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再陷“圍城”

文章來源:產業科技

百度AI再陷“圍城”插图1Image source: Generated by AI

ALL in AI的百度,正在被AI圍堵。

2025年,伴隨著DeepSeek的爆火和各大平臺、企業紛紛接入,人工智慧市場業態發生劇烈變化,開源免費AI模型對封閉AI模型的商業模式提出新挑戰,誰能在新一輪AI競賽中拔得頭籌成為市場關注點。

近幾年,國內AI賽道聚集的玩家眾多,從阿裡、騰訊、位元組跳動等科技互聯網大廠到“AI六小龍”和爆火出圈的DeepSeek等一大批AI創企,對於百度而言,再次面臨AI戰略轉型後的又一次重大挑戰。

百度AI再陷“圍城”插图3

百度是國內較早提出全面佈局AI科技的公司之一,最早一批從百度出走的AI人才構成中國AI創業潮的一股鮮明力量,百度也囙此曾被稱為“AI黃埔軍校”,但會不會重蹈“趕個晚集”的覆轍,接下來的每一步棋都十分關鍵。

錯失的AI“黃金蓄力期”

幾天前,百度發佈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資料顯示,百度2024年總營收達1331億元,同比下滑了1%,淨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21%。

作為覈心業務之一,2024年第四季度百度線上行銷收入為179億元,同比减少了7%; 2024年12月,百度APP的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6.7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但相比上一季度的7.04億减少了3.55%。

面對這份喜憂並存的財報,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指出:“AI雲業務表現出強勁的勢頭,收入同比增長26%,抵消了我們線上行銷業務的疲軟。 增長主要得益於市場對我們AI能力的廣泛認可,我們將繼續投資AI,以確保我們始終站在這一科技大趨勢的前沿。”

但想站在AI科技大趨勢的前沿並不容易,百度在AI領域但凡能實現比肩OpenAI ChatGPT或穀歌DeepMind的相關成就,AI翻身仗也就打好了,但目前來看,從2017年百度提出“ALL in AI” 至今,AI科技的黃金市場蓄力期已過,沒有甩開AI同行的百度,想要借助AI這個跳板重回超級巨頭之列變得愈發艱難。

百度AI再陷“圍城”插图5

在互聯網科技巨頭中,“BAT”曾是並列的存在,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去談BAT,因為百度的營收水准已跟阿裡、騰訊不在一個量級。

阿裡巴巴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營收為2801.54億元,同比增長8%,僅淘天集團營收部分就達1360.91億元; 2024年第三季度騰訊營收1671.93億元,同比增長8%,兩大巨頭的單季度營收規模均超過百度全年營收水准。

今年的財報電話會上,阿裡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提到,未來3年,阿裡在雲和AI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將超過過去阿裡十年的總和,騰訊最近也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作為用戶抓手在AI領域展開大動作,兩大巨頭在AI領域的拼殺均有著充足的“糧草”保障。

AI科技有機會讓百度重回巨頭之列麼? 本來應該是有的,但前提是百度能不能在AI賽道做到遠超中國同行乃至達到世界領跑的水准。

以OpenAI為例,該公司從2015年創立開始佈局通用人工智慧(AGI),起初並沒有多麼出色的產品,但隨著對AI科技的持續深耕最終在2022年推出ChatGPT後迅速走紅,引發了全球各界對人工智慧的深入思考和探討,至今仍是頂尖AI大模型的領跑者,實現了繼穀歌DeepMind的AlphaGo系列成就之後的又一次人工智慧科技突破。

百度AI再陷“圍城”插图7

2025年,如軟銀集團完成對OpenAI進行400億美元的投資,該公司投後估值將達到30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 阿裡巴巴美股市值約為3400億美元左右,騰訊市值約在5140億美元左右。 打個假設的比方,如果百度在“ALL in AI”轉型後在中國率先推出了“ChatGPT”級別的AI應用並能持續技術領先,3000億美元+百度美股現時32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重新與阿裡、騰訊平起平坐並非沒有可能,只可惜沒有如果。

百度在2012年初就開始開展深度學習的研究和應用,2013~2015年間,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大數據實驗室(BDL)、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SVAIL)等相繼成立,曾一度聚集了國內外AI領域的諸多世界級專家,即便到2017年才宣佈“ALL in AI”轉型,從時間節點來看都不算太晚,關鍵在這樣的AI黃金蓄力期如何去搞AI科技佈局,搞什麼樣的AI科技,去追求世界頂尖科技水准還是急促去搞AI商業化,選擇不同直接影響故事的結局。

DeepSeek在AI領域能够產生衝擊全球科技巨頭的影響力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模範,實現了開源免費模型對標OpenAI旗艦o1模型的成績,但OpenAI旗下還有即將發佈的GPT-4.5和GPT-5,誰來對標是對中國AI企業的集體考試,百度能否拿到第一名尚未可知。

從長線來看,百度能否成為中國頂尖AI科技的代表是打好AI翻身仗的關鍵所在,只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和機會再去蓄力了,在白熱化競爭的AI市場中突圍,相比十年前難度係數已經飆升了數倍。

