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與紅果之爭:短劇遠未到終局

短劇的“水大魚大”與“暗礁險灘”。

作者|文娛先聲林侃侃 

2月20日,在首届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大會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炮轟紅果短劇與製作公司簽署排他性協定,會抑制行業發展。

愛奇藝與紅果之爭:短劇遠未到終局插图1

對此,紅果短劇沒有做出正面回應。 隨後,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在當天的演講中提到,紅果有多樣靈活的合作模式,在2024年,紅果作為單一平臺向整個短劇行業提供了最大的一筆內容預算,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長視頻大佬,龔宇將矛頭對準紅果,這背後其實暗藏著流量遷徙時代,短劇的“ 水大魚大” 與“ 暗礁險灘”。

01 “ 排他” 還是“ 獨家”?

龔宇對紅果短劇的質疑,根上在於紅果到底是不是“ 排他”。

有意思的是,當天大會上,中制協名譽會長,北京京都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尤小剛也談到了所謂“ 排他的看法”:& ldquo; 剛才龔宇也說了不要排他性,其實平臺都排他,我們的電視臺就是中心化的,我們的視聽平臺也是中心化的。 大家是以作品內容、以百花齊放的健康的生產來自主决定的管道。& rdquo;

愛奇藝與紅果之爭:短劇遠未到終局插图3

這段發言也點出了平臺運營和競爭的覈心。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不管是影視行業還是音樂行業,某種程度上所有平臺都存在排他,優質內容自然會被各家爭搶,乃至深度捆綁。

而龔宇指責紅果與版權方簽署的所謂“ 排他性協定”, 其實是內容行業的通用玩法—& mdash;& ldquo; 獨家協定”, 即長視頻平臺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採買獨家內容,其中不乏長期、打包合作,愛優騰芒皆如此。

作為佼佼者的愛奇藝,自己就是“ 獨家內容” 的資深玩家。

比如2016年,愛奇藝宣佈與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達成合作,在既有片庫合作基礎上,獲得福克斯未來幾年在華所有新片獨家網絡版權; 2018年,愛奇藝與美國製作發行公司FilmNation獨家合作,未來三年,優先獲得FilmNation製作或代理影片在中國大陸的獨家線上版權; 2022年,愛奇藝與稻草熊娛樂訂立超13億元劇集版權購買框架協議,以及近25億元定制劇集承制協定。

不難發現,這些協定中除了既有版權內容的合作,也不乏未來產能的預定,但歸根到底,都是平臺借助資源和通路等競爭優勢,完成對於市場上優質內容的提前佈局。

而從現實情况來看,短劇行業更多是定制劇、版權劇,即由平臺出資,乃至授權IP,交給製作公司進行承制,擁有該劇版權,這是常識。 所以說,愛奇藝龔宇說的“ 排他協定” 本身有bug,平臺自己的版權內容,自然是排他的。

愛奇藝與紅果之爭:短劇遠未到終局插图5

此外,愛奇藝的微短劇合作,與短劇行業的合作模式本質一樣,即通過根據更具吸引力的分賬策略,前置鎖定優質生產方未來一段時間的全部產能。

如下圖,愛奇藝同樣大量採買全球獨播10年以上的獨家劇,這些劇,顯然也不能在騰訊視頻、優酷、紅果等平臺播出。

愛奇藝與紅果之爭:短劇遠未到終局插图7

據文娛先聲觀察,微短劇行業正經歷著劇變期,& ldquo; 二八法則” 會在今年更加明顯,這對缺少資源和流量的中小製作公司來說,其實挑戰很大。 站在製作公司的角度,跟平臺簽署獨家協定其實是一項互利互惠的事情,不僅能鎖定一份長期穩定保底收益,還能持續獲取額外的分賬收入。

