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的野心與焦慮:中國神話宇宙需要多少部《哪吒》?

“希望它成為中國人自己的漫威,但是我們的漫威是動畫電影構成的。”

作者|山上 何簡 

2 月 7 日這天,王長田照例在光線傳媒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公司春節美食廟會,500 多名員工帶來了諸如重慶麻辣雞片、徽州毛豆腐、酥帶魚等諸多美食。員工們擁擠在大堂中,繞著長桌品嘗,音響放著喜慶的春節音樂,一片歡快氣氛。

王長田說,人和菜都有點多,但沒有一個是多餘的。

這個春節是屬於王長田和光線傳媒的。從 1 月 31 日大年初三開始,王長田就在微博上更新春節檔的電影票房排名,一直到初七春節結束。每一張截圖上,票房排名第一的都是光線主控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 2》)。在這之前,他的微博幾乎都是自己的書法分享,每天必要揮毫練字,最近幾天他連書法也不分享了。

這部動畫電影的最新票房已超 70 億元,超越《長津湖》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一,同時也是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冠軍。貓眼專業版預測,《哪吒 2》內地總票房或將超過百億——2024 年,中國內地電影總票房不過 425 億元。光線傳媒的股價也在節後漲幅達 40%,市值突破 400 億元,創近四年新高。

光線的野心與焦慮:中國神話宇宙需要多少部《哪吒》?插图

《哪吒 2》的史詩性突破,或許會讓王長田忽略掉一個月前光線動畫電影《小倩》的折戟。這部被王長田視作是光線“中國神話宇宙”體系的首部動畫電影,上映後票房僅為 1284 萬元,同樣堪稱史詩性撲街。

如同 5 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 1》)以超過 50 億元的票房正式開啟光線的神話宇宙一樣,有望突破百億元票房的《哪吒 2》,再度為光線的神話宇宙續了條命。

01|幾經波折的神話宇宙

2019 年,正是在《哪吒 1》的片尾彩蛋中,隨著《姜子牙》預告的出現,王長田構想的神話宇宙初見端倪,外界猜測光線會藉此打造一個動畫版的“中國神話宇宙”。

王長田當時也對外證實,他們已經有中國神話宇宙的構想,未來他們計劃推出的《姜子牙》《大聖鬧天宮》《鳳凰》等都會成為中國神話宇宙的一部分。只是後來,《姜子牙》並沒有復刻《哪吒 1》的成功,票房止步於 16 億元,劇情也與《哪吒》系列完全沒有關聯,更談不上所謂的宇宙。

和那時正處於巔峰期的漫威宇宙相比,光線初期構想的中國神話宇宙有些先天不足。當時光線負責操盤動畫電影項目的彩條屋影業,本質上更偏向一個投資機構,而非內容創作的主體。漫威可以用一整套世界觀串聯起旗下幾十部電影、劇集及衍生動畫,但彩條屋影業並不具備這種能力。

2015 年,田曉鵬執導的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拿下 9.54 億票房,讓外界初次看到國產動畫電影的潛力。光線原本是《大聖歸來》的投資方之一,但在電影上映前期,光線由於不看好電影前景,錯失了《大聖歸來》。

但王長田動作夠快。《大聖歸來》上映第四天,王長田就豪擲 2000 萬人民幣簽下田曉鵬,與《大聖歸來》核心團隊共同成立十月文化公司。也是那一年,光線成立彩條屋影業,開始正式進軍動畫電影產業。

媒體報導稱,彩條屋影業成立第一年,就一口氣簽下 15 位動畫導演,後來創造了《哪吒》系列奇蹟的動畫導演餃子也在其中。王長田當時甚至對外表示,“保守估計,中國最頂尖的動畫公司,超過 50%都被我們投資了。& rdquo;

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用騰訊投資的邏輯來理解彩條屋影業。彩條屋成立的 2015 年,中國動畫產業尚處於培育階段,僅有一部《大聖歸來》不足以讓市場完全認可動畫電影的前景。

彩條屋成立初期,更像是在市場上尋找有潛力的導演及方向,摸索動畫電影的市場喜好。彩條屋推出的包括《哪吒》《姜子牙》《大護法》《大世界》《深海》等多部電影,風格類型完全不同,市場表現也高低不平。

被外界視作是彩條屋“中國神話三部曲”的《哪吒 1》《姜子牙》《鳳凰》等電影,也並不享有同一個世界觀,很難稱得上是“宇宙”。外界猜測,正是由於《哪吒 1》的成功,光線才開始將中國神話作為其動畫戰略的主攻方向。

