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衝擊波,撞開了ai生態之爭的大門

文|窄播,作者|李威

這是《窄播weekly》的第44期,本期我們關注的商業動態是:deepseek的技術突破帶來的衝擊波,正在讓其成為一個ai生態雛形的核心。

在questmobile的統計中,deepseek的日活躍用戶數在2月1日已經突破3000萬,距離首次超越豆包的日活躍用戶數僅過去了4天。距離其發布開源大模型deepseek-r1,引爆關注,也還不到一個月。

deepseek的衝擊波,撞開了ai生態之爭的大門插图1deepseek的衝擊波,撞開了ai生態之爭的大門插图2

過去一兩周,能夠流暢使用deepseek已經成為很多產品進行拉新引流的重要手段;deepseek學習交流社群一成立就會迅速湧入大量用戶;接入deepseek的消息不從運營商、雲廠商、手機廠商、汽車廠商、垂類公司中傳出;還有作為deepseek競爭對手的openai和google也都加快了技術能力釋放的節奏。

在chatgpt引爆熱潮之後,deepseek公布技術突破之前,沒有一個大模型產品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同時引發b端和c端的熱捧。一定程度上,這可以被看作是ai行業演變的第二個節點。chatgpt作為第一個節點讓大模型成為了一個確定的前進方向,deepseek作為第二節點真正拉開了構建ai生態的序幕。

就像openai 全球政策副總裁chris lehane所說:“這是一場非常真實的比賽,賭注再大不過了。無論誰最終在這場比賽中獲勝,都將真正塑造未來的世界。”

作為參賽的種子選手,openai在deepseek給到的壓力下,加快了穩固生態邊界的步伐。其ceo sam altman像老練的外交官一樣,奔波於歐亞的數個國家,嘗試拉攏更多盟友。

deepseek對技術的優化,能更便宜地構建和運行ai系統,並且大幅減少了資源消耗,讓中小企業也具備了像大企業一樣思考如何將業務與ai結合的底氣。這意味著ai物種大爆炸時代可能要來臨了。

不僅是openai,google和微軟也分別為旗下的gemini live ai助手、copilot ai投放了超級碗廣告。perplexity也在抓住超級碗的機會進行事件營銷。這可能是一個ai應用開始站在聚光燈下的前奏,同時也預示著大模型公司圍繞ai生態c位進行的爭奪已經開始。

deepseek是獲客道具,也是生態核心

在各種面向c端用戶的引流玩法之外,過去幾天,宣布接入或使用deepseek也成為b端市場時下的一種時髦選擇。從硬體到軟體,從金融到教育,一時之間,deepseek成為不同企業、不同垂類的最大公約數。恆瑞醫藥甚至專門發文,要求員工全面落地應用deepseek,並將其列入年度考核指標中。

2月1日,華為雲就與矽基流動合作上線了基於華為雲升騰雲服務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務,號稱媲美全球高端gpu部署模型的效果。騰訊雲、阿里雲、百度智能雲也紛紛快速上線了對deepseek大模型的支持,並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打折、限免、贈送token的價格戰策略。

與雲廠商關係密切的辦公產品飛書和釘釘也都將deepseek引入了自己的生態內。飛書智能夥伴創建平台已全面支持deepseek r1,提供多種接入方式,同時飛書多維表格ai欄位捷徑也能調用deepseek r1。釘釘則支持用戶使用deepseek的三款模型創建ai助理。

消費電子和汽車品牌也都紛紛宣布為自家的產品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消費電子廠商包括聯想、華為、榮耀、oppo,汽車品牌有吉利、嵐圖、極氪、東風猛士、深藍汽車。其中,消費電子品牌大多選擇讓deepseek為自己的ai助手提供支持,一些汽車品牌則會強調自研大模型與deepseek模型的融合。

deepseek的衝擊波,撞開了ai生態之爭的大門插图4deepseek的衝擊波,撞開了ai生態之爭的大門插图5

此外,國內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和海外的微軟、英偉達、亞馬遜、英特爾、amd等科技巨頭也都快速完成了deepseek的接入。教育、金融、文學、安全等細分領域中,也可以看到網易有道、雲學堂、國金證券、閱文集團、安恆信息等企業在擁抱deepseek。

對於接入的企業來說,自帶流量的deepseek,首先是一個放大產品聲量、吸引獲客的招牌,即便不能做到人無我有,也要做到人有我也有,這樣才不會讓希望嘗試deepseek的用戶從自己手裡溜走。其次,deepseek才是一個可能給產品或業務帶來優化的工具,真正讓好用便宜的特性產生行業價值。

當c端和b端用戶都不約而同地將deepseek作為一個使用大模型的必選項。這本質是deepseek成為了構建ai生態的核心,應用、產品都在依託其模型能力進行拓展。那就會如朱嘯虎所說,快速建立起一個非常高的壁壘,擁有一種建立類似安卓的開源生態的可能性。

openai嘗試穩住生態邊界

這會給ai產業格局帶來影響,威脅到ai巨頭們的領地。

其中,openai與deepseek形成了既生瑜何生亮的競爭關係。二者同樣都是靠模型能力獲得市場和用戶認可,並能夠藉此與巨頭和中小企業都建立起一種合作關係。不同之處在於,openai此前靠閉源建立起來的領先優勢,正在被deepseek用開源衝擊得鬆動起來。