從平臺角度,優質的獨家內容也能幫助平臺留存用戶,形成良性迴圈,愛優騰芒長期以來,也是靠獨家精品內容拉動VIP會員增長。

不能只許長視頻平臺吃肉,不許短劇平臺喝湯。

02短劇市場,遠未到終局

從此次事件可以窺見,我們也能看到長短劇市場的格局變化,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但二者並非對立關係,而是可以共存。

龔宇的貼臉開大,其實也體現了愛奇藝和長視頻的焦慮。 從2024年愛奇藝下滑的財報中就可見一斑。 全年營收292.3億元,同比下滑8%,而2024年第四季度,會員服務收入為41.0億元,同比下滑15%。

龔宇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可能超過中國電影票房,愛奇藝亟需通過佈局該領域彌補長視頻業務的增長瓶頸。 作為後來者,愛奇藝的當務之急自然是儲備足够多的優質短劇,打造內容的護城河。

愛奇藝與紅果之爭:短劇遠未到終局插图9

當然,不止是愛奇藝,其他長視頻平臺在短劇領域的加碼發力,同樣避免不了在版權市場跟紅果的短兵相接,要想追上,尚需時日。

但短劇行業,畢竟在這兩年才開始狂飆突進,並非鐵板一塊。

根據《QuestMobile 2024年全景生態流量年度報告》,2024年12月線上視頻APP月活用戶規模TOP10中,紅果短劇月活為1.58億,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和優酷的月活分別是3.87億、3.54億、2.77億和1.84億,月活前五中的四席仍然被長視頻平臺穩穩占住; 紅果雖在短劇平臺中處於領先,但是長視頻平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愛奇藝與紅果之爭:短劇遠未到終局插图11

與此同時,除了河馬劇場這樣的垂類平臺,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佈局短劇賽道。 像是跨界玩家拼多多的免費短劇頻道,百度、美團的短劇板塊,還有以硬體取勝的華為短劇大全,以及與抖音打擂臺的快手星芒短劇,短劇市場群雄逐鹿,誰笑到最後,還真不知道。

而紅果短劇之所以成長速度快,很大原因在於踩中了過去一年短劇行業從付費主導向免費主導的轉型節點,並以“ 免費看劇+廣告分賬” 精准切中需求,後續通過分賬模式創新,以及“ 果燃計畫”、 創作者支持計畫等扶持計畫,助推了短劇的品類泛化和品質陞級。

以紅果春節上線的成本220萬的武俠短劇《行道者之劍二十四》為例,導演於洪林在採訪中提到,正是因為魔方影視跟紅果簽訂了一份合作協定,紅果願意給一部分保底費用,減輕了出品方的成本壓力,這算是促使他們下决定(拍攝)的直接原因。

愛奇藝與紅果之爭:短劇遠未到終局插图13

“ 如果只有純付費一條路的話,我們風險太大了。 跟紅果達成保底合作後,風險會降低一些,我們能放手一搏。& rdquo; 正是因為紅果的保底,才能讓魔方影視不計成本的去製作精品短劇。

一句話,短劇行業沒有“ 霸權”, 只有“ 爆款輪流坐莊”。

觀眾只會跟著好內容走,並非綁定某個平臺,只有精品內容才是致勝的法寶。 像爆款劇《無雙》就是多平臺分發,但是也並不妨礙它的現象級爆火。

結語

現時,短劇市場雖然火熱,但相比長視頻仍然處於成長期,各大平臺都在加大對原創內容的投入,而紅果只是搶佔了一個先機。

短劇行業的真正危機,從來不是某家平臺的“ 協定”, 而是劣質內容氾濫、版權保護缺失與創作者收益失衡。 平臺的競爭應該放在內容質量上,而不是簡單的比拼數量和通路,未來更應該把重心放在保護版權的同時激發創新,讓創作者得到應有回報,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才能把短劇行業做大做强。

短劇的江湖,容得下紅果,也容得下愛奇藝。 畢竟,用戶永遠會選擇“ 好內容” 買單。

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該投稿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藍鯨號立場。
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2802.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