光線的野心與焦慮:中國神話宇宙需要多少部《哪吒》?插图1

《姜子牙》

但由於《姜子牙》與《哪吒 1》是同時立項且分屬不同導演及工作室製作,已經很難再在劇情上產生聯動。事實上,二者之間的聯動僅限於宣發資源,徒有神話宇宙之名,而無宇宙之實。

王長田也意識到,僅憑彩條屋的投資策略,很難從全局把控神話宇宙的建立。2018~2019 年,王長田開始組織一支幾十人的團隊,重新梳理中國的神話故事、小說、戲曲及民間傳說,來建立光線自己的神話宇宙世界觀。

王長田對於光線的中國神話宇宙寄予厚望。過去幾年,他多次對外強調,光線構建的中國神話宇宙將是一個持續幾十年的系統性工程,“我們初步估計中國神話宇宙的基礎框架將由幾十部動畫電影作品構成,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需要持續幾十年。& rdquo;他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光線已經規劃出二十多部神話宇宙作品。

為此,光線在 2023 年專門在公司內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光線動畫。和彩條屋影業主要依靠外部工作室合作不同,光線動畫旨在出品光線自有的動畫電影。

按照王長田的表述,光線動畫的主要目的就是對神話宇宙進行規劃和管理。換句話說,光線動畫就相當於王長田的“漫威影業”,要從頭構建起光線的中國神話宇宙。甚至王長田也公開表示,中國神話宇宙就是中國人自己的漫威宇宙。

去年 12 月上映的《小倩》是光線動畫出品的首部動畫電影,被王長田視作“中國神話宇宙”的開端。只是,《小倩》出師不利,令光線的神話宇宙再度蒙上一層陰影。

02|比漫威宇宙更難的路

某種程度上,王長田選擇用動畫來構建起的中國神話宇宙,是一條比漫威超英電影更艱難、前景也更不確定的道路。

和人們普遍認為動畫電影比真人電影投入更低、回報更明確的慣常概念不同,動畫電影實際上才是電影產業中最考驗工業化實力的品類。和《流浪地球》《封神》系列開啟的中國特效電影工業化類似,《哪吒》系列代表的也是中國動畫產業的最高水準。

看看《哪吒 2》的片尾製作名單你就知道了。這部耗時 5 年製作的動畫電影,擁有超過 1900 個特效鏡頭,需要 138 家動畫製作公司共同打造,累計為《哪吒 2》提供支持的全國動畫人員超過 4000 人。《哪吒 2》總製片人王競對媒體表示,“可以說,國內大部分的動畫優秀人才,都為這部影片奉獻過。& rdquo;

一些特效場面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時間的打磨。《哪吒 2》的主創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僅僅是片中只有短短 10 秒時長“穿心咒”畫面,特效團隊就花了一年多時間製作。

光線的野心與焦慮:中國神話宇宙需要多少部《哪吒》?插图2

可如果一部電影需要全行業支持才能完成,就很難稱得上是工業化的進步。《哪吒 1》上映之時,彩條屋前 ceo 易巧就對媒體表示,“我不覺得 1600 多人、幾十家公司參與的方式是好的,這是不能持續的。& rdquo;

這種情況至今未能得到改變。國內動畫電影的製作周期普遍在 3-5 年,遠超市面上大多數真人電影。

去年追光動畫出品的歷史題材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製作周期超過 3 年,需要近 300 人的原創團隊以及近千人的行業支持團隊支撐。同樣是光線出品的動畫電影《深海》,更是由近 1500 人的製作團隊花費 7 年時間打造。

即便如此,動畫電影的市場反饋卻更具不確定性。在《哪吒 1》收穫超 50 億元票房之後,光線傳媒至今尚未挖掘出另一個具有同等市場號召力的動畫電影系列。

田曉鵬曾創造過《大聖歸來》的成功,但後續執導的《深海》市場反饋也並不如意,2023 年的春節檔期間僅收穫不足 4 億票房,在同期上映的六部影片中排名第五。

過去 10 年,追光動畫一共製作了 9 部動畫電影,但只有《長安三萬里》票房突破 10 億元,包括《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等多部電影票房始終在 5 億元左右,多年未能突破。

光線的野心與焦慮:中國神話宇宙需要多少部《哪吒》?插图3

《長安三萬里》

王長田也曾多次提到,和北美、日本等電影市場動畫電影票房占比達 15-20% 相比,中國動畫電影市場份額僅有 4-5%。換言之,國產動畫電影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

