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相擁抱deepseek,“學而思們”的野心與憂慮
文|鋅刻度,作者| 黎炫岐,編輯| 李覲麟
“deepseek對教育行業的影響已經超過了過去兩年任何一個大模型,現在才是教育ai真正的諾曼第時刻……”
原好未來戰略投資總監周海峰在接受“多知網”採訪時的這番感慨,正隱隱折射出教育行業即將迎來的變化與挑戰。過去幾年間,從傳統教育硬體企業,到教育服務玩家,再到涉足教育硬體的科技網際網路公司,統統推出ai大模型以及相關產品。而deepseek的出現,成為一個“變數”,如其logo上那隻鯨,轉瞬就在整個行業激起千層浪。
日前,網易有道、學而思、希沃、弈小象、中公、聽力熊、雲學堂、讀書郎……多家教育企業宣布擁抱deepseek,有的是在智能教育硬體產品中搭載這一大模型,有的則將接入其推理能力。
順應大勢,往往是明智之舉,但有者暗藏野心,有者出於憂慮。
擴大“朋友圈”多為借勢
春節假期結束不久,教育科技企業網易有道率先宣布要“全面擁抱deepseek-r1”。
據居間,網易有道旗下ai全科學習助手“有道小p”結合deepseek-r1超長思維鏈所提供的思考及分析能力,將實現對個性化答疑的進一步升級,而hi echo、有道智雲、qanything等產品也將全面接入deepseek 推理能力,並於近日陸續升級。此外,融合全新推理大模型能力的智能硬體新品及“有道小p” 2.0版本將在不久後正式推出……
有道小p app目前已接入deepseek 圖源:網易有道
彼時,據網易有道官方公眾號,網易有道ceo周楓表示,“理科大模型的成熟將大大拓展ai在教育和其它行業中的應用。我們在去年預測理科大模型將快速成熟,實際的技術創新來得更快,短短几個月deepseek -r1就誕生了。這對於教育應用非常關鍵,可以說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場景,最難的問題都依賴理科大模型的能力,所以我們對r1及其它推理模型的應用非常看好。& rdquo;
值得一提的是,網易有道內部測試的數據顯示,deepseek-r1在有道k12測試集上的準確率高達88%,“、這一亮眼表現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全面啟用該模型的決心。& rdquo;
deepseek-r1在有道k12測試集上的準確率達88% 圖源:網易有道
次日,雲學堂也官宣,全系產品已全面接入deepseek-r1和deepseek-v3大模型。日前,雲學堂的ai制課專家、ai學習地圖、ai學習專家、ai對練等產品均能夠使用包括deepseek在內的多種大模型能力,為客戶提供智能化服務。
不僅如此,學而思也於日前宣布旗下學習機、學練機等智能教育硬體產品,將接入deepseek人工智慧大模型,通過植入“深度思考模式”,全面升級用戶的ai學習體驗,重新定義智能輔導場景。新功能預計將在2月內陸續於相關機型上線。
比如,當孩子遇到難題呼叫學而思智能助手“小思”,小思將結合deepseek、九章等大模型,不僅給出適合孩子的答案,同時還會像deepseek一樣展現深度思考的過程。學而思技術負責人曾向媒體透露,團隊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將deepseek等業內優秀大模型納入到學習機的生態系統中,拓展“小思的朋友圈”。
2月9日,中公教育旗下的“雲信”垂直大模型也完成了 deepseek 系列模型的私有化部署。據了解,通過這一部署,ai 在內容研發、智能批改、個性答疑等場景的應用邏輯得到了著重優化。
此外,希沃、弈小象、聽力熊、讀書郎等教育公司也相繼宣布擁抱deepseek。
這似乎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趨勢。
近期已有近百份deepseek相關的券商研報先後發布。而在這些研報中也有不少提到了deepseek與教育的可能性。例如,國泰君安提到,deepseek出圈,電商、教育、智能眼鏡望受益,“ai+電商”、“ai+智能眼鏡”、“ai+教育”、“ai+其它方向”等。
顯然,教育企業擁抱deepseek,多為“借勢”。正如學而思所說的“擴大朋友圈”,網易有道首席科學家段亦濤也曾在接受“多知網”採訪時提到,擁抱deepseek-r1的新技術有利於其將子曰打造成為更強大的教育大模型。
教育類硬體有救了?
