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平安人壽領漲人身險保費增幅,新華保險2024年淨利潤預增175%-195%
近日,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陸續披露2024年保費收入,總體來看,2024年各上市險企保費延續增長態勢。
中國平安取得保費收入8581.43億元,同比增長7.2%;中國人保取得保費收入6927.53億元,同比增長4.7%;中國人壽取得保費收入約6717億元,同比增長4.7%;中國太保取得保費收入4420.72億元,同比增長約4.4%;新華保險取得保費收入1705.11億元,同比增長2.8%。
其中,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保費收入分別為6717億元、5028.77億元、2388.23億元、1705.11億元、1060.03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4.71%、7.79%、2.44%、2.78%、5.34%,其中,保費規模最大的是中國人壽,增速最高的是平安人壽。
此外,1月20日,新華保險披露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239.58-257.00億元,預計增幅在175-195%區間。
人身險延續增長態勢,保險行業領跑經濟復甦
2024年,a股五大險企保費收入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具體數據如下表,排名依次為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續期業務驅動2024年人身險公司總保費增長,這得益於近年來儲蓄險需求旺盛以及業務品質改善,各公司續期保費增速較快。
以平安保險為例,中國平安全年保費為8581億元,占五大上市保險公司年總保費比例為30%,同比增長7.14%,增速高於上市保險公司平均值2個百分點,繼2023年總保費8007億元創新高后,再創新高。
其中,占比62.5%的壽險及健康險是中國平安未來利潤的核心,該業務年總保費達到5363億元,同比增長7.58%,相較2019年的峰值5237億元增長2.4%,保費創新高。然而,2019年壽險及健康險占比為65.9%,2024年占比有所縮小,並且根據歷史數據看,壽險及健康險中的新業務保費情況,2024年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保費1566億元,同比增長7.86%,較相較2018年的1708.61億元和2019年的1678.02億元,2024年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保費的增長量並不多。
業內人士向鈦媒體app分析,根據以上數據可以有以下三個推斷,一是在如今的經濟大環境下,保險行業已經率先開始復甦,給整體經濟注入一定的活力;二是由於老齡化問題和延遲退休等政策的出現,長期壽險及健康險、個人養老金政策等人壽險成了可選消費項中的一大可考慮消費,人們對於投保的意願和意識逐漸增強;三是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有所復甦,但是多項數據還未達到巔峰時期,可見壽險方面仍有進益空間。
總體看來,以上三家人身險企整體保費增長情況相較於2023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中國太保和中國人保的增速則低於2023年,各大險企也開啟了代理人渠道轉型升級業務,與此同時開啟綜合金融、養老、醫療、ai等多生態融合的發展模式。
新能源商業車險年度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等3家公司2024年保費收入分別為5380.55億元、3218.21億元、2032.49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4.31%、6.51%、6.79%,其中,保費規模最大的是人保財險,增速最高的是太保產險。
車險業務方面,上述3家公司保費增速分別為4.12%、4.42%、3.66%,整體上看增速有所放緩。國泰君安研報分析指出,這一方面是由汽車保有量放緩導致,另一方面是在車險綜改“降費讓利”導向下車均保費降低。截至目前,消費者車均保費較綜改前大幅減少21%。
財險保費增速較快,或與新車銷售增長有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收入約1177億元,同比增長52.93%。這也是新能源商業車險年度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同時,新能源商業車險已結賠款約587億元,同比增長63.47%。而從全行業車險整體情況(包括商業車險和交強險)來看,2024年,車險保費同比增長4.52%,已結賠款同比增長9%。
