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市場,擁抱社區,讓機會公平發生在鏈上
⼈類不會從歷史中得到教訓,只會不停地重複歷史。
作者: Yuyue
本文最開始寫於2023年12月15日,由於當時沒來得及完全梳理完思路,所以僅在幾個朋友範圍內小範圍傳閱分享認知。
現時看時間過去了2個月,一些文章中的觀點已經從投資回報和市場實際情況中得到了驗證,並且觀察到consensus期間有不少VC朋友有相關meme的困惑。 很多人懂meme,很多人懂VC,但恐怕很少有人和我一樣既瞭解meme,又瞭解VC在做什麼,所以簡單整理更新了一下發出來公開分享,文章中有些邏輯線還不完全清晰,不過也是想尋找同道中人多多交流進步。
引言:⼈類不會從歷史中得到教訓,只會不停地重複歷史。
篇幅較長,適用者包括degen、機构從業者和各類對AI Agent及其相關基建項目引發的meme資產熱有興趣的人群,探討了對行業範式的思考和對AI + crypto行業的展望。
一、AI Agent及其相關基建項目帶來的鏈上敘事轉變
現時市場上成功的AI Agent以及相關基建項目會更像市場主流聲音以往反對的VC幣,而現時來說成功的投資者實際上是自由市場的二級投資者應該用一級市場的思維對項目進行投資; 並且從結果論來看,用這種思維和行為模式去買AI Agent和AI Framework相關的幣勝率更高,拿到結果的概率更大。
VC幣未必是真的不行了,而是和meme相比,如此高估值的資產對二級投資者來說存在以下問題:
-
高度的信息不對稱和成本劣勢,常見存在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成本差距;
-
部分項目方由於合規原因不進行主動做市(拉盤、護盤),導致不斷解鎖的低成本籌碼在次級市場單方面賣出,所以價格表現一路陰跌,不存在二級機會。
囙此,以籌碼結構為分類,在敘事可靠有圈內聲量的情况下,VC幣的機會只存在於兩種情况:
1、全流通老幣,如$S,就是原$FTM換幣的新鏈;
2、無解鎖新幣,如$IP、$ BERA、$KAITO都是很典型的新幣行情。
再說回AI Agent及其相關基建項目引發的meme資產熱—& mdash; meme是一種資產創新,是一種募資形式,是新時代的ICO。
很顯然這類資產對於市場中最大的流動性和參與者(二級投資者)來說,存在以下優勢:
-
資訊對稱和成本優勢,散戶和二級投資者能通過鏈上數據獲取資訊,並且有公平低成本獲得低價籌碼的機會;
-
籌碼結構一開始就是全流通狀態,並且也存在做市商和KOL等角色在其中,由於鏈上不存在合規監管問題,部分主動做市商有參與機會。
二、話語權轉移的重要原因
資產和籌碼的問題决定了這輪話語權轉移的一大原因。 在VC項目中,大部分VC並不具備幫助項目建設社區的能力,大部分也並沒有能力消耗/對得起自己的「賣盤」,囙此絕大多數情况下,持有低成本籌碼的人在TGE後就成為了純粹的賣出方,並且無法對項目作出足够大的貢獻。 團隊很顯然,在整個項目中起到最首要的作用,而其他的參與方在最理想情况下都應該(3,3),把項目做大做强直至引入更大的流動性,從而由PVP變成PVE。
對於機构選擇項目的切入點來說,我舉一個成功的典型案例作為引子,那就是匹馬@LeePima在一篇推文中提到:& ldquo; 我們幾乎不參與任何匿名項目,特別是需要科技推動的(MEME無所謂),也非常樂意看到Team拿5-20%籌碼(你不拿,我還真不安心)。& rdquo;