燈塔專業版顯示,2024 年國內共有 27 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累計票房超 28 億元,但其中接近 20 億票房都由《熊出沒·逆轉時空》創造,當年度票房破億的國產動畫電影僅有 2 部,15 部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未過千萬。

從這個角度來說,累計票房超過 120 億元的《哪吒》系列才是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另類,很難代表當下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普遍水準。正如此前彩條屋前 ceo 易巧所說,“中國有一部 50 億的動畫只能叫國漫開始,要有 5 個 10 億票房的動畫電影才能稱之為崛起。& rdquo;

即便已經計劃規劃了二十多部中國神話宇宙系列電影的王長田,此前也一再表示希望外界不要對動畫電影抱太多期望。

他在 2021 年的上海電影節對媒體說,動畫電影跟真人電影有個很大區別,就是製作周期非常長,至少四到六年才能製作出一部動畫電影。但即便如此,也未必能保證最好的質量。

“所以,光線始終還是真人電影作主導的電影公司。& rdquo;王長田說。

03|不能只有哪吒

至少在目前,王長田已經不用再擔憂他構想的“中國神話宇宙”會胎死腹中。

2 月 5 日,在《哪吒 2》累計票房突破 48 億元之後,光線傳媒對外發布公告,截至 2025 年 2 月 4 日,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營運收入區間約為 9.5~10.1 億元。

以此粗略計算,光線從《哪吒 2》票房中獲得的營收比例大致為 20.8% 左右。當前《哪吒 2》票房已經突破 70 億元,光線從該片獲得的營收或達 15 億元左右。

王長田對於《哪吒 2》的超高票房應該不會過於驚訝。早在去年年中,他就對外預測,《哪吒 2》的票房肯定是 50 億起步,“它將會創造一個新的票房紀錄,比如說六七十億票房,我認為是有可能性的。& rdquo;

加上這次光線吸取了《哪吒 1》上映時衍生品開發滯後的教訓,《哪吒 2》的衍生品幾乎與電影同期上市,相關產品已經處於缺貨狀態。在《哪吒 2》下映之後,ip 授權也將為光線帶來一筆不小的回報。

在王長田的構想里,以動畫電影構成的中國神話宇宙將會是一個持續幾十年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幾十部動畫電影的持續產出。這樣宏偉的藍圖很難靠《哪吒》的三部曲來支撐起來,更遑論一部《哪吒》需要等待四五年才能出現。

對於王長田來說,最迫切的問題仍然是產量。目前光線傳媒體系下,負責動畫電影產出的主要由與外部工作室合作的彩條屋影業,以及主打自製內容的光線動畫負責。光線傳媒此前對外表示,依託彩條屋及光線動畫,公司已經具備每年推出 2-3 部動畫電影的能力,並且產能在持續提高。

甚至此前主打真人電影的光線廠牌,也開始涉足動畫電影製作。比如五光十色就已經投資了動畫電影《三國的星空》。光線傳媒此前也在投資者活動上表示,未來他們會讓公司更多廠牌、更多員工參與到動畫電影的製作、策劃、運營之中。

即便如此,這些產能也稍顯不足。王長田在 2023 年的公司內部信中就表示,他們幾年前就意識到了製作力量可能會成為開發效率的掣肘,並著手投資和組建了數家動畫製作公司,但產能遠遠不夠。

後來他們開始組建內部的動畫製作團隊,但由於待開發項目數量太多,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製作力量仍將難以滿足需求。為此,王長田呼籲全公司積極探索 ai 技術在動畫製作中的應用。

作為光線中國神話宇宙體系下的首部作品,《小倩》的失利或許會讓外界產生疑慮,但或許不會動搖王長田的決心。

光線仍然是目前國內動畫電影製作水平最高、同時投資布局最廣泛的電影公司,僅僅在財報中披露已立項製作的動畫電影就有《三國的星空》《去你的島》《涿鹿》等 11 部之多。按照光線傳媒的表述,動漫相關業務是光線在橫向領域優勢最明顯的業務板塊,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之一。

去年底上映的《小倩》並沒有過多涉及王長田構想的神話宇宙世界觀。據此前光線在投資者活動上透露,光線已在籌備一部講述中國神話宇宙開局之戰的作品,稱這將是一個非常大規模的神話英雄的集結之作。

“希望它成為中國人自己的漫威,但是我們的漫威是動畫電影構成的。& rdquo;王長田說。

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該投稿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藍鯨號立場。
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646.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