被倒逼的“開源免費”轉型

曾經從PC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時,百度就因為在競爭中掉隊錯失了一次起飛機會,而近期AI市場的變化,激烈的“AI入口”之爭多少也讓百度有點被動,儘管深耕了AI科技這麼多年,卻似乎沒把好AI市場發展的脈搏。

近期,騰訊借力DeepSeek的熱度發力AI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動態。 “國民應用”微信接入DeepSeek-R1滿血版瞬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關注度,騰訊還借助龐大的用戶基數對“AI蒐索”市場發起衝擊,資料顯示,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13.82億,對這些用戶進行AI蒐索習慣的養成無疑商業潜力巨大。

緊接著騰訊元寶AI模型、ima、QQ瀏覽器、騰訊AI程式碼助手、騰訊雲智算等一系列產品全家桶均完成DeepSeek接入,順勢進行市場趕超。

百度AI再陷“圍城”插图9

阿裡則借助“蘋果AI”的順風車成為市場重新評估的對象。 據調研機构QuestMobile數據及相關報導顯示,蘋果在中國約有2.5億用戶,蘋果AI落地中國,按說深耕AI科技多年的百度應該成為排在第一位的首要合作夥伴,但蘋果最後還是優先選擇了阿裡。

Canalys資料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阿裡雲在中國大陸雲市場佔據36%的份額,排在市場第一位; 另外,Deepseek在全球開源社區火爆之後,阿裡旗下的通義千問Qwen系列模型也成為備受關注的存在,現時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載量達到1.8億,累計衍生模型總數達到9萬個,超越Meta Llama躍升成為全球第一大開源模型系列。 無論是出於對云計算還是AI科技影響力的考量,都給了蘋果優先選擇的充分理由。

新巨頭位元組跳動在2025年1月組建了AGI長期研究團隊“Seed Edge”,據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12月,其旗下AI應用豆包App的月活用戶規模強勢突破7500萬,是百度“新蒐索”工具文小言App難以忽視的強勁競爭對手,而且據QuestMobile資料顯示,位元組跳動旗下的抖音在2025年去重後的用戶量高達11.08億,成為助推AI應用最有力的通路和引擎。

而面對DeepSeek這波浪潮和阿裡、騰訊、位元組的AI競賽,百度的“借勢”卻略顯出一些軟肋。

百度AI再陷“圍城”插图11

在202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李彥宏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大家不要卷AI模型了,要去卷應用,提到沒有應用,光有基礎模型,不管是開源還是閉源都一文不值。

但為了跟上市場節奏的變化,此前一直搞封閉AI模型的百度近期宣佈在接入DeepSeek方面的一系列操作,例如百度搜索將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文心大模型宣佈4月1日起全面免費,文心大模型4.5系列將在未來數月內推出並開源等等,但單憑這樣的調整在如今的AI市場競爭中優勢尚不明顯,開源之後又如何去構建新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大難點,難以引領市場發展局勢的百度越來越沒得選。

百度AI再陷“圍城”插图13

文心大模型4.5系列開源之後能否在業內帶來轟動效應或許是百度下一步棋成敗的關鍵,但開源免費並不意味著放鬆了科技水準要求,百度在AI技術創新方面能否超過DeepSeek和阿裡Qwen的開源影響力,能否在免費應用上壓得住豆包等強勢應用的崛起,可謂挑戰重重。

百度仍需向內“求解”

還有一些市場變化來自AI科技的細分賽道自動駕駛。

2025年開年,曾被捧為自動駕駛獨角獸的兩家企業縱目科技和圖森未來被曝前途堪憂。 縱目科技因資金流枯竭、上市失敗等問題,公司陷入生存困境; 圖森未來則經歷了管理層爭鬥、轉型困難等波動,宣佈部分團隊解散。

已經成功上市的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近期市值有所攀升,截至2025年2月21日,文遠知行(WRD)總市值為67.03億美元,小馬智行(PONY)總市值91.72億美元。

但“造血能力不足”依舊是自動駕駛賽道尚未擺脫的困境。 財報資料顯示,文遠知行2024年前三季度總收入為2.2億元,同比下降14.3%,淨虧損卻高達19.24億元,經調整後的淨虧損也有5.56億元; 小馬智行2024年上半年營收2472萬美元,淨虧損為5178萬美元。

百度AI再陷“圍城”插图15

文心大模型之外,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重點佈局的蘿蔔快跑短期內來看,也很難成為有力的業務增長點,而且市場變化不容樂觀,隨著華為、滴滴出行等在自動駕駛領域快速佈局,如今的車企也幾乎都在加速智慧座艙和自研自動駕駛科技,又是一片遍地打響的競爭局面,蘿蔔快跑想要突圍而出同樣壓力山大。

可以說,在AI領域如果做不到業內最强,陷入第二梯隊乃至第三梯隊後,競爭環境是更為擁擠的。

據《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4年)》顯示,截至2024年7月,全球人工智慧大模型有1328個,中國大模型數量占比為36%,按此比例計算,中國AI大模型數量約為478個,背後涉及的各個領域的廠商數量眾多。

從當前趨勢看,AI產業註定是個遍地開花的局面,ALL in AI的百度站在AI風口上能起飛多高,這其實不是市場環境變動產生的新問題,而是百度急需向內求解的一個老問題:

從PC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再從移動互聯網時代向AI時代邁進的過程中,究竟是缺失了什麼?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2730.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