—& mdash; 也就是說,匹馬基本只會選擇購買他認為團隊較為legit &; 實名,並且可能更關心的是科技,也就是團隊實際是不是在做這件事。 這就是一個可能比較好的例子,在以鏈上資產募資為主的團隊拿到很多籌碼存在靈活度的情况和VC項目存在很小靈活度的情况下,投資人也有了更强的靈活度,在這裡達成了一種相對平衡的可能性。 對degen玩家來說,這跟我們以往玩純meme的視角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從我評估項目的角度來說,我會對項目的四個方面進行評估,分別是:
-
敘事:市夢率第一性,是必須要評估的;
-
籌碼結構:有莊、無莊? 量化的持有者結構比例;
-
社區or情緒:很簡單,有多少人在討論這件事,有多少群在討論這件事,社區內的共識是否强大;
-
產品技術:團隊背景,科技實力,展開說就是GitHub上的名額,學術實力;
這在我此前參加@okxchinese和@Mercy_okx的訪談space中有部分提及,這裡做一個更詳細的體系化的補充:
https://www.gushiio.com/i/spaces/1mrGmMrYnWdGy
以往我們玩純meme的mindset我認為是:
敘事>; 籌碼結構~社區or情緒>; 產品技術
這個排序如何產生:
-
敘事是第一性;
-
在純meme的情緒市場中,籌碼結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價格表現,絕大多數是以項目方或者團隊進行價格表現的操縱,而價格表現影響了社區和市場情緒,社區和市場情緒,所以兩者基本等價;
-
產品技術最次要,沒有科技也可以,團隊背景往往只是一種“ 角度”, 用於幫助共識的建立,甚至只是名人關注也可以作為一種背書。
而如果從一級市場投項目、從有產品和團隊的項目的角度來說是:
敘事>; 產品技術~籌碼結構>; 社區or情緒
這個排序又是如何產生:
-
敘事還是第一性,這是絕對沒問題的;
-
產品技術的地位顯著提升,因為如果沒有實際的產品動態快速交付,市場對該項目的預期會快速降低,注意力會快速轉移到新項目上,這也是一種“ 卷” (這樣又會對團隊實力有更高要求,交付必須更工業化,沒有時間給教授和PhD幾年磨一劍發論文);
-
籌碼結構問題,如果敘事和產品技術很性感,那麼以現時的一二級機构的資金體量有能力在10-50M的區間獲得他們想要的籌碼,但有控盤的項目仍然具備非常强的優勢,這也是不受監管的鏈上項目最大的優勢之一。
這一種敘事變化又是如何產生? 本質上是受眾和資金來源變了,市場話語權逐步向更廣泛的受眾能理解的方向遷移。
我在這裡對meme進行兩種分類:
-
第一種meme是我此前所說的也是我本人最擅長的類型,圈外受眾有可能會理解的meme,存在文化性共識的meme;
-
而第二種meme是以往VC這種更大資金體量的機構投資者的meme,存在技術性共識的meme。
這裡需要補充一點背景是,由於VC是一種需要獲利的商業組織,他們的投資本質上是對LP負責,所以大多數時候基金經理購買meme並不能說服他們的LP,直到LP發現meme市場如此瘋狂才開始催促自己投資的基金買meme,可能這也是今年meme狂潮中開端的一部分的驅動因素。
所以為何市場meme話語權有所遷移呢? 這是因為當市場敘事來到AI這一類技術創新驅動的敘事時,本身其實是剛才所說的後者第二種分類,囙此市場本身進行了主流熱度的遷移,從第一類逐漸來到了第二類。 當然,我個人認為這兩種敘事始終是會進行輪動的,話語權不會總是在前者/後者的手上,這也是人類對新鮮感生理結構上的追求所决定的。
那麼,這種敘事轉變和話語權的轉移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三、四部分:變化與啟示。
三、行業囙此帶來了什麼變化,是否是積極的?
