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年輕人進養老產業,背後是財富再分配
今天是大年初三,首先祝你新春吉祥!不知道年輕的同學們有沒有被催生和催婚呢。
今天要聊的話題是養老,這件事突然間變成了全民焦點。現在不僅五六十歲的朋友關心,甚至很多三四十歲的朋友,也很關心。
就在202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而此前的2024年8月,國務院第九次專題學習就是以“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為主題。我們分析下這裡國家的措辭啊,養老事業化就是國家兜底多一點,養老產業化就是企業提供市場服務多一點。而且,國家正在大力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養老產業。
這個信號很有意思。因為它首先是解決養老問題,其次也是在解決就業問題,而背後更深層次的本質,是一個財富再分配的問題。我這麼說你可能還是不太理解,別急,我在後面會給你詳細分析。實際上,據我判斷,銀髮經濟是中國未來最大的內需之一。因此這一講,值得你認真聽。
推動年輕人投入養老產業的根本邏輯
首先,國家為什麼要推動年輕人投入養老產業呢?
一方面,是養老需求大、負擔重,這點咱們都知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過兩波生育高峰,第一波是1950年到1957年,7年的時間裡總計出生了1.5億的人口。而第二波則是1962年到1973年,11年的時間裡出生了2.5億的人口。
這兩波生育高峰出生的4億人口,現在及未來很快會邁入老齡化階段,養老需求陡增。如果完全依賴國家養老,壓力會非常大,難以完全滿足需求。在我看來,這不僅是個社會問題,更是個經濟問題。
而另一方面,是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2024年以來,青年失業率始終保持在15%以上的高位,這還是剔除了考研、考公、靈活就業後的數據。而從2024年開始一直到2033年,每年都會有超過1200萬的高校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但工作崗位的增長卻沒有這麼多。
我據此判斷,接下來幾年,年輕人會一直面臨就業的壓力。和養老問題一樣,這既是個社會問題,更是個經濟問題。
所以政策出來了–大力發展養老產業。
而此前各地已經行動起來了,比如上海提出,到2027年以前,培養8萬名養老護理員,優先吸納年輕就業人群。遼寧、貴州、重慶、內蒙古、河北、廣西、山西等多個省份也都提出,建設多批養老服務人才隊伍,讓年輕人加入養老產業。你看,地方還是很聰明的,很容易看到機會。
在我看來,國家大力發展養老產業的政策以及相應的一系列動作背後,暗示出兩個信號:
第一個信號,就是首先是幫老年人解決養老問題,其次是幫年輕人解決就業問題。
你可能聽說過,中國有“ 9073”的養老傳統,就是90%的老年人更願意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選擇社區養老,只有3%的老年人去機構養老。在這種情況下,大力推動養老的產業化,同時鼓勵年輕人去養老產業,背後更多的是希望解決年輕人的就業難題。
第二個信號,這是一次財富的再分配措施。
現在,很多老年人手裡有足夠多的存款,還有每月雷打不動的終身俸,實際消費能力很強,但他們的消費意願和需求卻沒有多少,錢都攥在手裡不花,財富就不流通了。而國家通過發展養老產業,能讓老年人的錢流動起來,流入實體經濟中,更是流到年輕人手裡,達到激活經濟的目的。
簡單說,銀髮經濟背後的根本邏輯,就是讓社會出現更多的養老企業,企業僱傭年輕人來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老年人用國家發的養老金向企業支付養老費,企業再給年輕人發薪津。
這麼一來,老年人享受到了養老服務、年輕人找到了工作,養老和就業兩大問題都能得到緩解;老年人的養老金花出去了、年輕人賺到錢了,經濟循環也跑起來了。
可借鑑的實際做法
這時候有讀者就要問了,如果根據“9073”的傳統,90%的老年人都居家養老,他們都不到機構來,怎麼搞養老產業?
這裡我們可以借鑑日本的做法。日本現在是全球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國家,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在2030年達到30%。日本從1980年代就開始探索養老產業化,很多做法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
那麼日本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我們圍繞剛才說的三個核心方向,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展開說說。
居家養老方面。日本打造了連鎖化運營的合規診所,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上門護理、上門體檢等各項服務,老年人只需要出10%的費用,剩下的費用由國家護理險、介護險來支付。最初,接受上門服務的老年人比例還不到5%,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有超過75%的老年人開始接受上門服務。
社區養老方面。日本打造了專屬老年人的養老地產、養老公寓、三代同堂房產等。房屋和社區設計會先經過“適老化”改造,然後再以租賃的形式提供給活力老人,也就是有活動能力的老人,每棟樓會配備一到兩名服務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專業服務,而且這種養老地產的租賃費用和服務費用並不高,對老年人來說也是很有性價比的選擇。
至於機構養老方面。日本企業通過與政府合作介護險來實現盈利。介護險,主要為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個人需要支付約10%至30%的實際護理費用,其餘部分由保險覆蓋。日本養老機構對於服務的要求非常苛刻,必須讓老年人感受到被服務的幸福,因此目前日本前往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比例遠超我們國家。客觀說,我認為我們國家在機構養老這一塊現在發展得並不好,可以說是困難重重。數據顯示,目前有超過八成的養老機構陷入持續虧損,行業洗牌在即。
那麼對於養老產業的相關從業者來說,能從日本那裡獲得什麼經驗和啟發呢?
第一,如果你是居家養老的從業者,一定要提供更精細化、更多元化的服務。比如對有基礎病的老人提供偏向醫療型服務、對有養生需求的老人提供保健型服務。畢竟,幾億人的養老問題,不能靠一個公式去解決,服務足夠精細,才可能真正吃到這一波紅利。
第二,如果你參與的是社區養老,從事的是“適老化”改造工作,就得關注當下最前沿的“適老化”產品。比如引進日本、歐洲等國家先進的適老化智能產品。另外,像護理機器人這樣的產品,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科技方向,這必然是一個紅利賽道,你擇業也可以考慮這些公司。
第三,如果你是養老機構從業者,就要和醫院形成緊密合作,形成醫、養、護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對老人來說,只要是縮短就醫流程、減少就醫成本、提高就醫便利的服務,就是性價比最高的服務,也是最能打動老年人的服務。
中國現在也在努力學習日本的經驗,在未來的十幾甚至二十年的時間裡,中國的養老產業和銀髮經濟的規模會越來越龐大,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依靠提供養老服務來獲得收入。
也就是說,現在正是中國養老產業化最開端的時候,就像2000年的房地產行業和2008年的網際網路行業那樣,都是處於剛起步的階段,未來會有大量的產業機會等待你去挖掘。
好,今天的內容就是這樣。聚焦政經,舉重若輕。個人視角,僅供參考。我是馬江博,下期再見。
延伸學習: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01/content_6926087.htm
2、《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1/content_6996775.htm
3、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
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1/21/content_5454347.htm
4、關於印發《上海市推進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https://mzj.sh.gov.cn/MZ_zhuzhan279_0-2-8-15-55-231/20241122/73b1c1dcf0024923a8781c7f39f5becc.html
原文網址:https://zh.gushiio.com/fenxi/420.html