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春節游:非遺中尋找年味,雙向跨境游火熱
2025年旅遊市場正迎來火熱
作者|價值星球planet 歸去來
春節假期結束了,在外面玩了一周多的打工人張晨(化名)也要回去上班了。
這個春節,張晨第一次選擇不返鄉過年。他解釋道,春節回家既要忍受來回高速的擁堵,又要應對父母和親戚的過年催婚,更要“送快遞式”拜年走親戚。而且老家的年味越來越淡,更讓他有種逃離的衝動。於是,一批和張晨一樣的年輕人,選擇在春節期間外出旅遊。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春運首日客流同比下降15.3%;火車票預訂率較往年下降25%;機票均價同比下跌30%;返鄉人數預計減少100萬+。
與此相對的是,在返鄉打工人員減少和“史上最長春節假期”共同加持下,2025年旅遊市場正迎來火熱。
雍和宮的排隊景象。圖源:騰訊新聞
同樣在大年初一的杭州靈隱寺,因香客眾多,北高峰索道排隊超2小時,丟身份證、丟老婆、丟孩子的人比比皆是,有執勤民警甚至撿到38張來自不同省市的身份證。
在下沉市場,過年前兩天走完親戚後,各大景點就迎來了旅遊高潮。大年初四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的太昊陵,即使當天當地寒風刺骨,但景區內外依然擠滿了大量遊客。景區外售賣當地特產壓縮饃不到20平方米的攤位費,競拍價更是高達97萬。
太昊陵擁擠的遊客。圖源:作者拍攝
太昊陵景區攤位擠滿了遊客。圖源:作者拍攝
當地壓縮饃攤販陸偉(化名)說,壓縮饃成本較低,售價10元12個的大壓縮饃毛利率能達到70%以上,但按照人均20元的消費標準算,若沒有春節期間太昊陵廟會帶來的龐大客流支撐,幾乎沒有人敢以百萬的價格拿下攤位。
這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去太昊陵祈福,必須連續三年前往,才能讓神明看到香客的誠意,保佑“所求皆願”。基於此,太昊陵的香火非常旺盛,尤其從臘月二十到次年三月初三這段時間,每天來祈福的香客絡繹不絕。高峰時期,太昊陵附近的蜜雪冰城至少要等兩三個小時才能買上一杯奶茶。& ldquo;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正是做太昊陵景區生意的常態。
97萬壓縮饃網紅店。圖源:作者拍攝
大年初五作為民間意義上的財神日,即便當天天氣不佳,很多個體老闆為圖個吉祥和好彩頭,仍會選擇開工。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的五爺廟,因民間有“求財必靈”的說法,每年正月初五,廟前的香火尤為旺盛。即使今年正月初五,五爺廟外飄著雪花,但凌晨兩三點五爺廟前早已排起長隊。
五爺廟前的熱鬧景象。圖源:抖音
事實上,近兩年“寺廟經濟”尤為火熱,未來這種熱度或將持續。消費者劉航(化名)的想法代表了多數人:“不管是到寺廟燒香祈福,或是三炷清香向神明祈求平安、順利,大家更多是想在喧囂的生活和壓力中,讓自我可以暫時遠離塵世煩擾的空間。& rdquo;寺廟提供超越現實的精神世界,無疑幫助很多普通人緩解焦慮和壓力。畢竟,不管是塔羅或是各種心理諮詢,相對較高的諮詢費用讓很多普通人無力承擔。
實際上,過去日本“消失的30年”,就曾持續帶火療愈經濟和心靈消費等業態的發展。& ldquo;御守”(類國內的護身符)從日本的文化符號逐漸演變成精神寄託工具,甚至不少日本人將其作為心靈療愈的象徵。公開數據顯示,早在2010年日本御守市場的年銷售額就已突破3000億日元。
2025年國內經濟社會的持續生變,或讓更多消費者前往寺廟完成心靈療愈。
春晚游、非遺游,尋找消失的“年味”
在很多人感受中,今年的春節,愈發沒有年味了。
年或許還是那個年,只是能感受到過年樂趣的或是當前10後的小孩哥和小孩姐,或是對過年沒有太多概念的20後。為找尋兒時記憶中的“年味”,不少人紛紛踏上尋找“年味游”的旅途。尤其是2025年蛇年春晚,正帶動不少景區火爆。
比如,2025年央視蛇年春晚,葉童和趙雅芝的合同勾起無數80、90後兒時回憶的同時,大量遊客紛紛前往西湖、雷峰塔打卡。公開數據顯示,大年初一,西湖景區接待客流量較2024年同期增長14.19%至45.87萬人次,付費公園客流量較2024年同期增長5.75%至14.89萬人次。
圖源:《2025年央視蛇年春晚》
攜程景玩數據顯示,重慶、湖北武漢、西藏拉薩、江蘇無錫等四地春晚分會場取景地熱度均上漲超50%。黃鶴樓春節期間熱度大漲超60%,開票售賣兩天成交票量過萬。
2025年為首個春節申遺成功、復出後的李子柒持續帶火非遺、下沉城市相較部分高線城市年味更足,不少遊客紛紛在非遺中找尋年味。攜程數據顯示,除夕夜,銅陵、汕頭、潮州、大同、閬中等地漲幅均超過兩位數。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汕頭英歌舞、泉州西街木偶戲劇表演、豫園民俗燈會、宋城千古情等民俗活動上榜攜程旅行熱點。
2025年非遺春節游的火熱僅是開端,隨著2025年旅遊市場持續分化,文化游、研學游或將非遺游推向新高峰。
中外遊客雙向奔赴,跨境游成亮點
不僅僅只有國內消費者找尋年味,大量海外消費者也在中國尋找年味。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不少網友稱除夕夜上海外灘有1億人次!其中既有留在上海過年的外地人,也有大量國外遊客。
攜程數據顯示,除夕當日,跨境游訂單較去年春節同期增長超三成,其中門票、租車預定訂單大漲超七成,機票、酒店、火車票、民宿等均呈兩位數增長;去哪兒數據顯示,北京、成都、上海、廣州、西安、杭州等歷史文化厚重感強的城市機票預訂量較高,是外國人最喜歡的熱門目的地。
此外,中國與海外國家飛機航線的增加,也為海外遊客“周五買機票到中國打卡”成為現實。
以韓國為例。援引韓媒《中央日報》報導,2025年年初,連接韓國濟州與中國的直飛航線將從現有的9個城市擴大到12個城市,每周往返航班將增至18班,預計每周共飛行112次。隨著中國直飛航線的不斷擴大,加上目前運行的東京、大坂、台北、新加坡航線,濟州機場的國際航線將連接16個城市,每周航班總數將增至145班。在如此密集的航線之下,2025年春節入境游的爆發或是開端。
當外國遊客在中國體驗年味時,中國遊客則選擇到海外過年。攜程數據顯示,除夕當天在日本、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越南過年的旅客更多。今年春節的中國遊客覆蓋全球2100餘個境外城市,較去年增長50%。
2025年春節假期宣告結束,但屬於2025年大文旅行業的洗牌、博弈則剛剛開始。如何應對消費市場改變、挖掘更多新亮點,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如何尋找更多破圈方式,或成為2025年大文旅行業的長期課題。
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