我認為這樣的轉變可能對行業能够帶來的是積極的變化,之前@cz_binance說meme變得奇怪了,那我們玩有產品的還不行嗎?:)
今年這輪開始,為什麼很多cex上的VC幣在社區中口碑較差,原因也比較簡單,這是因為共識是由VC和交易所的口碑和背書强行建立的,並且沒有散戶參與的機會。 所以當項目被交易所認可的時候,幣價一路下跌,社區內的反對聲音沸反盈天。 這和這一輪中VC這類大KOL說話的公信力减弱也存在很大關係,逐漸地,社區型的KOL發聲對市場來說得到的正回饋更强。 囙此,公平發射給社區參與者機會的meme受到很强追捧,這種行為本身其實是一種募資模式,而且在募資過程中對資產端的掌控和市場驗證要求更高。
對初創團隊來說,現在的meme或者說是鏈上山寨發射的形式也同樣能為他們提供資金,有市場的快速迴響,能够快速驗證自己的方向是否能够收到市場認可,而且更能羽量級創業越做越大。
而正因為市場本身對團隊實力有更高要求,ToC難度遠高於ToVC,交付必須更工業化,也讓大家明白實際上有些創業團隊就是在詐騙,本質上來說證偽了很多以前融了資一做就做好幾年沒做出啥東西就是fork了下別人的詐騙項目(甚至這些詐騙項目還能融到很多錢,幸運者還能上所不停砸盤有天量流動性承接)。
這樣的話市場會自動優勝劣汰,卷出來一批能够做出產品交付的團隊。
—& mdash; 現在假設,如果一個發了meme(或者說是鏈上山寨)的項目,和一個未發幣的項目,做的事本質上是同一件事,同時前者的一級半鏈上市場定價比如說是100M,後者的一級市場定價是500M,那麼VC直接購買前者的代幣或者和團隊進行OTC籌碼的性價比是否會比投資後者更高、更能快速自由退出呢?? a16z顯然同時是文化型meme和科技型meme同時參與的先驅者,吃螃蟹的人。
這個問題大家心裡應該都有各自的答案。
如果理想化地來說,這種募資形式的轉變會強迫市場上的所有參與者改變自己的認知,並且會強迫所有VC對自己的投資範式進行重新定義,現時其實已經有一點趨勢,更懂meme這種資產發行形式的VC及其從業者能够在市場中獲得更優的回報率表現。 而且很關鍵的一點在於,鏈上項目的很多邏輯在我看來和一級市場是高度相似的,並且在回報模式上也較為相似:
—& mdash; 100個裏一半活、一半死,恰好收支相抵, alpha回報靠暴擊。
四、一級市場投資的啟示(包括鏈上)
最後,原先meme的一級邏輯在於低市值買入的過程本身在我看來和一級投資很相近,在投資者角度的變化與啟示是什麼?:
如果meme從創立伊始能够快速吸納一批信仰者、傳播者和能够幫助項目長期發展的社區成員,如KOL,如鐳射猫@BitCloutCat和巫師@0xcryptowizard這類的長期佈道者或者說是超級節點,那麼這個meme的下限就不會太差。
而對於當前科技驅動的市場來說,投資者更是最好能够在低市值的時候確定這個團隊確實能够進行產品交付,這就是原先VC的機構投資者更加擅長的領域。 當然,從反應速度來說,degen還是有著快速反應、無須過會、勤奮不睡覺等强大優勢的。
總結來說就是:
1 -沒有從業經歷的degen建議能够對正規軍的思維進行學習,提升自己的系統性思維能力,在看見新項目時對項目能够進行系統的投研能够幫助你獲得更高的PnL;
2 -有從業經歷的機構投資者需要更快的反應,從市場中挑選出能够快速反覆運算並且懂市場懂資產的優質項目,創業團隊被卷的同時VC也會被卷,如果不能快速篩選出優質項目,購買成本會被抬高,回報率會降低,從而行業競爭力會降低;
3 – Crypto市場繼ICO、IDO等募資形式之後在新一輪出現的募資形式就是meme,需要尊重市場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接受敘事轉變,事實上這會對行業帶來的是積極變化;
4-文化型共識meme和科技型meme兩者之間的敘事可能會繼續不斷進行輪動。 (像是$SPX在之前也有過一波不錯的漲幅)
5 – LONG ONCHAIN
敬畏市場,敬畏社區; 擁抱市場,擁抱社區; 讓機會公平地發生在鏈上。
歡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訂閱群: 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帳號: https://www.gushiio.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www.gushiio.com/DeFlow_Intern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zixun/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