧最終可能在經濟領域,如同晶體管一樣–一項偉大的科學發現,不僅易於規模化應用,還能滲透到經濟的幾乎每一個角落。我們如今已很少關注晶體管或晶體管公司,但其帶來的收益卻已廣泛普及。我們理所當然地期待電腦、電視、汽車、玩具等各種設備,能不斷創造奇蹟。

世界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巨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變革總是循序漸進的。短期來看,生活方式不會有太大變化,2025 年的人們仍將和 2024 年一樣生活。我們依然會墜入愛河,組建家庭,在網上爭論,去大自然中徒步等等。

然而,未來正以一種不可忽視的方式向我們奔涌而來,人工智慧對社會和經濟的長期影響將是巨大的。我們將找到新的工作方向,新的互助方式,以及新的競爭模式,但這些可能與今天的工作形態截然不同。

能動性、意志力和決心,可能會變得極其寶貴。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正確判斷方向和掌握應對方法,將具有巨大的價值;韌性和適應能力,也將是值得培養的重要技能。agi 將成為前所未有地放大人類意志力的強大槓桿,使個人擁有比以往更大的影響力,而非削弱。

我們預計 agi 的影響將是不均衡的。儘管某些行業可能變化甚微,但科學進步的速度可能會遠超今日。agi 在科學進步領域的影響,或許將超越其他一切領域。

許多商品的價格最終將大幅下降(目前,智能和能源的成本制約著很多領域的發展),而奢侈品和一些固有的稀缺資源,如土地,價格可能會更加顯著地上漲。

從技術層面來看,我們前進的道路似乎相對清晰。然而,關於如何將 agi 融入社會的公共政策和集體認知至關重要。我們儘早且頻繁地發布產品的原因之一,正是為了給社會和技術發展留出共同演化的時間。

人工智慧將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將期望萬物皆智能。我們中的許多人認為,有必要賦予人們比以往更多的技術掌控權,包括更大程度的開源,並認識到安全與個人賦權之間需要權衡取捨。

雖然我們絕不希望魯莽冒進,並且可能需要在 agi 安全方面做出一些重要且可能不受歡迎的決策和限制,但總的來說,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實現 agi,我們相信更傾向於個人賦權至關重要。

確保 agi 的福祉惠及大眾至關重要。技術進步的歷史經驗表明,我們所關心的多數指標(如健康水平、經濟繁榮程度等)總體上和長遠來看都會得到改善,但社會公平的提升似乎並非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要實現這一目標,可能需要全新的思路。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資本與勞動之間的力量平衡極易被打破,這可能需要及早進行干預。我們對一些聽起來有些超前的想法持開放態度,例如為每個人提供一定的“計算預算”,使全球人民都能充分利用人工智慧。當然,我們也看到,僅僅是持續降低智能成本,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達到預期的效果。

任何在 2035 年的人,都應能調動相當於 2025 年全體人類的智力資源。每個人都應有權獲取無限的“天才”力量,並能隨心所欲地加以運用。如今,世界上存在著大量才華橫溢卻缺乏充分發展資源的群體。如果我們能改變這種狀況,由此釋放出的創造力,將為我們所有人帶來巨大的福祉。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1040.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