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非洲賣嬰兒紙尿褲年入30億,樂舒適赴港ipo

樂舒適遞表港交所。

淘金非洲賣嬰兒紙尿褲年入30億,樂舒適赴港ipo插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8日訊(記者 徐曉春)在非洲新生兒增長數量全球名列前茅的時代背景下,沈延昌夫婦靠在非洲等地區賣嬰兒紙尿褲年入30億元。

沈延昌夫婦和他們的森大集團從2000年就開始瞄準非洲等新興市場大浪淘金,2016年前後,在衛生用品之外,沈延昌“牽手”科達製造在非洲建設陶瓷廠掘金,雙方投資金額超過數十億元,兩年後沈延昌入局科達製造董事會。近些年,非洲新生兒快速增長,樂舒適同樣以海外建廠等本土化策略,迅速搶占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如今,沈延昌自己也站在資本市場門口。

非洲賣紙尿褲年入30億元

樂舒適主要從事嬰兒紙尿褲、嬰兒拉拉褲、衛生巾和濕巾等嬰兒及女性衛生用品的開發、製造和銷售。樂舒適早早就把主要市場放在非洲、拉美、中亞等地,2024年前三季度,樂舒適有超過98.2%的收入來自非洲。

2023年,樂舒適總共賣出了37.14億片的嬰兒紙尿褲,取得銷售收入大約3.24億美金,占到公司當期營運收入的78.7%。此外,衛生巾、嬰兒拉拉褲、濕巾等品類分別貢獻了樂舒適15%、3.2%、3.1%的營運收入,比例並不高。

樂舒適從2009年成立時,就瞄準了非洲市場,銷售衛生用品。在多年的渠道積累下,樂舒適招股書援引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照2023年的銷量計算,樂舒適在非洲的嬰兒紙尿褲市場和衛生巾市場均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分別約為20%和14%。除此之外,在加納、肯亞、喀麥隆、坦尚尼亞等多箇中非國家地區,樂舒適都有比較高的市占率。

被稱為“非洲手機之王”的傳音控股是中國企業出海非洲市場的標杆,樂舒適也被市場認為是“快消界的傳音”,與傳音控股類似,近些年,樂舒適同樣通過境外建廠等本土化策略加速占領非洲市場。

2018年,樂舒適在加納開始嬰兒紙尿褲、嬰兒拉拉褲、衛生巾及濕巾的本地化生產,並在之後搭建了以國際化製造為核心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截至2024年9月30日,樂舒適在非洲布局八個生產廠房及44條生產線,年總設計產能達到55.78億片嬰兒紙尿褲、3.52億片嬰兒拉拉褲、25.69億片衛生巾以及62.27億片濕巾。

此次赴港上市,樂舒適募集資金繼續用於擴大整體產能及提升現有生產線,此外還包括用於在非洲、拉丁美洲及中亞營銷及推廣活動,戰略收購衛生用品行業業務等擴張行為。

目前,樂舒適旗下包括softcare以及veesper、maya、cuettie及clincleer等嬰兒及女性衛生用品的核心品牌。其中,樂舒適絕大部分收入來自softcare品牌,softcare的定位為中高檔品牌,從早期單一的嬰兒紙尿褲、衛生巾產品,近年衍生出嬰兒拉拉褲、濕巾等品類。

2019年至2023年,非洲的新生兒數量複合增長率位列全球各州之首,在這個人口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樂舒適攫取了更多的收益。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樂舒適分別實現營運收入約為3.2億美金、4.11億美金和3.34億美金。

由此看來,樂舒適全年收入規模折合人民幣大約有30億元左右,這在國內a股母嬰用品概念企業中,居於中上游。

極早的進入非洲市場並在本地建廠生產為樂舒適帶來了很大的成本優勢,在2023年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的前五大市場參與者中,樂舒適的單片嬰兒紙尿褲售價最低,僅為0.087美金/片,單價最高的是寶潔公司旗下嬰兒紙尿褲產品,售價大約為0.12美金/片。

