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的逆襲之路:從食品安全公敵到全球搶手貨

地溝油的逆襲之路:從食品安全公敵到全球搶手貨插图1

誰能想到,曾經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溝油,如今竟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甚至有人呼籲將其列入國家戰略資源?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溝油如何實現「變廢為寶」,以及這一過程中蘊藏的巨大產業機會。最後,我還會和大家分享,從這個現象中我們能學到哪些關於發現新機遇的啟示。

還記得2010年《中國青年報》那篇引發軒然大波的《圍剿地溝油》嗎?那時,地溝油是食品安全的頭號敵人,少數不法商家從下水道撈取廢棄油脂,經過非法加工後流入市場。這種油含有重金屬、黃曲黴素等有害物質,嚴重威脅消費者的健康。

然而,短短十幾年間,地溝油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它不僅從餐桌上消失,還成為了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角色。2024年前九個月,中國出口的廢棄食用油(也稱工業級混合油,簡稱UCO)達到了驚人的212.5萬噸,主要流向美國、歐盟和新加坡。沒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地溝油出口國!

 

地溝油逆襲的背後:全球能源變革的縮影

地溝油的「翻身仗」可以追溯到2011年荷蘭航空的一次大膽嘗試。當年,荷蘭皇家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使用地溝油製成的生物燃油,完成了從阿姆斯特丹到巴黎的飛行。這次飛行吸引了全球關註,因為它揭示了地溝油作為綠色能源的巨大潛力。

相比大豆油、菜籽油和棕櫚油等傳統生物燃料原料,地溝油原本是廢棄物,幾乎零碳排放,是非常理想的環保能源。隨著技術的成熟,全球對地溝油的需求迅速攀升。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7年,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將暴漲至1860億升,比2022年增長28%。

歐洲是地溝油的主要消費市場。由於歐盟對碳排放的嚴格規定,各國加快采用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油在航空、運輸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據統計,2023年歐洲消耗了近700萬噸廢棄食用油用於生產生物燃料,而這些油大多來自餐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地溝油或泔水油。

 

中國地溝油為何如此搶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地溝油在中國的回收成本遠低於歐洲,這讓中國地溝油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數據顯示,在歐洲市場上,廢棄食用油的價格可能比中國進口價高出幾千元人民幣每噸。巨大的價格差導致中國地溝油以低價湧入歐洲市場,形成了所謂的「傾銷」現象。

盡管2024年8月歐盟委員會開始對中國生物燃料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從12.8%到36.4%不等,但這並未對中國地溝油的出口總量造成實質性影響。原因很簡單——美國接棒了。

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71.8萬噸地溝油;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已超過60萬噸,而兩年前幾乎為零。美國國家油籽加工協會(NOPA)對此表示擔憂,試圖遊說拜登政府對中國廢食用油加征關稅。但這一提議遭到美國企業的強烈反對,因為地溝油加工後的生物燃料是碳強度最低的清潔能源,符合環保要求。

此外,日本、新加坡、東南亞等國家對中國地溝油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2023年,地溝油的價格飆升至每噸7200元人民幣,成為名副其實的「液體黃金」。

 

地溝油回收與深加工:一個新興的產業機會

早在2013年,中國就成功完成了地溝油轉化為航空燃油的驗證試飛,為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應用奠定了基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布局這一領域,但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確保地溝油的穩定供應。

我國每年會產生大量地溝油,但由於原料來源分散、回收體系不完善,地溝油的回收利用仍面臨一定困難。不過,一些城市已經展開了積極探索。例如:

1、溫州由生物柴油企業統一回收地溝油,並通過規範化管理提高效率;
2、上海建立了餐廢油脂「收集、運輸、處置、應用」的全過程閉環管理模式。

這些探索顯示,地溝油回收環節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同時,地溝油深加工的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例如,將工業級混合油加工為生物柴油,售價從每噸7000元漲至8000元;而進一步加工為可持續航空燃料,售價可達每噸18000元,利潤翻了2.5倍。

2024年11月,財政部宣布從12月起取消或下調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其中包括廢棄食用油。這一政策變動既是為了應對歐美反傾銷壓力,也是為了倒逼國內企業轉型升級,推動地溝油深加工產業的發展。

 

地溝油逆襲的啟示:問題與機會是一體兩面

地溝油的故事告訴我們,時代的轉折總是伴隨著問題和挑戰。只盯著問題,看到的永遠是困境;但如果換個視角,問題往往就是機會的起點。

老齡化社會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許多人認為養老是個難題,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新一代老年群體的消費潛力巨大,他們的旅遊、娛樂需求正在催生新的產業機會。同樣,手工製造雖然效率低,但在傳統文化復興的背景下,民俗工藝正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成為一種「小而美」的創業風潮。

正如我在課程中提到的,《未來趨勢十五條》指出,興趣消費、健康消費和精神消費將成為2025年的三大消費新趨勢。當經濟承壓時,人們更願意為當下買單,尤其是年輕人,他們願意為興趣愛好、精神滿足和運動健康投入更多。

 

從地溝油看未來的產業機會

地溝油的逆襲不僅是商業奇跡,更是全球能源轉型的一個縮影。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鏈的完善,中國的廢棄食用油產業有望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地溝油的故事提醒我們:眼前的難題往往是新機遇的起點。只要保持對時代趨勢的敏銳覺察,就能不斷發現新的產業機會。正如地溝油從「餐桌毒瘤」到「綠色能源明星」的轉變,每一個問題背後,都可能隱藏著改變世界的契機。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fenxi/2168.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