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完1.3億再來2億? 遭輪番减持的博士眼鏡AI成色待考
股價開始從高位滑落,大股東减持的心愈發按捺不住。
昨日,
博士眼鏡
(300622.SZ)公告稱,兩位實控人擬减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71.85萬股,估算金額或將超2億元。 而近半年以來,公司董監高等股東趁股價高位,累計减持套現達1.27億元。 受此影響,博士眼鏡今日股價大跌,最終報收43.41元,跌幅達10.37%,相比2024年12月的高位跌去約35%。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傳統眼鏡零售公司的博士眼鏡,借助與雷鳥、華為等合作,順利搭上了AI眼鏡的東風,股價也水漲船高。 2025年或成為AI眼鏡元年,是業界共識,公司的發展潜力似乎更具有想像力。 然而,銷售管道或許才是博士眼鏡被智慧眼鏡公司相中的關鍵因素,至於其中AI眼鏡概念的成色還有待檢驗。
從大股東到董監高花式减持不斷
根據公告,博士眼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ALEXANDERLIU及實際控制人之一LOUISAFAN計畫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减持本公司股份累積不超過471.8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2.6915%。
以2月18日收盤價計算,粗略估算,兩位實控人此次减持套現金額或將超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眼鏡近來在次級市場表現亮眼。 2024年7月底以來,乘著智慧眼鏡概念的東風,公司股價波動式走高,在12月底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期間股價暴漲超4倍。 不過此後股價震盪下挫,截至18日收盤,博士眼鏡報43.41元,總市值76.1億元。
來源: Wind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公司實控人已將5%的股份轉讓給一家私募基金,該私募基金近半年曾頻繁减持。
相關公告顯示,2022年5月13日,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ALEXANDER LIU與飛象(杭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862093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以18.22元/股的價格轉讓給飛象尊享基金,轉讓價款總金額為1.57億元。
2024年7-8月期間,飛象優選基金通過集中競價管道累計减持公司股份5468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1374%(注:飛象優選基金與飛象尊享基金為一致行動人關係)。 此次减持過後,上述私募機构合計持股比例低於5%,意味著此後减持不必履行披露義務。
除了大股東的花式减持外,博士眼鏡一眾董監高們也早早開始抱團减持。
2024年11月18日,在股價大幅上漲時,博士眼鏡突然披露股東减持計畫,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致行動人劉開躍、董事劉之明、董事兼副總經理鄭慶秋、董事兼副總經理何慶柏及特定股東江西江南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南道”)在內的5名股東,計畫减持合計約269萬股的公司股票。 受此影響,博士眼鏡19日盤中跳水跌停,收盤報41.28元。
12月4日晚,博士眼鏡發佈最新公告,上述减持的股東之一、第四大股東江南道本次减持計畫已實施完畢,合計减持1.0342%公司股份。 Wind顯示,此次减持參攷市值為7402.84萬元,是2018年以來發生在博士眼鏡身上的最大一筆减持。
逢高减持讓大股東們賺得盆滿缽滿。 截至12月20日,上述5名股東均已减持完畢,合計减持金額約1.19億元。 疊加此前飛象基金的减持,近半年以來,博士眼鏡已遭大股東及董監高合計减持套現約1.27億元。
就上述股東的减持原因,公告稱系個人資金需求。 然而,大股東在公司股價處於高位時,短期內輪番减持,顯然對股價是不小的打擊。 究竟是股東缺錢,還是不看好公司前景,現時不得而知。
AI眼鏡概念成色待考
官網顯示,博士眼鏡成立於1993年,於2017年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國內眼鏡零售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近幾年,博士眼鏡的業績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88億元、9.62億元、11.76億元,同比增長35.22%、8.42%、22.20%; 同期的淨利潤分別為9478萬元、7581萬元、1.28億元,同比變動37.02%、-20.02%、68.93%。
2024年前三季度,博士眼鏡增收不增利。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5億元,同比增長1.09%; 毛利率承壓、匯率波動導致的匯兌損失及利息支出新增,進一步拖累了盈利,當期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為8348萬元、7327萬元,同比下降14.46%、21.98%。
業績承壓下,這家傳統眼鏡零售公司急需向新賽道轉型。 東財資料顯示,博士眼鏡已有AI眼鏡概念、元宇宙概念、華為概念、虛擬實境概念等多個概念傍身。
此番博士眼鏡股價大漲,主要是搭上了AI眼鏡的東風。 隨著智慧眼鏡市場的戰火愈演愈烈,業界的共識是,2025年或將成為AI眼鏡元年,而傳統眼鏡品牌在AI眼鏡銷售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早在2019年,博士眼鏡與華為建立合作關係,成為其智慧眼鏡產品線上下眼鏡零售通路的獨家合作商。 2021年,博士眼鏡繼續擴大合作半徑,配合華為三代智慧眼鏡首發,在華為商城為消費者提供專業線上配鏡服務。
現時,博士眼鏡已與星紀魅族、雷鳥創新、 XREAL、 界環、李未可、ROKID等品牌開展合作。 其中最出圈的動作,當屬與雷鳥創新成立合資公司。
2024年8月,據雷鳥創新官微,公司與博士眼鏡合作,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其中雷鳥創新持有80%股權,博士眼鏡持有剩下的20%股權。 雙方將共同開展新一代AI眼鏡的研發設計、銷售、行銷與服務等工作。 據悉,雷鳥創新於1月7日公佈了與公司聯合研發的雷鳥V3 AI拍攝眼鏡。
不過,博士眼鏡與合作商的合作方式比較簡單,主要就是合作商負責研發和生產智慧眼鏡,博士眼鏡負責提供智慧眼鏡的鏡片驗配服務與銷售管道。
據此前半年報,在與雷鳥的合作項目中,博士眼鏡主要將負責線下通路銷售和推廣,參與產品研發設計,並對產品、通路、行銷等關鍵策略有共同決策權。 同時,博士眼鏡表示,公司智慧眼鏡鏡片驗配服務的營業收入規模和占比極小,短期內對公司經營活動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此種背景下,博士眼鏡的AI含量究竟有多少,在合資佈局AI眼鏡的過程中是起主導作用還是淪為銷售管道,這些問題或將影響次級市場對其股價的判斷。
(本文首發GuShiio.com股市智慧App,作者|馬瓊)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ai/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