在這樣的壓力下,openai正在從技術、商業化、國際合作三個領域來穩固自己的生態邊界。技術上,openai在deepseek公開突破之後,陸續公布了o3、deep research等技術進展,同時,開放了ai搜索功能,並提升了產品的免費份額。

同樣感受到deepseek壓力的google,也將gemini 2.0開放給了全部用戶使用,同時還上新了gemini 2.0 flash-lite模型、gemini 2.0 pro模型。

其中,gemini 2.0 flash的文本輸出價格為0.4美金/100萬tokens,是gemini 1.5 flash的一半;gemini 2.0 flash-lite模型則要更便宜,文本輸出價格達到了0.3美金/100萬tokens。優惠期結束後的deepseek-v3輸出價格則從2元/100萬tokens提高到了8元/100萬tokens。

在商業化方面,openai將首次投放超級碗廣告,並且進行了首次品牌重塑 ,啟用了新的標誌和字體。在此之前,前coinbase的cmo kate rouch被任命為openai的首任cmo,負責向消費者和企業用戶推廣 openai 的全套產品,並傳達公司發展通用人工智慧(agi)的使命。

更集中的動作在sam altman的對外訪問上。他在過去幾天密集拜訪了日本、韓國、印度、德國等,並在努力為openai促成新的合作,拉攏更多夥伴。《亞洲日報》認為,sam altman的亞洲之行,是應對deepseek崛起的關鍵布局,旨在強化韓美日ai技術聯盟,鞏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主導權。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一系列行程中,sam altman促成了與軟銀和kakao的更深度合作。軟銀不但將每年將支付30億美金,用於將ai助手cristal應用於軟銀內部及arm、paypay等子公司中,還將與openai共同成立sb openai japan,為日本企業開發定製ai解決方案。

openai與韓國科技企業kakao的合作也聚焦應用層面,包括大模型能力整合到kakaotalk,聯合開發韓語ai助手kanana提供支持,並在kakao內部部署chatgpt enterprise來提升運營效率。kakao行政總裁shina chung將這次合作形容為一場“戰略性聯盟”。

在印度,sam altman一反此前不看好印度開發ai基礎大模型的態度,大誇特夸印度的ai用戶增長和進行ai應用創新的潛力。在與印度it部長ashwini vaishnaw的會面中,雙方還討論了在印度創建低成本 ai 生態系統的計劃。目前,印度是openai用戶數量第二多的市場。

sam altman的一系列動作,意在全球市場搶占先手,利用deepseek被各國審查的時間差,將自己的生態邊界穩固下來。他所訪問的都是不具備基礎大模型能力,卻有豐富的應用需求的國家。儘快將這些國家拉入自己的生態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截斷其利用deepseek的開源模型另闢蹊徑的可能性。

ai應用的進度提速了

但是,在ai產業走向應用爆發的時間點,具有創新雄心的企業,並不想馬上成為openai的附庸。這是生態之爭能夠進行下去的現實原因。當有更好的自主方案可以選擇時,他們往往會快速做出決斷。figure ai就是一個能夠證明這個觀點的例子。

2024年8月,兩家公司宣布figure 02人形機器人將使用openai模型進行自然語言交流。但是在本周,figure ai宣布將退出與openai的交易。openai也在之前重啟自己的機器人團隊,並且還計劃推出ai硬體產品。這或許意味著,雙方都目前更傾向於垂直整合,完全自主地進行機器人的研發。

figure ai的創始人brett adcock認為,將ai引入人形機器人並不是openai的主要關注點,正確的解決方案是構建一個專注於為特定硬體提供動力的端到端模型。他還透露,將在未來 30 天內提供“沒有人在人形機器人上見過的東西”,這次則由figure ai自主研發ai和硬體。

deepseek的衝擊波,撞開了ai生態之爭的大門插图7deepseek的衝擊波,撞開了ai生態之爭的大門插图8

sam altman在印度已經講明了這種變化的原因——蒸餾技術的發展正在使ai模型更具成本效益,而這可以鼓勵ai行業更廣泛的使用和創新。deepseek通過算法和工程的創新,催化了這一過程,使得之前沒有大模型訓練能力的企業和團隊,也能低成本進行模型訓練。

“天風證券”認為,deepseek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硬體依賴,縮短訓練時間,大幅削減投資、開發與運營成本,讓更多下游應用公司有機會涉足大模型業務。同時,開源理念也打破了技術壁壘,讓開發者能輕鬆獲取資源,針對自身業務定製開發,助力大模型在各行業落地。

我們不知道figure ai的技術突破是否是受到了deepseek的影響,但開源降低技術門檻的趨勢已經出現。一個例子是,在《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中,一些中小銀行在deepseek的影響下,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測試,看看是不是能夠研發專屬金融大模型。

figure ai和中小銀行們自己進行專屬模型研發,最終目的是讓ai更好與自己的業務場景相結合,實現ai應用的創新。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這個進程中來,ai應用大爆炸時代也臨近了。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1024.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