平安車險人員告訴鈦媒體app,從數據上看,新能源汽車的保費收入和賠付金額,新能源商業車險都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從趨勢來看,2025年新能源車險還有增量空間,並且從地域上看,新能源汽車的覆蓋區域主要在試點城市和其輻射區域,仍有50%以上的地區新能源汽車覆蓋率很低,這些地方將列入2025年車險業務的考察範圍,並且會和新能源車企加強合作,相互協作,拓寬新能源汽車的覆蓋範圍。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表示,除了車險之外,其他類型的產物保險(如責任險、農業保險)對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的貢獻度也在持續提升,多元化產品策略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
非車業務方面,平安產險受2023年下半年壓縮高虧業務帶來的低基數影響,2024年實現11.6%的增速;人保財險受制於承保節奏因素增長緩慢,農險、信用保證保險保費出現負增長。此外,意健險保持較高增勢,如人保財險2024年該業務增速達9.7%。
此外,面對2024年頻發的自然災害,保險業也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行動、主動作為,全力做好保險理賠服務等各項工作,賠付支出有所增長。多家券商認為,自然災害賠付預計導致財險業綜合成本率小幅抬升,但得益於上市財產險公司審慎的準備金政策,預計盈利仍保持穩健。自從2024年5月,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文,將玉米、小麥、水稻這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擴大到全國所有地區,各大險企也積極響應,為三大主糧作物的保險業務持續擴面、提標。
負責相關業務人員告訴鈦媒體app,為更好實現三大主糧農業保險提質擴面,保險業進一步創新產品,目前的農業險主要包括種植業保險和養殖業,大部分的穀物糧食類作物都包括其中,未來的創新方向會往更多蔬菜水果產品覆蓋,此外,險企也在開發農用植保無人機的“低空保”,就是為了進一步為農業發展提供保障。
業內人士向鈦媒體app表示,2025年低空農險會迎來快速發展,不管是農戶自用還是險企專用的,因為無人機機動性強、解析度高、活動範圍廣等特點,非常適配於大範圍的農業種植行業,它不僅能助力農戶定點噴灑、監控作物實況,還能為險企提供對標的的位置信息,識別受災程度和範圍,大大縮短工作時間,因此雙方都需要無人機的支持,再加上2024年的初步數據積累以及ai的配合運用,對於定損、理賠等流程會大大縮減。
此外,在1月20日,新華保險披露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239.58-257.00億元,預計增幅在175-195%區間。
對於2024年度業績預增主要原因,新華保險提到,受2024年國家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回暖上漲,使得公司2024年度投資收益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同時疊加保險業務結構優化和規模增長,最終實現了2024年度淨利潤同比較大增長。
業內人士向鈦媒體app表示,上市險企2024年度業績預增是必然,a股五大上市險企均已在2024年前三季創下較高盈利水平,而第四季度的業績雖有所下滑但整體保持平穩,因此險企2024年的年報數據都將表現不錯。
預定利率動態調整落地,壽險產品將深耕多元化
對於2025年,券商也普遍看好上市險企後續表現。1月10日,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鈎及動態調整機制正式建立。國信證券研報認為,隨著這一機制的建立,未來人身險行業將繼續深耕產品多元化,在穩定負債端定價利率波動的同時優化資產負債管理水平。東吳證券研報認為,當前市場儲蓄需求依然旺盛,在監管持續引導險企降低負債成本趨勢下,人身險公司利差壓力預計逐漸得到緩解。
對於財產險方面,光大證券研報認為,在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延續及補貼範圍更廣的情況下,疊加國內置換購需求滾動釋放,新車銷量有望持續提振,推動車險保費增速延續向好態勢;非車險業務有望在政策推動及經濟逐步修復下維持較好增長水平。同時,隨著各險企持續提升經營質效,大災因素減弱後綜合成本率有望維持良好水平。
招商非銀表示,2024全年上市險企保費穩健增長,近期監管出台《關於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鈎及動態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有望進一步緩解行業長期潛在利差損風險。展望2025年,隨著開門紅和產品轉型有序推進,分紅型占比有望顯著提升,壽險nbv預計將延續正增;財險保費增速有望持續回暖,後續若非車險領域報行合一落地,也有助於行業競爭格局改善。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