即便低價走量的銷售模式下,自有品牌運營的樂舒適近年毛利率還是在不斷提高,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分別達到23%、34.9%和35.4%,同期淨利率大約為5.7%、15.7%和21.6%。對此,樂舒適認為主要得益於上游原材料價格的走低以及匯兌損失的減少。

沈延昌夫婦非洲淘金記

在樂舒適掘金非洲市場的背後是沈延昌、楊艷娟夫婦和他們的森大集團。

資料顯示,森大集團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廣州,是一家跨國綜合性產業集團。森大集團最初以國際貿易起家,沉延昌夫婦早早就瞄準了非洲和南美等新興海外市場,目前的森大集團包含海外工業製造、國際貿易、實業投資等板塊,覆蓋陶瓷製品、衛生潔具、衛生用品、家用日化、個人護理、五金製品等產品業務。

樂舒適最早就起源於森大集團在2009年開始的衛生用品國際貿易業務。

在樂舒適的衛生用品板塊之外,沈延昌把握的另一把在非洲掘金的鏟子是陶瓷製品業務,並在近十年時間綁定著上市公司科達製造。

原本,科達製造的業務主要是包含有建築陶瓷機械、牆材機械、石材機械等建材機械業務模塊,以及包含清潔燃煤氣化、煙氣治理設計、製造及工程業務等的潔能環保業務板塊。

2016年開始,科達製造開始將公司的海外業務延伸至下游建築陶瓷領域,以滿足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的基礎建設需求。而科達製造在非洲的合作夥伴就是沈延昌的森大集團。2016年科達製造與廣州森大在非洲多個國家合資設立了多個控股子公司,按照合資安排,由沈延昌的廣州森大及其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海外公司的銷售業務,科達製造與廣州森大在日常貿易合作時產生一定的關聯交易。

2018年,科達製造籌劃從沈延昌手中收購前期雙方共同設立的海外投資公司的少數股權,與此同時,沈延昌進入科達製造董事會,成為上市公司非獨立董事之一,主管非洲陶瓷業務。雖然最終該筆收購以失敗告終,但沈延昌還是如期進入了科達製造董事會,擔任非獨立董事至今。

森大集團合作科達製造之後,早期雙方頻頻出手海外建廠。2017年12月,科達製造與廣東森大計劃在塞內加爾投資建設兩條建築陶瓷生產線,項目投資總額為3700萬美金。2019年初,雙方共同對塞內加爾投資項目追加投資2000萬美金,項目投資總額由3700萬美金變更為5700萬美金。

2019年,雙方再籌劃在尚比亞投資建設建築陶瓷生產,項目投資總額為3300萬美金,次年,雙方對尚比亞陶瓷項目追加投資1700萬美金。2019年,森大集團與科達製造還規劃了加納合資項目實施二期建設工作,項目總投資2350萬美金。

上述非洲等地建設陶瓷產線的項目均有科達製造持股51%,以此計算,短短三年時間,沈延昌的森大集團聯合科達製造項目投資總額就達到1.31億美金,折合人民幣約9.5億元。

早期的科達製造主要依託於森大集團在非洲的銷售渠道進行市場拓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科達製造與森大集團已在非洲6國合資建設並運營19條建築陶瓷生產線、2條潔具生產線及1條玻璃生產線,並有多個建材項目尚在籌建中。到2024年僅前10個月,科達製造與森大集團等關聯方實際簽訂的合同金額就超過11億元。

去年底,為了加強業務板塊獨立性,科達製造可是對與森大集團的合作商標資源進行整合。2024年11月,科達製造以2億元收購森大集團及其關聯方在全球範圍內與建材業務相關的182項商標。

交易完成後,森大集團及其關聯方不再在科達製造海外建材業務已經營及規劃經營的地區從事建材業務及相關品牌運營活動,雙方關聯交易將逐漸減少。不過短期內,按照科達製造預計,2025年,雙方全年發生關聯交易金額大約仍在8.62億元左右。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gushi/507.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