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發聲! 4篇專欄聚焦貨幣政策工具 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意味著什麼?

①《報告》指出,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
②《報告》設5個專欄,其中有4篇專欄與貨幣政策工具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這也反映了央行一些調控思路,後續央行政策工具箱有望持續豐富,貨幣政策功能也會繼續拓展。

財聯社2月13日訊(記者 王宏)今日央行發布了2024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並指出,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報告》還指出,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降。專家指出,從《報告》表述上看,近期降息可能性不大。

《報告》設5個專欄,其中有4篇專欄與貨幣政策工具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這也反映了央行一些調控思路,後續央行政策工具箱有望持續豐富,貨幣政策功能也會繼續拓展。其中,專欄專欄2透露了兩項工具的最新成效,並表示要推動保險機構參與互換便利操作,並不斷優化相關政策,提升兩項工具使用便利性。專欄5提及要構建養老金融發展長效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建立養老金融專營機構。

貨幣政策適度寬鬆,不意味著降息將近

《報告》指出,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央行副行長宣昌能近日也表示,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保證寬鬆的社會融資環境。

《報告》還指出,強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導,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傳導機制,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製作用,加強利率政策執行,提升銀行自主理性定價能力,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降。

在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提出,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而四季度《報告》更進一步,提出了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降。“但這並意味著降息將近,近期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降准、降息已是確定性事件,但時機還不太明確。應該是等外圍情況基本落地,政策再出手效果會比較理想”,有業內人士也對財聯社記者指出。

董希淼還表示,2024年三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已經下滑至1.53%,處於歷史低位。他建議2025年lpr降幅保持在合理範圍,並與政策利率實行非對稱下降,即政策利率下調幅度大於lpr下降幅度。同時,銀行應加強精細化管理,通過採取下調存款利率、壓降隱性費用等措施,進一步降低各類成本。

4篇專欄聚焦貨幣政策工具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報告》設置了5個專欄,其中4個專欄與貨幣政策工具有關,既有存款準備金、再貸款、公開市場操作等傳統工具的歷史沿革與創新,也有新創設資本市場兩項工具的實施情況。

業內專家表示,長期以來,央行通過靈活搭配使用存款準備金、再貸款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操作這三大傳統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為支持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與此同時,傳統貨幣政策工具也在與時俱進,貨幣政策框架不斷轉型。

建行金融市場部鄭葵方表示,2024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調控工具和措施較以往發生了明顯變化,大幅豐富了貨幣政策工具箱,適應經濟增長模式、融資結構和資金流動形式的變化。預計未來央行在流動性投放上將更加遊刃有餘,貨幣政策調控更加精準和精細化,跨市場調控能力明顯增強。

推動保險機構參與互換便利操作

2024年9月,央行首次創設了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工具,即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以下簡稱 “互換便利” )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

《報告》專欄2透露了兩項工具的最新成效。截至 2025年1月末,互換便利共開展2次操作,金額合計1050億元,支持證券公司自營股票投資規模明顯增長。截至 2024 年末,我國上市公司披露擬申請回購增持貸款金額上限近600 億元;2024 年披露回購和大股東增持計劃金額上限接近 3000 億元,創歷史新高。

央行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金融機構完善對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的全方位、綜合性金融服務,推動保險機構參與互換便利操作,並不斷優化相關政策,提升兩項工具使用便利性,更好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支持金融機構建立養老金融專營機構

《報告》在專欄5中提及要構建養老金融發展長效機制,並指出發展養老金融是促進中國特色金融和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良性循環的關鍵著力點。下階段,要持續加大養老金融資源投入,加快構建養老金融長效機制,有效助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

其中,《報告》指出要加大養老金融供給力度,拓寬銀髮經濟融資渠道。支持金融機構建立養老金融專營機構,制定專項養老信貸政策,創新融資服務模式,擴大銀髮經濟經營主體和產業集群發展的信貸投放,支持符合條件的銀髮經濟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上市或掛牌融資,拓展多元化資金來源渠道。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基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所做出的戰略選擇,不僅短期要做好,中長期也需要做好,養老金融同樣如此。我國人口老齡化本身水平較高,受歷史上人口出生以及當前和未來人口出生、人口預期壽命延長等因素影響,未來一段時期人口老齡化水平仍然會快速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從長計議做好養老金融。”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這樣表示。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463.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