事實上,在擁抱deepseek之前,教育企業已經“卷”ai大模型已久。
早在2023年,就有好未來研發“九章”大模型,成為“國內第一個以數學推理大模型切入的教育科技公司”,而後拓展為全學科的教育垂直大模型;同年,網易有道稱“率先推出了國內首個教育大模型‘子曰’;作業幫也自主研發作業幫大模型,並在c-eval和cmmllu兩大權威榜的多任務測試榜中榮登榜首……
並且,縱觀當下的學習機市場,各廠商幾乎都已端出了自研大模型加持的ai學習機。其中包括科大訊飛、有道、作業幫、小度等,均將大模型應用到拳頭產品學習機中,比如ai作文助手、ai口語分級練、ai數學搜索答疑工具等。
圖片來源:sandalwood
另一邊則是巨大的市場前景,據艾媒諮詢的研報顯示,我國教育智能硬體市場規模整體呈上升趨勢,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1000億元。
不過,在產品質量和技術穩定性方面,“ai+”教育硬體卻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
此前,據紅星新聞報導,多位消費者反映其購買的12.35英寸學而思旗艦學習機存在諸多問題,如“9重護眼認證只有5重認證”“ai批改作業識別不出錯別”“把對的答案判定為錯的答案”“數學題給英語答案”“給出超綱答案或者答非所問”等。
對於目前國內教育硬體的發展情況,鋅刻度也向deepseek提問,得到的回答是:從發展現狀來看,國內頭部企業(如科大訊飛、網易有道、作業幫等)基於自研或優化的ai大模型(如星火大模型、子曰教育大模型),推出智能學習機、詞典筆、ai練習本等硬體產品,支持多學科輔導、作文批改、口語對話等功能。大模型的引入顯著提升了教育硬體的交互能力,例如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實現“類真人教師”的答疑和解題指導。
並且,“政策驅動下,教育硬體成為替代校外培訓的重要選擇,市場規模預計2024年超千億元。& rdquo;
圖片來源:deepseek
但是,deepseek也提到,目前國內教育硬體的核心短板包括技術局限性,比如大模型在複雜學科(如數學推理、物理實驗)中的邏輯分析能力有限,可能生成錯誤答案;對長文本(如作文)的深度評價仍依賴人工干預。並且“多數硬體功能趨同(如題庫、語音助手),缺乏差異化創新,部分企業依賴“硬體+付費內容”模式,技術壁壘不足。& rdquo;
那麼,當各大教育企業開始一手自研大模型,一手擁抱deepseek,教育硬體的ai實力能“更上一層樓”嗎?
“依託對教育行業的認知和產品用戶數據的積累,有道此前已自研了教育領域的推理模型。開源技術會促進我們更好的利用這些資源優勢,降低我們的試錯成本,從而根據自己的需求定製、優化自有模型,築牢子曰在教育領域的護城河。& rdquo;在網易有道公眾號,周楓對此似乎很樂觀,他強調,高質量開源和低價模型必然會帶來ai的大繁榮。
而deepseek給出了更具體的答案:教育大模型(如學科知識問答、個性化學習推薦系統)與deepseek(假設其為高效搜索或知識圖譜技術)結合後,可通過以下方式優化教育資源管理,精準知識檢索:deepseek的快速索引能力可幫助教育大模型實時調取教材、論文、題庫等資源,提升答疑的準確性和豐富性;動態知識圖譜:通過deepseek構建學科知識關聯網絡,教育大模型能更高效地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係,例如在數學解題中自動關聯相關公式和例題。
但是,當deepseek成為標配,各大教育企業似乎又一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而正如deepseek所提醒,“避免為ai而ai”或許將成為更關鍵的命題。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