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1月pmi數據,專家: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保持擴張
1月27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1月份,受春節假日臨近、企業員工集中返鄉等因素影響,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1%,比上月下降1.0個百分點。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3%,比上月上升2.0個百分點,升至較高景氣區間。
具體來看,產需兩端均有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9.8%和49.2%,比上月下降2.3和1.8個百分點,製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有所放緩。從行業來看,金屬製品、專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兩個指數均高於51.5%,位於擴張區間;而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紡織、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指數均低於臨界點,產需活躍度偏弱。
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理事陳以軍告訴鈦媒體app: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較高景氣區間,表明多數製造業企業對節後市場發展信心增強。
同時,大型企業產需指數持續高於臨界點。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9%、49.5%和46.5%,比上月下降0.6、1.2和2.0個百分點。從產需看,大型企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3%和50.6%,持續位於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回落。
裝備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從重點行業看,裝備製造業pmi為50.2%,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運行在臨界點以上;高技術製造業、消費品行業和高耗能行業pmi分別為49.3%、49.1%和47.6%,比上月下降0.4、2.3和1.2個百分點,景氣水平不同程度回落。
“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從行業來看,裝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表現較為突出,而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紡織等行業則相對活躍度偏弱。這表明行業分化依然存在,經濟結構調整仍在繼續。”陳以軍認為。
此外,價格指數雙雙回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9.5%和47.4%,比上月上升1.3和0.7個百分點。從行業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兩個價格指數均大幅回升至景氣區間,紡織服裝服飾、造紙印刷及文教體美娛用品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持續位於擴張區間,相關行業購銷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上漲。
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2%,比上月下降2.0個百分點,仍高於臨界點,可見非製造業總體繼續保持擴張。首先是服務業,延續了擴張態勢。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比上月下降1.7個百分點,服務業擴張放緩。春節臨近,與居民出行消費相關的道路運輸、住宿、餐飲、生態保護及公共設施管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升至擴張區間,市場活躍度有所增強;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位於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
其次是建築業景氣季節性回落。建築業進入傳統淡季,商務活動指數為49.3%,降至臨界點以下。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5%,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持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表明建築業企業對近期行業發展信心較強。
“非製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7%,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但仍然高於臨界點,這表明多數非製造業企業對市場發展保持信心;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1%,比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但我國經濟總體產出繼續保持擴張。”陳以軍表示。
在陳以軍看來,1月份的經濟數據雖然顯示出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的景氣水平有所波動,但綜合pmi產出指數仍然保持擴張,且企業對節後市場發展信心較強。這表明我國經濟在短期內受到春節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但長期向好的趨勢並未改變。隨著春節過後各地集中復工復產,以及一攬子政策的持續推進,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有望穩定向好運行。
業內人士表示,採購經理指數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需要綜合分析各種數據和信息,才能更準確地把握經濟形勢。
“總的來說,我認為我國經濟總體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但也需要關注一些短期因素對經濟的影響,並加強政策調控和引導,以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表示。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